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獐牙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

2.1 拼音名 2.2 獐牙菜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獐牙菜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獐牙菜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獐牙菜的别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獐牙菜的药理作用 3.10 性味 3.11 归经 3.12 功能主治 3.13 獐牙菜的用法用量 3.14 附方 3.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獐牙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獐牙菜的中成药

1 拼音

zhāng yá cài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

2.1 拼音名

Zhānɡ Yá Cài

2.2 獐牙菜的别名

瘤毛獐牙菜、当药

2.3 来源

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

2.4 性味

苦,寒。

2.5 功能主治

清湿热,健胃。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2.6 獐牙菜的用法用量

1~5钱,水煎服;或研末,每次服5分,每日2次。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獐牙菜

3.1 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3.2 拼音名

Zhānɡ Yá Cài

3.3 獐牙菜的别名

方茎牙痛草、凉荞、绿茎牙痛草、双斑獐牙菜、大车前、水红菜、翳子草、黑节苦草、黑药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双点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bimaculata(Sieb.et Zcc.)Hook.F.Et Thoms.Ex C.B.Clarke[Ophelia bimaculat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晾干。

3.5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31.4(2)m。茎圆柱形,中部以上分枝。茎生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4cm,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叶脉35条,弧形,在背面明显突起。花为大型的圆锥状复聚伞花序,疏松而开展,长可达50cm,花多,花梗不等长,长0.64cm;花萼绿色,长为花冠的1/41/2,5裂,裂片狭倒披外形或狭椭圆形;花冠黄色,直径达2.5cm,上部具多数紫色小斑点,花5裂,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cm,在中部有2个黄绿色、半圆形的大腺斑;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披针形,无柄,长约8mm,花柱短,柱头小,2裂。蒴果狭卵形,无柄,长2.3cm。种子褐色,圆形,表面具瘤状突起。花、果期611月。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3000m的河滩、山坡芝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肃等地。

3.7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60100cm。茎细,具分枝,近四方形。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无柄。有时在叶腋可见花或残留花萼。气微,味苦。

3.8 化学成份

全草含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荭草素(ho-moorientin)[1],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呫吨酮(1,3-dihydroxy-4,5-dimethoxyxanthone),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呫吨酮1OβD吡喃葡萄糖甙(1,3-dihydroxy4,5-dimethoxyxanthone-l-OβD-glucopyranoside),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呫吨酮3OβD吡喃葡萄糖甙(1,3-dihydroxy4,5-dimethoxyxanthone-3-OβDglucopyranoside)[2],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当药甙(sweroside)[3]。

3.9 药理作用

1. 扩张毛细血管作用 当药中分出的当药苦甙,经皮肤表面易于吸收,吸收后分解,生成Erythrocentaurin,可扩张毛细血管,并激活或促进皮肤细胞的酶系统,提高皮肤组织的生化功能。静脉注射当药水溶液,能升高皮肤温度,与拟副交感类药物的作用相似。故认为可治疗脱毛症。

2.护肝作用 另外,从日本当药Swertia japonica Makino中提出的Swertinogen能保护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的损害,促进皮肤的氧化还原功能,其甲醇提取物有类放射线作用。

3.10 性味

苦;辛;性寒

3.11 归经

肝;心;胃经

3.12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利胆。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尿路感染;肠胃炎;痢疾;火眼;小儿口疮

3.13 獐牙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3.14 附方

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腹痛:当药三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獐牙菜的方剂

二十五味肺病散

g石灰华100g山柰50g红花70g葡萄70g獐牙菜70g甘草150g兔耳草70g沙棘膏70g巴夏...

甘露灵丸

29595处方:诃子150g力嗄都50g印度獐牙菜100g角茴香100g多刺绿绒蒿80g打箭菊5...

七味红花殊胜散

21995处方:红花112.5g天竺黄75g獐牙菜75g诃子100g麻黄75g木香马兜铃75g五...

