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荛花的繁殖方法

荛花,是山茶科南美大头茶属的植物。分布于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8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灌丛,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这种花是一种药物,对于伤寒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那么这种花应当怎么繁殖呢,我们这就来学习一下。

一.有性

1.播种

播种时,应当选择经过精细筛选并且合理处理的种子,按照一定的规格、距离,将种子洒入已经整过的土地里,或者土地不需要耕作,直接播种。

刚播种的种子,在一开始时会吸收大量的水,这时候,种子的鲜重会增加,被称作吸胀。当种子吸收水之后,它的皮会膨胀并且逐渐变软,使得种子可以和它周围的气体进行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种子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其内部非常的活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适当保温,保证其生长。

等到刚刚生长的根出现后,种子的表皮破裂,子叶和茎出现,种子从土中钻出。这个过程中,种子需要一定的水分、温度以及阳光。

二.无性

1.分株

从这种植物身上,取下一块鳞茎、球茎、块根、根茎,另行栽植,生根后即可成一棵的新植株。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温度和水份,防止植物腐烂。

2.嫁接

取一部分带着幼芽的枝条,将这一部分和另一种植物生长正常的枝干连接在一起,保证切口与切口相接,即可长成一株独立的植株。

3.压条

取一根正常的枝条,用小刀在其上面刻一个小孔,将其埋进土地中。等待被埋入土中的部分生长出完整的根部,即可以将两株植物分开,成为独立的两株植物。

4.扦插

去下这种植物的一部分,将他插入湿润的土壤或者细沙中,保证足够疏松。利用这种植物再生的能力,不久后就会生长出根,成为新的植株。扦插时期,会因为不同的植物有一定的区别,这种植物适应性比较强,除了寒冷的冬季外,都可以露天进行种植。插入后,需要及时的补充水份,并且保持合适的温度,可以使根部的生长更加迅速,更容易存活。

水塔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介绍

水塔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多浆植物,又叫火焰凤梨、红笔凤梨等,是近些年来引进的家居绿植品种之一,开出的水塔花是点缀阳台、厅室的佳品,不过水塔花上面的水分比较多,容易招惹蚊子,所以大家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塔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吧!

1水塔花的生长习性介绍

水塔花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不耐寒,稍耐旱,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忌强光直射,生长适温为20~28℃。对土质要求不高,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中生长,以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好,忌钙质土。最适生长温度为25℃,越冬气温不得低于10℃。

2水塔花的繁殖方法介绍

1、播种:市场上用于观赏的凤梨多为杂交种,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获得种子,就是通过人工授粉等方法获得种子,其后代的性状也会发生分离,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故播种繁殖只在原生种种质保存和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2、分株:水塔花分株繁殖常在春季进行,母株在开花前后基部或叶片之间能抽出蘖芽,而母株则不能继续生长而死亡,利用蘖芽能进行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有根的蘖芽可直接上盆。

3、扦插:水塔花扦插繁殖常在春季进行,高温期间分株的成活率较低。扦插时当蘖芽8~10厘米时割下,插入腐叶土和粗沙各半的基质中,保持室温25~28℃,约30~40天可生根,50~60天能上盆栽培,掰下蘖芽的母株经养植后还可再长2~3批蘖芽。

4、组培:水塔花的分株和扦插繁殖生长速度慢,获得的种苗数量小,大小不整齐,商业化栽培品种的大规模繁殖多采用组织培养法,多以蘖芽的茎顶组织为材料,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4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30~40天可形成不定芽。

3水塔花的养殖方法介绍

1、土壤:水塔花的生长对土质要求不高,以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好,但忌钙质土。

2、阳光:水塔花主要生活在灌木丛中的疏荫下或山坡的西北面,每天能接受部分的间断性的直射阳光。所以夏季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就会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并且叶片也会受到灼伤而慢慢地变黄、脱落,所以要注意遮掉50%的阳光。在其他季节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可以适当给予水塔花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开花。

3、温度:水塔花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水塔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0℃,当夏季温度高达35℃以上时也能忍受,但生长会暂时受到阻碍,倒是到了冬天温度低于3~6℃就不能安全越冬。

4、水分:水塔花环境的生长旺期需水分较多,但盆土又不可过湿。平时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外,水塔花植株中心筒中也可灌满水。冬季浇水要少,中心筒中也不要加很多水,保持湿润即可,平时要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水,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并经常用软布擦洗叶面,以保持叶面光亮,清洁。

5、施肥:水塔花对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

仙丹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介绍

1仙丹花的生长习性介绍

仙丹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有20余个品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全缘。全年均能开花,但以夏、秋较盛开,花顶生,花瓣4枚,聚生成团,花姿娇艳,耐旱耐高温,生性强健,适合庭园美化和盆栽等。

