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传说,传说中的八仙对联?

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洞宾背剑清风客,国舅瑶池品玉箫,彩和手执云杨板,拐李先生得到高,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

八仙的传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八仙 中国民间流传的八位仙人。

道教援引改造之,成一组上仙,即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醉八仙酒楼的来历?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镇离京城不远,紧挨着南来北往的官道,故此酒楼的生意很好。这一天早上,“醉八仙”酒楼的老板雷劲斩和往常一样,围着酒楼巡视一番,忽然发现挂着酒旗幌子的撑杆上,画了一个红星,仰头吼叫起来,“这是谁手痒,胡乱涂鸦?”伙计们都探出脑袋,摇着头说不知道。

第二天早上,雷劲斩看向撑杆,大吃一惊,上面多了一颗红星,现在是两个了。看来不是别人信手涂鸦,而是别有用心。

雷劲斩心中生疑,刻意留心起来,人坐在柜台里,眼睛却一直盯着旗杆。午饭不久,忽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拿着朱笔在旗杆上添了一颗星。这人刚刚在“醉八仙”酒楼吃过饭,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两人非常怪异,把酒楼里的几个招牌菜都点了,仅仅吃了几口而已。临走时,还把酒楼巡视了一遍。

雷劲斩琢磨起来,这两人看来像习武之人,必非善类。他心里一个激灵,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盗贼踩点?踩点三次之后,就是深夜抢劫。他心里慌张起来,怎么办?肯定不能报官,那些捕快比土匪还要狠,无疑于引狼入室,被他们敲诈勒索。

雷劲斩一狠心,干脆来一个“嫁祸于人”。天色黑定,他刮去旗杆上的三颗红星,接着拿着朱砂笔,跑到后面“八方客”酒楼,在旗杆上画上三颗红星。然后,藏好金银珠宝,吩咐伙计们把守着门口,以防不测。自己则坐在酒楼上,注视着“八方客”酒楼,等着瞧热闹。

可是,整晚没有动静。

第二天上午,官道上来了一群马队,个个仪表不凡。雷劲斩急忙出来,点头哈腰地迎客。谁知其中一人指着“八方客”旗杆上的三颗红星,回头对一个贵人打扮的人说:“大掌柜,就是这家。”一行人下马进了“八方客”酒楼。

雷劲斩至此才明白,原来三颗红星的标记,是这个富商派人打前站,留下的记号。想想也是,如果盗贼打劫,没必要把每道招牌菜都品尝一遍。雷劲斩捶了自己一下,都怪自己想多了,把生意拱手送给别人了。

后来打听到那个大富商吃了饭后,很高兴,赏了“八方客”酒楼一大笔银子,雷劲斩心里更加后悔了。

过了十几天,古县令带着一队人马,敲锣打鼓抬着一块“三星酒楼”的牌匾来了。雷劲斩和古县令是好哥们,每年都要孝敬古县令一大笔银子。他上前拦住叙话,询问牌匾送给谁家?得知原因,他肠子都悔青了。

原来那位大富商是皇帝乔装打扮的,带着几个臣子微服私访。大内侍卫为了皇帝的饮食安全,特地派人在沿途落脚点的酒楼先尝试一下,选出一个口味好一点的酒楼,做下红星标记。总共三拨人马,先是锦衣卫,再是锦衣卫头目,然后是皇帝的贴身侍卫,每人品尝过后,都会在旗杆上留一个红星,表示验收合格。

皇帝在“八方客”酒楼吃了饭,很是高兴,回去后题写了“三星酒楼”四个大字,令地方官员制成牌匾,送给“八方客”酒楼。

雷劲斩听完,把古县令拉到旁边,塞给他五千两银票,让古县令把牌匾送给他。古县令看着银票,动了心,反正皇帝也不会过问此事,更不会亲自来查看,两家酒楼又紧挨着,干脆把牌匾送给“醉八仙”酒楼,赚一把银子。

于是,“三星酒楼”的牌匾,挂在了“醉八仙”酒楼上。雷劲斩还在晚上,把“八方客”酒楼旗杆上的三颗小红星,刮得干干净净。

自从有了御笔亲书的牌匾,“醉八仙”酒楼的生意出奇地好。渐渐地,其它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

就这样过了三年。这一天,皇帝突然又出京微服私访了。因为上一次来过,这一次不需要锦衣卫提前尝试,他们一行径直来到“八方客”酒楼,却发现“三星酒楼”的牌匾挂在“醉八仙”酒楼上。

皇帝的记忆力好得很,他坐在“八方客”酒楼上,令人传唤古县令。古县令急忙来到,面对皇帝的诘问,张口结舌。事情就这样穿帮了!皇帝大怒,查封了“醉八仙”酒楼,把雷劲斩和古县令抓起来,判了个斩立决。那块“三星酒楼”的牌匾,最终挂在了“八方客”的酒楼上。

古语说得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雷劲斩跪在刑场上,心里非常懊悔,却悔之晚也!

八仙过海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今天山东的?

烟台,,有一个八仙过海的景区。与蓬莱阁相邻。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正好相互呼应,吸引了好多游客,而神话中横渡东海的故事,发生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周围海域天高水阔,景色壮观,春夏之交时,常有海市出现,奇景虚幻飘渺,美不胜收,值得一去

八仙之一铁拐李的传说?

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肉身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肉身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传说

又称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据说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于是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弟子们无奈就烧了尸壳。当弟子回家后,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则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忽然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情急之下,心想把元神跳出。就在这时,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汉钟离

汉钟离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传说

八仙的传说,传说中的八仙对联?

他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今陕西)人,据说是东汉时期人。有关他的出生非常生动,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踏步的走进他母亲的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3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这一句惊动了他的父母。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所以,以为他是神仙转世,父母希望他长大成人多掌大权,因此起名“权”。据说钟离长大以后,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后来奉召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遇到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是个闲散的汉子。

张果老

张果老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从史传所记来看,张果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传说

据史书上记载确有其人,原来是唐朝的道士,这个人擅长法术,经常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民间传说他活了数百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张果老。据说唐太宗、唐高宗知道以后,就派使者召见他入宫,他都不愿意去。到了武则天时期,不得已奉召出山,走到半路假装死去又为去成。到了唐玄宗时期,玄宗派遣使者终于将他请到了宫内,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后来,玄宗准备将他女儿许配给他,他唱道:“媳妇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最终也没同意这门亲事,恳辞还山,走到半路,死于衡山蒲武县。弟子说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奉祀。

吕洞宾

吕洞宾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传说

本为男子,但在造像中或戏曲中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他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3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3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男女老少都跟随看他,人家把铜钱给他,他却用长绳穿起来,拖地而行,散失了也不回头看一看。有时见到穷人,就把铜钱送给他们。他不停的周游天下。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