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和集中的科技资源赋予这座智慧之城独特的气质,也给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2016年,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将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探索路径。

借科技之光,20多万科技人员、无数“创客”聚集在这片热土逐梦前行。7月,一个新型生态、科技、观光、立体农业项目——“东林牧歌”之世界月季博览园竣工,以绵阳市花月季为核心产业,以富乐文化为灵魂,将农业、林业、旅游、电商等多业融合,向世人亮出一张新的绵阳名片。

科技为调:三产联动共谱产业新曲

盛夏时节,科学城大道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背靠北大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由一环五湖八区组成,东林牧歌示范基地之一世界月季博览园正筹备开园,300多种亚洲、欧洲月季在科学城沿路绽放,一个集合月季观赏、品种基因科研、艺术体验、宗教文化等多功能的大型农旅综合体已初具雏形。

以花为媒,四川童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携台湾翔和投资股份集团联合打造了东林牧歌国际科技农业旅游项目,将绵阳市花月季与乡村风情、艺术田园多维融合,从世界月季博览园到月季小镇、月季社区,项目总投资逾20亿元,整体完成时间将在2023年。“以农业为基础,以生态为保障,立足绵阳,面向世界。”四川童话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王肖燕对未来十分憧憬,“建成后将形成以世界月季为核心的产业高地和中国最美乡村月季风情旅游文化特色小镇。”

树状月季、古桩月季、球形月季……位于游仙区东林乡的万亩月季花海处处体现着将藤蔓植物变为乔木状态的科学创意,也让月季花真正实现了“月月开花月月红”。在绵阳市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陈杰看来,延长花期也就意味着产业经济链条的延伸:“经过嫁接后的月季性状更适合应用于城市景观、街道绿化,随着人们对庭院盆景的需求日益增长,树状月季、古桩月季有很广的市场前景。”陈杰告诉记者,下一步农科院将从田间种植、功能性研究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未来将有800多种月季亮相世界月季博览园。

紧紧抓住目前绵阳科技城已从整体上完成中央、省、市三级创新扶持政策体系框架的机遇,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一个“农户+合作社+企业+政府+院校+社区”六位一体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也在当地日趋成熟。

天坪村村民陈海滨是今年成立的童话生态农庄合作社社长,利用万亩月季小镇在建契机,集合了周边10多个涵盖种植养殖、多种农副产品的合作社组团发展,以打造名优特产为经营方针,引导农户在联合社的架构下从事月季花的培育、生产、销售,并进行林下种植养殖业、特色农业的培育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开发,谋求由常规产品向绿色、有机食品转型:“通过公司行为可规避社员的市场风险,科研团队带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争创国家名牌。”

“世界月季博览园是农业旅游之花、科技创意之花、文化艺术之花的有机结合,是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乡村美学的产业表达。”东林牧歌策划人、四川省艺术产业协会主席、四川现代田园牧歌研究院院长卢加强评价说,国外像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等地,通过发展芳香产业取得了“一棵小草托起一个经济王国的成就”,目前国内以月季为市花的城市有50多个,市场需求旺盛,通过搭建世界月季博览园平台,加强与欧美国家月季科技文化的交流,旨在建设世界性的月季品种研发基地和月季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将绵阳的愿望和国内外的机会进行对接,把市花打造成一个城市的名片,培育出一个新兴产业,为项目区农民增收找到新的增长点。”

生态搭台:美学布景唱响田园牧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花会理念曾使“洛阳牡丹”名扬天下,这也引起了长期研究乡村文化、现代农业的卢加强一些共鸣:“将花卉当作一个传播和交往的媒介,整合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发展成具有特色文化的产业经济大有可为。”

这样的想法,与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倡导田园富乐生活的四川童话公司、台湾翔和集团的企业文化不谋而合。去年底,两家公司联手入驻东林乡,对农户农居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将区域内水、电、气、网络及交通路网等基础生产生活设施全面贯通升级,并引入台湾精制农业模块、生态农副产品的优良品种和技术,将IT网络平台植入与应用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打造出生态、文态、业态三态统一的现代农业、产工贸及文化旅游体验基地。

正是基于农业、文化、旅游需要深度融合的观点,卢加强在全省提出了现代田园牧歌概念。“这种生活有别于西方社会,既有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以环境、物种、文脉、生活、生产按现代组织体系建立的一业或多业为主,多维转换、循环共生的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综合田园系统,是一曲融合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国家战略的大合唱。”

森林木屋、康养民宿、就地取材的乡村绿色建筑道路……东林牧歌项目从诞生起就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循环发展思维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而这曲以生态为大舞台、现代农业科技企业领唱的时代“牧歌”,也吸引了万千学子返乡创业加入“合唱”,完成了从传统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华丽转身。

90后大学生宋婕从德国留学归来,回到东林乡当了一名种植文化“庄稼”的“农夫”。现任童话公司世界大学生月季文化创意中心秘书长的她,带领几名同样年轻、踌躇满志的女孩,致力于由月季花衍生的绘画、陶艺、饰品、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的相关制作、营销服务。“创意实现创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宋婕自信地说。

在同为文创大学生、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的邓玉书的朋友圈,每天从早到晚手机响个不停。“不是订手工雕刻图案的陶器,就是订做花式旗袍,人太多,有时聊得还挺凌乱,”小邓俏皮的语气中也透着骄傲:“爱美是人的天性,能从事一份出产美学产品的工作,推动人们对乡村田园生活生产方式的向往追求,很有价值。”

“当前部分农村文化‘失血’问题严重,留住乡愁要有乡村文化这片土壤。”卢加强指出,用乡村美学推动现代田园牧歌发展,呼唤农村文化的回归,作为一种非强制力量,将思想和情怀具化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规范和行为规范,具化为现代农民生产生活的自觉和现代新农村的蓝图,也能实现筑巢引凤:“伴随着现代田园牧歌的推行,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素质高的时代弄潮儿有望成为新一代‘乡贤’。”

美好愿景正在变成现实。四川童话农业科技公司对接世界100所知名大学成立的文创中心,已成为越来越多在外求学的青年们回乡一展抱负的理想平台,公司以区域、国内、国际等三大市场为核心瞄准产品及商品的目标群体绘制了发展宏图。王肖燕透露,下一步将全力打造“绵阳月季”特色文化品牌,并科学设计园区季节流量,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不乱,构建四季均衡状态。“项目全面建成后,既能提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验活动丰富、产品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的农旅融合产品,又能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在这首田园牧歌里,让农民愿唱、能唱、唱好,实现脱贫致富就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