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这是什么树,已开花,在江苏北部

天目木兰

  天目木兰形如白玉兰,但花色不如紫玉兰的颜色深,也不如二乔玉兰那般红白分明,而是均匀的粉红色。其花期相对早于其他木兰,伴有淡淡的清香。同时它的花蕾入药还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润肺止咳的功效。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砍伐、火灾以及群众采摘花蕾入药、践踏林地等使得天目木兰的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加上其生长缓慢,结实率小,种子发芽率低,自然更新能力弱,林下几无实生苗,导致天目木兰植株量越来越少。

拉丁名:Magnolia amoena

科属:木兰科木兰属

珍稀濒危或保护等级: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嫩枝向阳面紫红色。叶革质,倒披针状椭圆形。先花后叶,花单生枝顶,花被外面淡红色,里面白色,春季开放。

分布与生境:产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林中。

保护价值:我国特有种,对研究本科的分类、分布有学术意义。为著名的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致危因素:植株稀疏散生,结实率低。

行动吧:杭州植物园在50年代中期进行了引种栽培;浙江西天目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其保护。

植物小知识:花中的“活化石”

天目木兰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治酒疸,重舌,痈毒。

附方

治肺损咳嗽,痰中带血:天目木兰干花苞一两,牛人参(豆科苦参)、桔梗、明党参各五至六钱,甘草二至三钱。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备注

此外,同属植物黄山木兰的花蕾亦同等使用。其主要区别为:树皮近光滑,小枝初有绢毛;叶聚生于嫩枝顶部,长椭圆状倒卵形,上面网脉显著。

摘录

《*辞典》

天目木兰和景宁木兰的区别

直径,生活环境。

1、直径。天目木兰的直径为5厘米,景宁木兰的直径为6厘米,直径不同。

2、生活环境。天目木兰的生活环境喜阴凉,景宁木兰生活环境喜温暖,生活环境不同。

天目木兰的介绍

天目木兰,原名:天目玉兰,1拉丁文名:Magnolia amoena Cheng 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或灰白色;芽被灰白色紧贴毛;嫩枝绿色,老枝带紫色,叶纸质,宽倒披针形,倒披针状椭圆形。花单生枝顶呈杯状,花被片9,淡粉红色至粉红色,花丝紫红色,芳香。聚合果圆柱形,蓇葖表面密布瘤状点。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生于海拔200-2400m的林中。2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天目木兰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Tiān Mu Mu Lan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天目本兰的花蕾。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8~12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纵裂。小枝带紫色,芽具白色长柔毛.叶互生,膜质,宽倒披针状矩圆形或矩圆形,长10~1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下面叶脉及脉腋有毛;叶柄长8~11毫米。花先叶开放,单生于枝顶,杯状,有芳香,直径约6厘米;花被片9,形状相似,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约5~6厘米,粉红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约1厘米,花丝紫红色。聚合果圆筒形,长约4~6厘米;菁荚少数,木质,有瘤状点,顶端圆或钝。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杂木林内.分布浙江。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治酒疸,重舌,痈毒。

【附方】治肺损咳嗽,痰中带血:天目木兰干花苞一两,牛人参(豆科苦参)、桔梗、明党参各五至六钱,甘草二至三钱。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备注】此外,同属植物黄山木兰的花蕾亦同等使用。其主要区别为:树皮近光滑,小枝初有绢毛;叶聚生于嫩枝顶部,长椭圆状倒卵形,上面网脉显著。

【摘录】《*辞典》

天目木兰栽培技术

概述

用种子繁殖。严防外种皮发霉,9月下旬将采得的聚合果,堆于室外促使后熟,日晒脱粒后用草木灰或细沙拌和擦洗外种皮,阴干沙藏。冬播或次年春播均可。

天目木兰生长较快速。在采伐迹地上可用种子繁殖,或进行人工育苗造林。

适宜的环境

天目木兰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带,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轻者小枝枯死,重者会全株枯死。天目木兰性喜光,稍有遮荫即可影响生长速度。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在昆明良好环境下,1年苗可达1.5-2米高,3年生高达9米,10年生高约20米,20年生高约30米,以后生长渐慢,6年生即可开花结实,15年后进入盛果期。

播种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覆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覆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天目木兰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移栽及幼树管理

1、移栽。6月上旬雨季开始后进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每亩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浇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2、施肥及虫害防治。成活后,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或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天目木兰易受黄蚂蚁为害,在移栽成活后,用10%二秦磷颗粒剂每亩500克或3%辛硫磷每亩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与土壤拌匀,可防治黄蚂蚁的危害。

3、幼树管理。成活后的幼树林应禁止放牧,及时铲锄树苗周围的杂草,有条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树苗长至2-3年后,每年进行修枝1次,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4年后即可采叶提取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