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图片简笔画手绘,为什么裹小脚这种残忍的行为?

古语有云: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可见缠足这种陋习对女性造成的痛苦有多大,这一种古代的畸形审美观,祸害了中国女性千年之久。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缠足是种残忍行为,为何在民间如此盛行经久不衰呢?这要从缠足的起源谈起。

缠足的起源和缠足的过程

据考证缠足始于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后宫。在李煜后宫中,有一舞女叫窅娘,她纤丽善舞,风姿绰约,李煜专门命工匠制作一台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璎珞,中作五色瑞莲。又令窅娘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而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后主颇为欢喜。

此后的千年之中,缠足便成为女性高贵优雅的象征,尤其在明清两代,缠足成为祸害了无数女性的陋习,一直到五四运动后,才逐步把这种陋习加以废除。

虽说缠足是自主自愿的,但在一些文人雅士的宣扬下,缠足不可避免的成为男人口中的雅事。比如苏东坡在词中写道“纤妙说应难,应从掌上看。”连豪放派的辛弃疾都不可避免的写出了“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的词句来,由此可以看出,三寸金莲实在是当时女子的一种美的表现方式,也多是迎合男性的审美而为。

当然,缠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约从五六岁起,在八月二十四这天为女子缠足,缠时先脚拇指以外的四指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条裹紧,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行走之时让人搀扶,以活动其血液。晚上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脱落。这样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七八岁,再将指骨弯曲,用裹脚布再次密缝,此后日复一日的加紧束缚,使脚变形,最后只靠脚上的大拇指行走,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的地步才算大功告成。

如此痛苦的过程富贵人家缠足也就罢了,为何风靡各个阶层女性人群呢?

首先,缠足是女性富贵优雅的象征。清朝有一首打油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姐下楼格登登,丫头下楼扑通通,同是一般裙钗女,为何脚步两样声?”从这首打油诗就可以看出缠足在当时应该是女性尊贵的表象特征。元人伊世珍在其《琅环记》中写着缠足的理由。

问富贵家女子必缠足何也?答曰:吾闻之圣人重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阀之中,欲出则有帷车之载,是无事于足也。

以上可以看出,缠足的确是显示身份的一种象征,因为普通农家的女性毕竟还是要靠劳动吃饭,自然不会无事来缠足,凭空白添麻烦。

其次,为了迎合古代男性的审美观。如李煜宠爱的舞女窅娘就是这样一个心态来迎合男人的。明朝唐伯虎在其诗句中赞叹三寸金莲道:“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尖一对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除了这些闺房之乐外,男性把缠足之绣花鞋都当成了行酒娱乐之具,并美其名曰“金莲杯”,明朝陶仲仪曾记载“杨铁崖见舞女有缠足纤小者,脱其鞋载盏以行酒”的故事,还有《水浒》中西门庆脱潘金莲绣花鞋来吃酒的故事。

还有更甚者,曾异想天开想以“缠足御边”。明朝中期,有名唤黄冈瞿的官员,建议御边时便主张“诱化其俗,令彼妇女习中国法,俱束缚双足为弓样,使男子惑溺,减其精力。”以缠足之术御边,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在是荒谬绝伦,怪诞之极。

最后,风靡各个阶层的缠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女子为能找个好婆家。这也是不容争辩的现实。在当时,不管穷人富人,娶妻一为生养二为金莲,相貌品德一般放在此二者之后的。河南安阳有歌谣说:“裹小脚,嫁秀才,吃馍馍,就肉菜。裹大脚,嫁瞎子,吃糠菜,就辣子。”为了女儿能找一个好婆家,就算爹娘再不愿意,也德狠心为她缠足,这也是被世俗所逼而致。

缠足是在女性阶层中是广泛性的,山西、山东、甘肃、陕西缠足之风最为兴盛,缠足成为女性最重要事情,如若是大脚则父母为耻,婆家为辱,女子下场会凄惨无比。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女性缠足虽然是一件极其痛苦残忍之事,但在当时却又几乎是一种作为女人的硬性指标存在着,与其一生的命运也息息相关,所以即便再不愿意,还是要继续进行这种不可思议的自残行为。

结语:愚昧造就陋习,陋习又约定俗成延续着这种愚昧。男人们口口声声念叨着圣人之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讽刺的是要求女性为了迎合他们这种特殊的审美观而损伤身体,所以说女性的缠足史既是一部风俗文化史,更是一部女性的血泪生活史。

柳树图片简笔画手绘,为什么裹小脚这种残忍的行为?

能带我们欣赏您原创的现代诗吗?

