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草的功效与作用,桂皮和什么搭配能更香?

我是木子,专业卤肉十余年,下面以我的真实经验详细地回答这一问题(一定要看到最后,干货满满)。

大体看了一下其他小伙伴们的回答,感觉还有一些欠妥的地方,因为桂皮的分类有很多,只回答桂皮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篇主要做一些补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才能不殆”,要想知道桂皮和什么搭配更香,我们还是先来彻底的了解一下桂皮。

桂皮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小伙伴们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买到的桂皮都不一样,要么肉薄,要么厚,要么味道冲,要么味道淡,有没外皮的,也有有外皮的,并且价格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商家买,商家也解释不出个一二三来,甚至除了桂皮外,还有烟桂、肉桂等等,越说越糊涂,越说越乱,今天我就一并给大家解释一下(不足之处,还希望经验更丰富的小伙伴评论区留言指正)。

桂皮到底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桂皮是用樟科樟属的植物的表皮干燥而成。樟属的这类植物树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天竺桂、阴香、肉桂、柴桂的表皮都可以作为香料使用,也都统称为桂皮。仔细看这里我们常说的肉桂也是桂皮的一种,所以在广义上讲肉桂也是桂皮,狭义上讲肉桂就是肉桂树上的皮,只泛指这一类。

●我们市场上常见的便宜一点的桂皮以阴香和柴桂为主。

阴香:阴香表面看起来皮很薄,大约为2~7毫米左右。外表的颜色呈灰棕色或者褐色,并且表面有灰白色的衣斑,这一点也比较好鉴别,切开后它的截面呈红棕色,质地也比较硬。但是用指甲轻划油痕不明显。味道闻起来比较淡,虽然有樟脑样的气味但不是很浓。尝之有少许的甜味,并且也有轻微的辛辣气息。

柴桂:柴桂多为筒状、半筒状,表面看起来要比阴香厚很多,厚度大约为5~12毫米左右。柴桂也比较好辨认,表面比较粗糙,而且内外分层。外层的切面有黄白色的斑点。内层是深棕色,用指甲划油痕较清晰一点,闻起来有肉桂的香味,尝之有辣口,后味微甜。

●着重讲一下肉桂

很多人眼中的肉桂为:肉厚、无外皮、呈卷筒状,其实这样的判断太过于片面,肉桂带皮不带皮,并不是辨别肉桂的标准之一。下面为了好区分我将肉桂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肉桂,另一种是锡兰肉桂。

中国肉桂:主要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种植,其中以广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在上述这些地区很多人也将肉桂直接称为桂皮)。

中国肉桂的厚度一般在0.1厘米到0.2厘米左右,外表呈黑棕色或黑褐色。肉的里面为红棕色或黑棕色,表面平坦。表皮用指尖轻滑,会出现明显痕迹。闻起来气香浓烈,味道甜辣明显。除了以上产区的肉桂,在我们传统中餐中还有一些来自越南的清化桂,也被称为油桂,油脂高、肉桂醛含量高,一直被奉为中餐的上品桂皮,但是价格较贵。

中国肉桂按照加工成品的规格还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板桂:是由皮厚、质量最优的老肉桂树皮加工成。

桂通:一般为卷筒状,是一些质地比较薄的肉桂加工而成。

桂芯:就是去了皮的肉桂,为了卖相更好,去掉了外表的青皮。这样里外都为红棕色。其中加工成8~10厘米左右的烟卷状的桂芯称之为烟桂。

除了加工成品的规格外,肉桂的嫩果叫桂子,还有用个头较大的叶炳干制而成桂丁,都为烹调中的调味品(篇幅有限这里不多说了)。

锡兰肉桂:这种肉桂多产于印度、老挝、越南和印尼等地,大多为人工栽培。这种肉桂多为卷筒状,长约30~50厘米,厚0.2厘米到0.8厘米左右,质地坚硬且脆,外表灰棕色,这种肉桂的含油量比较多,指甲轻滑油痕明显,香气比较细腻,色泽温润。

