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一篇关于另类奢侈品麦卢卡蜂蜜引发中国富人抢购潮的文章,在国内引起诸多关注。

享有新西兰“国宝”称誉的麦卢卡蜂蜜中含有“独麦素”活性抗菌成分,其健康益处备受国人追捧。自然,任何标注为麦卢卡标识的蜂蜜价格不菲。

然而,并非所有进口产品都是货真价实。

早在2013年,麦卢卡蜂蜜的质量问题就曾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曝光弄虚作假。有统计显示,麦卢卡蜂蜜的年产量不过1700吨,但全球市场上以“麦卢卡”名义售出的新西兰蜂蜜却高达1万吨,造假现象显而易见。更令人堪忧的是,新西兰政府对麦卢卡蜂蜜并无官方标准,导致市场混乱鱼龙混杂。

目前,麦卢卡蜂蜜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如何?进口到中国的麦卢卡蜂蜜,又有多少“水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假蜂蜜流入市场?如何鉴别真假蜂蜜?带着这些问题,成都商报记者进行了多日深入调查,采访新西兰蜂蜜协会负责人、行业代表以及中国和新西兰两地负责对麦卢卡蜂蜜进行检验的实验室,全面还原整个麦卢卡蜂蜜的行业现状。

麦卢卡蜂蜜

麦卢卡是新西兰的一种天然茶树,麦卢卡蜂蜜是蜜蜂采集这种茶树花酿制而成的蜜。

UMF MGO

UMF和MGO是新西兰并存的最大两种认证体系,UMF的意思为“独特麦卢卡因子”,即“独麦素”,而MGO则是麦卢卡蜂蜜主要成分甲基乙二醛的缩写。前者检测抗菌成分,而后者检测甲基乙二醛的含量。约翰(John Rawcliffe)称,“UMF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质量商标,而MGO只是一种化学成分标识, 可以被任何人使用。UMF认证体系包含甲基乙二醛以及其他化学印记如leptosperin(独麦素),这可确保我们能够检测出任何赝品。”

销售乱象 鱼龙混杂

新西兰独麦素蜂蜜协会(UMF Honey Association)主任约翰·罗克里夫(John Rawcliffe)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称,麦卢卡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的独麦素(UMF)活性抗菌成分,其抗菌能力十分强大且活性稳定,不像其他蜂蜜一样抗菌成分容易分解。正是基于此特点,新西兰蜜蜂产业以活性成分含量的不同将该种蜂蜜划分为不同等级,以“+”号来表示,一般有5+、10+、15+、20+、25+……活性成分越高,价格也越贵。

然而就算是相同的麦卢卡产品,在不同终端的价格也相差甚大。

成都商报记者登录淘宝网搜索查询发现,以康维他UMF10+重量为500克的蜂蜜为例,康维他旗舰店的价格为639元人民币,而淘宝网上最低价格为230元,相差400多元,价格混乱。在微博和微信等时下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平台上,代购的生意火爆,价格则便宜很多。

假货横行 官方无统一标准

在中国,麦卢卡蜂蜜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热捧。据BBC的报道显示,7年前,中国对新西兰蜂蜜的进口量几乎为零;而如今政府的数据则显示,中国内地已成为新西兰蜂蜜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仅在2014年中国内地就进口了约1500吨新西兰蜂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麦卢卡蜂蜜。

成都商报记者看到,同样是沃森麦卢卡蜂蜜,其售价相差极大。一瓶500克标注为UMF8+的蜂蜜售价为489元;另外一个品牌蜜纽康,一瓶500克标注为MGO30+的麦卢卡蜂蜜售价则为358元;而标注为麦卢卡混合蜂蜜的售价则为218元。作为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这些麦卢卡蜂蜜有何不同,更难以理解为何价格上有如此大的出入。

新西兰独麦素蜂蜜协会曾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麦卢卡蜂蜜的年产量不过1700吨左右,但全球市场上以“麦卢卡”名义售出的新西兰蜂蜜却高达约1万吨。有不法商人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在假冒的蜂蜜产品上标注UMF或MGO出售,有些虽然标示有5+、10+,但里面却可能一点活性成分都没有。

2011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在产自新西兰的23种麦卢卡蜂蜜中,有11种根本不含麦卢卡蜂蜜所独有的“独麦素”。

而新西兰麦卢卡独麦素蜜蜂协会随后在2012年和2013年对在英国、中国和新加坡市场上销售的麦卢卡蜂蜜进行了类似的抽检发现,在73份送检样本中,有41份不含活性抗菌成分。而在中国香港地区单独进行的检查中,在55份样本中甚至发现有14份样本中添加了糖浆。

“我们早在4年前就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新西兰独麦素蜂蜜协会(UMF Honey Association)主任约翰·罗克里夫(John Rawcliffe)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西兰销售的麦卢卡蜂蜜数量超过其产量早已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但可惜该行业未能有效应对,“就我们所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受到国际广泛关注。”

