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多年生草本,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等多种功效,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多生于林缘、灌丛和疏林下。2、党参:常用的传统补益药,产地为中国北方海拔较高的山林边缘和灌丛中,具有增强免疫力、降压等作用。3、刺五加:多生于森林或灌丛中,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河南等地。

哪些地道中药材适合在吉林地区种植

一、黄芪

1、黄芪又称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白嫩毛。

2、黄芪药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压、降压、以及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3、主要产地

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生于林缘、灌丛和疏林下,也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亦有分布。

二、党参

1、党参又称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黄党。多年生草本,有乳汁。茎基有很多肿瘤状茎痕,根常肥大为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枝条较少或中部以下稍有枝条,长15~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细小的环状。

2、党参产地为中国北方海拔1560~3100米的山林边缘和灌丛中。党参是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 山西上党地区生产的党参为优质,具有补益气、健脾益肺的效果。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大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另外,对化疗放射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高作用。

3、主要产地

产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宁夏、青海东部、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区。

三、刺五加

1、刺五加,别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生于森林或灌丛中,海拔数百米至2000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宜选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2、刺五加在中国医药学中作为药物广泛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另雷教著《炮炙论》记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 国外对人参及其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3、主要产地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小兴安岭、伊春市带岭)、吉林(吉林市、通化、安图、长白山靖宇)、辽宁(沈阳)、河北(雾灵山、承德、百花山、小五台山、内丘)和山西(霍县、中阳、兴县)。

四、五味子

1、五味子,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

2、五味子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边、山坡。五味子喜欢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杂木林中、林缘或沟槽灌木丛中,缠绕在其他林木中生长。耐旱性差。自然条件下,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发育最好。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3、主要产地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边、山坡。它也分布在朝鲜和日本。模型标本采自中国东北部。

五、东北刺人参

1、刺人参,又名东北刺人参,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春季采,晒干。《中华本草》记载,刺人参具有补气壮阳、止咳、通络。主气虚体弱、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虚咳久嗽、风寒湿痹、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功效。

2、生于海拔1400-1550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排水良好、腐殖质肥沃处。

3、主要产地

分布在东北地区。

六、林蛙

1、林蛙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商品名哈士蟆。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

2、林蛙的主要有东北林蛙、长白山林蛙。

3、主要产地

产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区,是东北地区特有的蛙种,其雌蛙胎盘的干燥物称之为"雪哈油",具有补虚润肺、强身健体的功效,自古在民间就被誉为与东北三宝齐名的传世滋补佳品。千百年来广为人们应用,其药理作用亦早已为人所知。中国林蛙(雪蛤)是长白山独有的一种原始动物。蛙油为林蛙之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