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天然的杀虫剂——除虫菊

      除虫菊,拉丁学名:Chryaanthemum cinerariaefotiumvis.,别名:白花除虫菊,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群岛,中国江南各地均有栽培。

      除虫菊株高30~70 cm,全株灰绿色,披绿色细毛。主根圆锥形,侧根多,细长呈须状,淡褐色。茎多分枝。叶2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条形,端尖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0~20cm:基部叶有长柄,上部叶近于无柄。头状花序单生枝顶,直径约3cm;舌状花白色,先端3裂,中部管状花黄色,5裂:瘦果窄倒圆锥形,长约4cm,具4~5条棱,光滑或具腺点。花期5~6月,一年开2次花,花期可持续1个月左右,盛花期一株可挂花200朵左右,很有观赏价值,可用于优化环境,也可盆栽。

     除虫菊性喜温暖、向阳、湿润,不耐严寒,适应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生长,一般低山、丘陵、平原均可种植,栽植期9月~12月、2月~6月。

      除虫菊是制造绿色植物农药的首选理想原料,也是要求集约化栽培的杀虫植物,全草入药制粉,可用于治疗皮肤病“疥癣”,幼儿“打虫药”的草药。除虫菊主要含有除虫菊素和灰菊素,除虫菊的根、花、茎、叶都含有毒虫素物质,是提取除虫菊酯的原料。杀虫药剂的除虫菊酯基团是包括从除虫菊花衍生的天然除虫菊醇和在化学结构上相似于天然化合物的合成衍生物。除虫菊酯是一种理想的杀虫药剂是由于用很少剂量就可以迅速击倒昆虫且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的原因。除虫菊酯是合成敌杀死、速灭杀丁等各种杀虫剂的好原料,是蚜虫、蚊蝇、菜青、棉铃等害虫的死敌。也是制成蚊香、避蚊油、灭虱粉的重要原料,可以杀蚊驱蝇,对臭虫、虱子及跳蚤均有特效。除虫菊既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用它作为室内驱除蚊、蝇的观赏盆景产业发展,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每亩可收益上万元。

     除虫菊有两种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但除虫菊的主要收获器官为花,用种子繁殖则是对经济器官的一种竞争;分株繁殖的速度慢,受植物生长期的限制,而且不适合大规模生长,因此不能满足市场对除虫菊苗木需求。为了解决除虫菊苗木紧缺问题,可以采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大量繁殖除虫菊纯种苗,该技术是一种植物无性繁殖领域用于多种经济植物产业化大规模、低成本快速生产苗木的高新技术。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试验室条件,育苗设施简易比组织培养快繁投入低几十倍,比常规育苗极大的节约了种质材料,所用外植体繁殖单位材料用量比常规育苗用量少3-8倍;接种速度极快,是组织培养的3-5倍,劳动效率极高。此技术将为进行产业化生产除虫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除虫菊种子种植方法是什么?

除虫菊种子种植方法:

1、除虫菊播种前,要将种子先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晾干,备用。

2、将晾干的种子与草木灰均匀的混拌,然后放在整好的苗床中,均匀地撒入畦面,播种后可以撒一些稀薄的粪水:,然后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细土,或者火土灰,以覆盖住种子的程度即可,并用树枝或者玉米秸秆等覆盖住遮阴,一般7~10天即可出苗。

3、出苗后逐渐揭去覆盖物,苗出齐以后,然后进行间苗,松土和除草,并追施肥水。

4、当除虫菊的小苗长到20厘米的时候即可移栽到种植地,种植地一定要施足基肥,然后深耕一遍,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

除虫菊种子种植注意以下几点:

除虫菊种子种植播种时间:

除虫菊种子一般是在秋季播种,以八月份为好播种时间,这个季节气候最为适宜种子发芽,播种后第二年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当然,因为不同的地方气候差异较大,所以播种时间也要因地制宜。

除虫菊种子种植生长环境:

除虫菊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它生长期间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补给,才能让它生长得更加顺利而健壮,所以种植地最好选择在离水源近的地方,土壤也要比较肥沃,播种前需精整土地,施足底肥,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除虫菊种子种植种子选择:

种植除虫菊选种非常的重要,这能直接决定种子发芽率,一定要选择成熟饱满、完好无损的种子,最好是当年采摘的新种,会有更好的发芽效果。并且还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把浮上来的干瘪或者有损伤的种子丢掉,用剩下的优质种子进行播种。

除虫菊为什么可以灭虫?

