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记简谱,三千鸦杀中蒋依依跳舞是哪一集?
第一集。
傅九云为寻帝姬游历凡尘 左相国致仕叛变引敌入城
香取山仙雾缭绕,万籁俱寂,唯有两位仙者聆罢咨问,借束清光,共赏悬空旧卷长展。画中浥露寒山,雪意骤涌,帝姬红衣素裹,眉叶纤逸,错目间万顷汹涌,转瞬处旌旗游鼓,千支翮羽息敛,最终不敌天原国大军,尸骸蔽野,血流成河。
上仙见此特添墨执笔绘佳作,故而转赠爱徒傅九云,然傅九云表面虽是神界弟子,实际则为上古神灯所化孤魂,自对帝姬一见倾心,于世间游荡千年,亦寻觅千年,直至日前初逢人间帝女。
骊国集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向来地灵人杰,善习仙术,奈何帝女燕燕无心去学,以至于时过一年,未得法髓。帝师怒其不争,特布下课业,导致燕燕现场出糗,负气离开。二皇子早听闻城中异士公子齐容貌绝佳,才学八斗,不但能使观画人似身临其境,更谙五音六律。由于公子齐为人清高孤傲,半阕东风桃花曲名誉天下,因感慨世间舞姬难懂其中精妙,索性终止创作。
燕燕为此理由嗤之以鼻,于是拜托二哥游说公子齐完成剩余曲谱,待到寿典将近,众人到贺,皆时由她亲自上场表演。二哥宠溺小妹,自是没再多言,当即应下,只不过作为交换条件,燕燕被迫应接。
姨母秋华夫人和表姐玄珠刚到皇宫不久,几番嘘寒问暖,表面看似融洽无间,实则针锋相对。姐妹俩历来相处不顺,原因千奇百怪,小到相互攀比,大到氏族矛盾,但其中最为关键原因便是玄珠爱慕左紫辰,而左紫辰却和燕燕两情相悦。
左紫辰出身高贵,相国之子,贯通六艺且谦虚敬慎。如今天原国接连宣战,虎视眈眈,正巧左相国称病辞官,骊帝愁于朝中无人持局,故决定亲自上门拜访。公子齐刚好完成东风桃花曲,燕燕仔细观阅发现曲和繁杂,颇不得要领,于是随同骊帝前往左府,经过左紫辰巧妙指点后,成功将旋律变奏,藏拙于巧。
左相国坚持致仕,骊帝晤谈失败,只得废然而返,燕燕临走前赠送玉簪,左紫辰颇为欣喜,对此爱不释手,甚至想要劝说父亲留在朝中继续效力,结果惨遭斥责。
燕燕不知国家正处内忧外患,现下还似小女儿状陶醉于热恋之中,她与阿满聊起闺房心事,憧憬左紫辰将来骑骏马戴高冠,一朝看尽骊都群花,待成驸马爷,定比公子齐更为出色。公子齐仿佛有所感召,趁夜半三更时潜入帝女寝宫,凭空幻化字条相赠,上述嘲笑及歌舞约定。燕燕朦胧中见他站在帐后,待阅过回神,发觉殿内已无人影。
流光易逝,转瞬便到寿典华筵,庭前歌舞渺渺,席间盛装宫女往来穿梭,宾主欢颜尽显。公子齐一改平常打扮,他与眉山君身穿官服,同众人向帝后行礼,紧接各往两边觅地坐下。
正值大家酒酣兴阑,燕燕怀抱琵琶登上池台,随舞乐响起,水袖似飘渺云雾转开,飘带散落之处卷起生机,如万物复苏般窜出艳丽桃树。桃花漫天飘洒,暗香飘浮,众人为之惊叹,唯独公子齐戏来伸手一捻,暗笑三分。
此时燕燕轻轻跃起,继而飞向空中,缦纱柔若无骨,层层吐蕊盛张,四季随同舞姿变换,阴雨晴空接踵,引来全场叫好。公子齐听出原曲变动,刚要拂袖起身却被眉山君拉住,最终只得愤怒离席。
有没有什么能把你虐哭的古风短篇小说?