如果将中国肉桂和锡兰肉桂做个比较的话,锡兰肉桂有强烈肉桂特征的甜辛香气,并且类似一些木香味儿,也有辛辣感和少许较持久的苦味。中国肉桂的芬香香气并不是很强,但是刺激持久性好,也有一些辛辣和涩的味感。

整体来讲两者可以互用,差别不是很大,在中国市场上中国肉桂也常被称之为桂皮,锡兰肉桂则被称为肉桂。

那么桂皮和什么搭配能更香呢?

根据以上的分类,我在平时搭配使用时将桂皮分为:柴桂和阴香、中国桂皮、肉桂三类。

柴桂和阴香:这里我把它俩一起来讲,是因为这两个的不管是厚度还是香味,都要比中国肉桂要差很多。它们的味道主要是一些浅表性的,出香特别的快,但是时效短,所以我认为在卤水中用的比较少一些,主要用在一些短时间加工的炖菜、煮菜中,比如制作炒鸡或者调制炒鸡粉、红烧肉等。制作这类菜品时,桂皮主要和白芷片、香叶、小茴香、莳萝子等香料搭配,能迅速提升食材表皮的香味,并且可以带有回口甘甜的味感。

中国桂皮:(带皮的肉桂)它的香味更趋于清香,比去皮的肉桂要柔和很多,我认为更适合在卤水中制作猪肉类产品,并且因为卤制的时间长,刺激性的味道挥发掉后只留香味,所以耐煮香味更足。在压制猪肉类的腥骚味时有明显作用。在这类卤水中,常和肉豆蔻、高良姜、砂仁等搭配,味道也更香一些。

肉桂:(中国肉桂或者锡兰肉桂,一般无皮)我们熟知的就是它油性比较高,同时甜香味也很明显,所以渗透力强一些。这里肉桂常和丁香、砂仁、草果、荜拨搭配,这几种香料的香味都比较霸道,渗透力也比较强,通过这几种香料搭配后可以更好的渗透到食材的内部。依我的经验,这样的组合常适合用在卤鸡肉类产品中,比如我们熟知的道口烧鸡的配方中,就用到了大量的肉桂。

分享桂皮使用时的一些技巧

1.在使用柴桂或者阴香这类桂皮的时候,因为出香速度比较快,虽然同属脂溶性的香料,但是在炖煮菜的时候没有必要将它提前用油炒制,可以直接在炖制时再加入,香味相对比较持久一些。

2.在卤水中使用,不管是用桂皮还是肉桂,都要提前将其砸断砸小一点,出香速度快,用温水冲泡一下去除表面的杂质再用,特别是带皮的肉桂颜色比较重一些。

最后总结

通过上述的分类以及用法,大家对桂皮也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使用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去购买,避免因为认识不足而造成味道的缺失。

我是木子,专业卤肉十余年,以上就是平时的真实经验,希望能带给大家参考作用。喜欢作品记得点个赞,或者转发出去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并顺便关注一下木子小厨,我会继续为您分享烹调中的经验和技术干货。感谢观看。

香蒲草的功效与作用,桂皮和什么搭配能更香?

上面结出的棒棒有什么作用?

1、蒲棒常用于切花材料。全株是造纸的好原料。叶称蒲草可用于编织,花粉可入药称蒲黄。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

2、香蒲棒有药用价值。把它掰开之后里面有雄花花粉。外伤流血之后把它敷在上面之,有止血的功效。蒲棒将它点燃还有驱蚊的效果

3、经济价值。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蒲草棒同时还是造纸的好原料。

有什么好的种植方法?

茭白属禾本科菰藕。别名茭瓜、茭笋、蒿芭等。该作物原产我国,栽培面积很大,南起广东、台湾,北至哈尔滨均有种植,但以长江中下游栽培面积最大、栽培水平最高、资源最丰富。

茭白怎么种产量高,有什么好的种植方法?

