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重阳节插的,是什么茱萸

唐朝人在重阳节佩戴的茱萸是吴茱萸。古人所佩的吴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学上的吴茱萸,而不太可能是枝条上都是刺、容易扎伤人的食茱萸(椿叶花椒)。

吴茱萸指的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食茱萸指的则是芸香科另一种植物椿叶花椒,它们的枝叶和果实都有浓烈的气味(至于是香是臭,随各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特别是果实,入口极辛辣。

事实上,王维晚年恰恰就在自己的辋川庄园里种植了吴茱萸,营造了一个叫“茱萸沜”的景点。有一位常和王维唱和的诗人叫裴迪,在深秋游览了茱萸沜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既然这里的茱萸能“飘香”,而且能够让人误以为是花椒和肉桂的气味,那自然只能是吴茱萸,而不是山茱萸。既然在秦岭北坡非常靠近关中平原的地方可以种植吴茱萸,那么在纬度接近的王维“山东”老家(今山西运城)一带也完全可能种植吴茱萸,供王维的兄弟们攀折佩戴。

不仅如此,王维还有一首诗叫《山茱萸》,里面描述的其实也是吴茱萸。诗曰:“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除了“清香”之外,“朱实山下开”一句也符合吴茱萸的特征(果实成熟后会开裂),而不符合山茱萸的特征(果实为核果,不会“开”)。因此,诗题之“山茱萸”应该解作“山下的(吴)茱萸”,而不能想当然以为是本草书里的山茱萸。

遍插茱萸少一人,唐诗中的植物——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唐诗家喻户晓,但诗中提到的植物茱萸却没几个人认识,就连网上的图片也大多是以讹传讹。

重阳节是农历9月9日,这也是最大的至阳之日。我国自西汉一直到唐宋,茱萸文化兴盛不衰。

每到重阳之日,古人必插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以避灾祸。大家相信茱萸可以除瘟疫,辟鬼魅。而饮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

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墓出土里,有一本随葬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其中有一个药方记载:朱臾和桂(肉桂)、姜、椒(花椒)等合用可以治疗疽病。这是已知最早记载“茱萸”之名的文献。

茱萸分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它的枝叶和果实都没有气味。山茱萸的花像杏花一样美丽,遗憾的是它的枝上有刺毛,容易把人刺伤,并不适合把它戴在头上。最主要的是它没有气味,茱萸可是靠气味来辟邪的。

古诗词中的茱萸带有香气。

“菤葹摘心心不尽,

茱萸折叶叶更芳”,

“茱萸自有芳,

不若桂与兰”……

食茱萸倒是有香气的,它可以食用。它的枝叶和果实都有浓烈的气味,果实非常辛辣,用来做调料,嫩叶也可以食用,所以叫食茱萸。

食茱萸树较高大壮硕,茎间有刺,叶像油麻,它的花为黄色,而且嫩枝上密布锐利的尖刺,老干也长满了瘤状尖刺,鸟儿都不敢在上面栖息,民间叫它“鸟不踏”。可见古人佩戴的茱萸也不会是食茱萸。

食茱萸是落叶乔木,除了作为香料外,更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古代常把食茱萸种在井边,叶子落入井中,人饮井水可防瘟病。

茱萸是很好的中药材。药店里的茱萸为食茱萸和一种叫吴茱萸的,药效最好的是产于吴地的茱萸,叫吴茱萸。

吴茱萸和食茱萸的枝叶和果实都有浓烈的气味,但吴茱萸和食茱萸却是不同的植物。

吴茱萸枝杆柔而肥,叶长而皱,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所以吴茱萸才是唐诗“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代表重阳节的茱萸。

重阳节到来之前,吴茱萸的果实会变成紫红色,在绿叶丛中显得非常醒目。这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更像剥了皮的扁平橘子。成熟后的果实会沿着一侧的缝隙裂开,浓郁的芳香四处飘溢。这是有香气且适合插戴的茱萸。

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以椒(花椒)、食茱萸、姜为三香。又说:“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这就是古人重阳插茱萸的缘由。

茱萸在饮食中的作用,一是做调料去除肉类的腥味。以前,牛羊猪三牲用以祭祀和享用之前,都要掺入辛辣的茱萸以去除腥味。日常生活中也大多用来腌肉去腥及提香。二是用来酿茱萸酒。在古代,茱萸酒可是重阳节的标配,家家户户必喝。

白居易《九日登巴台》有云“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在开放的唐代,每到重阳节之日,男女老幼都要登高望远。插茱萸、佩戴茱萸。文人骚客更是纷纷携佐酒女侍,饮茱萸酒、赋茱萸诗。重阳节可谓一大盛事。古人真悠闲啊。

不知何时开始,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变淡了,茱萸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真怕再过几十年就没人认识茱萸了。好在还有菊花,重阳节的菊花酒是延年益寿的。

许多的传统文化正在迅速消失,几千年养成了美德也正在流失。重阳节改成了敬老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它长在我们骨子里,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

茱萸也不会消失的,吴茱萸有散寒解郁和治疗心腹冷痛及助阳止泻的作用,它对于肝经受寒引起心腹冷痛效果最好。吴茱萸还可以外用解虫毒、治疗牙周炎以及口疮等病症。

吴茱萸永远服务于人类。

茱萸长什么样子图片

茱萸长什么样子的图片如下: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

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脉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稍被贴生疏柔毛。

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长约2毫米,微被灰色短柔毛;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0.6毫米,无毛;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3.3毫米,黄色,向外反卷。

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1.8毫米,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

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

茱萸

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的植物。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茱萸是什么植物,茱萸图片介绍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茱萸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4-10米高;树皮灰褐色;小枝纤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和腋生,卵状到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

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部绿色,无毛,下部浅绿色,疏生白色,具短柔毛,腋脉密被棕色簇毛,中脉突出,上部下部,近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曲;叶柄纤细圆柱状,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槽,下面圆形,稍贴着生疏短柔毛。

扩展资料:

关于茱萸的故事:

相传,汉朝的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在重阳节上,费长房告诉桓景,桓景的家人将遭受灾难。让桓景带着家人做一个五颜六色的锦袋,里面装满了山茱萸,包在桓景的胳膊上,然后爬到高处喝菊花酒,以防灾难。桓景照费长房的话做了。

当桓景晚上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所有的牲畜都突然死了,然后桓景知道自己已经从灾难中得救了。从此,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成为重阳节的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茱萸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茱萸

请问这三个个是什么中药?

第一个是酸枣仁,第二个是熟地黄,第三个是吴茱萸。

酸枣仁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  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功能与主治】  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用法与用量】  10~15g。

第二个是熟地黄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功能与主治】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与用量】 9~15g。

第三个是 吴茱萸   (不确定)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  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状】 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功能与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用法与用量】 2~5g。外用适量。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中草药材?知道的同学说一下名字。

这是中草药黄柏,大树的外面老皮去掉,用里面的黄色夹层皮。具有清相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