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花第一名,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历史最美不过魏晋南北朝?

谢邀!

作为一个喜欢魏晋的人,我觉得无论有没有人看,能不能得到赞同,还是有必要为自己写一个回答。从来不否认,士族之中浮华豪奢,无病呻吟之辈居多,苟且偷安,一心维护门户而非国家之徒也是大多数。北方的黑暗,汉人被屠戮,强迫迁移的命运,种族屠杀的血腥,如果对这些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决不能算是真正的喜欢魏晋南北朝。因为喜欢,不只是说说而已。既然如此,为何喜欢?这样一个看不到任何光明,甚至也看不清楚未来的时代,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南方的士族在忙着反抗皇权和控制庶民,皇族在操心如何维护自己家族的威视,庶民庶族毫无出头之日。北方的胡族还在纠结是种族屠杀还是种族融合,骤然而起又骤然破灭的帝国屡见不鲜,汉族的高门大族为了活命几乎是完全背弃了民族气节而向蛮夷戎狄之辈俯首,小民之命如草芥。突然想起在学【魏晋南北朝史】时,教授讲过的那首禅意十足的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魏晋南北朝的黑暗,不是这个时代的错误。从来没有骤然而起的衰败,当东汉的豪门大族垄断了教育,清流群体利用乡议论强迫察举,世族,其实已经无可避免。当汉朝实行北方归附民族內迁,当小冰期以人类无法改变的态势而来,北方的倾覆,就连西晋时人大概也有所预料了吧【江统,徙戎论】同理,隋唐的繁盛,难道就是骤然而起的吗?若无塞北的豪侠慷慨,华夏之衣冠正朔,何来此民族最自信最雄壮之时代?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魏晋南北朝做到了,所以继之而来的隋唐才能够一展雄风。真正喜欢魏晋南北朝的人绝不是试图为魏晋南北朝翻案的人,这种翻案毫无意义,更会让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深沉最悲惨的苦难变得毫无价值!对魏晋南北朝的关注从来都是在悔之晚矣的时代!李清照在过江之际才想起【衣冠南渡失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民国时代才是魏晋南北朝研究最繁盛的时代!只有在民族遇到危亡时刻,人们才能狠下心来扒开这最深沉的伤口,静下心来品位那种苦涩,可是,还有用吗?喜欢魏晋南北朝,因为错的不是她!所有的丑恶,并非因她而起!相反,正是在这个时代,一切丑恶在爆发之后渐趋消弥,才能从中孕育出最光明的未来!喜欢魏晋南北朝,是因为想要找到,那份在最深刻的痛苦中,支持我们走下去的那道光芒!汉唐气象,自然人人喜欢。魏晋南北朝,简直像是我们历史上所有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一道伤疤。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用这种【掩耳盗铃】的态度看待魏晋南北朝,简单地把一切丑恶的原因简单粗暴地归咎给时代的那些人,我民族所遭受之苦难,才真成了毫无意义!!!【居安思危】,正是金玉良言。但以魏晋南北朝被世人看待的态度而言,斯路尚远矣。首答,未尽之处,冒犯之语,还望海涵。

中国最美的花第一名,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历史最美不过魏晋南北朝?

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是谁?

鲁迅,沉郁里透出抑制不住的激情,别人都刻意追求文采飞扬,鲁迅则是文风简,精,准,透入骨髓的深刻思想,满满的学识渊博功底,有意藏着掖着都按不下去,读后令人醍醐灌顶,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历练,再读鲁迅,就会越发服气鲁迅先生的,无论文笔和学识,思想。堪称伟大。

沈从文,他是把小说当诗写,作自然优美风情画描写。

他是用故事写诗,用笔又诗经般优美,所以读来如诗如画,让人不由自主融进作家编织的自然和谐的语境。

孙犁,有学养,人也恬淡与世无争,所以笔下都是境界优美的,被誉为"荷花淀派",影响了一大批著名作家,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贾平凹等等人。

茅盾 文笔大气磅礴 有激情,大段的景物描写,人物心理描写,铺垫,排比,波澜壮阔,难以想象出生于江南灵秀水乡,培养出这么昂扬雄浑大手笔,还记得他写得《白杨礼赞》吗?据说茅盾童子功很强,到老年还能将名著《红楼梦》倒背如流。

