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我市遭遇强降温天气,给茶农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随着气温转暖,春寒退去,茶叶市场上的“寒意”却挥之不去。相比之下,这场茶市“倒春寒”更让茶农、茶商们担忧。不少人甚至悲观地认为,茶市已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茶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近年来,随着购买群体和购买习惯的转变,茶叶购买力急转直下,茶市不断走向萧条,尤其是今年的情况更为突出。五月初,记者前往我市茶叶主要产地之一泾县观测茶市“风云”,可未闻新茶上市的红火,反而感受到了一片冷清。
泾县气候环境十分适宜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兰香、火青等众多优质名茶。4月以来,新茶纷纷亮相市场,一时间泾县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茶城内摊位林立,既有经营多年的老牌门面,也不乏就地摆摊的新面孔。但这看似火爆的场面掩盖不了卖家多、买家少的现实。
茶城内前来购茶的顾客屈指可数。在一家主打兰香茶的茶行内,一位市民正在挑选茶叶,在几乎问遍了店里每一样茶叶的价格之后,选择了最为便宜的那种,并且只购买了1市斤。茶行老板刘青家住汀溪乡,开茶行已经有5年了,店里销售的茶叶主要是从家乡采购而来。他说最近这两三年来,自己茶行的销量一直在跌,去年销量减少了两成,今年估计得减少三成。
名优茶、高档茶难卖已经是市场上不可否认的事实,部分高档茶从几年前热销二千多元一斤降到了如今不足千元。刘青说,茶叶的保值期很短,如果新茶变成陈茶,就会无人问津,因此在茶季卖掉茶叶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刘青的茶行内,很多高档茶和往年相比都在“降价处理”,其中最高的降幅接近50%。
在茶城摆摊的泾县茂林镇茶农李红莲茶叶降价幅度更大。李红莲说自己带了50多斤茶叶来县城,但是4天只卖了10斤。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原本打算卖400元一斤的茶叶如今只开价150元,最贵的也不超过200元一斤,最便宜的仅为50元左右一斤。
茶行内茶叶难卖,茶叶产地的茶市同样萧条。泾川镇晏公社区茶农唐磊跟记者说,以前有很多茶商进村收茶,但是今年少了很多,价格也不尽如人意。在比较有名的茶叶产地汀溪乡,街道上茶行林立,可前来问价的寥寥无几。“五一”期间,大量外地游客的到来给当地茶市带来了不小的商机,可茶叶的成交量却没有显著提升。家住汀溪乡的茶农胡奎带着自己的几十斤茶叶,在景区里摆了三天地摊,茶叶价格也从220元一斤调整到200元。“别说卖,连看的人、问的人都不多。”超低的销量让他十分沮丧。
不过,记者在泾县也遇到了一些情况相对较好的茶商,比如泾县翰林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红。李自红的茶叶有自己的品牌,并且有自己的制作工厂,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比起一般茶农、茶商,他的茶叶更具竞争力。李自红说,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茶叶销售量有所减少,但这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算是比较理想的了。
李自红在销售自己茶叶的同时还收购了不少当地茶农的茶叶:“我有稳定的客源,能帮忙带一点就是一点,不然他们很难找到茶叶的销路。”不过跟往年不同,李自红今年也开始担心自己合作社的茶叶销售情况,他觉得帮助茶农能力十分有限。
面对茶市萧条,记者采访了泾县茶叶站站长董永泓。据董永泓介绍,当前茶市不再火爆有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茶叶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在转变。“以前买茶叶送礼的多,茶叶价格高,如今自饮茶居多,高价茶叶不再走红;以前茶叶交易集中在新茶上市期间,但是现在,茶叶购买者更习惯根据自己需求,适时适量购入茶叶。新茶不火将成为一种趋势,茶农、茶商需要适应这样的转变,调整营销方式和心态,不能过分悲观,坚持做好品质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