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9月17日,秋雨绵绵,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邱耿村花生种植大户庄丙文,正忙着在自家棚屋里摊晾新收的花生。“挺麻烦,赶上连阴三四天了,这没晒干的花生容易发霉变黑,会影响卖价了。”庄丙文说,他今年种了12亩花生,亩产在1000斤左右,眼下的价格比去年高一点,担心质量不好卖不上好价。

山东是我国的花生主产区。据山东省农科院花生所相关专家介绍,受去年花生收益较低和前期干旱天气等原因影响,今年花生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都有所减少,目前开秤收购价格在2.8元/斤以上,高于去年同期。最近一周正是收获高峰,但普遍遭遇连绵秋雨,影响了收获和及时晾晒,导致质量下降。综合分析,花生价格走势将会继续上扬。

地处黄泛区的高青县,多为沙质土壤,比较适合种植花生,全县花生面积常年保持在2万亩以上。

庄丙文介绍,现在种花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播种、覆膜、一机四垄,一次完成。种子播进土就基本不用管了,平日管理要做的就是打打药、施施肥、治治虫、控控旺。今年山东旱情严重,但高青不是重旱区,加上灌溉条件好,花生产量没太大影响,一般地块亩产1000斤,高产地块能达到1200斤。

花生

50岁的耿培红今年种了7亩花生,他是庄稼地里的“仔细人”。“平均一亩地施3方土杂肥、50公斤二胺,得150元;2公斤薄膜12元,机耕40元,机收50元,种子36斤,总计216元。打药控旺、治虫三遍,还要花15元。今年按开秤价算,亩收益约2000元,比种植小麦、玉米划算一些。但花生在收获环节用工多一些,一般1~2个工,总共要用5个工左右。”耿培红拿着自己的种地笔记本对记者说。

高青的花生种植户反映,现在种花生有两个主要难题。一是专门的花生机械少,收获环节是拖拉机焊上大平锄将地里的花生翻上来,然后将花生带棵运回家,再人工把果子摔打下来,耗费人力。听说现在有专门收获的机械,但本地种植户的花生面积普遍偏小,花3、4万元买机械不太现实。再者,花生的晾晒问题不好解决。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不然会发霉变色,影响外观,晾晒要占用场地,农户一般在公路上或房顶上晾晒,缺少专用的晾晒场地。今年赶上阴雨天气,这个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

高青县农业局副局长杜作忠介绍,去年全县花生面积一度达到2.5万亩,这是因为前年的价格每斤较正常年份高出了1块钱。去年价格回归理性,今年种植面积又降了下来。

“现在种花生,花生种是关键,最好一年一换。农民对作物良种普遍有着较高认识,但也有不少农户留种。花生种留两到三年还可以,时间再长,作物品质会出现退化,影响产量和品质,得不偿失。”杜作忠说。

他还总结,现在花生种植有三个问题需要重视。

花生

一是在新技术推广环节遇到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因为现在种地都是些中老年人,他们大都沿用自己习惯的耕作管理方式,对新技术的认识、应用,需要一段时间。

二是秸秆处理问题。花生秸秆是优质饲料,因为要覆盖农膜,秸秆中混杂了塑料,而摘除塑料又需耗费大量人力,降低了这一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三是机械推广难。花生属小杂粮,不同于大田作物,农民多在零散边角地种植,不利于机械耕作。现在,机械手们多数是将机械改造后进行花生的犁地、播种和翻耕,在收获环节还多是人工作业。

在高青,也有不少小规模的花生加工和收购企业,生意还算红火。

黑里寨镇刘信南村的田泉开着一家榨油作坊。榨油工艺为祖传手艺,很多时候走街串巷为农民榨油。“咱做的多是来料加工,收取一定的加工费,现在是加工一斤花生收7毛钱。榨油的工序为扩皮,上锅炒,再榨油,一般100斤花生能出28斤油,榨出的油是纯正花生油。这几年自己加工花生油的多了,生意还不错,去年的加工量达到了6吨。”田泉说。

也有经纪人做花生收贮生意的,他们开车进村入户收购花生。花生收上来后,主要是销售给大型的花生油加工企业,赚取差价,一般一斤花生赚取0.1元钱的利润;也有一部分是收购留作自家油坊加工后销售的。今年,田泉就开始这样做,在靠近花沟镇的兴旺村附近蹲点收购花生,现在每天的收购量为1~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