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赤小豆的食疗功效是什么?

赤小豆是众多“豆”中的一种,但是赤小豆不仅是“食材”,还是“药材”,在中药中赤小豆也是一味中药,下面是中医专家分析的赤小豆的功效。

赤小豆花,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经,有清热止渴,醒酒解毒之功,适用于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等。《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痎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名医别录》言其“止消渴”。《药性论》言其“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本草纲目》言其“治肠中积热,痔瘘下血”。

赤小豆,又名红豆、红小豆、赤豆、朱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中医认为,赤豆性味甘、酸、平,归心、脾、小肠经,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之功。本品甘能补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对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肢体重困等,疗效甚佳。《本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中医推荐:赤小豆的食疗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赤小豆来源有二,功效应用大致相同,赤小豆偏凉,药力优,赤豆甘平略偏于补,多作食物。现二者已混用。现介绍四则粥疗方,供选用。

1.赤豆花粥:赤小豆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豆花、大米淘净备用。先取大米煮至粥成,待熟时调入赤豆花、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清热止渴,适用于消渴,小便频数等。

2.二花粥:赤小豆花、葛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二花、大米淘净备用。先取大米煮至粥成,待熟时调入二花、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醒酒解毒,适用于醉洒,口干烦渴,纳差食少,头痛等。

3.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豆、米淘净,先取赤豆煮沸后,纳入大米煮至粥成,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水,适用于水肿病、脚湿气及中老年人肥胖症等。

4.豆苓粥:赤小豆50克,茯苓粉1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豆、米淘净,先取赤豆煮沸后,纳入大米煮至粥成,调入茯苓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各种水肿。

小孩子脸上有斑怎么去?

小孩子脸上有斑可以选择激光祛斑法,祛斑推荐选择深圳非凡医疗美容医院。【点击了解祛斑】

激光祛斑适合人群:

肤色较深的和棕褐色皮肤的人比白皮肤的人在打完激光后更易色素沉着。面部有黄褐斑者在打完激光后黄褐斑会再现。此外,日光性角化症、肥大性酒糟鼻、整体面部雀班、整个面部痘痘、粉刺造成的巴痕可通过激光磨削取得良好的成效。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祛斑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深圳非凡医疗美容医院。该医院设有超洁净手术室,开设了整形美容科、生活美容科、微整形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经过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许多荣誉称号,已成为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医美品牌。院内汇集整形行业的名医,并有来自韩国、台湾等地的医生加盟,组成一支强大的医生团队,每年帮助上万名求美者完成美丽的蜕变,拥有多项知识产权。

可以去斑的五花茶是哪五花?

去黄褐斑五花茶它的配方主要有:赤小豆花 、红花 、茉莉花 、桂花 、凌霄花这五花,可各挑取适量用开水冲泡好,加上蜜糖即可饮用。

五花茶各花的具体功效:赤小豆花,可清热解毒,止渴醒酒,红花 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茉莉花 则可解郁散结,行气止痛,桂花可起到散血消瘀的作用,还有凌霄花有归肝、心包经,活血散瘀、凉血去风的作用。把这五花集合在一起泡茶饮用,从体内来调理黄褐斑,经常饮用是可以慢慢淡化脸上斑点,让黄褐斑慢慢消退的。

注意饮用一天两天是见不到效果的,所以有黄褐斑的女性要坚持天天喝,一般喝一个月即可见到效果,另外注意孕妇不可喝,因为五花当中有红化,会致流产的。

有黄褐斑的女性除了喝五花茶淡斑祛斑外,平时也要注意生活饮食等各方面的护理,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同时注意面部皮肤的护理,避免暴晒,外出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夏季要防强光直射,饮食上注意多吃蔬果,尤其是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可起到美白淡斑的效果。

红豆有什么特征?