秘诀清凉散

泻木子15g荜茇20g木香20g甘青青兰40g獐牙菜4g巴夏嘎25g绿绒蒿40g波棱瓜子20g榜嘎...

二十五味冰片散

檀香9g降香65g绿绒蒿65g木棉花19.5g獐牙菜6g香旱芹9g木香7.5g木香马兜铃5g肉桂5...

更多用到中药獐牙菜的方剂

用到中药獐牙菜的中成药

青叶胆片

,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獐牙菜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mg的溶液,...

风湿止痛丸

)25g西红花10g豆蔻18.5g渣驯膏10g獐牙菜10g刀豆10g山矾叶10g藏茜草10g紫草茸...

八味獐牙菜散

:标准编号:WS3BC024295处方:獐牙菜300g兔耳草200g波棱瓜子80g角茴香20...

秘诀清凉散

泻木子15g荜茇20g木香20g甘青青兰40g獐牙菜4g巴夏嘎25g绿绒蒿40g波棱瓜子20g榜嘎...

八味主药散

中草药:獐牙菜的功效与作用

獐牙菜

(《内蒙古中草药》)

【异名】当药(《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瘤毛獐牙菜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四棱形,带紫色。叶对生,无柄,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全缘。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线状披针形;花冠蓝紫色,直径达2厘米,5深裂,开展,裂片狭卵形,内侧基部有2腺窝,腺窝边缘的毛具瘤状突起;雄蕊5,花药暗紫色。蒴果椭圆形。花期秋季。

生于山坡、草地、林边。分布东北、华北、河南、山东等地。

此外,尚有以下两种植物的全草,也作獐牙菜入药:

①双斑獐牙菜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叶对生,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下延。花冠黄白色,5琛裂,裂片倒卵形,上半部有多数浓绿色斑点,中部稍上处有2个黄绿色腺体,圆形,裸出,直径约0.1~0.2厘米。

②腺鳞草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约10厘米。茎纤细,自基部分枝。根生叶倒卵形;茎生叶狭卵形,锐尖。花腋生,1~3朵,花冠辐状,带白色,花后下垂。

【采集】夏、秋采收,切段,阴干。

【化学成分】当药含当药苦甙约2~4%;还含当药素、黄色龙胆根素、黄色龙胆根素葡萄糖甙等。

双斑獐牙菜含异牡荆素、异荭草素;还含1,3-二羟基-4,5-二甲氧基氧杂蒽酮以及该氧杂蒽酮的1-o-β-D-吡喃葡萄糖甙和3-ο-β-D吡喃葡萄糖甙;又含当药苦甙和当药甙。

【药理作用】当药中分出的当药苦甙,经皮肤表面易于吸收,吸收后分解,生成Erythrocentaurin,可扩张毛细血管,并激活或促进皮肤细胞的酶系统,提高皮肤组织的生化功能。静脉注射当药水溶液,能升高皮肤温度,与拟副交感类药物的作用相似。故认为可治疗脱毛症。

另外,从日本当药中提出的能保护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的损害,促进皮肤的氧化还原功能,其甲醇提取物有类放射线作用。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健胃,利湿。治消化不良,胃炎,黄疸,火眼,牙痛,口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每次5分。

【选方】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腹痛:当药三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提醒您:獐牙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贵州獐牙菜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拼音名】Gui Zhōu Zhānɡ Ya Cai

【别名】 四棱草、龙胆草

【来源】

药材基源: 为龙胆科植物贵州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S.tetragona auct.non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明显。茎直立,较纤细,四棱形,棱上具窄翅,分枝多,开展。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至有短柄;叶片披针形,长2-3m或达5cm,宽达1.5m,两端渐狭;叶脉1-3条,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聚伞花序,具多花,开展;花鲠直立,四棱形,长1-2cm,果时伸长可达6.5cm;花多4数,仅枝上侧花有5数,直径达1cm;花要绿色,叶状,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白色、黄绿色,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mm,具长尖头,茎部有2个腺窝,腺窝狭椭圆形,沟状,边缘有疏毛状流苏;雄蕊4-5,花丝线形,长达8mm,花药蓝色;于房无柄,卵状披针形,花柱短,不明显,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1-1.3cm。种子多数,黄褐色,圆球形,长约8mm,表面近光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1600m的河边、草坡、荒地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主治小儿发热;口苦潮热;湿热黄疽;咽喉肿痛;消化不良;胃炎;口疮;牙痛;火眼;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獐牙菜,见过吗?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獐牙菜

