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拟南芥,拟南芥的作用有哪些?

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极大的优势。本文以Columbia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用酶解法对拟南芥叶肉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用PEG介导的转化法将外源基因转化到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文章着重分析了影响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分离和转化的因素,最终确定了原生质体的最优分离条件,建立了以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为基础的瞬时表达体系。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优酶液组成及浓度。用纤维素酶R-10、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R-10、崩溃酶的不同酶类组合对拟南芥叶肉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结果发现,在CPW盐溶液中附加1.5%纤维素酶R-10及0.5%离析酶R-10时,分离效率最高,原生质体个数达到9.55×10~6/gFW,此时细胞碎片数量也最少。 2.最佳酶解条件。分别对酶解时间、酶液PH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酶PH为6.0,28℃黑暗条件酶解4h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产量:11.42×10~6个/gFW,活力:90.2%)。 3.原生质体稳定性与活力测定。选择甘露醇做为渗透压调节剂使原生质体细胞保持完态,用FDA染色法检测原生质体活力。结果发现,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在0.4M甘露醇的渗透压环境中可以保持完态,此时破碎的细胞最少,原生质体活力最高,达到90.1%。 4.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选择内质网膜内嵌蛋白SIP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RP6进行研究。通过RT-PCR扩增得到SIP(720bp)基因及ARP6(1200bp)基因,再将它们分别构建到瞬时表达载体pA7-YFP上,用PEG法将其转化入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进行表达。分析了PEG浓度,质粒DNA含量,原生质体个数等因素对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转化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PEG浓度及质粒DNA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当转化体系中PEG浓度为20%,质粒DNA含量为20μg,原生质体细胞数为2.5×10~4个时转化效率最高(69.37%)。

拟南芥是什么植物

拟南芥的别称为鼠耳芥,属于被子植物中的一年生细弱草本,株高通常在二十到三十五厘米的范围内,花期为每年的四到六月份,养殖拟南芥时,要将其播种到腐殖土和珍珠岩混合调配后的土壤中,再将播种好的植株,放置在温室内养护。

拟南芥是哪种植物

1、拟南芥

拟南芥别称为鼠耳芥、阿拉伯芥以及阿拉伯草,植株是一种一年生的细弱草本,全株的高度在二十到三十五厘米之间,在每年的四到六月份,拟南芥会生长出白色的小花。

2、进行播种

拟南芥要在排水性良好且较为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因此养殖前,要先向腐殖土中,添加珍珠岩、河沙或蛭石等颗粒状物质,提高土壤的疏松性,注意在拟南芥上盆前,还要向盆底铺上一层砖瓦,避免土壤内积水。

3、养护环境

种植完拟南芥后,要将其移到温度处于二十二度左右的环境下,促进种子的生长,等到拟南芥生长出两片叶子后,再将其放置在散光的环境下,为植株每天提供十二小时左右的光照。

拟南芥的简介

拟南芥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二年生草本,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拟南芥的优点是植株小、结子多。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拟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

拟南芥是什么?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十字花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二年生草本,高7~40厘米。基生叶有柄呈莲座状,叶片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披针形或线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片,白色,匙形。长角果线形,长1~1.5厘米。花期3~5月。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拟南芥的优点是植株小(1个茶杯可种植好几棵)、每代时间短(从发芽到开花不超过6周)、结子多(每棵植物可产很多粒种子)、生活力强(用普通培养基就可作人工培养)。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每个单倍染色体组(n=5)的总长只有7000万个碱基对,即只有小麦染色体组长的1/80,这就使克隆它的有关基因相对说来比较容易。拟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例如用含杀草剂的培养基来筛选,一般获得抗杀草剂的突变率是1/100000。由于有上述这些优点,所以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

关于拟南芥的遗传信息可以查询下列网站:

网站含有拟南芥的全基因序列和各个基因的突变体查询和其他与拟南芥有关的资源网站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