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为什么说竹子是托物喻志的象征?

竹子精神是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喻物诗和文人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它表现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竹子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

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为什么说竹子是托物喻志的象征?

最名贵的十大名竹?

中国十大名贵竹子是

1、水竹

水竹也能叫实心竹、木竹、黎子竹,水竹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水竹不仅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它的竹材还会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平时可将水竹做各种食物,也能够用它编制各种器具。

2、斑竹

斑竹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竹子的种类,它的竹秆上会呈现出紫褐色斑块,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被人们称为观赏竹,平时都是用斑竹装饰环境的,也可以将斑竹制作出工艺品。

3、刺竹

刺竹也是竹子的种类之一,还可以叫它郁竹、大勒竹、鸡筋油竹等,它的竹秆比较细长,枝叶比较密集,很多人都想养殖刺竹,它一般喜欢在湿润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大多都分布着四川、贵州等地区。

4、文竹

文竹和其它竹子的种类有着一定的区别,文竹比较矮小、枝叶比较密集,很多人都喜欢将它盆栽放在家中养殖,比较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够去除空气中有毒气体,还有一定的驱蚊功效。

5、泰竹

泰竹属于禾本科泰竹属植物,它的形态比较庞大,它的汁液中还会散发出独特的清香,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泰竹,它大多都分布着缅甸、泰国,在我国台湾、福建等地区也有栽培。

6、圣音竹

圣音竹是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我们也能叫它名异形竹、葫芦竹,它的竹秆从下到上逐渐的变小缩短,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十分名贵的竹子种类,在我国少数地区栽培。

7、撑绿竹

撑绿竹是杂交出来的品种,它在竹子的种类中,生长速度比较快,适应能力、生命力都比较强、产量也很高,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的比较广泛,北方地区也有少数地区种植。

8、龟甲竹

龟甲竹可以叫龙鳞竹、佛面竹、龟文竹等名字,它的叶子小但十分的密集,每年会在5~8月开花,它的竹秆形态独特,幼苗时竹秆上有毛、生长应当时间后竹秆上的毛都会脱落,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

9、青皮竹

青皮竹可以叫篾竹、山青竹、地青竹等名字,它喜欢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生长,它的竹秆是青绿颜的,适合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下,它大多分布在我国广东、浙江、江西等地区。

10、茶秆竹

茶竿竹能叫做青篱竹、沙白竹、厘竹,它会大多数竹子的种类形态差不多,竹秆光滑淡绿,它不仅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用茶竿竹的叶片泡茶饮用,能起到消炎解毒等功效。

古人为什么爱写竹子?

竹,禾草类植物,木质茎,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暧温带地区,广泛生长于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种类繁多。竹有枝干挺拔修长、四季青翠、欺霜傲雪等特点,位列"梅兰竹菊",又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

竹,人取其幼芽笋为食。笋的英文名"bamboo shoot",其中"shoot"一词颇为形象,笋的生发极快,不经意间便超拔而上。

笋是竹的幼芽,深具嫩肥、短壮特点。作为传统佳肴的一种,笋味香质脆,中国人对笋的食用和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诗经》里便有所谓"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词句描写,老祖宗们大约三千年前便开始四下里挖笋了。

现代的对竹笋的培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选取园地、栽植时间及优良品种等,栽植后的松土除草、合理施肥、护笋养竹,防病虫害等,乃至于各种风味的加工方法等,关于竹"应用"于吃的方面就到这。

竹的历史底蕴

竹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内,出土了竹子的实物。也就是说,七千年前,竹子就已经开始为人所用。据记载,大约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内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可清晰辨认的"竹"的符号,说明那个时代人们对它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应用,因而人们专门创造出一个文字符号来对其进行指代。

竹的底蕴,在于它的应用。据研究表明,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把竹了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竹简,它间接地导致了"学富五车"这个词的出现。

人们用竹片写字,再以绳索将其串联,便成了"册"。竹简与木简的出现,尤其是竹简,可以说是在文化上的一个突破。它较帛书之流成本更低,降低了读书的成本,而竹简较木简要更为易制——大量珍贵文献,包括《尚书》、《礼记》、《论语》等在竹简上保存了下来。殷商时代,人们将竹简书称"竹书",以竹简信为"竹报",甚至还发明了竹笔——这些可都是研究人员从士里面扒出来的发现。

竹文化景观

竹有一项伟大的历史应用,造纸,这是在竹简之上的另一层突破。九世纪的中国,人们开始用竹造纸,早于欧洲一千年,明代《天工开物》对竹纸制造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它还配了插图。可以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着竹的一份功劳。

在生产方面,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又制作了灌溉的"高转筒车";在军事方面,从原始的竹弓到抛石机再到火药箭、竹管火枪等。

生活方面,人类被竹大举"攻陷",衣食住行,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就不说了,先说衣。竹作为衣,在秦汉时期,市面上就出现了竹制布,并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人们还经常取竹制冠;以竹作防雨用品,包括竹鞋、斗笠、竹伴、竹伞等。

"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竹在建筑方面的应用,汉代有甘泉宫竹宫,宋代有黄冈竹楼为代表,人类从巢居、穴居演进到房居地面的进程,竹在其中很是加了一把力。交通方面,古人取竹造车、筏、船,乃至于桥梁等。