一、茭白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茭白是一种喜温作物,要求土壤肥沃,光照充分,田间不能无水。

1、温度要求:茭白在休眠期内能耐-5℃的低温,萌芽温度5~7℃,生长、分蘖适温20~30℃,孕茭适温18~25℃。低于10℃或高于30℃,均不能正常孕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孕茭。

2、光照要求:单季茭和双季茭对光照敏感程度不一。单季茭对日照敏感,只能在短日照下孕茭,而双季茭对日照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就可孕茭。因此,茭白对日照是否敏感取决其是双季茭还是单季茭,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决定该品种成熟的迟早。

3、水分要求:茭白是典型水生植物。为使温20~30℃,孕茭适温18~25℃。低于10℃或高于30℃,均不能正常孕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孕茭。

4、肥料要求:茭白是一种需肥量很大的作物,其根系十分发达,适宜在土壤肥沃的田块种植。茭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分蘖初期和孕茭初期应追施两次肥。

5、茭白与黑粉菌:茭白植株若未被黑粉菌侵染寄生,则不能形成可食用的肉质茎,称为“雄茭”。另外有些植株被毒力强的菌种寄生,膨大的肉质茎肉形成大量的冬孢子,充满整个肉质茎,使其成为一个“灰包”,称为“灰茭”。灰茭和雄茭常常不断地从正常茭中产生,因此茭白必须年年选种。

◆在田间灰茭、雄茭与正常茭区别是:雄茭不管在苗期还是在成株期,植株都较高大,生长势强,不能孕茭。灰茭的生长势较正常茭强,成熟晚,肉质茎叶鞘不开裂,其内尽是黑粉孢子。正常茭的生长势较弱,植株相对矮小,孕茭时心叶明显缩短。

二、了解茭白的生长发育过程

△茭白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1、萌芽期:茭白以短缩茎过冬,在气温上升到5℃时,即开始萌芽。先长出叶鞘,随后长出一片不完全叶,再长出第一片真叶。这一时期称萌芽期,此时茭白新根也开始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

2、幼苗期:茭白从第一片真叶长出后到长出7~8片真叶、株高40厘米左右的这段时期称幼苗期。此时茭白须根已十分发达,适于大田定植。

3、定植期:4月上、中旬茭白达到40厘米时即可在大田中定植。定植10~15天后返青,新生的叶片抽出,进入正常生长阶段。

4、分蘖期:茭白返青后,即进入分蘖期,在长江流域大约在5月初。随后进入分蘖盛期,6月下旬基本完成。在此以前的分蘖基本是有效分蘖,此后的分蘖,多为无效分蘖,有的虽然也能结茭,但商品性太差。这一时期也是植株生长发育、叶片抽生的主要时期,每墩茭白的有效分蘖应保证在15个左右。茭白一般只发生2级分蘖,3级分蘖极少,且是无效分蘖。

5、孕茭期:茭白孕茭的适温18~25℃。秋茭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中旬开始孕茭,夏茭在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孕茭。茭白开始孕茭的外部特征是:叶片的伸出一片比一片短,叶色变淡,假茎开始发扁,基部逐渐膨大。该期俗称“扁秆期”。

6、采收期:这时基部已膨大,肉质茎逐渐将外叶鞘涨开。叶鞘开裂1~2厘米茭白即成熟,需即时采收,以免老化。

三、品种介绍

◆我国茭白资源十分丰富,在栽培茭类型中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现就几个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1.单季茭

在春季定植后,每年只在秋天可采收。该类型茭白一般植株高大,分蘖力较弱。

①象牙茭:原产浙江杭州,株高250~260厘米,肉质茎竹笋形,表皮光滑,色白如玉,质地致密,肉质茎长20~25厘米,单茭重100~120克,分蘖力弱,早中熟,每亩产1500千克。

