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猪市场基本行情及问题产生原因

  (一)生猪价格保持弱势。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11日,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为13.3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7%。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4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82;猪粮比价为5.43:1,比前一周下降1.09%。

  1、生猪产能过剩。受2011年、2012年生猪养殖收益较为丰厚的刺激影响,各地不断新建、扩建养殖场,同时各养殖场均满“负荷”或超“负荷”饲养运营,生猪产能迅速提升,原有的供应偏紧的格局快速演化成供大于需的产能过剩局面,致使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并长时间低位徘徊。这是引起目前生猪价格大幅下降的内在主因。

  2、社会需求疲软。随着气温的回升,市场生猪需求本已进入淡季。再加上受国内经济下行、餐饮业经营回落以及居民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生猪终端消费需求相对疲软。这是引起目前生猪价格大幅下降的外在主因。

  3、政策利好未现。国家虽然今年已经实施了两轮收购储备肉,第二次收储对市场信心的提拔明显,但依然未能使养殖户摆脱亏损的窘境。

  (二)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受饲料成本、管理成本、人工费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生猪养殖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较好生产成绩的猪场每生产一头标准生猪(100公斤)需投资费用1340元,中小规模猪场投资费用更高。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这种高额投资运营的现状短时间内仍将延续。生猪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成本、仔猪成本、经营管理成本、人工费用等构成。近期,浓缩料价格虽然回落明显,但玉米、小麦等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再加上仔猪费用的增加及人工费用的快速上涨,直接导致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三)养殖收益大幅缩减。生猪养殖收益取决于生猪价格的高低和生猪养殖成本的大小,在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养殖户的养殖收益必将随之大幅缩减。从目前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甚至小幅下滑,养殖户进一步亏损的状况将无法扭转。

  二、养殖户生产经营现状及其错误行为产生根源

  (一)养殖户生产经营现状

  面对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自身不断亏损的局面,部分养殖户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失望、悲观、恐慌的情绪油然而生,并对自身的养殖前景开始发生动摇,为了缩减养殖投资、降低养殖成本,有的采取有悖于养殖操作规范的手段来消极应对,有的实施“断代饲养”的方法来竭力防范,有的甚至通过“斩仓出局”的办法来强行阻止,这些错误的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扭转养殖亏损,还有可能招致亏损的进一步恶化。其具体表现是:

  1、消减饲料成本。生猪饲料是按照生猪的生长特点,依照一定的配方要求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饲料,是生猪快速生长的基础,其费用几乎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50%~60%。个别养殖户错误的认为,降低饲料费用是降低养殖成本的主要途径,从而不顾自身所饲养生猪的生长特点,随意购买廉价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配制饲料,以图降低自身的饲料价格和饲养费用成本。其结果是延缓生猪生长速度,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加大了人工成本。

  2、过度裁减人员。技术熟练的饲养人员是养殖场搞好生猪养殖的关键,其人工费用几乎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25%~35%。个别养殖户不顾自身养殖场的实际需要,随意大幅裁减技术饲养人员,力图降低人工费用成本。其结果是造成养殖场管理混乱,生猪生长减缓,疫病不断蔓延。

  3、降低保健费用。生猪防疫保健是生猪健康成长的主要保障,其费用是生猪管理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几乎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12%。个别养殖户为降低养殖管理成本,盲目的降低或放弃生猪防疫标准,对待疫情迹象不重视,甚至对待患病生猪少治疗或不治疗。其结果是提高了生猪养殖风险,加大了生猪的患病、死亡率。

  4、有意拖延出栏。根据生猪在成长期生长最快的生理特性,一般在体重达到100公斤左右时应及时出栏,否则会影响育肥期的日增重、料肉比等。个别养殖户因生猪价格的下跌而不顾生猪的生长特性,在育肥出栏之际惜售心理严重,随意延长出栏时间。其结果是生猪价格进一步下探,饲料成本、管理成本和人工费用又不断增加。

  5、随意淘汰母猪。能繁母猪、后备母猪是养殖场赖以发展的基础,培育一个优良的能繁母猪不仅时间周期长,而且成本费用高。个别养殖户为降低眼前养殖成本,对待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分优劣好坏,不顾未来发展,按照“一刀切”的办法予以淘汰。其结果是表面上看似减少了母猪的饲养成本,但以前培育能繁母猪、后备母猪的昂贵成本将付之东流,并为今后的养殖生产埋下隐患。

  6、放弃小猪饲养。个别养殖户为弥补育肥生猪的养殖成本,实施“断代饲养”的办法,即将所有繁殖的小猪出栏转卖。其结果是后期市场行情一旦好转,自己养殖场已无出栏的育肥生猪,前期亏损无法弥补。

  7、集中抛售弃养。个别养殖户为避免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按照“斩仓出局”的办法,不顾目前生猪、仔猪、母猪价格正处于“低谷”的实际情况,将自己养殖场不论大小的所有生猪、仔猪、母猪均全部“清场”抛售。其结果是不断加大且无法弥补前期亏损的养殖成本。