因为蚊香里面含有除虫菊的成分。除虫菊花朵中含有0.6%~1.3%的除虫菊酯和灰菊素,除虫菊酯是一种无色的黏稠的油状液体,当蚊虫接触之后,就会神经麻痹,中毒而死。

除虫菊(Chrysanthemun cinerariifolium)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0厘米,全株被有白色绒毛。6月间抽出花茎,顶生头状花序,四周为一层白色或红色舌状花,下部着生少数叶片。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英国、巴西、南斯拉夫等国较多。已知世界除虫菊有15种,其中含杀虫有效成分较高的为4种,常用于家庭治虫的有白花除虫菊和红花除虫菊两种。红花除虫菊早在19世纪前于波斯栽培,供观赏和制作杀虫药剂;白花除虫菊叶形似西瓜叶,又称瓜叶除虫菊,1840年在南斯拉夫被发现,经多年治虫应用,其杀虫效率高于红花除虫菊,是广泛用于人工栽培的优良除虫菊。我国最早引种除虫菊大约是1919年,上海化学工业社从日本引进一些种子,分别种植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20世纪40年代该社将除虫菊推广到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目前,我国除虫菊的主要产区是浙江。

除虫菊有哪些特征?

(沈栋侠)

除虫菊(Pyrethryum cinerariifolium Trev.)为菊科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原产南斯拉夫的亚得里亚海沿岸达尔马提亚地区。我国引种除虫菊约在1919年,由上海化学工业社从日本引进种子,分别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种植。现国内南北各地有栽培,但以浙江省瑞安、平阳、黄岩等县的栽培面积较大。以花入药。含有环丙烷羧酸酯的衍生物、除虫菊素Ⅰ、Ⅱ和白花除虫菊素Ⅰ、Ⅱ等。味苦,性凉。有虫的功能。外用治疥癣;制成煤油浸剂,喷射杀蚊、蝇、虱,亦可研末撒入粪缸内杀蛆,或制成熏烟剂以驱蚊。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

一、形态特征

植株高30—80cm,全株被灰色细毛。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基生叶具长柄,上部叶近于无柄;叶片卵形或长圆形,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被白色绒毛。头状花序顶生;苞片椭圆形,边缘膜质;花序边缘有一轮白色舌状花,具雌蕊,中央密集多数黄色管状花,两性。瘦果,线形,成熟后褐色,有冠毛。染色体数n=9(图18—12)。

图18—12 除虫菊形态图

二、生物学特性

(一)种子特性

种子易丧失生活力,寿命较短。隔年或陈年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当年采收新鲜种子,其发芽率40—50%。种子发芽适温18℃左右。

(二)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除虫菊是长日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原产地的平均气温15℃左右,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25℃,超过25℃,植株生长受抑制,30℃以上生育即停滞。它适应性较强,耐干燥,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生长于中性及微酸性砂质壤土上,土壤酸碱度以PH6.0—7.0为宜。过于粘重或低洼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我国栽培的为白花除虫菊。红花除虫菊〔C.roseum Weber et Mohr.=P.coccineum(Willd)Worosch.〕原产于伊朗,花型大,早熟;抗病性强,但着花数少,产量低,除虫菊素含量也低,杀虫效果差,不适合作杀虫剂原料。花红色,作观赏栽培〔1〕。

(二)选地整地

宜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按各地耕作习惯耕翻土地、施基肥、整地作畦或作成苗床。

(三)繁殖方法

种子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法。

(1)育苗移栽

一般在苗床播种育苗。播后当年或第二年移栽,第2—3年开始收花。播种分春播和秋播。南方宜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北方行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前种子需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入18—20℃的温水中浸6—8小时,浸后用湿布覆盖,每天翻动1—2次,当有1—2%的种子萌发时即播。因种子细小,须拌掺15—20倍的细土,撒播或条播于苗床。条播行距10cm。每亩用种量0.4—0.5kg。播后覆盖细土或草木灰,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稍加镇压,铺盖一层草秸,保持土壤湿润,10—20天即可出苗。随着出苗,逐渐揭去盖草。幼苗出齐后,适当除草、间苗,追施稀薄粪水,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高10cm时,即可出圃,按行株距50×30cm定植。每穴定植1株,栽种时须注意深度不宜过浅,防止伤根。定植后应立即浇水。每亩可定植3000—4000株。

