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分甜荞和苦荞两大类,我们生活中食用的为甜荞。甜荞是西北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耐瘠薄,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荞麦随着用途的扩展,社会需求量增加。为了提高荞麦的种植产量效益,经试验、示范种植,调查大田种植高产典型,总结出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新的栽培技术,挖掘荞麦增产潜力。
一、精细整地,重施磷钾肥。
麦收后、及时灭茬深耕20厘米,耙耱精细整地,促进土壤充分熟化,接纳降雨,消除杂草,减轻病虫危害等作用。同时,结合整地,施腐熟土肥2000千克/亩,磷肥25千克/亩,钾肥10千克/亩,满足荞麦生长期需求和品质的改善。
二、选好品种,做好种子播前处理。
夏播选用生育期较短,上年新产的、成熟饱满,并经过加工筛选的籽粒作种子。陕西省麟游县农技中心推广的夏播荞麦品种:榆荞三号、日本秋荞、日本北海道、榆林红花和当地农家荞麦品种。经试验、示范、观察和大田调查,种植榆荞二号和日本秋荞,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生育期82天。播前在太阳下晒8-10小时,提高种子发芽率。为了防止品种间串粉,同一品种连片种植。繁殖种子品种间隔300米,保持种子纯度。
三、适时播种,合理留苗。
播期和密度都影响产量,试验证明,播期过晚可造成颗粒无收,密度对产量影响次之。
1、适时播种,是荞麦夏播高产的重要环节。麟游县地处渭北旱塬,平均海拔1200米,该县农技中心2004年荞麦播期试验结果说明,同一品种,4个播期,7月22日播种单产量最高,因此,在高海拔地区7月22-7月25日播种,低海拔地区在7月26-7月30日播种为佳。土壤墒情较差时,播后及时碾压提墒。
2、掌握好播量,实现一次全苗。荞麦主要种植在人少地多的旱地,整地质量相对较差,夏播易受到暴雨冲击,造成地面板结。生产实践调查证明,播量2.5-3千克/亩为宜,播种深 度3厘米。播后遇到暴雨天气,天放晴,及时行间浅耕破除板结,并人工帮助荞麦出苗。
3、确定播种方式,建立合理高产群体。合理群体有利于形成壮苗、多枝、多花、多果。根据我们大田示范和高产田块调查,当地推广的5个荞麦品种,行距30厘米,株距3.2-3.4厘米,每亩留苗60000-80000株为宜。土壤肥力较高田块60000株/亩,低肥力田块80000株/亩。
四、科学管理,促进高产。
荞麦夏播,处在高湿、多雨季节,加之,荞麦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管理要突出早、勤、细,培育壮苗,实现群体结构与个体协调生长。
1、检苗中耕,除掉杂草。 荞麦出苗长到3片真叶时进行检定苗,取弱留壮,取杂留真,取病苗留健康苗。定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初花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封行后停止中耕。
2、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荞麦自花授粉能力较差,采取人为因素帮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单位面积产量增长10%以上。目前采取的方法有两种:有养蜂条件的,可在荞麦地头多放蜂箱,蜂群在荞麦花上采蜜中实现花粉异花授粉,提高结实率;人工辅助授粉,在荞麦花期人工用20-30米长绳子,两人拉直,在荞麦上部花序上震动走过,帮助授粉,晴天中午8-10时,每隔两天进行1次,连续辅助授粉3次。
五、防治病虫害,减少损失。
渭北旱塬区荞麦受危害的主要是荞麦钩翅蛾,俗称荞麦粘虫。8月中下旬,幼虫危害荞麦叶片和花序,防治早荞麦产量不受影响,不防治可造成颗粒无收。化学防治采用菊酯类农药:2.5%的功夫1500倍、0.6%敌杀死1000倍、20%甲氰菊酯1500倍,在初花期开始防治,晴天中午田间喷雾,喷药时以叶脊为主,每隔10天防治1次,必须连防2 次。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实施无公害化防治。
六、适时收获碾打。
当荞麦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全植株分枝上70%籽粒成熟,为最佳收获期。上午10时前露水未干时或下午4时后收割,打成小捆,减少落粒,拉运到晒场堆放5-7天,有利于后熟,提高千粒重,晒干碾打或机械脱粒入库。减少霉变颗粒和破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