【几种红豆的分类鉴别】

红豆在植物学上是一个大类,至少涉及三种植物,为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兹略述如下:

1. 藤本相思子,不是王维诗中的红豆(种子半红半黑)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豆科。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蝶形花冠,常淡红或紫色,总状花序。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宽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黑色。分布于亚洲热带;中国南部亦产。种子学名鸡母珠,有剧毒,常用为中药材。

2. 常绿乔木红豆树,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红豆树(Ormosia hosiei):豆科。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

3. 落叶乔木海红豆,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豆科。落叶乔木。花小,白色或淡黄色,成狭窄的总状花序。荚果成熟时弯曲旋卷。种子凸镜形,鲜红色。产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亦见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东部。木材坚硬,心材纹理略粗,耐水湿。为优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筑、家具、枪托等用材。种子鲜红色,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来镶嵌饰物。

4.赤豆,又名红豆,是蔬食红豆,与爱情和相思无关(种子暗红)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古称“小菽”、“赤菽”,俗称“赤小豆”、“红豆”、“赤豆”、“红小豆”、“小豆”。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黄或淡灰色。荚果无毛,种子椭圆或长椭圆形,一般为赤色。原产于亚洲;中国栽培较广。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可作粮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药用,是进补之品。详细资料见下文。

5.台湾相思树,不长相思豆(种子深褐色)

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豆科。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4~10月开花,头状花序,花金黄色。荚果带状,扁平。种子深褐色,有光泽。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中部以南和广东、海南的丘陵、平原酸性土地。木材坚实、细致、耐久,供建筑及制农具用。树批可提栲胶。又为华南地区的行道树、观赏树。

6. 红豆杉,非属豆科,与红豆毫不相干(种子全红)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科。常绿乔木。小枝至秋季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种子扁卵形,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背,围有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以及四川、云南。木材可作建筑、舟车、家具、器具等用材;种子榨油。

【赤小豆(红豆)的基本信息】

俗名 红豆、赤豆、红饭豆、米赤豆。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效 健脾止泻,利水消肿。

宜食 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和鲤鱼煮烂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食性本草》:“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本草纲目》:“通乳汁,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

忌食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陶弘景云:“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久食瘦人。”《本草新编》:“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随息居饮食谱》:“赤小豆,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按语 赤小豆的营养成分不如大豆,除含蛋白质、脂肪外,并含有维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铝、铜等微量元素。另据元代贾铭《饮食须知》中介绍,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饮不醉。

*警告* 赤小豆与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见上图),均有“红豆”之别名。 相思子产于广东,外形特征是半粒红半粒黑,过去曾有误把相思子当作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万不可混淆。

别名 红豆、野赤豆。

来源 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采制 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性状 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子叶两片肥厚,乳白色。

化学成分 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附注 同属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种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

(《本经》)

【异名】亦豆(《日华子本草》),红豆(《纲目》),红小豆(《本草原始》),小红绿豆、虱拇豆(《陆川本草》),朱赤豆(《中药材手册》),金红小豆、朱小豆(《药材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

①赤小豆,又名:猪肝赤(《本经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读》),米赤豆、茅柴赤、米赤。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米,密被倒毛。3出复叶,叶柄长8~16厘米;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疏毛,纸质,脉3出,具柄。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毫米,具毛;花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两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圆柱形;种子6~10枚,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栽培或野生。分布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

②赤豆,又名:红饭豆(《增订伪药条辨》)。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厘米。茎上有硬毛。3出复叶;托叶线形,被白色长柔毛;小叶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极浅3裂,两面被疏长毛。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端;蝶形花,形与上种相同;荚果扁圆筒状,于种子间收缩,无毛;种子6~10粒,暗红色,矩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种脐不凹。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以上两种植物的叶(赤小豆叶)、花(赤小豆花)及发芽的种子(赤小豆芽)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材】

①赤小豆:干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见两瓣乳白色于仁。气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②赤豆:又名饭赤豆。干燥种子,呈矩圆形,两端圆钝或平截,长5~8毫米,直径约4~6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侧缘上端,白色,不显著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状与亦小豆相似。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药材以赤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化学成分】

每百克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纤维4.9克、灰分3.3克、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性味】

甘酸,平。

①《养生要集》:"味苦,温。"

②《别录》:"甘酸,平,无毒。"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

④《食性本草》:"微寒。"

⑤《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用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宜忌】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选方】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③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独行方》)

④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⑤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⑥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⑦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圣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后方》)

⑨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⑾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⑿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千金方》)

⒀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纲目》)

⒁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千金方》)

⒂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肘后方》)

⒃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产书方》)

⒄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⒅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纲目》)

⒆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一般一次即能消肿。治疗7例,均获效果。

②治疗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鲤鱼1条(重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剂。连续服用,以愈为止。治疗2例,服后尿量增加,腹围减小,精神良好,无不良反应。

