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

来到罗店镇山下曹村,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只见村路两旁的空地上被见缝插针地摆上了一排排又窄又长的竹帘,村民们正忙着给竹帘上铺着的番薯粉条“翻身”,远远望去,晶莹剔透的粉条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场面壮观。

山下曹村位于尖峰山脚,据村主任曹润良介绍,全村共有人口738人,主要以务农和苗木种植为主,却以制作传统手工番薯粉条而出名。目前,村里有10多户家庭以制作销售番薯粉条为生计,且都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存在。

40岁的罗建忠就是十多户手艺人之一,他子承父业,与妻子一起每天忙碌于蒸粉锅炉和晒粉场之间。见到他时,他正在晒粉场用绳子将晾晒了一天的番薯粉条捆绑起来,赶在太阳落山前收拾回家,父亲罗加满虽然身体不好,也坚持在一旁帮忙,笑着说:“以前都是他听我使唤,现在变成我给儿子打下手了。”

罗建忠的父亲罗加满是山下曹村最早一批以制作番薯粉条为营的老手艺人之一,20多岁在生产大队学会了这门手艺后,就与妻子一起组成了“夫妻档”,“那时候哪有什么机械工具,都是拿个刨子手工刨,过了几年,才有柴油机发动的木质刨。”制成的粉条都是罗加满自己用扁担挑着到市区小码头附近贩卖,一来一回要走上4个小时,路上要至少停下来休息7~8回。再后来有了自行车,他就在后轮左右两边装两个大箩筐颠簸着上路,“但那个时候做一天工才4毛工钱,番薯粉条一斤就要4毛多,算是奢侈品了,我带着五六十斤的粉条,常常从早上5点出门,到了晚上9点都还没卖完。”

传统手工制作番薯粉条是个辛苦活,常年的劳累让罗加满身体不负重荷,他开始在子女中培养手艺继承人,但是谁也不愿意再走老父亲的辛苦路,最后,只有肯吃苦的罗建忠愿意子承父业。

罗建忠所用的番薯粉都是外地番薯种植农户上门来推销的,“原先用的都是村里人自己种的番薯,但现在大家都改种了受益更好的苗木。”制作粉条的第一步就是将番薯粉进行清洗。在罗建忠家中庭院,露天摆放着几口大缸,这几口缸在清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把番薯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在大缸里,静置沉淀了一晚后,到了第二天,水面上就会浮出树叶等杂质,而质量重的泥土等颗粒沉到了缸底。”滤掉最上一层,再滤掉最底下一层杂质,取其中间的番薯粉液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程序——蒸。

用来蒸粉的蒸笼可不同于一般蒸笼,只见12个蒸笼呈抽屉的形状,左、右边各6个,一旁用柴火或煤烧的锅炉为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热源。蒸粉有很多讲究,第一遍往抽屉里浇上一瓢番薯粉水,关上抽屉直到蒸熟了,再往上浇一层,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水缸见底,而这一烧就是4个小时,这对人的耐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漫长的等待后,番薯粉终于出笼了,打开抽屉,只觉热气扑面而来,还带着番薯香。蒸好的番薯粉呈褐色圆饼形状膏体,晶莹剔透,弹性十足。放在家中晾上个两天,等凉透了就可以上机器拉粉条了。

“用传统手艺制作番薯粉条不同于机械制作,完全是看天吃饭。”罗加满说。番薯粉条制作的关键步骤就是晒,找一个阳光充足的空地,支起一个个两米长的窄竹帘,将粉条均匀地铺在上面,“所以没有太阳,那天就没活干了。”在“没活干”的阴雨天,罗加满就只好外出打短工赚钱。

冬天是番薯粉条销售旺季,每斤涨到了6元钱,如何鉴别粉条质量是市民们最为关心的,罗加满和罗建忠父子俩为此还支了招:首先要看,好的粉条因为是手工制作的,粗细不均匀、颜色微黄,如果颜色过于发白,则说明里面掺杂了其他物质,而粗细非常均匀的,一般是用机械做的;其次是烧,用火点燃一根粉条,好的粉条一点就着,而且灰烬一捏就碎,没有发硬的杂质;另外可抓,好的粉条发脆,一抓就碎,而掺了胶质的粉条则韧劲十足,宁弯不折。

山下曹村目前的番薯粉条家庭作坊制作模式,虽然有量少而精,一批货出来就能销售完全,没有积存的好处,但利润十分有限,“我们村既然有这么好的手艺,那就要发挥出来,十几户人可以联合起来,搞个合作社什么的,大家一起致富,把山下曹传统手工番薯粉条的品牌打出去。”曹润良经常为村民出点子,想方设法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销量。针对安全问题,罗店镇也会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挨家挨户地查锅炉出厂年份,要求到期了必须更换,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