②鄂茭一号: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株型紧凑,株高240~260厘米。秋茭9月20日上市。肉质茎竹笋形,长20~25厘米,宽3~4厘米,单茭重100~120克。洁白光滑,商品性极好。每亩产1500千克。

③蒋墅茭:江苏省丹阳市农技推广中心与蒋墅乡农技站联合选育而成。株高200~240厘米,叶长披针形,长100~110厘米,宽2.7~3.1厘米,绿色,叶鞘长30厘米左右。肉质茎近圆形,上部渐尖,表面略有皱纹,皮肉白色,长20厘米,横径3.5~4.2厘米,单茭重137克。分蘖少,生长势中等,早熟,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分次采收。

2.双季茭

可在春季或夏季定植,在秋季采收一次后,翌年春夏之交可采收第二次,该类型品种植株较矮小,分蘖能力强。

①中介茭:原产江苏无锡,株高210~220厘米,分蘖力强,肉质茎竹笋形,表皮极皱,有瘤状突起,单茭重80~100克,长18~20厘米,秋茭早熟,每亩产1250~1500千克,夏茭晚熟,每亩产1500千克。

②小蜡台:原产江苏苏州,株高240~250厘米,肉质茎蜡台形,表皮略皱,质地致密。秋茭晚熟,每亩产1000~1250千克。夏茭早熟,每亩产1250~1500千克。

③鄂茭二号: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夏茭株高180~190厘米,秋茭株高240~250厘米,4月上中旬栽植,6月可收带娘茭400~500千克。秋茭早熟,9月上旬上市,夏茭迟熟,6月上旬上市。肉质茎竹笋形,洁白光滑,商品性好。肉质茎长20~21厘米,宽3.5~4.0厘米,单茭重90~100克。夏、秋茭每亩产量均达1250千克。

④河姆渡双季茭:别名六月茭,株高200厘米左右,叶片长106~132厘米,宽33~3.6厘米,叶鞘长42~49.5厘米,肉质茎梭子形,长17.7~19厘米,宽3~3.6厘米,表皮略皱,白色质地细嫩,味甜美,单茭重70~80克。

四、茭白的高产栽培技术

1.栽培制度和品种的选择

(1)栽培季节:在湖北,单季茭和双季茭一般皆在4月上中旬定植;而江浙一带,单季茭在4月定植,而双季茭除在春季定植外,也可在8月上旬定植。

(2)品种选择:茭白的品种及类型较多,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消费习惯,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种植。如单季茭多采用商品性好、孕茭早、产量高的品种。而双季茭若秋茭早,则夏茭迟;夏茭早,则秋茭迟,应视实际情况选用。

(3)栽培制度:无论单季茭或双季茭都是耗肥量很大的作物。种植茭白的田块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茭白连作易发生病虫害,可与其他水生蔬菜轮作。若能与旱生蔬菜轮作最好。在苏州,夏茭早熟品种常与莲藕套作。另外,茭田中可养鲤鱼、鲫鱼、鳝鱼等。这样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对茭白的生长也有利。

2.整地施肥

选择土地肥沃的田块,深耕耙平,每亩施厩肥或人粪尿3000~3500千克,均匀施入田间作基肥。田间水位保持2~3厘米。

3.寄秧

将秋季选好的种茭墩在冬季移至寄秧田中假植,可将老茭田中的枯死茭叶齐泥割去,将老茭墩挖出,去掉多余的泥土和老根,把大茭墩切成小墩。寄秧田最好选在次年定植的茭田附近。把茭墩按株行距15厘米× 50厘米假植,然后保持水位1~2厘米。待新苗长出后,应在定植以前把秧田中生长过旺的秧苗拔除以减少灰、雄茭的发生。

4.定植

(1)春季定植:

①栽培时间:双季茭白与单季茭白一样可在春季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当茭苗达40厘米左右,气温升至15℃时即可定植。