《你的美丽,已从此开始》

——记南通高铁西站

也是这样的时节,也是这样

浓郁的诗意,我们相识

相识于黄金海岸,长江之北

农作物纯朴,有礼

仿佛知晓我是他乡异客

花喜鹊绅士,轮番展示出黑白领结

风儿微动,十指柔柔弹奏

江南的水乡故事

徐徐蜡染的青花瓷,小桥流水

肚兜民居,走过我的眼眸

驻留心底

你告诉我说,这里是苏北

固有的行行田园小诗

此时,你已清新脱俗

告别过去,换了一身独具现代风情

穿插千年历史韵味的新衣

由大家闺秀,代替了小家碧玉

还是那么的含蓄,那么的欲滴

那么酥软事物的骨气

阳光站在不远处,与荷塘

交流着吴侬软语

评弹那一丝丝你的简约,矜持

温婉,与甜腻

众神聚焦凝视,我还来不及转身

你的美丽,已从此开始

用什么树木养殖金蝉效益最高?

用什么树木养殖金蝉效益最高?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金蝉在我们那边叫知了猴,节流龟,夏季是捕金蝉的季节,每天晚上,河边的树林里都是用手电灯照金蝉的。那时候有收的,一两毛钱一个。

随着照金蝉的越来越多,包括环境的影响,因为很多树木施化肥,影响金蝉幼虫的存活,现在金蝉的数量不如以前多了,本身金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所以延伸出了人工养殖。

人工养殖金蝉是一个长期项目,至少要24个月的时间有收益,金蝉本身在7月左右产卵在枝条里面,然后枝条上面的卵降落在树附近,卵在土壤中过冬直到回暖后开始长大,差不多到6月结束,钻出地面。金蝉幼虫主要是依靠树根的汁液作为食物,所以喜欢根系发达的树木,根系越发达,数量相对越多,个头也大。再就是树木的生长周期要短一些,最好一两年就能长的很好!

人工养殖金蝉需要有大量的树木,一般承包几十亩土地种植树木后养殖,目前养殖金蝉最适宜的树是柳树和杨树,柳树优势最大,首先柳树不怕干旱和洪涝灾害,成活率高,根系发达,本身夏季雨水丰富,生长旺盛,根系汁液多,所以特别适合金蝉的生长发育,其次是杨树。

杨树本身虽然没有柳树优势大,但是也是很不错的一种树木,树木长大了后还可以作为木材出售,也是一次不错的收入。

通过调研发现,也有很多人工养殖金蝉的用的是别的树木,比如一些绿化用树木,主要是本身土地都是承包的,比如承包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后到期后这些树木可以作为绿化树卖掉,这样也是收入。

就目前这种趋势来说,人工养殖金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利润高,投入少,我问过几个搞养殖的,他们说一般24个月就能有收益,一开始一亩地一年能有一百来斤金蝉,按照一斤100个核算,现在一般价格在我7毛钱左右,一亩地大约7000块钱,投入少见效快。随着时间推移,一亩地出金蝉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据说有到一亩地500斤左右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留言!不说了,拿着手机照金蝉去咯!

你有妙手偶得的作品吗?

记得那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五一长假我买了回家火车票。上车后,对面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比较健谈,会主动搭话,而我比较警惕,只是简单回应一下而已。坐在我旁边的姑娘爽朗大方,愉快地聊了起来。我就在旁边津津有味地听着。

这个男子老家是河北的,年轻时候独自去了南方闯荡,几年积淀后,在浙江宁波安家了。现在奔波于北方和南方做煤炭生意。他在南方扎根后,把自己初中毕业的侄女,也带去了南方。他侄女初中毕业,没啥文化,就学着维修洗衣机,那个时候,算是一门难得的手艺。他说他侄女闭着眼睛都知道洗衣机里面的构造。虽然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工作,但没有文化,比起在老家来说,薪资已经很高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稀记得那个中年男子说得两句重要的话。“一定要争取机会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啊”。于是返回学校后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如下:

偶得得一笔财富

也许这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想去的地方,可我们还未付诸行动;

也许这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听说过的世外桃源,可我们还未身临其境;

也许这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在新闻中知道的宏伟建筑,可我们还未亲眼目睹。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想法,但是一考虑现状,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退缩,选择放弃,便让我们这么多的想法埋葬在梦境中,埋葬在幻想里。

现状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也不是我们想选择就能选择的,更不是我们要逃避就能逃避的。可是,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有使自己丰富的权利,我们更有追求生活的自由。从现在开始,要学会争取,学会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学会自己去实践,哪怕孤身一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追求到我们想要的,才会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增长了我们在学校里,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人生的最大快乐莫过于此!

