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腊梅的资料

1.蜡梅又名金梅、腊梅、黄梅花等,由于腊梅的花色常为黄色,故此命名。蜡梅非常独特的是它在冬季开花,斗寒傲霜,有着激励向上的精神,所以非常受人欢迎,自古对于蜡梅赞赏的诗词文章就非常多。

2.蜡梅为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灰褐色,无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鳞芽通常着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近圆形,覆瓦状排列,外面被短柔毛。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8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有时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圆形,除叶背脉上被疏微毛外无毛。

3.蜡梅是我国非常有特色的冬季花木,不但可以种植在自家庭院,还能够制作成盆景栽种在家中,如果没有条件的话,路边、公园等地方都能见到蜡梅的身影。蜡梅的作用非常多,不但能提取香精,还能够做花茶。

盆栽腊梅怎么养

1.温度要求

腊梅这种植物,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如果在开花期遇-10℃低温,腊梅的花朵受冻害。

2.盆栽养护时,如果想让腊梅提前开花,最好是将它移入室内养护。如室温较高,元旦前即町开花;如果窒温低,花期町延迟到春节前后。

3.光照及通风

腊梅属于阳性植物,也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冬季的时候保持散射光照就可满足它的生长需求。此外冬季有时候会有寒风,腊梅是比较怕风的植物,冬季最好可以做一些防风的措施,或者在栽培的时候,最好是将它种在背风向阳的建筑物南侧才不会受冻。

4.水肥管理

腊梅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冬季不需要浇水过多,一般掌握干透再浇的浇水原则即可。不过腊梅比较喜肥,冬天的时候也需要适当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使腊梅花朵更繁茂,否则缺少养分会造成腊梅开花稀少。

腊梅如何盆栽

一、土壤,寒冬腊梅对土壤没有什么要求,不过最好是用排水好的沙质土壤。小编盆栽的时候 是选用腐熟的腐叶土和田园土加入百分之二十五的砻糠灰配制的。

二、花盆,为了可以很好的盆栽腊梅,小编是选用的透气性好的紫砂盆,至于花盆的形状

花友们可以根据腊梅的形态和想要的造型来选择。因为腊梅花是金黄色的,所以最好选用

颜色深一些的花盆色彩会比较搭配。千万不要选用带釉的瓷花盆,虽然好看但是透气性不

好不适用容易导致腊梅根部腐烂影响生长,时间长了会导致腊梅死亡。如果真的很喜欢瓷 盆可以把它套在紫砂盆的外面以做造型之用。

三、移植,移植腊梅最好是在三月花径萌发新芽的时候最好,为了使后期更好的给它做造 型要斜着栽种,栽种之前要给它做一下修剪整形,并且在花盆底部加入足够的基肥。

四、环境,盆栽腊梅最好是让它生活在明亮、避风的环境下。特别是寒风,夏天的时候要 给它做一定的遮阳工作。冬天的时候温度做好能保持在零度以上,如果是零度以下就把它 移到室内过冬。

五、浇水,腊梅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虽然它有旱不死的称号但是也不能让它一直旱着。

平常的时候可以让土壤稍干燥一些,浇水的时候要给它浇透。三伏天的时候是花芽成型的

时候不能让它缺水,最好是能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浇一次水。秋天叶落的时候可以让土壤干 燥一些,每间隔一个星期浇一次水就够了。

六、施肥,腊梅是比较喜肥的植物,在四到六月花芽成型的时间段内我们要每间隔十天给

它追一次肥水。进入三伏天之前每间隔七天要给它追施含氮、磷的稀薄肥水提高花芽成型

的速度。三伏天的时候给它追施一、两次的薄肥。秋天的时候再追施一次。上盆或者是换 盆的时候要用足够的骨粉或者是豆饼加在花盆的底部做基肥。

七、修剪换盆,想要腊梅枝繁花茂一定要给它摘芽和修剪。在每年的三到六月期间要定期

给它做修剪,八月以后就不用修剪了,等到开花以后要及时把老枝截短至十八厘米左右。

等新的枝条长出两、三对花芽的时候要将顶端的花芽摘掉,慢慢它就会长出旁支,等旁支

长到十厘米长的时候再给他进行摘芽,这样反复摘芽一直到花芽成型。另外每一到两年结 合修剪要给它换一次盆。

腊梅花怎么养,腊梅花盆景图片赏析

想把腊梅育成桩头盆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由于腊梅具有生长力强、根际 萌生分枝多的特性,故在自然条件下,枝条几经砍伐、就能形成不平凡的古怪老根。可留几根壮枝,其余剪去,移人盆中。盆土采用天疏松的壤上。老根疙瘩上多堆壅泥土,并保持潮润,使其成活.以后逐年换盆时渐渐剔土提根,逐渐形成苍劲古雅的树形。遇老根是狗蝇腊梅,可用靠接方法换上优良品种。巧修技 早春花谢后进行回剪,基部保留三对芽,促使腊梅多抽枝,或者在新枝长出2~3对芽后摘去顶芽,促进萌发副梢。夏末秋初要修去当年生新枝顶梢,使中下部枝条花芽发育充实、饱满。但是,盆景腊梅,修剪要慎重,注意保持树桩的优良美态,一般采取摘心的办法,促使花枝粗壮。少浇水 腊梅怕涝,土壤湿度过大腊梅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和开放。盆栽土壤保持半墒即可,露地在雨季尤其要防止积水。春季每十天半月浇水一次,如春旱风大,可2-3天浇水一次,要保持土壤湿润;夏季要适当增加浇水量 ,保持土壤绝对湿润;秋冬季只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

腊梅怎么栽?别人说扦插就能活,我一直插不活,买了盆腊梅,该如何养护呢?