老舍,地道老北京风情话,文学语言有特色,读老舍的小说,就会明白许多人生的不易,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大都是为生存奔忙,普通的如我们每个人,他们的命运令人嘘嘘。真正的"中国语言大师"

林语堂,文章小说有才子大家气象,这个大家不是平常意义的文学大师的意思,而是出生于有教养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生活过得波澜不惊所涵养出的从容温雅,

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文学简历——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金庸,大才子。编故事能力特强,古龙,梁羽生"三剑客"等一起,给当代读者营造出一个世外武林大世界。了不起。堪称大师,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代表作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

张爱玲,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张爱玲文笔很好,精确,甚至犀利刁钻,文笔清杨,高傲,有一股贵族气,贵族气又和林语堂的不同,她是那种前朝没落贵族气质,加上生活有过经历,体味过人生的冷暖情爱,所以更能认清人性的本质。

下面摘录她几句经典语句

__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完全没有钱,也用不着考虑了。

——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了,而主题永远悲观。

——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贾平凹,本来出生于陕西,应该有陈忠实或者路遥的豪迈,他却另辟蹊径,文笔隽永,耐读,有嚼头,如果用酒比喻,他不是西北浓烈劲大的《凤香型西凤酒》,反而像湖南的《酒鬼酒》。

他的话朴实里透出真髓,比如"人没有羞耻,所以活得心安理得,好人规矩多,思虑过多就成了疾"。别的作家人特意用华丽词藻。他相反,故意把顺畅语句写得古涩,奇崛。别具匠心的风格。

苹果手机都有什么比较厉害的app?

苹果手机上可用的软件太多,根据个人爱好不同,选择的范围很广,说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个软件吧,我用的软件一般分为:社交、游戏、阅读、效率这几大类

第1类,社交类软件,这类软件基本不用怎么介绍,肯定是全国人名都在用都会用的微信和QQ了,这个就不用介绍了,肯定是厉害的,O(∩_∩)O哈哈~第2类,游戏类软件,游戏软件也逃不了王者农药和吃鸡了,这两个是经常玩,但是不是我觉得最厉害的游戏

我想介绍的游戏是Rymdkapsel《胶囊太空站》

There is less of it,but no less to it(简,而未减)

玩法:以俄罗斯方块式的版图拼接作为基础,我们需要不断从屏幕上方建造栏中拖动“俄罗斯方块”至屏幕中央区域,以起始方块为原点,建造起一个自给自足的空间站。而后一步步的生产资源,生产工人(士兵),真的很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教育“提枪上阵,下马耕田”,在这个充满未知的环境中尽可能长久地生存,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战斗

七种可供建造地功能块如下:

Corridor:灰色廊道块,空间站的骨干网络,其它所有功能块必须依附C块建造

Extractor:红色资源块,收集太空中散布的红色材料,E块必须同太空中飘浮的红色材料堆连接,方能萃取

Reactor:青色反应堆,自行生产青色能量,当有Minions(劳工)在R块上时,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Gardens:绿色田园块,自行产出绿色沉淀,沉淀可在K块中转化为黄色食物

Kitchen:黄色厨房块,消耗G块产出的绿色沉淀,将其转化为黄色食物

Weapons:蓝色武器块,每个W块提供2套武器供劳工穿戴,穿戴武器后的劳工具有攻击力,可以在W块上移动御敌

Quarters:橙色营地块,消耗K块转化的黄色食物增加劳工数量,每个Q块可以提升2劳工数量上限,一个Q块每消耗2食物可以繁衍1个新劳工或复活1个阵亡的劳工

坚持28波敌人的袭击,45分钟内解锁所有技能,仅有的三个任务一直让我不停的进行挑战,不断计算以期望达到最优解,3年多来一直没有删除的游戏,换手机也会第一时间找回来,这款就是我觉得的最厉害的游戏

第3类,阅读类软件

看新闻,最厉害的肯定是今日头条了,你关注的才是头条

看电子书,我选的是多看,用的时间久了,购买的书籍都在上面

第4类,效率类软件,使用的就是iPhone自带的备忘录,随手记、工作内容记录、思绪记录都很方便

欢迎大家多多介绍好玩,厉害的APP,留言告诉我哦,谢谢大家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原因很简单,因为《登高》把格律诗的对称美,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杜甫的《登高》代表了格律诗的最高成就。