②栽培方法:从寄秧田中将老茭墩挖出,用刀将老墩切成若干小墩,使每一小墩上都带有至少一个老茎。双季茭应有基本苗4~5个,单季茭的分蘖力差,应有基本苗7~8个,因品种而异。茭白应随挖、随分、随栽。

③栽培密度:定植的株行距50~100厘米,每亩栽1200~1300穴左右。

(2)夏栽:

①栽培时间:此种方法多在江浙地区使用。4月在藕田周围或秧田育苗,8月上旬分栽。

②栽培方法:栽前先打去基部老黄叶,然后起墩,用刀割去部分叶片,再将大茭墩分开,使每小墩带苗1~2个。由于夏季高温,定植宜选择在阴雨天或下午。

③栽培密度:行距4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大行走道50厘米,每亩栽4000穴。

五、田间管理

(一)秋茭田管理

(1)施肥:茭白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因此除施足基肥外,追肥十分重要。

①分蘖肥:茭白定植10~15天,返青后即进入分蘖期,可每亩施腐熟粪肥10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30~50千克,促进茭白的生长发育和有效分蘖的发生。

②孕茭肥:第二次追肥可在8月中下旬,此时,有20%~30%的茭苗进入孕茭期。假茎开始发扁,叶片伸出速率变缓,可每亩施粪肥2500~30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30~40千克。

(2)水位管理:茭自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水位要求不同。在定植及分蘖前期宜浅水,水位3~5厘米,利于土温的提高,以促进分蘖和发根。在6月底7月初可把水位加深到10~12厘米,降低土温,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田间追肥时,如水位过高,要把田间水位放低,待肥料吸收后再灌水。在遇大雨时,要注意排水,不能让水位超过“茭白眼”。

(3)耥田打叶:在茭白定植成活后,每10天左右耥田一次,拔除田间杂草,至封行为止。在茭白分蘖后期(7月上中旬),田间开始出现枯黄老叶和幼小无效分蘖。此时应从叶鞘基部打去枯黄叶,拔去无效分蘖,使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剥去的枯黄叶和无效分蘖随即踏入田中作为肥料。该过程可进行2~3次。

(4)采收:茭壳一侧开裂露白后,茭白即成熟,可采收。茭白采收每隔2~3天一次,以免老化而降低商品性。

(5)留种:在正常的茭白田内年年都会出现灰茭、雄茭等,因此,种植茭白要年年选种,方可保持茭白的种性和纯度。

◆选种的主要标准是:

①茭墩内无灰、雄茭;

②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

③结茭整齐一致;

④薹管相对较低。

选种在茭白的收获过程中进行,选好的茭墩要作好标记,待茭白采收完后移入留种田。

(二)夏茭田的管理

春栽的双季茭在秋茭采收完后,只挖起一半茭墩移入寄秧田,留一半在田间作为夏茭采收。秋栽的双季茭白则不动。

1、清理秋茭田:待秋茭采收完后挖出田间的灰、雄茭,在11月或12月放干田水。齐泥割去老茭墩上的残株老叶,并将残株老叶堆放在一起烧掉。这样可以烧死在苔管中过冬的二化螟及其他在残株老叶上过冬的病菌。并且齐泥而割的芽位整齐,第二年长出的新苗粗壮。

2、肥水管理:

(1)水管理:冬季老茭田内不能干水,保持水位2~3厘米,在茭白萌芽的2月初可加深水位7~10厘米,用以提高土温,促使茭白提早生根发芽。3月初天气转暖,水位降至2~3厘米。茭白从萌芽到孕茭不足3个月时间,因此夏茭肥料的管理应按早而重的原则。

(2)肥管理:一般在茭白萌芽前半月施粪肥一次,每亩施3000~3500千克。在茭白植株长到20厘米左右,3月上中旬再追肥一次,用人粪尿30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30~35千克。以后再根据苗情的长势,看苗施肥。