《断弦》
琴师第一次随前辈入宫时,还只是个少年。
时值初冬第一场雪,宫中园子里雪色满铺,甚为美丽。不过乐师们奏乐的回廊太过开敞,寒气随飘雪同来,冻得人手僵。初次入宫的少年又难免紧张,一不留意,指间力度失了分寸,绷紧的琴弦吃不住力,“哐”地一声断成两截。
廊间的谈笑声立即静了下来,少年只能听见自己惶恐的心跳。
这时却突然传来一声轻笑。
前方亭子里挂的帘子被撩了起来,露出帘后公主的面容——同少年差不多年纪,是位眉眼间都染着笑意的美貌少女。
乌发如瀑,柔若游云,同亭外的皑皑白雪相衬无比。
少年一时间竟忘了惶恐,看得发痴。
***
那位最受王上宠爱的公主,或许是听腻了其他乐师奏乐时的规规矩矩,倒是对少年琴声中的新鲜灵动格外留意,不仅免了他的断弦之罪,让他得以继续担任宫廷乐师,有时还会单独召少年入殿,为自己弹琴。
不知何故,哪怕是中间隔着珠帘,但只要知道帘子后坐着公主,少年的心境便能平静,将所学所练都施展完全,拨动琴弦所淌出的乐曲,如行云流水,宛若天音。
一曲终了,帘子后方往往会有些动静。
有时是愉悦笑意,有时是掩面叹息,这取决于少年弹的是什么曲子。
少年身为琴师,耳力自是超凡,稍作留意便能明白,公主也通音律,自己弹在曲子里的意思,她都懂的。
对于一位琴师而言,这胜过任何贵重的赏赐。
***
几年之后,青涩少年长成了俊朗青年,琴弹得越来越好,名声也渐渐起来了,被传为天下第一琴师,时常被各路王公贵族请去,日程安排十分忙碌。
但只要得了空,琴师还是会去公主殿中,为其弹琴。
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位最得宠的公主,先前几年因母族叛乱,公主受了牵连,被从原本居住的大殿撵出来,困在这宫中最偏僻的角落,不得自由,尊崇不再,人情凉薄尝了个遍。
只有琴师的琴声始终伴着她。
若是从前,公主会在他弹琴之后赏赐些财物,如今是给不出了,每次琴师离开,只会从公主的贴身侍女手中取得几页纸。
纸上写的,是公主自己所作曲谱。
琴师回到住所,展开曲谱,一遍一遍弹给自己听,直到指尖发僵发木,再拨不动弦。之后他又会谱出新的曲子,将宫外的草长莺飞、花开花落都统统写进曲子里,下次入宫时再弹给公主听。
琴声或哀婉动人,或温和抚慰,穿透隔在两人间的珠帘,余音缭绕,久久不散。
若干年来,两人并没有真正说上过一句话,但其实也不能说,不必说,那无尽的情愫,早就藏在琴声之中,倾诉给彼此知晓了。
***
又到了一年大雪纷飞的时节,宫中传来消息,公主要出嫁了。
准确地说,是被派去和亲。
和亲的对象是敌国的王子,这出嫁的路啊,既长又险,今生今世恐怕再难回来。
临行前,公主向王上请求,希望能再赏一次王宫园中的雪景。虽然公主早已失宠多年,但这小小的请求,还是得到了王上的应允。
夜幕降临之时,琴师抱着自己最喜欢的琴,被公主的侍女悄悄领进宫中铺满白雪的园子。
公主就坐在亭中,面前没有帘子。
琴师上前几步,站在亭边与公主四目相对,在彼此的双眸中都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无须开口,两人间的默契已让琴师在公主面前坐下,拨起了琴弦。
夜空中飘起大雪,漫天飞舞,坠如玉屑。就着这雪与夜交织的美景,琴师弹了许多曲子,喜庆的、欢愉的、悲切的、淡然的,各式曲子统统弹了个遍,仿佛要把这一生的话语都赶在这一夜里说尽。
直到天光微亮,大雪初歇,被拨动整夜的琴弦终于绷不住,清脆一声响,断成两截。
琴声戛然而止,公主却笑了。
她站起身来走到亭外,踏入积雪之中。琴师抬头望去,只见雪中女子乌发如瀑,柔若游云,同周遭的皑皑白雪相衬无比。
一如两人初见时的场景。
“谢谢你为我弹琴。”这是公主第一次开口与琴师说话,“我该拿什么谢你?”
