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学名 Vigna unguiculata),俗称角豆、姜豆、带豆、挂豆角。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属豆科植物。豇豆属豆科一年生植物。茎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种。南方栽培以蔓性为主,矮性次之。蝶形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斜卵形;托叶卵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萼钟状,无毛;花冠淡紫色,长约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荚果线形,下垂,长可达40厘米。花果期6~9月。
豇豆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有时顶端缠绕状。茎近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有线纹;小叶卵状菱形,长5-15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边全缘或近全缘,有时淡紫色,无毛。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梗;花2-6朵聚生于花序的顶端,花梗间常有肉质密腺;花萼浅绿色,钟状,长6-10毫米,裂齿披针形;花冠黄白色而略带青紫,长约2厘米,各瓣均具瓣柄,旗瓣扁圆形,宽约2厘米,顶端微凹,基部稍有耳,翼瓣略呈三角形,龙骨瓣稍弯;子房线形,被毛。荚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线形,长7.5-70(90)厘米,宽6-10毫米,稍肉质而膨胀或坚实,有种子多颗;种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或稍肾形,长6-12毫米,黄白色、暗红色或其他颜色。花期5-8月。
叶为三出复叶,自叶腋抽生20~25cm长的花梗,先端着生2~4对花,白、红、淡紫色或黄色,一般只结两荚,荚果细长,因品种而异,长约30~70cm,色泽有深绿、淡绿、红紫或赤斑等。每荚含种子16~22粒,肾脏形,有红、黑、红褐、红白和黑白双色籽等,根系发达,根上生有粉红色根瘤。
1)培育壮苗:保护地栽培应选用中晚熟、高产、抗病、适应性强、适宜密植的品种。一般采用护根育苗法可减少伤根,有利于缓苗。种子处理方法及营养土配制、床苗土消毒等方法均与菜豆基本相同。育苗一般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法,以减少起苗伤根,有利于定植后缓苗壮秧。营养钵的直径为8厘米。营养土要用3年内未种过棉花和豆科作物的疏松肥沃园田土,可将腐熟鸡粪2份、马粪2份、园田土4份,充分混匀后过筛,装在营养钵内。装土时不要太满,最好装至营养钵高度的3/4。整齐摆放在苗床上。育苗床应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均匀浇灌苗床。
播种前,先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每个营养钵点种3~4粒种子,盖3厘米厚的营养土。加强苗期管理,适时放风炼苗,控制幼苗徒长,及时拔除病苗。
2)重施基肥,适时定植:豇豆忌连作,最好选择3年内未种过棉花和豆科作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清理园田,施腐熟优质有机肥75000千克/公顷以上,与土壤混匀,做畦或起垄。定植时,再沟施过磷酸钙300~4500千克/公顷、草木灰750~1050千克/公顷或硫酸钾150~225千克/公顷,拌匀后搂平。
定植前,闭棚用福尔马林50~100倍液1~1.5千克/平方米进行土壤消毒,密闭一昼夜,放风7~10天后定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棚室土壤、屋顶及四周表面进行喷雾消毒。
定植时为防蚜虫,地面铺设银灰膜,也可在棚室四周挂银灰色灰膜条,条宽15厘米。
3)巧施追肥:定植后以蹲苗为主,控制茎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以利形成较多的花序。结荚后,结合浇水、开沟,追施腐熟的人粪尿15000千克/公顷或复合肥75~120千克/公顷,以后每采收两次豆荚追施一次尿素,每公顷75~150千克、硫酸钾75~120千克,或每采摘一次追肥一次,用量可减半。为防植株早衰,第一次产量高峰出现后,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和侧花芽的形成,并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继续开花结荚,延长叶龄,这样就在第一次盛荚期后20天左右出现第二次盛荚期,可延续结荚30天左右。
进入生长盛期,可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防止早衰。
为促进豇豆根瘤提早共生固氮,可用固氮菌剂拌种,人工接种根瘤菌,方法同菜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