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

80多缸色彩斑斓的孔雀鱼饲养在普通市民黄纯武家中,宛若一个水族世界,他运用提纯繁殖的方法改良鱼种,并于近日斩获国际大奖。养鱼的爱好不仅充实了他的休闲生活,同时也让他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鱼友。

从一缸鱼到八十多缸

在本市北辰区一户普通的民居内,有这样一位饲养孔雀鱼的“达人”——黄纯武。笔者刚一走进他的家中,就被客厅里几乎摆满整面墙的鱼缸所震撼,不同品种的孔雀鱼各居一缸,看上去五光十色、尽显生机。

今年50岁的黄纯武一直就喜好养鱼,“我以前经常去花鸟鱼虫市场买各种鱼,大约五六年前开始专攻养孔雀鱼,从一缸繁衍到两缸,一直到现在的80多缸,卧室、阳台、客厅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然而鱼群壮大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买来的鱼养了没两天就相继死亡。后来听鱼友说市场卖的鱼原先都是养在大鱼池里,买回家转入小缸肯定不适应。于是,我便从鱼友家中的小鱼缸里淘换了不少鱼苗,鱼群的成活率果然提高了许多。”

孔雀鱼的得名取自于“孔雀开屏”之意,它们有着非常漂亮的尾鳍,这也成为评判鱼种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孔雀鱼的品种非常多,据老黄介绍,大体可分为:礼服品系、马赛克、扇尾、剑尾、金属、蛇王等,天津常见的孔雀鱼多为“大三角尾”。目前,黄纯武家里养的孔雀鱼总共有十多个品种,其中鱼尾浅蓝色闪光的“蓝礼服白子”孔雀鱼在今年刚举办的“马来西亚国际孔雀鱼大奖赛”中获得“三角尾组”冠军,“蓝礼服缎带”孔雀鱼获得该比赛“缎带组”亚军。“你看这个缸里鱼的胸鳍类似蝴蝶的翅膀,尾部的小格子很像马赛克,因此得名为‘蝶翼马赛克’,还有‘红尾蛇王’的鱼身像极了蛇皮的纹路。”说起这些“鱼宝贝”,老黄显得兴致勃勃。

改良鱼种耗时长

换水、喂食、观察鱼群的长势是黄纯武每天的必修课,而且要花费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每天都得给这80多个鱼缸换水,否则鱼很容易缺氧。还有早晚两次的喂食,每次都不能放太多鱼虫,鱼吃得太饱就不爱运动,容易生病。”说着老黄用手指向一个鱼缸说,“这些小鱼得了感冒,我把人吃的感冒药稀释后放进缸里,等蜷缩的鱼尾舒展开了就说明它们痊愈了。”孔雀鱼最喜欢22至24度恒温恒湿的环境,老黄在生病小鱼的鱼缸里插入了温度计,以便观察水温,让鱼更快痊愈。 

现在,黄纯武养的孔雀鱼大部分品种是从泰国及马来西亚空运过来的,为了让鱼儿适应新环境,老黄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运鱼的包装袋里会有当地的原水,不能扔掉,更不能直接把鱼放入自己的鱼缸里,否则鱼很容易因‘水土不服’死掉。应该在原水中每隔半个小时加入少量咱这儿的水,三四个小时后孔雀鱼就能适应咱天津的水质了。” 

为了精益求精,使孔雀鱼的体貌更称心如意,两年前黄纯武开始琢磨如何将不同优良基因的鱼交配、杂糅、提纯出更优良的品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把两个鱼种进行简单的合缸繁殖就行,繁殖一代至少要用两个月的时间,从中挑选优质的鱼再进行提纯,需要经过三四代的繁衍才能将优良基因稳定下来。” 

引进新品优化基因

除了饲养孔雀鱼,和鱼相关的配套设施黄纯武也是亲力亲为,客厅里放置鱼缸的五层铁架子就是他亲手组装的。每个鱼缸里负责清扫水中垃圾、杂质的浅黄色“清道夫”(一种鱼名)也是黄纯武自己培育的。“你看,放在缸里的小黑棉能产生一种消化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刷碗用的百洁布可以代替小黑棉,效果一样。” 

满屋子的鱼缸,让黄纯武家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洋味道,令人仿佛置身海边,心情特别舒爽。老黄希望将来陆续引进更多的新品种,以便培育出更多更漂亮的孔雀鱼,“对于已有的鱼种,也需要随时引入同种的外来鱼与其交配,减少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端,以免影响鱼的品相和基因。”

结识鱼友亲如一家

每天一心一意伺候孔雀鱼占据了黄纯武很多休闲时间,纵然辛苦,但他只要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就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同时,和鱼友一起交流经验,一同去河边捞鱼虫,也是黄纯武的一大“乐事”。

“相比干的鱼食,孔雀鱼更爱吃新鲜的红鱼虫,这也是为嘛鱼友们经常去捞鱼虫的原因。记得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鱼友为捞鱼虫子,一不小心掉入小河沟中,尽管河水不深也没有生命危险,但他全身还是湿透了。为了怕鱼友家人见状担心,我就主动把他请到家中换上干净的衣服再让他回去。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鱼友之间相处得如家人一般温暖。我们经常去各自的家中串门、赏鱼、切磋养鱼经验,要是有独特的品种,主家都毫不吝惜地捞几条送给大伙儿,有的鱼友也会暗自较劲儿,希望自己能培育出更好的鱼种。”

此外,网络让黄纯武结识了全国各地的上万名鱼友。“我常常把自己养的孔雀鱼拍照传到网上,不少陌生鱼友看到后纷纷来‘求鱼’,廊坊、北京、包头等地的鱼友还亲自来我家‘捞鱼’。”黄纯武将家养的很多孔雀鱼都无偿地送给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看到自己养的“鱼宝贝”为这么多个家庭增添了生机,他感到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