  (二)养殖户上述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

  1、对“猪周期”规律认识模糊。

  “猪周期”规律是生猪价格依照市场生猪的供需关系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是价值规律对生猪养殖业发挥调节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一般的运行轨迹是:猪肉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猪肉价格下跌(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上涨),一般以3~4年为一个周期波动运行,这是不以养殖户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受制于“猪周期”规律影响的生猪养殖业,必须依照“猪周期”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价格调节,经过“扩展——收缩——扩展”的发展路径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受此影响,养殖户们大体依照“赚钱——持平——赔钱——赚钱”的路径从事着生猪养殖经营。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自身不断亏损的局面正是“猪周期”规律发挥调解作用的结果,由于个别养殖户对“猪周期”规律认识模糊或理解不深刻,风险意识不强,同时又对养殖收益期望值过高,从而面对严酷的经营现状,心里准备不足或毫无思想准备,由此而滋生失望、悲观甚至恐慌的情绪,并对自身的养殖前景发生动摇。

  2、对养殖形势估计不足。个别养殖户不顾“猪周期”规律的客观要求,一味“跟涨不跟跌”、“群羊效应”心态严重。其在生产养殖过程中,从不认真分析眼前的市场行情及产生这一行情的背景条件,只是盲目无计划地生产经营,只知道在市场行情稍微好转时积极“补仓扩编”,却从不知道待市场行情由“好”转“坏”时应积极“减仓缩编”,这种“不看路、只知走”,踏不准节奏、把握不住行情的错误行径,是导致目前心理恐慌无所适从的主要原因。

  3、对养殖操作规范掌控不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其较为严格的操作规范,尤其是以鲜活生物作为载体的生猪养殖业,其产业的操作规范尤为严格,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个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个别养殖户面对生猪价格下跌、养殖亏损扩大的不利局面,不顾产业操作规范的要求,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仅仅为了单纯地降低养殖成本,而随意地采用或购买廉价饲料,过度裁减人员,降低保健标准等措施,不但不能有效地缩减养殖亏损,还有可能对自身的养殖发展带来灭顶之灾。

  三、生猪养殖户搞好自身经营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面对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不断亏损的严峻局面,养殖户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冷静分析,坚定信心。在深刻领会“猪周期”规律的基础上,养殖户们应及时总结自身在以往生产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真分析眼前的市场行情及产生这一行情的背景条件,准确评估自身从事生猪养殖的优势和不足,并凭借自身的养殖经验积极预测下一步的市场行情,从而积极规避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

  二是沉着应对,合理安排。在认真分析眼前的市场行情和准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养殖户们应针对“2014年生猪价格将持续在下行通道内缓慢波动运行”的特点,沉着应对目前的现状,合理安排自身的生产养殖,规避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其一要树立“向效率要效益”的宗旨观念,采取“宜守不宜攻”的养殖策略,根据自身的生产养殖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缩减生产规模,坚决取缔“以规模求效益”的思维方式,坚决杜绝不适时宜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错误行为。二要适时调整生猪养殖品种,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合理搭配肥、青、小生猪的养殖结构等,尽力优化养殖等级,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三要审慎裁撤富余人员、降低生猪养殖病亡率、适时出栏育肥生猪等,不断降低养殖成本。

  三是严守规范,精心管理。在严格遵从生猪养殖业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养殖户们应认识到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是强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故应根据自身养殖的实际情况,在养殖操作规范的指导下,积极合理安排生产、选择优良品种、科学搭配饲料、健全防疫保障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养殖成本进一步减少,从而避免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而并非是随意消减饲料成本、过度裁减人员、降低保健费用等。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劳而无益。

  四是积极筹划,谋求发展。养殖户们应根据“猪周期”规律的运行特征、结合目前市场行情的现状,在准确预测未来行情的基础上,及时合理安排、管好自身的生产养殖,并积极筹划未来发展,力争使自己踏准市场节奏,把握住未来行情发展,使自身的养殖业在现今条件下“少赔”,在未来行情中“大赚”,用未来的“大赚”来弥补目前的“少赔”,以长远的盈余来对冲现阶段的亏损。

  生猪养殖业是农业基础性产业之一,它不仅关联着种植业、饲料加工业等六个环节、13个生产行业的经营运行,还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的切身利益,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故对避免养殖户亏损进一步扩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向社会发布养殖业各生产要素的价格波动、市场供需情况等,正确引导养殖户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事生猪养殖生产。

  二要积极开展并不断加大养殖技能培训力度,以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技能水平,真正增强养殖户抵御灾害的能力。

  三要积极提升养殖等级。要加大生猪养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广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搭建“农超对接”活动平台,鼓励养殖户们实现自繁、自养、自销等“一条龙”生产经营。

  四要建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调控机制,及时提供市场预警,有效调控生猪市场的供需平衡,严防价格再次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