达文这么说,你可能觉得太夸张了。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往往是凭借评论家的主观判断,你推崇杜甫,我就喜欢李白,孰优孰劣难有定论。

你这话说得是有些道理,文学作品很难分出高下。但是,你别忘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七律诗,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的范畴。

格律诗,是唐朝的新兴的一种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它被称为“近体诗”,或是“今体诗”。相应地,把传统的、写法比较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

格律诗和古体诗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格律诗是有格律的限制:“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

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就甭想出头。

而古体诗呢,它既不讲究什么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

所以自由散漫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如李白。

而杜甫呢,则喜欢精雕细琢,将近体诗的声律和对仗发挥到极致,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

所以说,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既然格律诗有规则可循,那么,在格律的规则内,就可以论出高下了。

为何说《登高》是七律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这首诗的意思也不难理解,流落在夔州(重庆奉节)的杜甫(杜甫此时已经56岁了)生活困顿,又身患肺病,在九九重阳节那天,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两岸萧瑟的秋景让他触景伤怀。

杜甫先写到了他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前四句是通过对秋天景物描写,来表达出意象。

秋日里天空澄澈高爽,凛冽的秋风中,夹杂着猿猴的悲鸣。这时候,登高远眺的诗人就像突然灵魂出窍,附到从沙洲上突然腾空而起的飞鸟身上,在高空中用一种上帝的全景视角鸟瞰人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纷飞,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尽的空间感受。流水是时间的传统意象表达,“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流的江水无穷无尽,就像无尽的时间,亘古不变。

这四句诗,就像是摄像机镜头从近景,远景,到大全景的迅速切换。让你注意的事物一下子就显得渺小了,在无尽的空间、时间面前,人的喜怒哀乐,一下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七律诗第一,在于它不仅句句形成对仗,甚至在每一句诗之内,不同的词语,不同的意象,也会形成对仗。

“风急”对“天高”,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渚清”和“沙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形成更大的一组对仗。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写秋天的悲凉,普通的诗人只会写落叶,而像杜甫则用落木,仅仅一字之差,但落木(寒风凛冽摧残下枯枝叶——连枝带叶落下)和落叶(飘飘洒洒,一落三荡),二者所表达意象的萧瑟悲凉程度却相差很多。

通常,人们描写长江都是“大江东去”。但在杜甫眼里却是“滚滚奔来”。从客观上讲,去和来对江水来说都是一回事儿,然而,对于观看江水的人来说,二者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你看到江水的流去,心里会泛起惆怅与无奈;而当你看到滚滚的江水朝你奔腾而来时,你的心里会是恐惧和悲哀。

落木和江水,无边空间和无尽的时间,再加上巧妙的运用叠字,给人带来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当无依无靠,渺小的个体,眼睁睁地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时,只能屏住呼吸,静待它的来临,因为你已经无处可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所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

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晚年的时候到夔州,仍然只是“作客”而已。当他看到沙洲上的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作客”的忧伤。

居家之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杜甫不仅是漂泊的客中人,还是个垂垂老矣的多病者。

“百年”是个略显夸张的约数,但它不是刻意的夸张,而是表达了客旅中的那个老人对时间产生的错觉。因为万里漂泊,尝遍人世间的各种艰辛,几十年的时间才如同百年一样长。

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或者与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但异乡做客,孤苦伶仃的人,却只有“独登台”,一个人眺望远方,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

就像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许只有在大年三十儿晚上,独自一人站在楼顶,观看漫天的烟花和万家灯火的异乡游子,才能理解杜甫这“独登台”的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样的苦难,这样的凄凉,杜甫早就已经习惯了。年轻时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但时间不等人,年老多病的杜甫,自知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所以,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遗憾。

杜甫就是这样的萧瑟气氛里,检讨了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离、辗转万里,徒然羡慕还巢的鸟儿。忽然间人就老了,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经迎来了人生的秋天,拖着病体独自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只有酒可以浇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连酒也喝不得了。

诗歌的美在于它的形式美,而古汉语诗歌所达到的形式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的。古汉语诗歌对于形式美的最佳表达,非唐诗莫属了。因为,唐诗把对称的形式美探索到了极限。

而在唐诗的这一种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又将对称的形式美做到了极致。所以说,让这首《登高》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它是当之无愧。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