琴师轻声回了句话,公主先是愕然,随即笑意染满眉眼,点头应允。
得到准许的琴师放下琴,走到公主身边,手指颤抖着朝公主耳边伸去。但等指尖刚触到那乌亮发丝的边缘,就不再往前,而是朝旁划过,将停在发间的一朵雪花拂落。
动作温柔得如同在琴弦上拨出最轻盈的音符。
他最想要的,不过是为公主拂开一朵落在发间的雪花。
仅此,足矣。
***
天亮之后,护送公主远嫁的队伍起了程。
围观的百姓聚了一路,热闹得把一路的积雪都踩化了。人人都在兴高采烈地张望指点着,那送亲的马车有多气派,陪嫁的嫁妆有多殷实。
只是没人看到,公主孤单地坐在马车里,怀着抱着一把断了弦的琴。
而离她越来越远的宫门外,站着一位琴师,手中捧着一方木盒。
木盒里放着的,是一小束头发,乌黑光亮,连最美的夜空也比不上。
***
说来也奇怪,自那之后,年轻的琴师就再也弹不出什么像样的曲子来了,不仅琴音里原本的灵气消失得无影无踪,呆板乏味得落了下乘,就连最简单的曲子也是屡屡出错,教人根本听不下去。
宫中从来不缺人眼红他的位置,没过多久,琴师就因失职之罪被逐了出去,昔日荣光不再,黯然返乡。
世人纷纷感慨这琴师年少得志,却是过早地江郎才尽,令人惋惜。不过琴师并不在意这些议论,只是闭门谢客,独自学起造琴的技艺来。
这又引来不少闲人的嚼舌根,毕竟再好的琴师也不是造琴的工匠,想要从头学起,真是荒谬的不自量力。
可琴师却当真学了下来,这其中该有多少苦头,或许只有他手上的老茧才知道。
没过几年,落魄琴师竟成了名动天下的造琴匠人,冷清的居所重新热闹起来,每日前来求购的人、拜师的人络绎不绝。由他造出的每把琴都是无上珍品,千金难求,有一把琴甚至被收进了王宫的宝库,再被作为庆贺两国战火偃息、边境安宁的贺礼,连同其他财宝一同送去了邻国都城。
第二年入冬之时,从邻国来了一位密使,问琴师讨要一把新做的琴。
琴师没有犹豫,直接拿出最好的琴交给了密使。
只因密使告诉他,邻国王后日日为两国交好劳神忧心,唯有用这来自故土的琴弹出曲子,才能稍稍缓解她的思乡之情。
***
之后每隔几年,密使都会如期而至,从琴师手中取走一把好琴,并回赠给琴师一方小木盒作为谢礼。
木盒打开,里面装的物件总是不变,是一小束发丝。
唯一改变的,是发丝的颜色。
从乌黑发亮,到夹杂银丝,到花白斑驳,再到纯白如雪。
琴师也老了,再不是当年那位翩翩公子,几乎不再有人记得,他年轻时曾是天下闻名的第一琴师。毕竟这数十年来,人们只知他造琴的技艺越来越精妙,却再也无人听他弹过一首完整的曲子。
据琴师身边的徒弟说,偶尔在下雪的夜里,会听到琴师房中传来琴声,可惜总是一曲未终,弦倒是先断了。
不应当啊。众人疑惑不已。老琴师造的琴向来完美无瑕,制弦的手艺更是一绝,各种稀奇材料入他手中都能做成最上等的琴弦,哪有随随便便就被弹断的道理?
