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我市召开科技奖励大会,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其中,获得第六届达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宣汉县畜牧食品局高级兽医师赵益元、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小祝各获奖金10万元。另外有28个项目获得2014年度达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达州创造中国南方的育牛奇迹
赵益元是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级兽医师,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的公务员,第六届达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近30年来,赵益元针对国内外优良牛品种在南方湿热气候及农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遗传优势和生产潜能较难发挥的情况,带领科技团队,选择以宣汉黄牛为母本,用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为父本,通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提高,培育出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蜀宣花牛。
在蜀宣花牛漫长的培育过程中,赵益元先后主持并参加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项目研究,对6615个胎次产奶量进行测定和乳脂分析,对2240头次牛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通过不懈努力,蜀宣花牛头平产奶量由改良初期不足2000公斤提高到3109.4公斤,最高个体实际胎产奶量达7664.5公斤,创造了我国杂种牛产奶量的最高纪录,先后获得各类奖项15个,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个,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个,省科技进步奖5个,市科技进步奖3个,县科技进步奖5个。
2012年3月,蜀宣花牛获得国家新品种认定,成为中国南方第一个培育牛新品种,填补了我国南方无培育牛的空白;《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蜀宣花牛已累计推广56万头,新增社会总产值27.81亿元。
达州苎麻产品国际领先
张小祝是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第六届达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从事苎麻产业30多年,张小祝潜心研究苎麻脱胶与高支纺纱技术等技术难题,先后获得10项专利技术,2项省级成果,其发明专利涉及苎麻领域的脱胶、污水处理、梳理、纺纱整个环节,开发出的苎麻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张小祝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敢于打破苎麻深加工领域的传统理念,在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2011年、2012年苎麻产品连续两年获得达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小祝坚持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将玉竹麻业有限公司打造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四川省小巨人企业,带动了大竹县10万麻农的增收致富。
玉竹麻业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并建有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高特苎麻纤维产品达州市重点实验室。从2007年起,公司先后引进丹麦诺维信复合生物酶等新工艺和德国1603精梳机等先进纺织设备,劳动生存率大大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开发的高档家纺和精品服装等苎麻产品,展示了“中国苎麻之乡”优质苎麻的风采,为推进我市苎麻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达州新技术解决世界采矿业难题
大倾角、急倾斜煤层自然垮落充填护巷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由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完成,获得2014年度达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大倾角、急倾斜煤层无煤柱开采是当今国际矿业界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以前传统的开采方式都是采用留设煤柱的方式进行开采,这种开采方式存在工作面应力集中,不利于瓦斯和顶板等安全管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开采成本高和资源损失量大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大倾角、急倾斜煤层自然垮落充填护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攻关研究。该项目采用理论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了大倾角、急倾斜煤层顶板活动规律,提出了以控制巷道稳定性为重点的沿空留巷新理论;提出了减小压力的围岩控制新方法;形成了顶板同步移动、矸石自然下滑充填、柔性挡矸成巷和巷道内采用锚网、索加钢带的联合支护等无煤柱开采的四大关键技术。该项目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在大倾角、急倾斜煤层条件下实现无煤柱开采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获得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2篇,目前该技术已在川煤集团10个矿井17个工作面进行了推广和应用,护巷长度达1.2万米,回采巷道每米节约3400元,创效益4080万元。同时,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矿井生产的安全保障度和矿井资源回收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苎麻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苎麻频道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