3、疏苗:茭墩上新生的茭苗多达50~60个,甚至多达百余个,因此必须对茭墩进行疏采。疏苗可在苗高达20厘米和35厘米时各进行1次。拔除弱苗和生长拥挤的苗,使每墩茭苗20根左右。对于缺苗的地方,可用其他过密的苗补上。游茭过密的地方也可适当疏苗,使整个田间的茭苗大体均匀一致。

4、夏茭早熟选种:二熟茭的早熟品种主要在夏茭采收初期选游茭做种。在苏州地区,入选游茭的标准是:孕茭早,具本品种的特征特性,两侧各有一个分蘖苗,左右对称。将这种分株挖出移栽到留种田,采去主茎上的茭白,使其分蘖苗继续生长。在秋季复选,看有无灰、雄茭。

六、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防治:

①消灭初侵染源:在茭白收获后,将枯死的老茭叶集中烧掉,不宜放在田边过冬。5~6月夏茭收获后,也不宜将病叶放在新定植的茭田边。

②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合理密植,适时摘除田间的老黄叶和无效分蘖,不仅可以减轻病害,也可减轻虫害。

③可与其他水生蔬菜轮作。

④药剂防治:宜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即田间有零星病斑时防治,用稻瘟净或多菌灵喷雾。

2、茭白锈病防治:

①消灭初侵染源:冬季将茭白的残株败叶集中烧毁,杀死越冬病菌。

②加强田间管理(同叶斑病)。

③药物防治:发病期间,可用粉锈宁防治,效果较好。

3、螟虫防治:

①冬季处理茭白遗株:冬季将茭墩上的老叶齐泥而割,集中烧毁,可降低越冬幼虫。

②灌深水灭蛹:二化螟多在离水面不远的茎内化蛹,可在幼虫老熟或初蛹期,放干田水,降低二化螟化蛹位置,然后再灌深水杀蛹。

③结合茭白打老叶:将被害茭白的叶鞘打下,随即踩入田中,既可作肥,又可溺死叶鞘内的幼虫。

④药剂防治:利用杀虫双防治效果较好,且成本低。在苗期进行喷雾,在后期可进行泼浇。

4、飞虱防治:为害茭白的飞虱有长绿飞虱和茭白飞虱。冬季集中烧毁茭白的枯黄老叶,减少长绿飞虱的过冬卵数量,还可在飞虱发生期间用叶蝉散、马拉硫磷防治均有良好效果。

◆结束语:

茭白的食用部分为膨大的肉质茎,它是由黑粉菌浸染茭白植株后分泌吲哚乙酸,刺激植株生长点膨大而成。肉质茎,蛋白质1.4%,脂肪0.3%,碳水化合物3.5%,粗纤维1.1%。茭白在未老熟前,有机氮以氨基酸状态存在,故味道鲜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茭白采收期正值5~6月和9~10月,为春淡和秋淡增加了花色,很有种植意义。

更多关于种植技术方面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按钮,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二妹子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蒲草是什么样子的?

千屈菜又称水枝柳、水柳、对叶莲。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茎四棱形,直立多分枝,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长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而密,紫红色,夏秋开花。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重庆东北部农田有野生,花极小。全株可入药,可治痢疾、肠炎等症;另具外伤止血功效。水生植物在7-8月开花的有荷花、睡莲、再力花、千屈菜、蒲草、雨久花等。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有哪些植物可以?

通过分析水生植物对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吸收及分解作用,可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及其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

1、水生大型植物富集氮磷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减少污染。沉水植物对滇池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物种去除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伊乐藻>苦草>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菹草>轮藻。

2、藻类、浮萍、石莲花等植物可以大量富集水中的重金属,不过会造成植物死亡,沿食物链沉积。

3、荷花、芦苇、水葱、蒲草等挺水植物也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具有观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