这或许就是天意。有人提起了当年琴师被逐出宫的事。
早在那时,他与琴音的缘分就断了。
***
这年冬天的天气有些奇怪,明明比往年更为寒冷,该来的雪却迟迟未来。
就像本该来取琴的密使也一直没有出现。
老琴师等啊等,等到最后,来的只是一个消息。
邻国太后过世了。
当夜,这年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了,漫天飞舞,坠如玉屑。年迈的琴师独自坐在积满落雪的园子里,怀里抱着一把琴。
这是他此生做的最好,也是最后一把琴了。
琴身古朴,琴弦则带着奇特的质地,乌黑发亮,柔韧无比,在雪夜中微微泛着光泽。没人能猜到这究竟是什么材质,但也无须猜到,这世上再无别人有将那种材料做成琴弦的本事,这是只属于琴师一人的秘密。
耗尽了他的一生去追寻。
恰逢有片雪落在琴弦上,琴师伸出手,指尖拨在弦上,动作温柔至极,好像是在为少女的发丝轻轻拂开一朵雪花。
刹那间,轻盈的音符从琴弦间淌出,行云流水,灵动丝毫不减当年。浊泪从琴师眼中淌下,朦胧中浮在眼前的,仍是那个站在雪中的黑发少女,眉眼间都染着笑意。
雪一直没有停,仿佛此生再也不会停。
而琴师坐在雪中继续弹着琴,琴声同雪花一道飘散,声声哀婉。
弦音未改,一曲终断。
END
最让你动容是哪一句?
中国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喜欢的诗词也十分之多,比如李清照《夏日绝歌》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秦观《鹊桥仙》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但是要数最喜欢的,便是出自陆游《沈园二首》的一句诗。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也许很多人都听过“曾是惊鸿找影来”,你可否听过写了那么多爱国诗词的陆游,也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你又知不知道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故事和情感呢?
其实这是一首悼亡诗,陆游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便是永别。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念,便写下这两首诗。
这首诗主要讲了诗人回忆与唐琬离异后在沈园邂逅的往事,但却已经物是人非,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一种奢望。
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的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是诗人寻找芳人踪迹,回忆美好的时刻。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但是这么的一个爱国诗人,也是有着儿女情长,对唐琬念念不忘,至死不渝,伊人死去几十年,却没忘曾经的山盟海誓,也珍藏着心头的锦书,即使年过古稀,即将化为泥土,也因为心中深刻的情思,回到沈园寻找芳踪。
最后给大家附上《沈园二首》的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稷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中国戏曲史上最大戏曲总集?
《古本戏曲丛刊》全十集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戏曲作品总集。《丛刊》共收录元明清杂剧传奇1193种,汇聚中国戏曲文化遗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由原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郑振铎主持。
郑振铎在《初集》的序言里提出了这部《丛刊》编辑的宗旨和设想,他说:“初集收《西厢记》及元、明两代戏文、传奇 100种;二集收明代传奇100种;三集收明、清之际传奇100种。此皆拟目已定。四、五集以下,则收清人传奇,或更将继之以六、七、八集,收元、明、清三代杂剧,并及曲选、曲谱、曲目、曲话等有关著作。若有余力,当更搜集若干重要的地方古剧,编成一、二集印出。期之三、四年,当可有1000种以上的古代戏曲,供给我们作为研究之资,或更可作为‘推陈出新’的一助。” 郑振铎于1958年10月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使《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工作暂时停顿。1961年由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担《丛刊》编辑任务,并由吴晓铃主持其事。在进行《五集》以下资料采访与选拟目录的同时,先选印较易结集的《鼎峙春秋》、《劝善金科》等宫廷大戏,为第九集。1962年1月付印,1964年1月出版。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主持下,重建《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继续展开辑印工作。
直到2021年7月,随着《古本戏曲丛刊》第十集正式面世,延续67年的戏曲古籍编纂工作告竣。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是如何走到人生尽头的?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文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回答!