来源产地

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或双点獐牙菜的全草。 生于海拔250-3000m的河滩、山坡芝草地。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东北等地。

别名当药、方茎牙痛草、凉荞、绿茎牙痛草、双斑獐牙菜、大车前、水红菜、翳子草、黑节苦草、黑药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3-1.4(-2)m。茎圆柱形,中部以上分枝。茎生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4cm,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叶脉3-5条,弧形,在背面明显突起。花为大型的圆锥状复聚伞花序,疏松而开展,长可达50cm,花多,花梗不等长,长0.6-4cm;

花萼绿色,长为花冠的1/4-1/2,5裂,裂片狭倒披外形或狭椭圆形;花冠黄色,直径达2.5cm,上部具多数紫色小斑点,花5裂,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cm,在中部有2个黄绿色、半圆形的大腺斑;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披针形,无柄,长约8mm,花柱短,柱头小,2裂。蒴果狭卵形,无柄,长2.3cm。种子褐色,圆形,表面具瘤状突起。花、果期6-11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寒。

清湿热,健胃。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中药大辞典》

苦,寒。

清热,健胃,利湿。治消化不良,胃炎,黄疸,火眼,牙痛,口疮。

《中华本草》

苦;辛;性寒

归肝;心;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利胆。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尿路感染;肠胃炎;痢疾;火眼;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 15g;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有关印度獐牙菜(甲蒂)的生存环境

藏药印度獐牙菜温室引种栽培试验获成功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日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青海省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药标准化委员会、青海省药品检验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完成的“藏药材印度獐牙菜温室引种栽培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定。

印度獐牙菜(藏语“甲蒂”)是藏医药治疗肝胆疾病的首选药物,疗效确切、使用历史悠久,公认度高。在经典藏医药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均有详细记载。印度獐牙菜在国外也被用作清热和治疗皮肤病的苦味剂药物而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印度现代及传统医药Ayuveda,Unani和Siddha中普遍应用,并被收载于英国和美国药典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收载的200个成方中有30个处方使用蒂达,占总方剂的15%,国外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随着使用量、使用频率的快速增加,印度獐牙菜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已于2002年被印度列为一级濒危药材的行列。因此,国际上开展了对印度獐牙菜人工栽培的大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结果仅仅完成了印度獐牙菜组织培养的苗期研究,而人工栽培的种子出苗率等问题亟待解决。

该项目完成了印度獐牙菜种子萌发、土壤出苗、促进抽薹、开花及病虫害防治等温室关键技术研究,在温室环境中完成了印度獐牙菜从种子-出苗-抽薹-开花-成株-种子的一个完整生命生活周期,在世界上对该植物完成了首次成功的人工栽培实验。

在田间实验中,科研人员还突破了印度獐牙菜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播种方式、成苗、壮苗、灌水及覆盖等大田生长和越冬关键技术,在世界上首先实现大田苗成活2年并顺利越冬的人工栽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系列技术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点,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印度獐牙菜的引种栽培成功,将弥补我国不产该药材的空白,为进一步大面积栽培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虽然已经研发成功,但属于技术保密阶段,详细的资料是找不到的。

瘤毛獐牙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瘤毛獐牙菜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生境分布 7 性状 8 化学成份 9 炮制 10 性味 11 归经 12 功能主治 13 瘤毛獐牙菜的用法用量 14 瘤毛獐牙菜的临床应用 15 摘录

