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

如今在农村,养鸡养鸭已再寻常不过,养蛇养鹿也并不稀奇,但说到养蚂蟥,恐怕很多人听了都会摇头说没见过。近日,记者在箬横镇红升村却看到,这种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吸血软体动物竟被人当宠物一样,精心饲养了起来。

没错,就是蚂蟥,提起它,许多人都会头皮发麻,单单是它那软塌塌、滑溜溜的身子,就让人起鸡皮疙瘩,更别说被它叮上了。但在林德富和他的朋友眼里,这些小生命却是实实在在的“软黄金”。

蚂蟥,养这东西干啥?

来到林德富的养殖基地时,正碰到他在打捞蚂蟥。“天气渐渐冷了,再不收,蚂蟥就会停止生长了。”林德富说,只见捞上来的蚂蟥,全身褐色,头尖尾圆,背上长满暗暗的条纹;浑身柔软,靠身体蠕动才能前行。

“这些蚂蟥是不吸血的。”林德富说,他养的这种蚂蟥叫宽体金线蛭。据了解,目前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水蛭有70多种,其中有3种最具药用价值,分别是日本医蛭、柳叶水蛭和宽体金线水蛭,而宽体金线蛭就是三者之中个头最大、也最值钱的。

金线蛭成熟时,肥肥厚厚,体长60毫米~130毫米,体重约20克~30克,是名贵的动物中药材,它的涎液中有一种抗血凝物质,称为水蛭素,此外,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等,不但可以治疗跌打损伤,还可治疗中风、心绞痛、无名肿痛、肿瘤等疾病。

网箱养殖,防止“出墙”

林德富从去年开始养殖蚂蟥,“从幼苗到成熟,只要半年左右时间。”林德富说,一般5、6月份养下去,10月底就能收获了。“如果是温室养殖,一年甚至还能养两茬。”

而林德富采用的是露天的网箱养殖法,不仅将蚂蟥圈养起来,带小孔的箱壁也让蚂蟥的吸盘没了用武之地,有效防止了它们“出墙”。

但即使露天养殖,人工养殖蚂蟥的成本也颇高,“20亩田,我们投入了100万元。”他说,“而科技养殖的成本则要高一倍。”

养殖蚂蟥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温度了。据了解,水温宜控制在15℃~30℃。10℃以下,蚂蟥即会停止摄食,或者钻到土里逃跑,或者会被冻死;反之,水温超过35℃,也会影响蚂蟥生长。所以在本地养殖蚂蟥,越冬和度夏都要十分小心。

“蚂蟥最主要的饲料是螺蛳。”林德富说,它的食量不大,一般3天只需要吃一顿,而一顿只要一个螺蛳就够了。

干品一公斤卖到1200元

据了解,在国际医学领域,金线蛭的医用价值正被引起重视,以水蛭为原料的药物,已投入批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是不仅国内市场对蚂蟥需求量大,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也很早就依赖从中国进口蚂蟥。2007年国内外对水蛭的总需求量达2500吨以上,而实际供货量仅为1500吨,由于人工养殖水蛭在国内刚刚起步,具有规模的水蛭养殖场不多,这种供需矛盾至今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大。再加上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近些年对蚂蟥进行掠夺性捕杀,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药需求,货源奇缺,收购价格更是一涨再涨。

“现在市场上,晒干的金线蛭已经卖到1200元一公斤,与去年相比,每公斤又涨了100元左右。”林德富说,“我们根本不用愁销售渠道的事,一成熟,就有医药公司前来收购。无论死活,都可以卖。”

“现在一平方米的土地平均能养100根左右的蚂蟥,而一亩地只有7分被用于养殖。”林德富说,100根蚂蟥可以收获3斤多活蚂蟥,而4斤活蚂蟥才能得1斤干品。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尽管目前蚂蟥在市场上很是抢手,并且养殖蚂蟥也能增加收入,但销售渠道有限,能被收购多少还得看制药公司的意向,价格也会随之波动,养殖户最好能够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并和制药公司签好协议,不然容易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