这样,我们边不会被每天的生活琐事所困,不会为一些不值得的斤斤小事所烦。我们便会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成为一个不屑一顾的人,成为一个不会烦恼的人。因而,我们便不会那么事故、圆滑,我们的生活也不会那么碌碌无为,我们的理想也不会那么庸俗、乏味;我们会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一个为心中的理想而不断奋进的人,一个永远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人!

当时,我们的写作老师正好要我们交一篇散文随笔,老师看了之后,推荐发表在我们学校的校报上。

这是我偶然得之的一篇文章。

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

《咏柳》中是如何描述柳树的

由于篇幅和句子格式的限制,在诗歌中,对事物的描述不能像形式自由的文体那么放得开,自由任性,而是精打细算、严丝合缝地对事物进行刻画和组织安排,以期达到形象突出鲜明而又言简义丰的效果。

作为一首咏物诗,描述事物的形象特征和方法是受其价值取向、表达目的所制约的。作者赋写的形象无外乎两种,一是描摹客观存在所具有的感性特征,即事物本身的形象投射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中的审美形象,这种形象虽然可以写得很炫酷,但无论怎么写,事物还是这个事物,如李峤的《风》。另一种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识投射到客观事物身上,即作者赋予对象一个主观意念中的形象,使之成为作者思想情感的寄托对象,描述时虽然还是具有事物原有的存在状态,但改变了事物的整体的自然属性,具有了人的情感意识和性质特征。我们可以用“借鸡下蛋”这一俗语更好地说明这种变化方式,即作品中描画的还是“鸡”那个对象,但作者最终达成的却是“蛋”这个形象。这种方式一般采用拟人手法,具有借物喻人抒情和托物言志寓理两种表达特征,如果作为单独的描写对象,以后者的情况更为突出,也更具类型意义。前者如李白《月下独酌》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的月亮、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雨”、孟郊《游子吟》中的“寸草”、“三春”;后者如于谦《石灰吟》、李纲《病牛》、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都是典型代表。

从以上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贺知章的《咏柳》诗似乎属于第一种。作为一个客观的形象,在刻画时,首先应该是抓住事物的某些特性,能把事物的形象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一棵柳树,当我们远远看到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注意什么呢,自然是它外观的整体:大小高矮、外形轮廓、色彩。“碧玉妆成”正好告诉了柳树的色彩感觉,看起来像碧玉的颜色,翠绿、带点透明的质感;“一树高”表明是从柳树的整体着眼,并比较客观地交代其外在形体大小,没有做任何虚饰。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丝一丝垂下的,自然是柳条,能够看得出“万条”的数量,应该是更近一些的观察。写柳条,作者除了写其数量之外,着重写了其如“丝绦”一般的外观和质感,显现出柔细的特征,还写了它的颜色,这里是否与第一句语意重复了呢?并没有。这是因为,第一写作对象不同,“绿丝绦”侧重于柳条,当然应该是连带着柳叶的,而“碧玉妆成”更侧重于整棵树在柳叶缀满的情况下看起来的外观色彩;第二“绿”只写其色,“碧玉”还写树叶及整株树的美玉一般的质感。

“不知细叶谁裁出”,由上句柳条自然引入柳叶,对于叶子,作者只交代了其外形轮廓——细,因为前面已经有色彩方面的描述,这里自然从另外的特征去写,并且这本身就是柳叶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后一句由第三句的设问引出答案,它与写柳树自身形象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正相关,则“春风”一定是个陪客,用以表现或突出主体的某种特征形象,比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读者马上会问,既然是咏物诗,诗句怎么会跟所咏的事物不相干呢?看看别人骆宾王《咏鹅》,一个小孩子都没乱写诗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环节会有答案。

抓住事物本身的相关环节要素进行描写刻画,这是记叙类文体基本要求。但仅仅这样,我们也许就只看到事物的客观实际,而缺少了一定的美感、韵味和语言的艺术效果。所以诗词在叙描方面无不极尽其工。一开头就用“碧玉”,这显然不是柳树所属,而是用来代指柳树叶及由柳树叶装点构成的整个外形,是一个借喻或借代的修辞。用“玉”来写叶、写树,一下子使一棵平凡的柳树变得有了华丽高贵的资质。“万条”通过夸张极写其多,带给人枝繁树壮的美感,与上句“高”相暗合;垂下的是“绿丝绦”,又离开了柳树,所以也是借了别的东西来表现柳条,同样是借喻或借代之法。“不知”句首先用设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和思考,更有吸引力;还用“谁裁出”,将自然生长的柳叶想象成人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跨越,属于神来之笔;同样,从写法的角度看,是把细叶当成了布料等,是一个没有明确交代出来的比喻;“裁出”改变了先前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具有了动的过程。而“谁”来裁,必定会涉及到人,如果真是人“裁”出的,这就很增加了戏剧性悬疑性,当然这很不现实,所以不是人为,而是拟人的手法在里面鼓捣的结果。下一句很明确地告诉读者,“二月春风”,当然就是拟人了,而拟人,其形象仍旧是“人”,所以,这里细叶的出现,仍旧具有某种人为的性质,即春风把细叶一片片剪裁好了,到这时我们似乎有了新发现,好像“春风”操控了这里的一切;后面说“剪刀”,又构成了一个比喻。

