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豆天蛾是危害大豆的一种农业害虫,种植大豆怎么防治豆天蛾?

豆天蛾。豆天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害虫,俗称豆虫, 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造成叶片孔洞,轻的吃成网眼;严重的,把整棵豆株吃成了光杆司令,无法结荚,影响产量。我们可以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毫升,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5%辉丰快克乳油20~30毫升,兑水2千克喷雾。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对初入荚的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这个时候如果放弃了病虫害的防治,那么虫子不但是吃了叶子而且还会把虫卵下到花蕾中,这样不但能造成大豆的虫口增多而且还会造成减产.所以大豆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关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选用适当的大豆品种, 在向外地调种时, 应该注意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严格防范, 是否存在没有进行检疫的对象, 以防大豆的病虫害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更加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大豆开花结荚期常见的病虫害,一般有大豆螟,盲蝽象,大豆卷叶螟,大豆斜纹夜蛾,蜗牛,常见的病害一般是霜霉病居多,因为大豆开花结荚期正处于高温高湿的雨季。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减轻危害。

不同种类的害虫危害的作物也不一样,有的害虫危害这种作物却很少危害甚至不危害另一种作物,所以在种植蔬菜的时候要合理轮作倒茬,最好是蔬菜和大田粮食作物进行轮作,减轻害虫危害。肥皂水可堵塞虫子的呼吸管然后到死亡。仅仅是针对蚜虫蚧壳虫。这些自制方法效果是比不上农药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兑水浇在蔬菜叶上以后最好等半个月在摘了吃,等农药被雨水冲淡一些会更健康

豆天蛾是害虫吗?学名是什么?

豆天蛾是害虫,中文学名豆天蛾,拉丁学名Clanis bilineata。

为害症状

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大豆叶,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刻,高龄幼虫食量增大,严重时,可将豆株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种抗虫品种,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

(2)、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豆天蛾及其幼虫

(3)、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可以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

3、生物防治

用杀螟杆菌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量80~100亿)稀释500~700倍液,每亩用菌液50千克。

4、药剂防治

(1)、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或2%西维因粉剂,每亩喷2~2.5千克。

(2)、喷雾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千克。

豆天蛾有哪些形态特征?

豆天蛾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0~45毫米,翅展100~120毫米。体、翅黄褐色,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绿色斑,内横线及中横线不明显,外横线呈褐绿色波纹,近外缘呈扇形,顶角有1条暗褐色斜纹,将顶角分为二等份;后翅近前缘暗褐角,其余部分黄褐色。

卵:球形,2~3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90毫米,黄绿色,体表密生黄色小突起。胸足橙褐色。腹部两侧各有7条向背后倾斜的黄白色条纹,臀背具尾角1个。

蛹:长约50毫米,宽18毫米,红褐色。头部口器明显突出,略呈钩状,腹末臀棘三角形。

豆天蛾是什么?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属鳞翅目,天蛾科。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以黄、淮河流域发生较重。为害绿豆、红小豆、大豆、豇豆等豆科植物叶片。

为害状

幼虫食害豆类叶片,造成缺刻或网状孔洞,严重时可将豆株吃成光秆,影响结荚。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5毫米,翅展100~120毫米,体和翅呈黄褐色。前翅狭长,有6条波状横纹,前缘中部有1半圆形淡白色斑,翅顶有1个三角形暗褐色斑;后翅较小,近前缘深褐色。卵椭圆形或球形,长2~3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孵化前变褐色。幼虫共5龄,末龄长60~90毫米。幼虫粗壮,黄绿色,腹部两侧各有7条黄色斜纹,尾部背面有1个青色尾状突起(尾角)(彩版十,55)。蛹长约50毫米,纺锤形,红褐色。

发生特点

淮河(北纬31°)以南年发生2代,以北每年发生1代。均以末龄幼虫在深约10厘米土层内越冬。1代区6月份幼虫上移至土表,作土室化蛹,7—8月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白天躲在豆田附近的谷子、玉米、高粱等植株上及其它隐蔽处,较易捕捉,傍晚开始飞到豆地活动。卵散产在豆株上部叶片背面,每雌蛾平均产卵350粒左右。幼虫有背光性,夜间食害最烈,3龄后暴食并转株为害。多雨高湿天气有利于大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春、秋季翻耕豆茬地,破坏幼虫越冬生境,同时可随犁拾虫。

(2)药剂防治。百株有虫3头以上的地块,在幼虫1~3龄期用50%马拉硫磷或2.5%敌杀死或50%敌敌畏或50%杀螟硫磷或50%倍硫磷或40%久效磷等乳油剂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50~75千克喷雾。

(3)生物防治。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幼虫3龄前喷施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Bt乳剂400~600倍液。

(4)物理防治。蛾盛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在幼虫3龄期后或成虫盛发期,在栖息处人工捕捉。

杂食性害虫

(余盛华)

如何防治豆天蛾?

豆天蛾俗称豆虫,属鳞翅目天蛾科。成虫体长40~45毫米,前翅黄褐色,微带绿色,翅中央有一半圆形淡黄色斑纹,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幼虫绿色,蛹深褐色。豆天蛾在各地发生的世代数不同。它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来年开始化蛹,羽化、产卵。以幼虫危害大豆以及其它豆科植物,其1~2代低龄幼虫食量小,主要危害嫩叶,3~4代食量渐大,5龄幼虫食量最大,食量占取食总量的90%左右。幼虫有背光性,常躲在叶背部,夜间出来取食。轻者造成叶片缺刻或空洞,重者可吃光叶片,形成空秆。

豆天蛾的防治包括(1)因成虫有趋光性,且夜间活动,所以应采取黑光灯诱杀成虫。(2)豆天蛾幼虫虫体较大,适宜人工捕捉幼虫。(3)化学防治:4.5%氯氰菊酯2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