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马依镇补嘎村180亩的生姜基地看到,该村生姜种植基地里的山东莱芜大黄姜、本地二黄姜苗壮块肥、长势正旺,不久可进入采收期,预计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以前,叫农户种什么,怎么种,农户不愿配合、积极性不太高。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配合,不想种,而是他们不清楚种了有什么结果,家底薄,经不住折腾,如果一年收成不好日子就难过了。”面对产业结构中遇到的问题,马依镇党委书记肖执方说,“现在,我们转变了思路,先搞清楚哪个村可以种什么,种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这样群众的积极性就高了。”
“今年,我们补嘎村采用协会、村集体、农户相互协作的形式集中种植生姜180亩,涉及农户200余户,村集体也拿出一定资金入股到协会,按股分红。其中,有43户用自家土地入股到协会可分到股金,每亩每年可得到亩产出10%的收入;其余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协会,拿到了土地流转金;用土地入股协会和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还可以到协会务工可拿到务工佣金。使传统农民变成能拿到‘入股金、流转金和佣金’的‘三金农民’。”补嘎村驻村干部冯定国介绍说。
说到补嘎村种姜,该村老党员沈元栋说:“我们村决定种姜之前,先去考察过,认为我们村的土地、气候特别适合种姜,今年,在镇里的帮助下种了180亩,现在长得很好,老板们来看过几次了,要和我们签订收购合同,初步价格定为每斤2.5元至2.7元。”
面对传统产业收入低、群众又不太相信新品种的情况,马依镇党委政府果断作出决定:不能盲目乱种、乱调整产业结构,要紧紧依靠实际发展符合本地的产业,用效果来说服群众、带领群众致富。
看着绿油油的姜地,补嘎村村民罗地芬说:“以往我们种包谷,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种这个大黄姜不要太多劳力,产量还高。”
“我们也做过调研,大黄姜和二黄姜产量高,每亩能产7000斤左右,就算每斤2.5元,一亩地至少也有1.7万元的收入,180亩就是300多万元,这是传统种植产业所不能比的。”该镇党委委员沈湘一边查看生姜的长势一边给我们算账。
看着即将采收的大黄姜,协会股民余兆英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我家入股3亩土地到协会,还可以到协会打工,每天收入80元左右,今年至少有2万元的收入,不用跑远路,照顾了家人还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