【红豆(赤豆)的药用功能】

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等症。

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解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疗腹泻。另外,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以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可治疗肠痛等。红豆的营养成分与绿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过了绿豆。因此,多食红豆对身体大有裨益。

利用红豆减肥的具体步骤:

1.买来红豆,也叫小豆,赤豆,赤小豆,不同地方的叫法不一样的

2.泡红豆,24小时

3.煮红豆,最好沙锅,但是我用的是高压锅,比较快,煮熟最好成豆沙,沙锅是2个半小时,高压锅10分钟,然后就可以吃了。

香港也出了一种红豆减肥法,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材料:

红豆200克、陈皮5克、盐少许

具体做法:

先把红豆浸泡半个小时, 加入煮滚的500cc清水中, 煮30分钟左右,要把红豆煮熟就对了, 然后熄火。 用热水把陈皮浸软, 待红豆煮熟熄火后, 就把陈皮放入红豆汤中, 上盖闷十分钟, 之后加上一点盐就可以了。每日餐后饮用, 至少吃两个星期。

红豆减肥法适合各种年龄段减肥,并且适合男女减肥,是一种绝对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方法,赶快试一下吧。

【红豆树介绍】

名 称:红豆树

拉丁学名:Ormosia hosiei,

科属分类:豆科蝶形花亚科红豆(树)属植物,

别 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

性状描述:

常绿或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多为2对,互生或对生,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侧脉8~10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厘米,下垂;花疏,有香气;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荚果近圆形,扁平,先端有短喙,果瓣近革质,褐色,有种子1~2粒。种子近圆形或椭圆形,长1.5~1.8厘米,宽1.2~1.5厘米,厚约5毫米,种皮鲜红光亮。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产地:

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多生于河旁、山坡、山谷林内地带。

用途:

红豆树是红豆(树)属中分布于纬度最北地区的种类,较为耐寒。木材坚硬细致,纹理美丽,有光泽,心材耐腐朽,为优良的木雕工艺及高级家具、特种装饰、镶嵌等名贵用材。根与种子入药。树姿优雅,树冠浓阴覆地,可作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种子鲜红亮丽,收藏多年色彩如初,常用来赠送亲友,以寄怀念之情,自古以来都把红豆作为情爱相思的象征之物。现大树极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先育种植法

红豆杉资源的保存和种苗的快速繁育,是解决紫杉醇用材林建设的基础,大面积营造红豆杉人工林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关僵.用红豆杉种子繁育苗木时,要住意种子的储存方式,要沙种混藏或控温处理,这对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要搓伤种皮、温水浸种、药剂激素处理。出苗后遮阴是育苗的关僵�可防止苗木高温灼烧保持湿润、透光度在40%为宜。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出苗率均可达到70---80%,要求出苗温度高于15度。

实生苗幼苗的动态生长情况是:实生苗的株高和茎粗在出苗的前两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长加快。3---5年,年增加量可达20---30CM.

注:红豆,分布于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为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种子米红色。其根、叶、种子均有毒,种子毒性最大

什么叫赤小豆?

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后者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原植物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临床用名有赤小豆。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

《名医别录》:味甘,酸,平,温,无毒。主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药性论》:使,味甘。能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不过三度差。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差。通气,健脾胃。

《日华子本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开宝本草》:味甘、酸,平,温,无毒。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本草衍义》:食之行小便,久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阴中之阳,无毒。

《本草》云:主下水排脓,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又治水肿,通健脾胃。赤小豆,食之行小便,久食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赤小豆花:治宿酒渴病,即腐婢也。花有腐气,故以名之。与葛花末服方寸匕,饮酒不知醉。气味平辛。

《本草经疏》:赤小豆,禀秋燥之气以生,《本经》味甘酸,气平,无毒。然详其用,味应有辛,非辛平则不能排痈肿脓血,及疗寒热热中消渴也。凡水肿胀满,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泄,利小便也。十剂云:燥可去湿。赤小豆之属是矣。吐逆者,气逆上升也。卒澼者,大肠湿热也。甘酸敛逆气,辛平散湿热,故亦主之。

简误:陶引景云: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肿胀满,总属脾虚,当杂补脾胃药中用之,病已即去,勿过剂也。基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热,从小便利去。若用之过多,则津液渴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本草蒙筌》: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外科称要剂,脚气为捷方。散痈肿,末调鸡子清箍;下水气,末入通草汤服。小儿急黄烂疮,取汁洗之,不过三度;大人酒醉燥热,煎汁饮下,只消一瓯。和桑白皮煎,治湿痹延手足胀大;同活鲤鱼煮,疗脚气入脐腹突高。但专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

