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天的只有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是,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会带来刮风的天气,大气中有暖湿气流的话,就会形成秋雨。

处暑是什么意思?附处暑的天气特点

一、处暑的节气由来

1、太阳到黄经150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含有隐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处“结束意味着炎热即将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的节气,是从炎热到寒冷的节气。

2、我国将夏季炎热分为三侯,”一侯鹰乃祭鸟,二侯天地始肃,三侯禾乃登”。在这个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狩猎鸟类,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开始枯萎,“禾乃登”的“禾”指米、稷、稻、梁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炎热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降水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为了防止秋种期间干旱而延迟冬作物的播种期间,必须加紧蓄水保湿。

二、处暑的天气特点

1、气温下降:处于炎热的节气中,仅靠气温开始下降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下降只是其中之一。发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应该继续向南移动,太阳的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的高压跨越式向南撤退,蒙古的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2、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天的只有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是,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会带来刮风的天气,大气中有暖湿气流的话,就会形成像样的秋雨。每次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后,人们都会感到明显的冷却。在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可能会有很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增大,雨后艳阳空虚,人们往往不习惯夏秋交往的冷热变化,不小心容易引起呼吸道、胃肠炎、感冒等疾病。

3、秋老虎:夏天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撤退,但决不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撤退到西太平洋海上。在那个被控制的南方地区,刚感受到秋天凉爽的人们,经常在炎热结束时再次感受到高温的天气。这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刚出三伏,遇到严重伏击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到副热带的高压控制,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幅度提前,需要警惕。长江中下游地区秋老虎天气结束后,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十月以后。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

4、雷暴活动:雷暴活动不如炎夏时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还是很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活跃,因而雷暴比其他地方多,西南和华西地区处于副热带的高压边缘,加上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很多。进入9月,我国大部分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

三、处暑的习俗活动

1、旅行迎秋:祭祖、迎秋处暑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和迎秋有关。暑假前后民间有赞扬中元的民俗活动,通称“七月半”或者“中元节”。旧民间从7月初开始,有开鬼门的仪式,到月底关鬼门为止,普渡布施活动也在进行。据说普度活动从打开鬼门开始,然后竖起灯篙,放入河灯引致孤魂,主体建设普度坛,架设孤棚,插入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闭鬼门结束。

2、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在底座上放置灯或蜡烛,中元夜放置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文字,是这个习惯最好的注脚:“7月15日是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能托生,缠在地狱里很痛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如果有个死鬼托着河灯,就得托生。”

3、渔业节:对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季节,每年暑假期间,在浙江省沿海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渔业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日子举行盛大的渔业仪式,欢送渔民出海。

4、浇水习俗: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都有泼水降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