(2)直播

初秋或早春,按行株距50×30cm进行穴播,穴深3cm,播后浅覆土,浇水。苗期管理与育苗移栽法相同。间苗1—2次,在苗高10—15cm时定苗,每穴1株。

2.分株繁殖

除虫菊萌蘖多,在秋季9—10月份,将3—4年生母株挖出后,剪除病弱枝叶和衰老的根系,按植株生长年限或大小分割为2—3株,每株需有须根,按行距50cm、株距33cm开穴,浇水后栽植,覆土压实,10天左右即可成活。第二年开花结果。从生产效果比较,此法不如种子育苗。

(四)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结合中耕进行补苗和除草、施肥、培土等管理。每年收花后结合收割地上植株,清除杂草。雨季应注意排水,避免积水而引起烂根死亡。肥料可施用人畜粪、硫酸铵、饼肥或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骨粉。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蒌缩病(Diplodia chrysanthemella Ikata.) 发生于5月中旬至7月下旬。被害初期叶面有直径1—2mm的黑斑点,逐渐扩大,叶脉被侵害,叶卷缩,花梗变曲,不开花,严重时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拔除病株,撒施石灰粉消毒病穴;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冬季清园,处理残株。

此外,尚有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一)留种

在开花时选择栽培2—3年生的健壮植株、无病虫害、开花早而花朵大的留作采种用,待果实呈淡茶褐色时即可采收,收后晾干,剥下种子,扬净去杂后贮藏。

(二)采收

秋季移栽后第二年可开花,3—4年开花量最高,5年后植株衰老花量减少,生产上需要倒茬。采收期5—6月。在盛花前期为采收适期。采花应待舌状花展开、外围管状花开放时,选择晴天分批捋摘花朵。

(三)加工

采收的鲜花须及时晒干,防止霉变。晾晒时温度在50℃以下为适宜。最好悬放在竹帘上或竹筛中。粉碎时磨粉机转速不能太快,以免因高温的影响降低药效。已加工好的除虫菊粉应密封贮藏在箱或桶中,防止潮湿。否则日光、空气、碱等均能使之失效。贮藏1年以上,有30%以上的除虫菊素分解。每亩产鲜花300—400kg,折干率为20—25%。

除虫菊高产栽培技术

除虫菊,别名白花除虫菊。为菊科除虫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供药用,对蚊、蝇、蚤、虱等害虫有驱杀作用,但对哺乳及鸟类动物却很安全,是一种无污染的天然杀虫药物。外用可治疥癣。主产地有江苏、浙江、山东等省。

一、生长习性

除虫菊喜温暖气候。耐寒、耐旱、怕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做成1.5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除虫菊用种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栽。也可分株繁殖。播种期有春播和秋播。

育苗:将除虫菊种子均匀地撒入整好的畦面上,轻松土表层,使土盖没种子,浇水保墒,以利出苗。10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播种量2公斤。齐苗后,加强田间管理,苗高20厘米即可移栽。

移栽:选阴雨天气,将除虫菊苗按行株距3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分株繁殖:选生长健壮、无病害的4~5年生老株,于春季萌发前挖出根,分成数株,按行株距4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 、田间管理

除虫菊齐苗后或移栽成活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立即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每年6月采花后,将离地面5厘米处的老茎叶全部割去,以减去养分消耗,促进幼株萌发。并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土杂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5年以后植株衰老,产量减少,应重新种植。

   五、病虫害防治

除虫菊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白绢病。防治时,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整地时,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10克施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于发病初期70%敌克松15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根腐病,可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害虫主要有蛴螬,蚜虫,线虫,可按常规防治。

六、收获与加工

除虫菊于5—6年盛花期时采摘。将采摘的花朵晒干或烘干后即成商品出售。亩产量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