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老师最暖心短句,有什么暧昧到极致的诗词?

说到暧昧诗,不能不提宫体诗——宫廷的艳情诗。百余年间,人人眼角里是淫荡,人人心中怀着鬼胎,于是发妻也成了倡家。堕落是没有止境的。到后来,那些人是根本没有羞耻了!

如果要选一首暧昧到极致的诗词,我选张若虚的宫体诗《春江花月夜》。它洗净了宫体诗,赎清了宫体诗百年的罪业。

如果把宫体诗比作一个自然人,它的发展就是一个人逐步走向堕落,又一步步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如果把宫体诗比作自然气候,它的发展就是一步步抵达狂风暴雨,然后雨过天晴,从宁静爽朗的黄昏走向更宁静爽朗的月夜的过程。

走向堕落堕落指数:6级——淫荡

中国曾有一段时期,从南梁简文帝当太子到唐太宗驾崩,正是谢眺已死,陈子昂未生之间的一段时期。

百余年间,中国没有出过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却犯了一桩积极的大罪——制造了些下面这样的宫体诗:

先来一首鼻祖简文帝的:

相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肯前!(《乌栖曲》)

人人眼角里是淫荡: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鲍泉《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人人心中怀着鬼胎:

吹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李义府《堂此》)

于是发妻也成了倡家:

知君亦荡子,贱妾自倡家。

(吴均《鼓瑟曲有所思》)

……

这时的宫体诗,满是淫荡,猎奇、兴奋的淫荡。

堕落指数:8级——变态

对人来说,堕落是没有止境的。

从一种变态到另一种变态往往只需要极短的距离。

在宫体诗中,变态有两种:

以人为求满足的对象。以物代人为求满足的对象。

前者如:简文帝《娈童》、吴均《咏少年》、刘孝绰《咏小儿采莲》、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等等。

对于后者,于是绣领、鞋、枕、席、卧具、灯烛、玉阶……全有了生命,有机生物如花草莺蝶等,也都成为被玷污的对象。

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葡萄带。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

(山官仪态《八咏应制》)

让人不禁疑心:这是作诗,还是在一种伪装下的无耻中求满足?

这时的宫体诗是真的变态。

堕落指数:10级——裸狂

如果说前期的宫体诗,还常用“古意”“拟古”一类的暧昧标题,算是一种遮羞的手法。

那么现在,这些人是根本没有羞耻了。

《为寒床妇赠夫》(王胄)

《游仙窟》(张鷟)

这种由意识到内容,由内容到标题,逐步的鲜明化,可算是一种文字的裸狂了。

这时的宫体诗,已经堕落到了尽头。

自我救赎狂风暴雨:以毒攻毒,真实情感

堕落到尽头,转机也就来了。

在窒息到极致的阴霾中,忽然一声霹雳,接着便是狂风暴雨。

宫体诗开始自我救赎,有两拨人出现了,用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法子。

第一拨人:卢照邻、骆宾王。

法子:抢救抢救,以毒攻毒。我还就写宫体诗,偏要写不一样的。

结果:成功。

破局的关键:感情,真实感情。从前的宫体诗,看不到真情实感。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

虽然是宝马香车,少年游侠,一起来到娼家门前,但生龙活虎的节奏,堕落中有灵性: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最后,竟还有讽刺,宫体诗中讲讽刺,这是多么生疏的消息。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卢照邻在思想上,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转变。

骆宾王的《代道士王灵妃赠李荣》: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骆宾王这首诗的味道,仅次于《长安古意》。

第二拨人:庾信。

法子:不救了,强行矫正,写别的,带风气。

结果:失败。

无论是抢救成功,还是矫正失败。他们的努力,都不应该被忘记。

这时的宫体诗,从虚无中走出来,有了真实情感。

宁静爽朗的黄昏(上):健康的爱情,自然的思念

狂风暴雨过来,便迎来雨过天晴。

刘希夷出现了: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公子行》)

诗里讲的是常态的、健康的爱情,极平凡、极自然的思念。

这在病态窒息的宫体诗中,是多么了不起的稀世珍宝。

感情回到了正常状态,所有的烦躁与紧张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晶莹的宁静。

这时的宫体诗,已经返回感情的正常状态。

宁静爽朗的黄昏(下):彻悟一刹那,恋人变哲人

刘希夷是了不起的。

他不仅带宫体诗返到了感情的正常状态,还从这“感情的正常状态”的美的暂促性中,认识到了“永恒”。

就在那彻悟的一刹那,恋人也就变成哲人了: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代悲白头翁)

