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改良的方法:

1、土地深耕

有些种植户耕地深度只有10厘米!这样耕地是不对的,长期这样耕地会导致土壤耕作层变浅、耕地逐渐板结严重,土地保墒性、透气性差,降低农作物产量!

正确的耕地深度应该是20-30厘米!这样的土地深耕才能让土壤通风透气,才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构造,才可以起到不错的抑制效果。

2、合理选肥

种植户合理的选肥很重要!常用化肥的致盐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钾尿素三元复合肥二元复合肥。由此可见,含氯化肥的致盐力较强,其次是硝酸盐、硫酸盐肥料,大棚土壤施用时要特别注意!

3、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经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会转化形成腐殖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土壤碱性。另外,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有机酸,这样就能酸碱中和,起到缓解盐渍化的目的。

种植户需要注意一点,使用有机肥时,如果是使用粪肥,一定要用彻底腐熟的粪肥!不然会引起种子不发芽、烧苗、烧根,土壤盐渍化还越来越严重!

4、增施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可以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打破土壤板结,调节和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气性能,让土壤更适合作物生长。

不过种植户需要注意它不能和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稻草灰)、过酸或过碱的肥料等混用,或者直接将菌肥撒地表,不能在高温干旱,零下温度条件下施肥,不能把菌肥和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这些情况都很容易杀死菌肥中的生物菌。

5、多用腐殖酸类肥料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主要成分,而腐殖质主要是依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得来的。因此,向土壤直接补充足量的腐殖酸可以大大提高团粒结构形成的数量,从而改善土壤板结问题。

种植户要注意施用时的温度,一般温度在18度以上,但不能高于38度,因为腐植酸类肥料在天冷的情况下见效慢,而温度过高,就会降低干物质的积累,效果就会不好。

如何改良土壤

可以通过使用土壤调节剂,间作绿肥,活用蚯蚓,科学施用化肥,增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

1.使用土壤调节剂

土壤调节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平衡土壤的酸碱度等,但选择时要了解土壤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对于不同性质的土壤要选择不同的土壤调节剂,同时也要严格按照说明来确定用量,否则会出现其它的副作用。

2.间作绿肥

在果树之间种植苜蓿、苕子、绿豆、草木樨等作物,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容易栽培,肥效高,还可以用做饲料,是一种低成本的优质肥源。

3.活用蚯蚓

蚯蚓可以改善土壤的肥性,日常栽培中,可以在土壤时放一些蚯蚓,让土壤变得疏松,同时还能起到保水的作用。

4.科学施用化肥

科学施用化肥主要是测土施肥,也就是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施肥。土壤缺哪种元素就施哪种肥,缺多少就补施多少,切忌为了高产而过量使用化肥。

5.增用有机肥

有机肥的养分全面且有机质含量丰富,能有效解决土壤盐渍、板结等土壤问题。据研究,果园或农场的丰产,与泥土里有机质含量高有密切关系。

土壤改良包括哪些内容?

银杏对土壤虽然有很强的适应性,但要使树体发育健壮、早实、丰产和稳产、经济效益高,仍需要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及其理化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地上部的开花结实。

土壤改良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层、淘沙换土、培土掺沙、低洼盐碱地排水洗碱、酸性土壤施石灰石和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

土壤改良

灾毁土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比例及综合肥力都较低,复垦后土壤改良是土地平整工程中的重点,灾毁土地中土石混杂和低洼田土壤是最常见且特殊的两种,因此主要介绍这两种土壤的改良技术。

(一)土石混杂土壤改良技术

泥石流、滑坡和洪水损毁土地的土壤中石砾、砂粒和粉粒较多,黏粒很少。由于含砂石多,土壤松散,结构很差,虽然易于耕作,但是灌溉后土壤容易紧实,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砂粒大多较粗,大孔隙多,加上土壤松散,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差,因含水量少,热容量较小,所以昼夜温差变化大,土温变化快,不利于作物生长;灾毁土地的植物覆盖较差,当地面坡度较大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细粒被不断冲走,剩下粗砂和砾石,底土紧实,土层变薄,作物根系难以深扎。

土石混杂土壤改良主要有以下技术:

(1)客土掺泥,调节土壤质地。灾毁土地复垦时在土石混杂土壤中直接掺入黏性肥泥,增加土壤黏粒含量,再通过翻耙等使泥、砂混合,达到泥、砂比例适中,使土壤微团聚体增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肥泥可采用塘泥、河泥、湖泥、沟泥和生活污泥等,掺入量根据灾毁土地土壤的具体性质而定,一般肥泥量按每亩2000千克左右进行,黏性熟土掺入量则按每亩2500千克左右进行。

(2)合理施肥。主要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料养分丰富,肥效稳定,能不断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其含有的有机质还能使砂粒团聚。有机肥可采用发酵熟化的人类、生物粪便和作物秸秆,也可以种植绿肥,每亩播5千克左右,与磷肥和灶灰拌合均匀后进行播撒。

(3)因土种植,培养地力。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种植的作物,一般选耐旱、耐瘠作物,如花生、芝麻、绿豆、蚕豆、红薯等。

(4)加强田间管理。土石混杂土壤应随耕、随耙、随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合理密种、间种和套种,增加地面作物覆盖率,防治干旱。

(二)低洼田土壤改良

灾毁土地中的低洼田主要分布于河道两岸、堰塞湖及大面积塌陷积水区等,土壤遭到洪水或积水的浸泡、淹渍,形成渍、烂、陷、冷的沼泽化土壤的低洼田。雨季地表水汇集及洪水泛滥,农田渍水难排,土壤表层被淤积,耕作层变浅,土粒水分饱和,土壤含水率过高,透气性差,好氧性生物活动力弱。

低洼田土壤改良主要有以下技术:

(1)开沟挖渠,加强田间灌排设施。改良低洼田的关键就是“疏”,首先要疏通河道,修建堤坝,分区蓄洪;然后根据灾毁土地地形地势、土壤特征及渍水类型、范围和数量等,因地制宜地修建主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级排灌设施,沟渠的宽度、深度、材质和规划间距要根据灾毁土地具体情况而设置。总之,通过渠系要达到相互贯通,排除渍水,降低地下水位,消除串灌串排。

(2)开耕晒土,促进土壤风化。在做好田间排水后,对田块晾晒后进行深翻耕,晒透泥土,疏松土块,改善土壤的水、气、肥、热条件,促进土壤风化和熟化。

(3)施用热性肥料。低洼田的土性冷,速效养分缺乏,可增施含磷、钾的肥料,如腐熟的牲畜和人粪、堆肥、草木灰、秸秆还田及速效磷、速效钾等。同时,在种植时也可化肥蘸根移植,如每亩采用10 千克左右的过磷酸钙、尿素和氯化钾各0.7千克左右与75千克左右的泥浆搅拌均匀后蘸根。

(4)改良耕作制度。低洼田最好采用水旱轮作,以浅化泥层,改善土壤结构,如实行小麦(油菜)—水稻轮作制或在期间套种玉米、豆类或红薯,变成“两旱一水”制。

(5)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对于常年有积水地区,可按照低洼田的地势、渍水层度、排水时间等,实行种养结合。如种植莲藕、茭白、芦苇等水生植物,也可以将低洼田改成池塘,既可蓄水又可养殖水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