《本草乘雅》:豆为肾水之主谷,赤小者,又为肾之心物,水之用药矣。故主水用不行,致作水肿及痈脓尔。别录广之治寒热,热中消渴者,以寒本之气,入通于肾,而病热标之,亦肾气不周于胸,消渴引饮也。泄利癃闭,正水无用,腹满为枢机转阖,吐逆卒澼,为开阖两持。仲景用赤小豆汤,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之义,可默悟矣。

《药性解》: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无毒,入心经。主消热毒,排痈肿,解烦热,补血脉,止泄泻,下水气,利小便,除大便血,解小麦毒。

按:赤小豆,南方心火之色也,故独入之。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又曰心主血,故主疗如上。小肠者,即受盛而与心应者也,故亦能利之。《衍义》曰:久服令人黑瘦枯燥,亦以利小便之故耳。

《本草备要》:通,行水散血。《十剂》作燥。

甘酸思邈咸冷。色赤,心之谷也。性下行,通小肠,利小便,心与小肠相表里。行水散血,消肿排脓,清热解毒。治泻痢脚气,昔有患脚气者,用赤小豆袋盛,朝夕践踏之,遂愈。同鲤鱼煮食汁,能消水肿,煮粥亦佳。敷一切疮疽。鸡子白调末箍之,性极粘,干则难揭,入苎根末则不粘。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赞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中贵任承亮亲见后,任自患恶疮,傅永投以药立愈。问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伪也。后过豫章,见医治胁痈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曰耶?医惊拜曰:用此活三十余口,愿勿复宣。止渴解酒,通乳下胎,然渗津液,久服食人枯瘦。《十剂》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按二药未可言燥,盖取其行水之功,然以木通、防己为通剂,通燥二义似重。故本集改热药为燥剂,而以行水为通剂。

《本经逢原》:即赤豆之小而色黯者,俗名猪肝赤,其性下行,通利小肠,故能利水降火,久食令人枯燥。瓜蒂散用之,以泄胸中寒实,正以其利水清热也。生末敷痈肿,为伤寒发颐要药。发芽同当归,治便红肠痈,取其能散蓄积之毒也。

《本草崇原》:赤豆煮熟,其味则甘,生时其气微酸,故曰甘酸平。豆者,水之谷也,其性下沉,是主从上而下,由外而内,色赤属火,又主从下而上,由内而外。《本经》主下水肿,乃从上而下,由外而内也。排痈肿脓血,乃从下而上,由内而外矣。

《本草求真》:〔批〕利小肠湿热。

赤小豆专入心,小肠。甘酸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入阴,通小肠而利有形之病,故与桑白皮同为利水除湿之剂。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是以水气内停,而见溺闭腹肿,手足挛痹,痈肿疮疽,非此莫治。朱氏《集验方》云: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取小豆七七粒为末,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后患恶疮近死,尚书郎傅永授以药,立愈。叩其方,赤小豆也。予苦胁疽,既至五脏,医以药治之,甚验。承亮曰:得非赤小豆耶。医谢曰:某用此活三十口,愿勿复言。有僧发背如烂瓜,邻家乳婢用此治之如神。但其性最粘,敷毒,干则难揭,入苎根末,即不粘,此法尤佳。且能止湿解酒,通胎下乳。陈自明:予妇食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至十剂取此为燥,亦以水行而燥自生之意,并非因其药性本燥而言也。故书又戒多服则令人津液枯槁而燥。