杨玉环,一位引发乱世的“祸国红颜”!
杨玉环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杨玄琰曾出任过蜀州司户,这就使得杨玉环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杨玉环十岁那年,父亲杨玄琰因病离世,使得她失去了依靠,被母亲送往洛阳,被寄养于三叔杨玄璬的家中。
当时,杨玄璬担任河南府士曹,由于忙于公务,鲜有时间来教养杨玉环,于是乎,就请来洛阳当地的乐师来教授杨玉环歌舞乐器。
杨玉环天资聪慧,很快就将歌舞乐器掌握贯通,成为洛阳城内首屈一指的歌舞乐师。
开元二十二年,咸宜公主在洛阳城内举行婚礼,作为洛阳城官吏的杨玄璬带着杨玉环一同前往参加。
在婚礼的当天,咸宜公主的弟弟寿王李琩也来到现场,当他看到美貌出众的杨玉环之后,便心生爱慕之意。
等到咸宜公主婚礼结束之后,寿王李琩就将自己倾心于杨玉环的事情告诉给了咸宜公主。
咸宜公主知晓这个事情后,便来到宫中面见自己的母后武惠妃,将这个事情又告诉给了武惠妃。
武惠妃听后,十分欢喜,当即找到唐玄宗商量此事,唐玄宗听后,觉得儿子李琩已经倒了男大当婚的年龄,便派人去向杨玄琰提亲。
杨玄琰一看唐玄宗来提亲,当即就应了这门亲事,就这样,杨玉环就成为了寿王李琩的寿王妃,唐玄宗的儿媳妇。
成为寿王妃的杨玉环由于身份的改变,过的越发的从容和快乐,她每天除了陪伴寿王李琩漫步聊天,就是在寿王府中学习歌舞乐器,过的可谓是逍遥自在。
武惠妃病逝后,杨玉环成为了她的替代者737年,武惠妃因病离世,唐玄宗至此失去心爱之人,变得郁郁寡欢,意志消沉,侍奉唐玄宗的宦官高力士见到唐玄宗这般状态,于心不忍,便向唐玄宗进言寿王妃杨玉环国色天香,乃当世之美人,可以填补离世武惠妃的空缺。
经高力士一提醒,唐玄宗顿时来了兴趣,他突然回想起与杨玉环初次见面的场景,杨玉环温柔大方,有闭月羞花之色,于是乎,唐玄宗就将寿王李琩召入宫中,旁敲侧击的将自己想要将杨玉环纳入宫中的想法告诉给李琩。
李琩听后,又气又怕,但是面对皇权在手的唐玄宗,李琩不敢表露自己不满的情绪,回到寿王后,李琩将这个事情讲给了杨玉环,杨玉环听后,十分吃惊,过了片刻之后,她稳定情绪,与夫君李琩彻夜长谈,权衡利弊,最终达成共识,认可了这个这个无可奈何而又荒唐至极的选择。
就这样,杨玉环离开了生活近5年的寿王府,即将前往她人生的下一战——大唐皇宫,
令唐玄宗神魂颠倒的杨贵妃740年,杨玉环入宫之后,唐玄宗苦于给其安排一个合适的“身份”,如果贸然将其封为嫔妃,将会招致世间言论的攻击。
为了让自己有个好口碑,唐玄宗最终安排杨玉环以女道士的身份进入皇宫,侍奉自己。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5年,唐玄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将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而将侍奉自己多年的“女道士”杨玉环册立为贵妃。
唐玄宗的这一招可谓是十分的高明,一方面使得失去杨玉环的寿王李琩又有了新的王妃,另一方面又能够让杨玉环的身份得到认可,光明正大的成为自己身边的“枕边人“”。
与此同时,杨玉环身份的再一次改变,使得杨玉环的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成为贵妃的杨玉环将昔日的知书达理,温柔大方,扔到了一边,变的是越发的骄横。
