鹅蛋

如果你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古镇郭厅弄走过,一定会在许欢欢家窗下驻足停下来,木制的雕花窗上挂着一溜的彩色鹅蛋,光洁的鹅蛋上是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婴孩,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远远望去像横挂着一串浑圆可爱的风铃。

从这扇挂满彩蛋的窗户外向里看,十之八九会看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端坐在窗前,戴着老花镜,细细地拿着狼毫笔描摹着她的“宝贝们”。这位老奶奶就是许欢欢,新塍古镇上书画名家真不少,但说起“鹅蛋画”,她当之无愧是第一人。

一个红底的木盘里,十二三只鹅蛋堆放在一起,许欢欢端坐在花梨木制的书桌前,桌上东西并不多,只摆着一排颜料,一只竹制笔筒,一碗清水和一篮处理完的鹅蛋壳。许欢欢架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只狼毫笔,正在一只鹅蛋上用淡淡的水墨描摹图案初样。旁边的盘子里,已经完工的鹅蛋上绘制的图案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婴孩,穿红戴绿,憨态可掬,有的弹琴、有的捉蛐蛐、有的比划着习武、有的脖子里带着如意项圈,有的手里拿着鲜果……老伴黄观生在一旁打趣到,我们家里就是个“孩子窝”。

许欢欢画鹅蛋画,有个特点:坚持只画小孩。说起这个坚持,她的眼睛亮闪闪的:“我只画小孩,小孩子们看了就会特别喜欢,才能吸引孩子们也来画。”她说,如今自己已经老了,画不了几年了,希望孩子们可以爱上彩绘鹅蛋,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小时候,她曾经在家里翻到过一对彩绘鹅蛋,上面画着玩耍的婴孩,由于保存不善,彩绘的颜色已经黯淡,但鹅蛋上婴孩嬉戏的图案依旧活灵活现,让她爱不释手。长大后,许欢欢去过许多地方,但再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彩绘鹅蛋,一直到老,这都是她心中的遗憾。

退休后,许欢欢参加了嘉兴市鸳鸯湖诗画社和嘉兴市老年大学书画社,开始重拾昔日的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家里有新鲜的鹅蛋,青白色的鹅蛋像天然的白纸,让她回想起了童年时期家里的彩绘鹅蛋。她开始琢磨起,怎么才能画出一枚保存时间较长久的彩绘鹅蛋。

鹅蛋蛋液粘稠,打孔打小了蛋液流不出,打大了,蛋壳又会破碎。蛋壳表面光滑,不易上色,且又有弧度……这些都给许欢欢画鹅蛋画带来了困难。她一点点琢磨,慢慢地摸索出了门道。老伴黄观生支持她“复活”彩蛋的事业,一有机会就到农村的亲戚家里搜罗鹅蛋。老伴眼睛不好,黄观生又主动揽下了处理鹅蛋的活,从掏出蛋液到打磨蛋壳都一手包办。

于是,许欢欢家挂满鹅蛋的窗前经常能看到这么温馨的一幕,许欢欢架着老花镜,握着画笔细细在鹅蛋上描摹,老伴坐在一旁拿着砂皮纸轻轻地打磨着鹅蛋壳,两个人就这么静静地各忙各的,也不说话,一坐就是大半天。

一只鹅蛋,从煮沸到掏空蛋液,再到打磨蛋壳完毕,需要一整天时间,再由许欢欢从描摹初样到上色,又需要一两天时间。不过手掌大小的一枚鹅蛋变成精美的鹅蛋画,是一个全手工的过程,怠慢不得。现在的年轻人做事情毛糙,可能没有耐心再来画鹅蛋画,这是许欢欢最担心的事情。

于是,但凡有人喜欢她画的鹅蛋,许欢欢都乐于赠送,希望把这个她从小就喜好的东西传承下去。“不止是鹅蛋画,我们小时候的很多东西现在都少见到了,其实这些都是地方的特色,民间的文明,近几年农民画又开始复兴了,我希望鹅蛋画也能够复活起来。”

“百来个,都送出去了。”临走的时候,许欢欢告诉我们,这两年她画了百来个鹅蛋画,如今留在自己身边的就是盘子里这余下的十几个了。这位老画娘说起自己送出去的鹅蛋画,就像是说起自己撒播出去的种子,而她坚定地相信这些撒播出去的种子,能为她把鹅蛋画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