《得配本草》:甘、酸。入手少阴、太阳经。行水散血,消肿排脓。通乳汁,下胞衣。

得鲤鱼,治脚气;得通草,下心气;得杏仁泄肉里湿热。配鸡子白,敷痘后痈毒;配根末,治痈疽神效。佐桑皮,去水肿;合黄蜡,治水谷积痢。

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

《本经疏证》:人身阳非阴不生,阴非阳不化。水火者阴阳之徵兆,故火贯水中,则水用宣,水藏火中,则火体靖。水用宣则五液各归其所,而无水溢之患,火体靖则诸气各由其道,而无煎灼之疴。痈肿脓血,火反灼水也。水肿者,火不行水也。虽然,痈肿脓血,是血分病,水肿,是气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盖气血缘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顺者矣。谷气者归脾,豆又以象形为肾谷,赤小而紧,则又被心气于肾,所谓贯火气于水中,蓄水气于火内,乃其要则在乎本归脾,能吸火精防水溢也。(吸火精火生土也防水溢土克水也)然凡物之于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不必能抑其盛,痈肿脓血为火之有余,水肿则火之不足,赤小豆两者兼治,既损其盛,又补其衰,洵神已乎。而不知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故其凑于阴者,即不足于阳也。矧气血同以谷而化,化谷同以火为用。设使阴阳不平,火随化机而滞于血,则气分之火自衰,而为患于此,即不为患于彼。故气分为水肿,亟提血分之火,使转而和阳,则肿已,血分为痈脓,便撮其中之热,转随阳分而泄,则痈亦已,以同为脾家化气化血之火也。试观仲景之用赤小豆瓜蒂散,岂不以火入阴中,水无所藉以行,遂结于胸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岂不以火蒸于中,不能化外之湿,湿盛于外,不得交在中之阳以相经乎;赤小豆当归散,岂不以热迫于血,而阳分反无热乎?亦良以凡豆均钟生气于晚春,告成实于早秋,独此则布种生苗于中夏,成实必至秋尽,是其色红体小,禀气于火者,偏徘徊凉风清露之中而成其质,则其偏能引火气达于火退之处,而拔火气之正盛以转变凉爽之区,又何疑焉?予以赤小豆治肿,凡阳水益见其功,因悟及此。

渴有虚实,渴而小便多者,虚渴也;渴而小便不利者,实渴也。两者均于消渴病见之,伤寒中仍有饮水不化,水停生热而渴者,尤实中之实,此其验当以脉浮数,或水入即吐,或自汗出为凭。盖肠胃之受盛有限,水入之无节难量,故满则泄则溢矣。此则以伤寒而论,若杂病亦有水与热相搏而不相入者,则水不能化津,火适足以耗液,相搏则寒热,不相入则消渴,或阳结于上,阴溜于下为泄利,或不泄利为腹胀满,或反逆于上为吐,或入于幽隐成澼,皆可以利水已之。但察其水系未化者,以五苓散治之,使其上而后下,若其已化,则直以赤小豆通之可也。

《本草新编》: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入脾经。下水,治黄烂疮,解酒醉,燥湿浸手足肿大,疗脚气入脐高突。但专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亦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也。

《本草分经》:甘、酸,平。色赤入心。性下行而通小肠,行水散血,清热解毒。敷疮通乳汁,下胞胎。最渗精液,不宜久服。

红豆豆的花是什么花

朱砂根:果实是鲜红的球形,观赏性较强。 火棘:果实是橘红色或是深红色近球形。 南天竹:浆果的颜色一般是鲜红色。 虎刺:会长出近球形的红色核果,单果大小在4-6毫米。 赤小豆花:花朵凋谢后会长出椭圆形的暗红色种子。

红豆豆的花有哪些

1、朱砂根

朱砂根是多年生灌木植物,株高度在1-2米之间,茎干粗壮且无毛,叶片是革质椭圆形,白色的花朵成簇生长在枝稍顶端,果实是鲜红的球形,果期时间在10-12月份,观赏性较强。

2、火棘

火棘属于常绿灌木植物,侧枝生长较短,老枝是暗褐色且无毛,果实是橘红色或是深红色近球形,单果直径大约5毫米,果期时间在3-5月份,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耐贫瘠和干旱。

3、南天竹

南天竹是常绿小灌木植物,最高能长到3米,嫩枝初生是红色,老枝是灰色,羽状复叶生长在枝稍顶端,浆果的颜色一般是鲜红色,极少数是橙红色,果期时间在5-11月份。

4、虎刺

虎刺是多年生灌木植物,全株覆盖针状刺,叶片是心形或卵形,有明显的中脉,花萼的形状是钟形,有紫红色的斑纹,会长出近球形的红色核果,单果大小在4-6毫米,果期时间从冬季持续到次年春季。

5、赤小豆花

赤小豆花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株高度在30-90厘米之间,茎干上有白色长硬毛,叶片是斜方状卵形,叶腋间会开出黄色花朵,花朵凋谢后会长出椭圆形的暗红色种子,果期时间在8-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