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

“随着需求迅速扩大,绿肥生产显现出一些问题,这集中表现在种子供应紧张和种植利用技术落后两个方面。”曹卫东对记者说,种子供应应当由国家主导,需要尽快落实品种更新、提升种子繁育技术,建立与需求相适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应网络。同时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绿肥种子生产,特别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抓住国家补贴的大好机遇,与当地主管部门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订单等方式建立种子产销链条,从而达到国家、企业、农户三赢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补贴资金的效率。

他认为,当前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替代措施缓解种子供应紧张。一是发展经济型冬作豆科经济作物,如蚕豆、豌豆、金花菜等,既可以发挥豆类绿肥的作用,对农民而言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二是采用混播技术,如紫云英、毛叶苕子与黑麦草、油菜等混播,可以起到相互促进、调整有机物结构的效果。三是适当发展一些冬季十字花科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油菜等,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活化土壤磷钾作用。

“在绿肥种植利用技术上,也需要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协作,把更好的技术推介给农民。”曹卫东说,当前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机械化水平来促进绿肥生产。例如,采用便携式播种器或机动喷雾器播种、利用拖拉机进行田间开沟和翻压绿肥,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数倍以上,从而较大幅度地减轻农民操作强度。

分区域分策略推进绿肥生产

“绿肥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以针对我国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策略,通过补贴等措施来有计划地引导生产。”曹卫东说。

具体而言,在南方稻区,应当进一步巩固、推进冬闲田绿肥工作。西北有大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地区,可以发展秋季绿肥以及玉米生长早期的间作绿肥,重点解决当地耕地裸露和农区饲草不足的矛盾。华北相当一部分地区近年来冬小麦面积在下降,这些地区非常适合种植覆盖绿肥,可以有效解决冬春季节土地裸露带来的环境压力。西南旱地发展烟草绿肥、马铃薯绿肥等经济作物绿肥,可以有效促进当地农区畜牧业、缓解马铃薯和烟田连作障碍。此外,我国果园面积巨大,南方的幼龄果园和北方的落叶果园是发展绿肥的适宜地区,这些地区发展绿肥可以涵养地力、覆盖地表,有效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果品内在品质。

 据记者了解,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项目已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采用这些技术将有利于稳定提升耕地生产能力、持续改善农产品质量,并为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用养结合、高效低耗提供技术支撑。

江西南昌县幽兰镇东田村22户家家都种绿肥。绿肥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防止土壤板结和酸化、疏松土壤,每亩可增产稻谷2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