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细叶榕的形态特征

细叶榕生长缓慢,拥有广阔而浓密的树冠,多分枝,更有无数纤幼成流苏状的气根从枝条垂下。当气根碰触到泥土表面,便会形成新树干,以支撑整棵树浓密的枝叶。树皮呈深啡色。叶互生,单叶,呈椭圆形,长7厘米。叶片呈褐色至黄褐色卷缩成筒状,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叶端突然收窄至一短尖端,基部渐尖削,边全缘。叶质光滑,质感厚而紧密,叶脉并不显著。花单性,全年不断开花。

细叶榕的花藏在无花果内,需要独有的小蜂来帮忙传播花粉。一种细小的雌蜂,会从无花果表面如针孔般大小的小孔进入无花果内产卵。然後,雄蜂会在无花果内先行孵出,并使雌蜂受精。随后孵出的雌蜂,会黏满花粉并离开无花果;当它飞到另一无花果内产卵时,便可将花粉传播开去。

花细小,生于中空的无花果内壁表面。雌花和雄花都各有三枚或更多狭窄、带紫红色的花瓣,分别将子房和雄蕊围绕。需透过小蜂来传播花粉。成熟的无花果外形浑圆,初时淡绿色,上有白色的斑点,其後转为粉红色、红色、紫色以至黑色。 每一或两颗一组,生于叶腋位置。

细叶榕树是什么?

细叶榕就是小叶榕,在广东方言中“细”就是“小”的意思,中文学名其实就是 榕树,拉丁学名Ficus microcarpa,桑科榕属最常见的一种树,也是该属当中叶子相对来说最小的一种,所以才被叫做小叶榕。

细叶榕的资料

细叶榕(学名:Ficus microcarpa),是桑科榕属植物的一种常见品种,在英语世界则常俗称Chinese Banyan,中文俗名包括正榕、山榕、雀屎榕及千根树,指常在中国大陆内找到,而且外型类似另一近亲──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细叶榕适合于炎热潮湿的地区生长,在南中国海、香港、马来西亚、台湾等地方所以很常见。细叶榕的叶细有蠋质表面,能光合作用,是常绿植物,是四季变化不明显的树木。喜光 培温暖湿润气候,耐水湿细叶榕是桑科榕树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城镇建设最理想的行道树,既可绿化美化环境,又可调节气候、遮荫挡荫。由于细叶榕再生能力强,便于扦插成活,多采用扦插方法进行繁殖。但其缺点一是成本高,繁殖系数低二是被砍掉枝条作插穗的树枝伤口会干枯,使采穗母树形成空心树,缩短寿命。因此,生产中提倡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培育苗木。

常用园林植物之【细叶榕】

学名: Ficus  microcarpa

别名: 厚叶榕树

生活型: 常绿乔木

主要特征: 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泽,全缘,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约8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雄花无柄或具柄,散生内壁,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微碱性土中均能生长,怕烈日曝晒。

适应地区: 产台湾、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及沿海岛屿)、广西、湖北(武汉至十堰栽培)、贵州、云南(174-1240(-1900)米)。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琉球、九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东部直至加罗林群岛也有。

园林应用: 行道树、景观孤植、或生态造林。

——摘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