而唐玄宗则是不以为意,不仅满足杨玉环的一切要求,还将杨玉环的家里人各个都给予了官职和封赏,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与此同时,唐玄宗为了进一步讨好这位令自己神魂颠倒的杨贵妃,将杨玉环已经去世的父亲杨玄琰追封为齐国公,其母为陇西郡夫人,更是将杨玉环的堂哥杨国忠破格提拔为当朝宰相,位极人臣。
杨国忠,这个人,没撒能耐,能够上位,完全就是凭借着杨玉环的推荐,他成为大唐宰相之后,便开始独断专行,任人唯亲,使得朝局混乱不堪。
朝中曾有正直的文官上谏唐玄宗,弹劾杨国忠结党营私,利用权力贪污索贿,但是杨玉环知晓这些事情后,便哭哭啼啼地说自己的堂兄杨国忠是忠臣,那些弹劾杨国忠的文官都是奸臣,唐玄宗对杨玉环的话,言听计从,当即对上谏的文官进行了训斥,对杨国忠进行了勉励和安慰。
经过这件事情后,杨国忠越发的有恃无恐,肆无忌惮,也正是由于杨国忠无所欲为的举止,不仅使得唐王朝面临了一场“浩劫”,更是让杨玉环在这场浩劫中“身死人手”。
命丧马嵬坡,杨玉环成为安史之乱的“牺牲品”。公元755年,河东节度使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伪造唐玄宗的诏令,起兵做乱,而唐玄宗这边,没有军事指挥能力的宰相杨国忠一顿瞎指挥,使得唐军被叛军打的溃不成军,接连丢失洛阳等军事重地。
随后,安禄山又率领叛军拿下了长安的门户——潼关,使得长安无险可守,成为一座孤城,面对这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作为宰相的杨国忠向唐玄宗提议逃往四川的建议,唐玄宗听后,没有多想,便带着杨玉环,在禁军的护卫之下,逃往四川。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多山路,崎岖难走,令唐玄宗一行人苦不堪言,经过长时间的长途跋涉,唐玄宗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叫做马嵬坡的地方。
唐玄宗,杨玉环,杨国忠等人住进了驿馆,随行的禁军官兵们则在外露宿,将士们走了一天了,又饿又累,一个个口吐怨言,就连禁军的将军陈玄礼也跟着抱怨了起来。
这个时候,有一个将官将唐王朝面临的险境归咎于以杨贵妃和杨国忠为首的杨家人,陈玄礼听后,也是怒不可遏,当即找到了太子密谋,先诛杀了杨国忠,在将杨玉环的两个姐姐全部杀死。
虽然说首恶已诛,但是禁军的将士们仍然不满,他们认为除恶务尽,要将杨国忠的堂妹杨贵妃一并处死,以安军心。
于是乎,这些禁军将士来到驿馆处,大喊大叫,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哗变,唐玄宗十分畏惧,便将宦官高力士唤到身边,询问应对之法。
高力士哗变已经成行,只能够顺从军士的要求,将杨贵妃赐死,以安军心,唐玄宗听后,甚是无奈,在煎熬中作出了一个令他十分痛苦的决定,那就是赐死杨贵妃。
就这样,这位受宠一时的杨贵妃被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终年38岁。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永失挚爱,他对于杨贵妃之死始终是耿耿于怀,因而交出了皇权,选择一人忧郁寡欢,孤独终老!
而我们纵观杨玉环的一生,我们只能够用“祸国红颜”这四个字来概述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