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主要依靠调节散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而且雏鸡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健康状况好。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对于平面育雏而言,育雏器温度是指育雏器(如保温伞)边缘离地面或网面5厘米处的温度;育雏室温度是指舍内距育雏器或热源最远处离地1米的墙上测得的温度。对于笼养育雏来说,育雏器温度是指笼内热源区底网上方5厘米处的温度;育雏室温度是指笼外离地面1米处的温度。育雏室温度要比育雏器温度低,使整个育雏环境温度呈现高、中、低之别,这样既可以促进空气流动,又可以使每个雏鸡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温度。因为雏鸡对温度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此即所谓的温差育雏。在育雏时,育雏温度除参照表4—1以外,还要根据外界气候的变化进行适当调节。如外界气温低时高一些,外界气温高时低一些;白天低一些,夜晚高一些,一般夜间育雏温度比白天高1℃一2℃;健雏低一些,弱雏高一些;大群育雏低一些,小群育雏高一些。育雏最初1—3天,育雏器温度应达到34℃一35℃,育雏室的温度在24℃以上,以后逐渐降低。应重点抓好前3周龄温度管理,防止低温或大幅度降温。
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温度也要不断下降,直到脱温。雏鸡脱温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始白天不给温,晚上给温,天气好不给温,阴天给温。经5—7天鸡群适应自然气温后,最后达到彻底脱温。育雏温度是否合适,温度计上显示的只是一种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要求饲养人员能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正确地控制育雏的温度。育雏温度合适时,雏鸡表现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粪便正常,饱食后休息时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周围或育雏笼的底网上,头颈伸直熟睡,无异常状态或不安叫声,鸡舍内安静。
育雏温度过低时雏鸡表现行动缓慢,羽毛蓬松,身体发抖,聚集拥挤到热源下面,扎堆,不敢外出采食,不时发出尖锐、短促的叫声,精神差,易导致雏鸡因挤压而死亡。此时应尽快提高舍温或育雏器温度,并观察温度上升至正常,不可超温。育雏器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匍匐地面,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食欲减退。此时应逐渐降低室温或育雏器温度,提供雏鸡足够的饮水,打开育雏器背风处的通风窗或孔,待温度下降至正常时,再逐步关闭通风窗或孔,稳定热源温度,切不可突然降温,更不能打开上风窗或孔。如果育雏器有贼风,雏鸡密集拥挤在育雏器的一侧,发出叽叽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