2仙丹花的繁殖方法介绍

1、扦插:以6~7月进行最好,雨季取一年生枝条,剪作10~15厘米长的一段,除去基部叶片,扦插室温为24~30℃,插于砂床(盆)或直接插于砂质土壤的地畦里。如扦插前,使用0.5%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3~5秒,可缩短生根期,根系特别发达。插后每天浇水保持砂壤湿润,约3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10天可移栽或上盆。

2、播种:冬季采种,翌年春播,发芽适温22~24℃,采用室内育苗盘播种,约20~25天发芽。长出3~4对真叶时可移苗于8厘米盆。但成株期较长。在分枝多而密集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压条繁殖,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用泥炭和薄膜绑扎起来,约2个多月可愈合生根。

3仙丹花的养殖方法介绍

1、温度:仙丹花喜阳光,喜温暖,不耐寒,宜置于阳光充足的庭院、屋顶花园和南向、西向阳台。冬季最低温度降至5℃时,应移入室内,置于窗台内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室温5℃以上可安全越冬,翌春气温稳定在10℃以上可出室。

2、盆土:仙丹花盆栽宜选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如选用通透性较差而较美观的紫砂盆、塑料盆。可在盆底垫层碎瓦片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透气排水。盆土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以pH值5.0~6.5为宜。忌用盐碱土和重粘土,培养土可按腐叶土4份、砂壤土4份、河砂2份配制,并适当掺进些已经腐熟的豆饼粉或香油渣子,也可在盆底放上少许蹄粉末作底肥。

3、施肥:仙丹花喜肥,生长期内半个月左右少量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不可单施氮肥,否则枝叶徒长而花少。4月中旬至5月初追施二次腐熟的豆饼水,5月中旬至现蕾追施2~3次氮磷混合的腐熟液肥,花期也需追施2~3次的腐熟磷液肥。

4、浇水:仙丹花盆土要见干见湿,见干即浇,浇透即止,不可渍水。春天4天浇一次水,夏季一般1~2天浇一次水,并在盆花周围每日早晚洒水一次,以提高空气湿度。夏天以软水浇灌为宜,硬水对仙丹花生长不利,轻则叶黄,重则死亡。为克服土壤和水质的碱性,在生长季节里每周浇一次矾肥水,以使植株保持叶片浓绿。

5、修剪:仙丹花初冬应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保留健壮枝条,剪去病虫枝、纤弱枝、过密枝等。修剪仙丹花时应注意摘心,当幼苗高15至20厘米时摘心一次,促其多发分枝,使株形丰满。开花后也要进行多次修剪。每年春季翻盆换土时,对越冬的老株留约20厘米作一次重剪。

三种方法繁殖大花蕙兰

大花蕙兰常用分株、播种和组培繁殖。

分株繁殖

在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正处短暂的休眠期。分株前使质基适当干燥,让大花蕙兰根部略发白、略柔软,这样操作时不易折断根部。将母株分割成2~3筒一丛盆栽,操作时抓住假鳞茎,不要碰伤新芽,剪除黄叶和腐烂老根。

播种繁殖

主要用于原生种大量繁殖和杂交育种。种子细小,在无菌条件下,极易发芽,发芽率在90%以上。

组培繁殖

选取健壮母株基部发出的嫩芽为外植体。将芽段切成直径0.5毫米的茎尖,接种在制备好的培养基上。用MS培养基添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52天形成原球茎。将原球茎从培养基中取出,切割成小块,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中,使原球茎增殖。将原球茎继续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天左右在原球茎顶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化根。9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长出具3~4片叶的完整小苗。

荛花   [ráo huā]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荛花   [ráo huā] [荛花]基本解释

1.落叶灌木,叶子对生,花黄色,核果黑色。其茎皮纤维是造纸的原料

2.即一把香,一种荛花属落叶灌木,高1米多,枝叶均对生,叶椭卵形,全缘,花黄色,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供观赏,花可入药,茎皮纤维可造纸,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和印度等

[荛花]百科解释

荛花(学名: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 Meisn.)是瑞香科荛花属的植物。分布于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 *** 等地,生长于海拔28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灌丛,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更多→ 荛花

[荛花]英文翻译

Daphninae

荛花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荛花

2.1 拼音名 2.2 荛花的别名 2.3 来源 2.4 生境分布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荛花的用法用量 2.8 摘录

3 《中华本草》:荛花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荛花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性味 3.10 归经 3.11 功能主治 3.12 荛花的用法用量 3.13 注意 3.14 各家论述 3.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荛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荛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荛花

1 拼音

ráo huā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荛花

2.1 拼音名

Ráo Huā

2.2 荛花的别名

山皮条、白色矮陀陀、半边梅、竹腊皮、铁扇子

2.3 来源

瑞香科荛花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Meisn.,以根入药。

2.4 生境分布

云南、湖南、湖北、江西、陜西。

2.5 性味

辛,温。

2.6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收敛。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腮腺炎,乳腺炎,淋巴腺炎。

2.7 荛花的用法用量

1~3钱。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荛花

3.1 出处

1.《唐本草》:荛花,苗似胡荽,茎无刺,花细,黄色。四、五月收,与芫花全不相似也。

2.《纲目》:荛花,盖亦芫花之类,气味主治大略相近。

3.2 拼音名

Ráo Huā

3.3 英文名

Flower of Longflower Stringbush

3.4 荛花的别名

老龙树花、老虎麻花。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荛花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 Meissn. [Daphne canescens Wall.]