后来这首诗被宋之问看到,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吃了一惊,硬要让给他,刘希夷不肯,就生生被宋之问用土囊压死了。

刘希夷这首诗里,已悟到了庄严的宇宙意识,离张若虚只差半步。

如果卢、骆是狂风暴雨,那么刘希夷就是风雨过后,宁静爽朗的黄昏。

这时的宫体诗,从恋人变哲人了。

更宁静爽朗的月夜:宇宙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

如果要选一首暧昧到极致的诗词,我选张若虚的宫体诗《春江花月夜》。它洗净了宫体诗,赎清了宫体诗百年的罪业。

相比较刘希夷,张若虚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用不着介绍,在这种诗面前,一切赞美,都是亵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我们唯有缄口闭言,在这样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跟着作者的思绪:只有惊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每问一个问题,得到的是一个更神秘、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但也满足了。

此时他想到了她,他分明听见她的喟叹: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他很懊悔,这飘荡的生涯究竟几时结束?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在惆怅中,忽然记起飘荡着的许不只他一人,旁人也都是如此吧。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是在宇宙间,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由爱情又生出同情,这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样一首宫体诗,洗净了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的罪孽,赎清了百年的罪。

暧昧到极致的诗,不选这首,又还能选哪首呢?

写给老师最暖心短句,有什么暧昧到极致的诗词?

老师如何才能被学生尊敬?

学生不一定要尊敬老师,这种凭借特定职业或者身份获取尊重那是封建社会才会有的陋习,父母做的不好,子女同样也不需要尊重;但一定要尊重老师,因为人格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快递员、外卖小哥或者其他任何职业的人,都要对他们的人格有一份基本的尊重。

这个问题之所以引发争议,实际是大家对于“尊敬”这个词的不同认识。所谓“尊敬”,是对一个人在品德、技能和成就的敬服;而所谓“尊重”,是对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的维护。

学生觉得,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凭什么老师就要高人一等。而且一些师德不好,水平不高的老师,本身也确实不值得尊敬。老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地给学生上课,学生见了面竟然连个招呼也不打,确实也让人心寒。更有甚者,甚至以取笑、侮辱老师为乐,这就不光是学生的问题了,而是做人的基本素质问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在于混淆了“尊敬”和“尊重”不同概念。

一个老师是否值得学生尊敬,要看这个老师的师德师风师能。就跟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当你的职业道德、职业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就想靠一个教师身份就想让学生尊敬你,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趁早洗洗睡了。但是,一个老师不能以学生不尊敬自己,就不好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那不光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一个学生可以不尊敬老师,但不能不给老师人格最起码的尊重。因为无论是对父母、老师,还是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人,都要对他的人格有一份基本的尊重。因为人格平等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可以不尊重别人的人格,那自然也就不能要求别人尊重他的人格。对学生是如此,对那些没有师德的老师同样也是如此。

学校要求早读和升国旗教师必须到?

学校老师是一个光荣的工作,但要付出更多的辛劳,要干老师就不要图享受。就像当兵就要上战场一样。我当了很多年的老师,后来因为特殊原因离开了教师岗位。企业下岗后,又当了十年老师。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的答复是早读,语文、外语老师必须要到,当然可以轮流,但一个人教两个班,轮流也就是轮班而已,自己每天都要到的。因为要指导学生读书,检查学生背诵。现在学生的背诵内容很多,从小学开始就要检查,要会背,还要会写。到了中学更要加强背诵。所以语文外语教师早读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换其他学科的老师看早读也没用。

至于升旗更不用说了。《国旗法》规定“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也就是说参加升旗仪式是每个升旗单位人员的义务,有什么理由不参加呢?当然有正当理由请假不是不可以。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懂得国旗的意义,升旗的意义,让他们对国旗对祖国有认同感,有亲切感,有自豪感。从小懂得这些,长大后就不会迷失方向。

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牢记香港的教训。香港回归以来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运用港英统治时的反中教材,以至回归后生长的孩子没有对祖国的认同感,更没有亲切感自豪感,所以在这次乱港反中动乱中,这些孩子成为主要力量。

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搞去中教育,把中国历史与台湾历史分开来教,使新生代成为台独力量的主力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国内也有这种倾向,我在头条回答了一个关于杨白劳与黄世仁关系的问题,竟遭到一些网民的不解,他们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杨白劳欠钱不还,就是老赖。他们根本不懂旧中国那个剥削阶级是如何剥削劳动人民的,根本就不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多少先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拿今天正常的债务关系来看杨白劳与黄世仁的关系,更无视现在还有的高利贷,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

现在的教育不讲阶级不讲阶级斗争,是很危险的,要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懂得中国革命的历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否则帝国主义的颜色革命随时会在中国出现。

升旗仪式不可忽视,一定要参加!懂了吗?

