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头白,身子灰,尾黄的是什么鸟?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白头鹎,是常见鸟类。

白头鹎 ,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 ,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

食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

这是什么鸟?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台语),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白头鹎体长约17到22厘米,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老鸟的枕羽(后头部)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求知道,谢谢,这是什么花?是什么药材么?

这是白头翁,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味中药材。

别名: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

来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野生。

产地:主产于河北、辽宁、安徽、内蒙、山西、河南、陕西、吉林等省。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较长柔毛。主根圆锥形,外皮黄棕色,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三山,小叶2~3分裂。花茎由叶丛中抽出,1~3枚,高10~40厘米。花单一顶生,花被6片呈两轮排列,花兰紫色。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每一瘦果的顶端,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达6厘米,蓬松如白发,故名白头翁。

性状鉴别:呈圆锥形扭曲不直,有的呈扁片状有多数裂隙,形态不一。尖端往往已被折断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粗糙形如枯朽之木柴。表皮税落处显网状花纹。根头部有叶基残留,层层包裹,内部叶基外壁及芽痕生有丝绒样白色柔毛。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以根条均匀,质地坚实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原白头翁素,皂甙等。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作用为止痢解毒,现已证实其作用为:

1、抗阿米巴原虫草。白头翁煎剂能抑制阿米巴原虫草生长,有效成分为皂甙。委陵菜对阿米巴滋养体有杀灭作用。

2、抗滴虫。粉剂在试管内能杀灭阴道滴虫。

此外,还有抗真菌和抗细菌(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凉血、清热、解毒。

主治:热毒血痢,温疟,血衄,痔疮出血等症。治阿米巴痢疾有特效。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即湿热毒痢,大便有脓血或纯血,腹痛,肛门灼热,里急后生,兼有发热。治细菌性痢疾也有效。可单用,更常是配秦皮、黄连、黄柏同用,方如白头翁汤。对产后血虚下痢,可再加甘草、阿胶,即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使用注意:白头翁虽然对急性,慢性阿米巴痢疾者都有良好效果,但如下痢已久,元气已衰,脾胃欠佳者不要用白头翁,必需用时也要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再加党参、白术。

请问这是什么鸟?

这应该是白头翁,正规名称叫白头鹎。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台语),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头翁常见于东亚,台湾宜兰平原,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以及香港,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性活泼,不甚畏人。食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这些鸟叫什么名字?

这是白头鹎(bei,第四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头翁。是一种很常见的鸟。你发现的这只也许刚刚成年,所以脑后的白色不明显。杂食,可以喂米面,昆虫

雌雄同色,体长约18厘米。头黑枕白,背面黄绿,胸部大都灰褐,腹面白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白头鹎头后的白色羽毛是它的显著特征,‘白头翁’就是因此得来。白头鹎不仅是自然界的常见鸟,在画中也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宋朝皇帝宋徽宗所作的“腊梅山禽”,画的就是一对白头翁栖息在腊梅之上,诗曰“山禽矜逸态,梅粉弄清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漫步于我们的城市,只要稍加留意,无论是在我们屋前屋后、公园、校园及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或是郊外村落周围的农田旷野,山林灌丛都经常可以见到它们3-5只结伴成群,发出清晰嘹亮,音韵多变的鸣声。在灌木和小树枝间跳跃,飞翔,啄食果实。或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高处,饲机飞捕过往的昆虫,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和其它鸟类习性不同,白头鹎性格活泼好动、且喜欢与人类接近,在万石植物园,南普陀等某些地方它们甚至比麻雀的胆子还大大,会主动地接受人类的投食,在靠近人两米左右内的范围内活动。

通过观察,在野外,白头鹎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其它鸟类。究其原因,与其食性有很大关系——白头鹎食性极广杂,春夏繁殖季节以食昆虫为主,秋冬则以果实、种子为食,如女贞、樟、苦楝、西红柿等,偶而也会吃嫩树叶,甚至我们掉到地上的饼干、面包、破西瓜等,它们也会抢着吃。而厦门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一年四季皆有绽开的花朵和累累的果实,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繁育后代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