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是养殖动物生存的空间,保持底质的清洁对于水质的保持至关重要。

池塘改底的重要性和方法    

池塘改底的重要性和方法

 

 

池塘底质变坏的生态表现;

开增氧机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并闻到臭味;池角泡沫发黄、漂浮物发黑、池水分层及水色不一致;池底冒气泡或有烟雾上升,特别是在清晨阳光照射下;水体pH值早、晚基本无变化,长期低于6.5或高于9.0;底泥发黑、发臭。    

池塘改底主要是根据养殖阶段不同,分为放苗前、养殖前期、养殖中期、养殖后期进行。

 

放苗前通过对底质的处理

充分氧化塘底,增加底质的缓冲性,提高养殖期的底质安全;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干塘与晒塘、生石灰清塘、还可以选用漂白粉、茶麸等。    

通过养殖中后期底质改良

及时分解底质有机物,减少底部产生有害物质,降低底部耗氧。养殖前期由于载鱼量小,池塘自净压力小。而中后期载鱼量增加,每天投入大量饲料,池底自净压力增加,需要人为做好改底工作,保证养殖安全。  

勤增氧

增氧是底质改良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底部增氧能有效分解沉积的残饵、排泄物、蜕壳、淤泥和藻类等有害物质,改善底质,激活底泥生态功能。底部增氧可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增氧效果较好。  

搅底喷排

用铁链或者特制的搅底工具进行拉底,将底部沉积的有机物搅动起来,利于其氧化分解。使用深水泵将底部泥水混合物抽提向空中喷洒,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当底质长期处于不良状态,环境中的有害菌数量较多,此时直接用微生物效果不大,要先用此类底改剂尤其是颗粒型,把底部水体的有害物质降到一定浓度,再使用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