1 拼音

liú máo zhāng yá cài

2 拼音名

Liú Máo Zhānɡ Yá Cài

3 瘤毛獐牙菜的别名

獐牙菜、当药、紫花当药

4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S.chinensis auct.non(Bgune)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5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茎直立,细瘦,单一或分枝,枝四棱形,带紫色。叶对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至0.6cm,先端渐尖,茎部渐狭;下面中脉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具多花,开展;花梗直立,四棱形,长约2cm;花萼绿色,5裂,裂片线形,长可1.5cm,先端渐尖,背面中脉明显突起;花冠蓝紫色,直径达2m,5裂,裂片披针形,花瓣具深色条纹,先端锐尖,基部有2个腺窝,腺窝长圆形,沟状,基部浅翼状,边缘具长柔毛状流苏;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狭椭圆形,无柄,花柱短,不明显,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花期89月。

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山坡、河滩、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河南等地。

7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040cm。根圆锥形,长27cm,黄色或黄褐色,断面类白色。茎方柱形,多分枝,直径12.5mm;黄绿色或黄棕色带紫色,节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长24cm,宽0.30.9cm,先端渐尖,基部狭,全缘。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冠蓝紫色或暗黄色,5深裂,裂片内侧基部有之个腺体,其边缘的流苏状毛表面具瘤状突起。蒴果椭圆形。气微,味苦。以花多、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或切向延长,外壁向外突出,壁略厚,外被角质层。内皮层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长2448μm,宽1020μm。韧皮部窄,木质部占半径1/4。髓细胞多角形,髓部多数中空。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形状略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被角质层,细胞中央层纹密集,向四周放射状排列。下表面角质层纹较疏,气孔为不等式。

8 化学成份

全草含龙胆堿(gentianine),当药素(swertis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红草素(homoorientin),当药呫吨酮(swertianin),甲基当药呫吨酮(methv1swertianin),去甲基当药呫吨酮(norswertianin),对叶当药呫吨酮(decussatin),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甲基雏菊叶龙胆酮(methylbellidifolin),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demethvlbellidifolin),当药苦甙(swertiamarin),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 gentiopicrin),当药甙(sweroside),苦当药酯甙(amaroswerin),苦龙甙(amarogentin)及齐墩果酸(o1eanolic acid)等。

9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过筛。 饮片性状为根、茎、叶、花混合的段片状。根外皮黄色或黄褐色,切面类白色。茎方柱形,表皮黄绿色或黄棕色带紫,节间略膨大,切面中空。叶多皱缩、卷曲、破碎,表面棕绿色。花蓝紫色或暗黄色。气微,味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10 性味

苦;性寒

11 归经

肝;胃;大肠经

12 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利湿;健脾。主湿热黄疸;痢疾;胃炎;消化不良;火眼;牙痛;口疮;疮毒肿痛

13 瘤毛獐牙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取汁外涂。

14 瘤毛獐牙菜的临床应用

1.当药片:当药1200g。取当药1110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当药细粉90g与淀粉12g混匀,在70℃以下干燥,粉碎,过筛,用80%乙醇制粒,压制成1000片,每片相当于当药1.2g,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后,片心显暗黄棕色,味苦。功能清湿热,健胃。用于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口服,每次5片,每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2.愈肝片:当药1000g,茵陈800g,黄芩素5g,维生素C10g。将当药、茵陈水煎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糖浆状,喷雾干燥成粉,用80%乙醇制粒,干燥后粗粒粉碎,整粒,以等量递增法将黄芩素、维生素C混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片心呈棕褐色,味极苦。取本品片心粉末,加盐酸、乙醇,研溶;取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呈污绿色;另取本品片心粉末甲醇液,加盐酸及镁粉少量,置沸水浴中加热呈红棕色;再取本品片心粉末,置试管中,加水数滴润湿,管口覆盖用氢氧化钠试液润湿过的滤纸片,加热片刻,将滤纸片置荧光灯下观察,呈蓝色荧光。功能有改善肝功能作用。用于急性黄疸型和非黄疸型肝炎。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河北省药品标准》1985年)

15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