在约翰看来,造成假货横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麦卢卡蜂蜜的需求量很大,产量有限。然而令消费者担忧的是,目前新西兰尚没有一个官方的审批标准和认可标示。

“不过新西兰政府已经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签署了协议,”约翰称,因此新西兰麦卢卡蜂蜜的蜂蜜标准必须在CODEX范围之内。“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尽力避免这些假货伤害到消费者,解决这一国际性问题。”

因此,约翰称,从3年半之前开始,独麦素蜂蜜协会与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旗下的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展开合作,由后者检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新西兰进口蜂蜜,验证活性指标等。据悉该检测中心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可专业检验麦卢卡蜂蜜活性成分的实验室。约翰此次来南京,正是为了和其进一步商讨检验麦卢卡蜂蜜的相关合作事宜。

探访 / 检测中心

3招鉴别麦卢卡蜂蜜:一看二闻三品

9月21日,在江苏的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内,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专门负责检验麦卢卡蜂蜜真假的工程师费晓庆。费晓庆称,当年之所以和新西兰的独麦素蜂蜜协会合作,“就是因为我们发现,正好一批进口的蜂蜜存在问题。”在与对方派过来的专家进行交流后,双方决定展开合作。

“我国的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蜂蜜中不得掺入外源性糖类物质,”费晓庆称,针对这一规定,他们采用碳4植物糖含量测定对蜂蜜进行检测,测碳同位素比值,去测里面的糖同位素比值以及蛋白质同位素比值,然后用这些指标检测蜂蜜中是否掺假。由于江苏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是国家进出口食品风险监控基准实验室,负责对进出口蜂产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监控,因此针对麦卢卡这一进口蜂蜜,一般情况下这些蜂蜜是交由这一实验室进行检测,当然,这并非是检测所有进口的麦卢卡蜂蜜。业内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从掺假比例来看,“就所有蜂蜜来说,包括国内外,这么多年检测下来的情况,差不多有百分之十几,这肯定是有的。”

假货既有新西兰的,也有其他国家的

那么这些假蜂蜜是来自新西兰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新西兰先驱报》此前一篇文章曾报道称,部分售卖虚假标签麦卢卡蜂蜜的公司是新西兰生产商,而有些则是外国公司。对此,国内专家和新西兰的专家特里也有着相似看法。一位国内专家称,“我也有怀疑,有些企业把蜂蜜进口到国内之后再进行混合,混合之后再重新包装。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而面对这样的问题,约翰则认为不该停留在指责的过程中,“现在不是指责哪个环节出问题的时候,而应该思考怎么去做,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去年7月31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公布了“麦卢卡蜂蜜”标签暂行规则,开始规范新西兰特色产品麦卢卡蜂蜜的包装和推广用词,部分描述蜂蜜疗效、保健功能的词语被禁用。

而以约翰为代表的行业带头人,则在通过自己的办法试图给消费者更多信心,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实验室合作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定期做市场审计,并已经建立起一项检定系统,可供消费者或监管机构在市场上检验。”新西兰独麦素蜂蜜协会希望可以研发出一款可以手持的近红外线扫描仪,能够轻松检测出假货。

如何鉴别

麦卢卡蜂蜜真假?

费晓庆工程师给出了几招。他拿出两瓶供样本检测使用、同样是UMF5+麦卢卡蜂蜜,可明显看出颜色差异较大:一瓶偏黄,另外一瓶颜色较深。“首先要观察的就是色泽,比较深的闻上去有种特殊的味道,这种要更好一点。另外一种可能掺入了其他廉价蜂蜜,比如三叶草。它可能掺的不是假蜂蜜,而是比较便宜的蜂蜜,所以颜色会比较浅。”

其次要闻味道。费晓庆随手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种UMF18+的麦卢卡蜂蜜,打开盖子放到成都商报记者的鼻前,“你闻,味道很浓、很冲,这种就是好的麦卢卡蜂蜜。”他说,事实上市场上18+的麦卢卡蜂蜜已经很少了,“20+的很贵。我去过新西兰,其实20+以上的他们基本都不生产了。因为这种产量是非常有限的,极少极少,可能某些年份多,就存了下来,某些年份比较少,这些东西比较畅销就没货了。”

最后一招则是品尝,“不要用水,直接用勺子放进嘴里等它化掉,快到喉咙口时稍微有种刺刺辣喉的味道。”

作为常年见惯假蜂蜜的人,费晓庆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麦卢卡蜂蜜时最好选择大品牌,质量更有保证。与大品牌相比,一些小品牌检测出的问题要多一些。

以上就是关于蜂蜜的内容了,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蜂蜜的信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蜂蜜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