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禽消费由原来仅局限于高档宾馆、饭店而逐渐端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据统计,仅广东一地,年可消耗商品珍禽就达4000万只以上。消费拉动使得沉寂多年的珍禽养殖业再度红火起来,而历经几年的科学攻关,珍禽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也大为增加。珍禽产业化程度在逐步提高,涌现了珍禽新品种繁育企业,珍禽深加工产品的不断开发出炉,也使珍禽养殖业走上了一条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之路。
大环境驱动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因受信息、资金、交通等方面困扰,我国西部地区珍禽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大政策也给珍禽养殖业带来无限的商机。西部诸省区地域广阔,草茂根丰,养殖珍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的大力倾斜,养殖技术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效益较高的珍禽养殖业便成了广大养殖户的首选项目,在西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民工创业时下,国家采取了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据调查,许多农民工返乡创业选择了珍禽养殖这一行业。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说:"在健康理念风行的今天,人工饲养野生动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许多餐馆创新菜的开发力度也集中在此".一些报道反映,在一些乡村,珍禽养殖户年收入万元以上者十分常见,甚至出现收入超过10万元、100万元的专业大户。种种迹象表明,珍禽养殖业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珍禽业内人士应该抓住并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杜绝炒种等行为,把珍禽养殖业这一利国利民的产业做好,使珍禽养殖真正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当前我国珍禽业的形势与特点
珍禽养殖宏观形势珍禽养殖是野生动物养殖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历来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保护了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并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作了法律上的规范。"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经营管理方针的出台,是我国第一次从政策法规上明确提出了鼓励社会成员对现有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现在,包括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也可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前提下,履行相应手续进行养殖。另外,还明确规定了对所驯养繁殖动物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即通过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手段获取合法利益。此类养殖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各单位养殖生产奠定了法律基础和提供了政策保证。
珍禽养殖品种和数量变化现在国内珍禽品种已从鹌鹑、肉鸽、雉鸡、火鸡、乌鸡、珍珠鸡、野鸭、鹧鸪、孔雀和鸵鸟等经济禽类向鸿雁、灰雁、豆雁、丹顶鹤、天鹅、斑鸠、白鹇、苍鹰、花尾榛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大鸨、蓝鸟鸡、鸳鸯、企鹅等一大批驯养保护性禽类发展,饲养数量和规模也日趋扩大。据统计,目前我国珍禽存栏总量已超过亿只,国内珍禽养殖场已达6000多家。以广东省为例,孔雀饲养总量即达8万~10万只。如此之多的珍禽饲养品种和种群数量,为珍禽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