虽然说作者已经为我们写到了好几方面的情况,也把这些方面刻画得美感十足,但一篇好文章还要懂得巧妙安排组织里面的内容,做到有条理,有思路,同时还要有对事物的独特的感怀、立意、构思。不然的话,文章就只能是一堆客观材料的胡乱堆积和近于素描的表述。

作者也是文章高手,不可能这么简单幼稚地画一幅“柳”的图画给观众。从写作内容的组织安排和立意构思来看,作者简直是驾轻就熟地“玩”成了这首诗。“碧玉妆成”,那是远观、外观、大局,是整体,是整首诗的“起”范;“万条垂下”,是近处、内在,是整体和局部的结合,是“承”首句所作的局部、具体的展开;“细叶”从外形大小看是更细节的对象,并且这里更强调了其一个个的个体。所以前三句从大到小,由外而内,一步步推进深入,全面展现柳树的各方面美质。特别是第三句的“转”,像人的“腰”,在整首诗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发开拓的纽带作用,作者改变了前两句以柳树为主体的叙写角度,而是换了“谁”,巧妙地引出了另一个叙写对象。因为柳树外形的高矮、枝条的多少和倒垂,它们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只有柳叶才是一年中柳树“美”的特性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是柳叶成就了整棵柳树的美观。所以才会有“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等众多诗歌对春柳的描绘和喜爱,而很少有诗歌去描绘秋或冬的柳树,就连“烟柳满皇都”都会受到韩愈贬低,这就更能证明柳叶在这首诗里的重要地位。毕竟变化和新生的东西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引起这种变化和美感的内在因素是“谁”呢?这才是这首诗里的“大神”,是作者真正的用意所在。所以这句在看似轻松之中却暗含着千钧力道,作者把“细叶”这个“栈道”修得工工整整、晃人眼目,而把“春风”这个“陈仓”度得石破天惊。结句虽然在对象、内容和立意上作了极大的拓展,但它仍然“合”在细叶和柳树上,实中寓虚,言此意彼,引水入河,画龙点睛,无尽之意见于言外,实乃高妙!

这样看,作者描写柳树,好像力气和用意不全在柳树上。一般来说,一首诗词在整个构思环节中会遵循事物本身的时间、空间、事理逻辑,也遵循事物间主次虚实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演进规律。这首诗歌表面看是咏柳,作者确实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美妙动人的柳树形象,而作者却不停留在表象,而是由表及里,由象及理,深思其表象背后的事理规律,进入其更“真”的内涵层面,揭示了这繁荣明丽背后“春风”的神奇美妙的力量和温情。这种构思有托物寓理的特征。与之相似的有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等。

作者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一生为人旷达不羁,好道,与张旭、李白等诗书名流过从甚密,有“清谈风流”之誉,曾官至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后又改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从太子宾客这些职务我们可以看到他与皇家的亲厚关系。更有甚者,唐天宝三载,贺知章86岁得了一场大病,恢复过来后,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赐鉴湖一曲,作归老之养。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

诗云: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觉得还不够深情,又写一首: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七)

等等这些殊遇简直大过其望,前所未有啊!作者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亭亭玉立,生意盎然,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咏柳绝篇。

实际上,我们看到,在《咏柳》诗中,作者将那棵碧妆玉饰的柳树轻轻一点,俨然显现出了它背后神性的光辉,那就是能化育万物的春风——在作者来说,就是给了他无尽殊荣的浩荡皇恩。

作者在长期的朝官经历中,也写过许多奉和承制的诗歌。他所流传的作品不多,而这类诗却不少,所以写几首歌功颂德的诗歌还是其正儿八经的本事。况且,自己的这般待遇,那还真是无几人能匹的殊荣,那种内心的感动能够不有所体现吗?

所以,作者笔下的柳树形象,只不过是一个假托,作者借此把自然的物、天然的“理”、人世的“情”糅合成一体,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恩,展现出盛唐时期无比美好的生活景象和和谐融洽的人事政治生态。一语三关,不得不佩服其老道,精于文思。

“春风”的形象,我们可以从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高蟾《上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等诗句中等到佐证,不能就说是贺知章的杜撰和我的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