你们遇见过当年对你很好的老师?

这个老师的故事要从很多年前说起,而我们的相遇也从那个时候开始。

去年冬天回到老家为小说找素材,我去遍了整个小镇,物是人非,许多故事原型都离开了这座边境小镇,岁月真的磨灭了他们曾留下的痕迹。褪色的墙、崎岖的路、路边叫卖的小吃店都成了记忆的一部分,再难找回。

当我站在正在拆迁的林菀高中门口,我看见了一个被人逼着跳入冰冷深沟里捡足球的男孩,他光着的脚板踏进刺骨的泥泞里,寒冷让他的眉毛微微抖动,当足球被抛到地面围观的人群四散开却无人伸手拉住他在深沟边摇晃的手臂,他的脸上仍然毫无表情,直到一双洁白如玉的手紧紧拽住了他。

在深沟里捡足球的男孩就是我,那个拽住我的人是我刚从大学毕业的初中班主任,她叫万清,大我8岁,那会我刚上高一。

出了深沟后,我看到她的白色连衣裙上沾满了沟底带上来的乌黑色淤泥,和洁白的衣服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鞋子不知被他们藏到了哪里,光着脚,站在石板路上瑟瑟发抖。她没去清理衣服上的污渍,而是掏出纸巾给我擦脸上的淤泥。她问我:“鞋子到哪里去了?”我不安的看着她摇摇头,两只脚窘迫的叠在一起。她没再继续询问,把我带到了教师宿舍里,倒了一盆温水,拿来了一双女式的运动鞋。从那以后,周围的同学就给我起了个绰号“小姑娘。”

后来的三年时间,我经常被她叫去教师宿舍,逼着我学新知识写作文。万清老师眼睛很大特别爱笑,那时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文化月活动,我总能在舞台上看到她的身影。她只教着两个班的学生,但整个学校的人都知道她。后来我毕业去省外读了大学,很少回家几乎没再见过她,听以前的同学讲她被调到了其他地方去了。

我的老家没有农村的说法,除了最偏僻的山区以外,其他地方都被叫做贫穷的坝区。

万清老师和我一样都出生在镇子周边的万家坝,家庭贫困,一家人含辛茹苦把她送进了名牌大学,一毕业她就回老家的高中当了老师。那年和她一届走出去的大学生都选择留在了省外大城市打拼,只有她背着行李乘着哆哆嗦嗦的小马车回了老家。

据说她回到林菀高中的那天,全校师生,列队欢迎。给她准备了最高礼节的接待仪式,不为其他就因为万清老师是第一个名牌大学毕业回来的学生。

林菀高中建成了很多年,当时在附近的几个城市却没什么名气,生源一直很少。但万清老师回来以后,慕名到林菀读书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剧增,最多的时候加上初中部足有上万人。

万清老师刚到林菀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学校的老教师不认可她的教学能力。但校领导想要改个过去的风气给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毅然让她接受了初一的两个新生班,坚持让她做了我们班的班主任,一再表示坚决支持她的教学理念。万清老师也不负众望,用了一年时间给林菀带出了10多个优秀学生。

而我,就是这批学生中的一员。

这次成功的教学改革,也让万清老师成为了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她变得更加专注,时常在下班以后还给班里的同学补课教学。

那个时候课外辅导已经发展得很好,许多学校的老师都会在课后带几个学生赚点外快,但万清老师补课从来就不收钱,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花费在给贫困学生改善伙食上。

我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犹豫了很久,想放弃跟着村里人到外地打工。我爸为此放下了家里的农活,去隔壁省打工给我挣学费生活费,打消了我打工的念头。我明白,是我爸不想让我再走他的老路放弃求学机会,但进了林菀高中,我学习的念头却更淡。

依然有人对我骚扰欺凌。我已经见惯了那些从初中就延续的欺负贫困生的手段,有时也会想任由他们作为我好好学习就好,用沉默代替反抗,以为这样就可以吓退那些欺负人为乐的调皮学生。可我感觉不到他们的后退,我的忍让与沉默只是让他们更变本加厉。