竹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到了明清时期,人们生活中经常应用到的竹器已经达到二百五十多种,箪、笾、簋、碗、箸、勺、盘、厄、蒸笼、筐、篮、笥、箱、床、榻、席、椅、枕、几、屏风、桌、橱、柜、算筹、算盘、竹尺、竹筒……等等,不可尽数。

竹与"文画"人的交流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它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说文。竹的生长特性及其广泛应用,让它与文人士子交流甚深,早在《诗经》上,便已经有了几十首提到竹的诗,诸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个时候人们或许对竹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提到它却是可以确定的。

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可见其人对竹的忠情,当然了,这也还是老头儿借题发挥——文人的常事。

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有言:"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虽然说法比较夸张,还是让人看到竹在他心中的地位。

竹的诗文传承下来,难以尽数,略过不提,咱们再来来看看画。

中唐时期,竹就已经成为了专门的绘画题材,此后每代都有大家出世。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人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谓,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华、吴昌硕,都是树一代画竹新风的画竹,都是竹画的杰出人物。

总结

郑板桥在其《题画竹六十九则》中赞美道"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苏东坡亦爱竹,言及此君,"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在劳动人民漫长的生产实践及文化活动中,其特征形态已经与人的精神风貌结合在一起,与人的品格、禀赋及精神象征产生深刻的联系,产生丰厚的文化内涵。

梅兰竹菊都代表了哪些精神寄托?

梅代表“孤傲高洁”,兰蕴含“清幽高雅”,竹寓意“虚心坚韧”,兰表明“隐逸不屈”。

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战国也有“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君子,这四人也是礼贤下士,千古流芳的古典人物。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即推崇君子精神,君子也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效仿追慕的精神典范。

它们最早为文人所重视起源于五代至唐的时期,先有画法的进步,再有文人画,之后逐渐为文人所接受,成为诗词歌赋里经常描写吟咏的对象。梅兰竹菊也逐渐以其生长特点和外形成为文人们用以寄托精神和展现德操的君子象征。

梅花之画兴起于唐代,在宋代由画家徐崇嗣以“没骨花”画法加以发扬,用色彩填充。后世发展出以笔墨勾勒的画法。

梅的形象从画中走出之后,逐渐出现在许多名家的作品中,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梅花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于寒冬,不同于其它花类盛放于温暖时节。这也让它获得了“凌寒独自开”的美誉。

不畏严寒赋予了它“孤傲”,雪中幽香使它收获了“高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画梅需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高启)

历代名篇均以“梅”自比,把梅花既当作崇拜的对象凝视赞叹,也是失意时慰藉心灵的知己好友。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逋爱梅如痴,用梅花来表达自己远离凡尘的清素淡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人陆游一生为国,却郁郁不得志,只得以梅花抚慰自己的一片真心,展现自己的铮铮铁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它诸如苏轼、柳宗元、曹雪芹等名家也有咏梅的作品传世,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文脉的延绵,梅花已化入华夏文士的血液之中,成为孤傲高洁的象征,为历代文人所喜爱。

“空谷生幽兰”,生长于人迹罕至的“空谷”,称为清幽;无人而芳是为高雅 。在宋时,兰花就被誉为拥有不随世事浮沉的气节。

相传苏轼能墨兰,文徵明有《双勾兰石图》,郑板桥也擅长兰竹,历代文人画,兰花都是一大主题。

韩愈序《猗兰操》,相传原作是孔子,其中有“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的名句,说明虽不得用,君子也该坚持品性操守。

“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以《离骚》而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有爱国之志,却为奸人所误,君王见疑,兰花正可衬托其高洁。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李白虽怀才不遇,依旧初心不改。

竹画相传自吴道子起,至五代徐熙《雪竹图》,苏轼创朱竹画法已有发展,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清代郑板桥,其诗画以竹喻人,赋予了竹子超绝的精神象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象征谦虚坚韧,文人而论,先驱者当是“竹林七贤”。后有王羲之儿子王徽之爱竹成痴。

《世说新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王徽之暂居一地,命人在附近种上竹子。有人问。你不过暂住几天,干嘛费劲呢。王徽之回答道:“何可一日无此君”。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

竹在历代文人文人心中已拟化为一个清高卓越、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和逆境良友。

菊不用言画,只说陶渊明一人足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居的陶公对应隐逸的菊花,可谓相得益彰。菊与陶渊明互相成就、互为一体,成为后世文人歌咏、崇敬的对象。

菊在秋冬时节才开始凋零,也是百花中的异数,因此被赋予了不屈高洁的意象。

“千花万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王安石)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高洁之士与孤傲之士在菊花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梅兰竹菊被古人描摹、吟咏,在今日也不该失掉其千百年来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还需期待今人秉承四君子的精神,复兴传统文化,为前路照明方向。

竹子可以插在家里好吗?

可以。

竹子有着十分强盛的生长能力,只要是在有水源的地方就能生长,而且竹子四季常青,因此竹子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竹子是空心的,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来看,这代表着对事物的追求,有象征他人谦虚,可以容纳他人意见的美好品格。

虽然竹子被大风吹过后很容易弯下来,但不会轻易被折断,因为竹子有着很好的韧性,从品格上看,竹子还有着象征他人品格坚韧的意义。竹子的外观都带有一节一节的竹杠,而且非常有规律,所以竹子象征着他人高风亮节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