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轮纹病,也叫梨轮纹褐腐病、梨粗皮病、梨瘤皮病、梨水烂,是我国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南方梨产区普遍发生,为害比较严重,能造成烂果和枝干枯死。梨轮纹病除了为害梨外,还能为害苹果、桃、李、杏、山楂等树种。那么梨轮纹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是什么?怎么防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症状
轮纹病也称粗皮病,主要危害枝干,也危害果实和叶片,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7~9月为发病高峰期,叶片5月开始发病,枝梢于8月中旬发病。近年由于苗木调运频繁,使梨轮纹病呈扩散趋势。果实多在近成熟期、贮藏期发病,果实受害以皮孔为中心发生水渍状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呈黄褐色圆形斑,且产生黑色小粒点,斑面有清晰的同心轮纹,常溢出茶褐色粘液,几天内全果腐烂,有酸臭气味,烂果失水后变成黑色僵果。叶片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有轮纹,后变成灰白色,有时也在病部产生一种黑色小粒点。
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受害部位越冬,也能在剪锯下来的病枯残枝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病果发生期较晚,很少产生子实体,或虽产生子实体,但孢子不能成熟,故不能成为侵染来源。
当年形成的病斑不产孢子,病菌仅在越冬部位于生长期不断形成孢子,陆续侵染枝干和果实。如此多次发生的侵染均属初次侵染,而无再次侵染。春季气温15℃.相对湿度80%以上及遇雨时,病菌大量散发孢子。
北方地区正常年份孢子在4~6月生成,7~8月为孢子散发高峰:南方地区2月下旬孢子即能产生。孢子借雨水冲溅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lOm。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苗木调运。病菌经皮孔或伤口侵入。2~8年生枝条均可被害。花前仅侵染枝干,花后枝干、果实均可受害,谢花后直至采收,只要遇雨,皆可侵染果实,以幼果期、雨季侵染率最高。
三、防治方法
1、严格苗木检疫
加强苗木检疫工作,防止病害扩散。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
2、刮治病疤
发现病斑及时刮治,剪除病枝,并将病皮、病枝、病叶捡出园外集中烧毁。刮治病斑时,刮除超出变色组织0.5-1cm,并略刮去一点好皮,成梭形,再用40%福美胂50~100倍液、50%退菌特、波美5度石硫合剂等涂抹消毒。
3、树冠喷药
梨树发芽前喷洒1次0.3%五氯酚钠与波美3~5度石硫合剂混合液。5-7月病菌孢子大量飞散时,结合防治其它病虫,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倍液,每半月喷1次,连喷3-4次,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4、清理果园
冬季结合清园,将病死枝收集烧毁,夏季及时摘除病果并深埋。
以上就是梨轮纹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当梨树树体生长旺盛时,梨轮纹病发生会明显减弱。所以农户们要加强梨树的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还可以进行果实套袋工作,减少病菌侵害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