家里的腊梅花,最后一朵花也凋谢了,今年开得不太旺盛,花也少。腊梅是形、色、香俱全,备受喜爱的观赏树种,腊梅的萌发能力很强,耐修剪,易造型,是优良的观花盆景素材,要像让腊梅树形更加的优美,姿态古雅,我们要在修剪上下功夫。

1、花后修剪

在花谢后,就要开始进行修剪了。大家观察就可以发现,腊梅的花芽较多的是在新萌发的枝条上形成的,而且越短的枝条上面,花芽就越多。而修剪时,先将枯枝、病虫枝、徒长枝等修剪掉,再把当年新萌发的枝条,保留枝干基部的2-3对叶芽之外的枝条全部修剪掉,能够促进它快速的萌发新枝。

在修剪后的枝条萌发出2-3对叶片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摘心了,这样能使整个树势都变得匀称优美。修剪一般在花后到6月份之间进行,进入夏季,就不能修剪了,这个时候乱修剪,不光对树势没帮助,还会萌发出过多的徒长枝、蘖枝来抢夺养分,影响到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对花芽分化产生影响。

2、修剪要求

腊梅的栽培方法和对观赏的要求也对修剪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地植腊梅的萌发能力不用说,要是任其生长,枝条一年就会杂乱不堪,不光影响了树形,毫无观赏的兴致,关键是会影响到开花的效果。所以,基本上都是培育成独干式。方法是先选取一个健壮的枝条,其余枝条全部剪掉,给足养分,一年就能长高1-2米,3-4年就能培育成大树了。随后对主干上萌发出来的分枝进行修剪和摘心,使其树形繁茂。在树冠成型后,可以对其进行剪梢和摘心,保持树形。

盆栽腊梅利用腊梅的萌发能力强,根基部萌发分枝多的特性,经过繁复的修剪,可以培育成外形奇特、苍劲古朴的树桩盆景。方法是先选取树形较好的培育苗上盆,上盆前对其进行修剪,在确保树形的基础下,保留一个主枝和3-4个侧枝,并对主枝进行截顶,尽量让侧枝多萌发枝条,每年花谢后进行短截枝条,及时的修剪掉徒长枝和枯老病死枝等,通过修剪,可以渐渐地形成苍劲古朴的树形,并按照需求培育成独干式、斜干式、多干式等各种造型的盆景。

3、 修剪方法

独干式的修剪,在主干达到要求的高度后,打去树梢,同时在主干上选择3-4个均匀分布的侧枝,保留大概15厘米左右进行短截,注意在剪口下保留一个侧芽,培育一段时间后,再对侧枝上萌生的枝条短截和摘顶,保持一个饱满的树形。

而培育多干式的腊梅盆景,要选择3-4枝生长健壮的分枝作为主干来培养。进行适当的短截,到了第二年,在培养的主干上再选择生长健壮的分枝保留,但要注意避免有重叠枝、过密枝和交叉枝保留。

4、修剪时间

在修剪时间上的选择,除了花后修剪之外,还要注重以休眠期的修剪为主,生长期的修剪为辅。在休眠期,主要对其各级分枝进行短截,保证树冠的成形,保留剪口的芽点有小技巧的,第一年留左边的,第二年留右边的,或者第一年留里面的,第二年留在外面。

这样做,每个枝条上都能分化出花芽。休眠期还是常规修剪的好时候,剪去徒长枝、老弱病残枝、过密枝等。而在生长期,修剪主要是一些技术性修剪,像摘心、抹芽、除根蘖、去残花等,做好这些,能避免养分消耗,对生长是有利的。

5、修后养护

修剪后的腊梅,养护上也要跟上,虽然说腊梅号称干不死,但也不能缺水,浇水要适量,见干见湿,保证盆土湿润,供给给植株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花芽分化期,不能缺水,在秋后可以适当的减少浇水。

腊梅喜肥,在生长旺盛期,可以每10天施肥一次,保证养分的充分供给,促进花芽分化。腊梅害喜光照,室内养护腊梅的朋友要注意,要给腊梅找个光照好背风的环境来进行养护。

室内有一株腊梅,每到开花时节,回家时,一股暗香扑面而来,忙碌了一天的疲乏立马舒缓下来,闲暇之余,给花儿除除草、剪剪枝,远观近瞧,不亦乐乎,这就是养花人的乐趣,快来一起吧!不过,先来波一键三连。

这是什么花?

这个花是腊梅:

中文学名

腊梅

拉丁学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别称

金梅、蜡梅、蜡花、蜡梅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

二名法

Chimonanthus praecox

植物界

腊梅,又名:蜡梅,别名金梅、蜡花、蜡梅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拉丁文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落叶丛生灌木,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诗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它也因为在冬天开放而被称作冬梅。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