采收和储藏:56月花未开时采收,晾干。

3.6 原形态

荛花 落叶灌木,高3090cm。枝细长,小枝有灰色或淡黄色柔毛,叶互生或对生;叶柄长约3mm,被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57.5cm,宽1.52.5cm,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近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柔毛,叶脉隆起。花黄色,成顶生或腋生穗状花序,或再合成圆锥花序,被柔毛;花被管长68mm,先端4裂,裂片钝尖;花盘鳞片状线形;雄蕊8,二轮,花丝短,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球形。核果窄卵圆形,黑色,有丝状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石壁隙缝或山坡沟边较潮湿外,也有栽培者。

资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3.8 性状

性状鉴别 花冠黄色,穗花序顶生或腋生,被细毛,无花瓣,花颧管长68mm,先端4裂,裂片钝尖;花盘鳞片状线形。核果窄卵圆形,黑色。

3.9 性味

味辛;苦;性寒;有毒

3.10 归经

胃经

3.11 功能主治

泻水逐饮;消坚破积。主痰饮;咳逆上气;水肿;喉中肿满;症瘕痃癖

3.12 荛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4.5g;或入丸剂。

3.13 注意

体虚无积及孕妇忌服。

3.14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张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则利止,其意如此。然今人用时,当以意斟酌,不可使过与不及也。仍须是有是证者方可用。

2.《本草备要》:荛花,辛散结,苦泄热,行水捷药。主治略同芫花。

3.《本经逢原》:荛花,能破积聚症瘕,治痰饮咳逆、去咽喉肿闭。《本经》治伤寒温疟者,即苦寒以攻蕴积伏匿之邪也。言下十二经水,又治饮食寒热邪气者,以其苦寒峻利,饮食之邪亦得荡涤,而寒热自除也。

4.《本草求真》:荛花虽与芫花形式相同,而究绝不相似,盖芫花叶尖如柳,花紫似荆,荛花苗茎无刺,花细色黄。至其性味,芫花辛苦而温,此则辛苦而寒。若论主治,则芫花辛温,多有达表行水之力;此则气寒,多有人里走泄之效,故书载能治利,然要皆属破结逐水之品,未可分途而别视也。

5.《本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

6.《别录》:疗痰饮咳嗽。

7.《药性论》:治咳逆上气,喉中肿满,疙瘩气块,下水肿等。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荛花的方剂

捶凿丸

拼音:chuízáowán处方:甘遂1分,荛花1分,芫花1分,桂心1分,巴豆1分,杏仁1分,桔梗1分...

一合汤

,桂心5分,干姜5分,甘草(炙)4分,细辛4分,荛花2分(1方有菖蒲4分,无荛花)。主治:咳逆上气,...

十水散

》:组成:葶苈子、泽漆、蜀椒、桑根、巴豆、大戟、荛花、茯苓、甘遂、雄黄各等分。主治:水肿。用法用量:...

干枣汤

要方》卷十八方之干枣汤:方名:干枣汤组成:芫花、荛花各半两,甘草、大戟、甘遂、大黄、黄芩各一两,大枣...

商陆丸

甘遂15克(煨令黄色)芫花15克(醋拌,炒令干)荛花15克(微炒)麝香7.5克(细研)猪苓15克(去...

更多用到中药荛花的方剂

用到中药荛花的中成药

麝香丸

(研)1分,猪苓(去黑皮)1分,朴消(研)1分,荛花(炒)1分,芫花(醋炒)1分,大黄(锉,炒)半两...

更多用到中药荛花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荛花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本草崇原》:[卷下本经下品]荛花

荡涤胸中留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荛音饶。)(荛花始出咸阳、河南、中牟,今所在有之,以雍州者为胜,...

《证类本草》:[卷第二]序例下

寒)松萝(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天灵盖(平)荛花(寒)茵陈蒿(平)《药对》∶龟甲(平。臣)小麦(...

《医述》:[卷四·伤寒析疑]方考

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按∶《神农本经》云∶荛花味苦寒,主伤寒温疟,下十二经水,破积聚瘕,荡涤肠...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