那年冬天新生开学我站在冰冷泥泞里。万清老师站在在深沟边,她独自伸出的手,像阳光一样。穿破了沟底散发着恶臭的淤泥,把我从茫然不知所措的生活里拉回了晴天下。曾经挚爱写作自信无比的我好像突然回来了,但是我仍然充满恐惧。

高二冬天的一个清晨,超过了收报名表的时间我还没有填好参加作文大赛的参赛信息,万清老师早有预料的走到我身边,把一份填好我个人信息的表格放在我的面前上。

教室宿舍里的温度热得如同烤炉,万清老师把我写过的所有文章收集编撰成册放在餐桌。她随手翻看一页大声的朗读,之后指导我对词句进行合理的修改美化。她站在窗前面对着我,说:“你写的很好,可以更好一些。”她的话轻的像羽毛沾染在我混沌的心脏砰砰直跳,我听了她的话,每次修改都有改变,参赛作品也在她的指导下终于成型。

比赛结果公布后,万清老师和我都受到了表彰,我也从小混混成为了作文大赛一等奖的优秀学生。万清老师还送了我一个礼物,一支黑色英雄牌的最新款钢笔。

万清老师有很多追求者,但一直没有结婚。大家都猜测她眼光高,想嫁给有钱人,在我心里她却不是这样的人。或许她只是想一心把我们带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林菀高中的那三年,作为班里家庭最贫困的学生,我没少被万清老师格外关照,在她的教室宿舍里蹭了很多顿饭,次数多了学校里的人都开始猜测我和她的关系。她担心我自卑,每当有人疑惑,她总是会拉着我的手笑着对他们说:“这是我弟!”

因为我们都姓万,后来学校的人都以为我和她真是姐弟,林凡也是其中之一。

林凡是学校的历史老师,是万清老师的大学学弟,年龄和万清老师差不多。毕业以后从省外回了林菀高中当了老师。刚到学校没几天就对万清老师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但万清老师一直都没有松口。后来在学校老师的提议下,他把注意打到了我的头上,经常给我买吃的、送礼物让我帮他送情书。

那段时间,我又参加了几个作文比赛,成绩都很好。万清老师想让我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放学后经常开小灶教我写作文。她上课十分专注,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偷偷把林凡老师的情书放在她的书桌上的语文课本里。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万清老师知道了我替林凡老师送信的事,警告我不能替他干活。尽管她特意提醒我不要帮忙,但我依然准确把林凡老师的情书送到她的桌面上。万清老师不知为何,但学校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她终于遇见了那个可以配得上她的人。

那之后,林凡老师和万清老师两个人的关系不知不觉日渐亲密,林凡老师在课程教学上为她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在他们日复一日的相处里被研究出来。

林凡老师把和万清老师求婚的日子选在了教师节。他穿着大学时买的西装,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给她朗诵了一首情诗。他站在紧张的站在舞台中央颤抖着举起手里的大喇叭,用最嘶哑的声音说出了最温柔的话。

他对万清老师说:“你回家的时候,我还在你停留的地方。但现在我想和你在这里一直停下去。”学生们不懂“一直停下去是什么意思。”但万清老师知道林凡本有更好的选择,但他跟着她的脚步回到了这里。

万清老师问:“以后还走吗?”

林凡老师回答:“你在哪我就在哪。”

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求婚细节,只听说了后来的事情。万清老师申请调到了另一所条件艰苦的高中任教,林凡老师后来也申请调到了同一所学校。

自那以后,万清老师彻底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关于他们的消息却从来没有断绝。林凡老师卖掉城里的房子搬到万清老师所在的地方住。他们也结束了多年的爱情长跑,在山寨村民的隆重仪式性里举办了婚礼。

据说,后来万清老师和林凡老师的家人也搬到了他们所在的地方。他们说:“一家人就应该住在一起。他们负责教育事业,我们负责帮补生活。”搬家后一年,两个人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粉粉嫩嫩的小女孩。

那会林凡老师已经知道万清老师根本没有弟弟,我因为常年在外,几经辗转和他们断了联系。等他们的孩子出生也没收到寄往家里的请帖。我猜,他们肯定很遗憾我没参加。

最后一次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是在一个初冬的清晨。万清老师和林凡老师被评选为年度感动人物,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本地的电视台采访上。多年来两人对教育事业的付出才被大众所知,那所隐藏在大山里的高中也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存在。

次年春天,小镇迎来了久违的第一场雪。从没见过雪的我在从小长大的山林间结束了我的二十七岁,也迎来了我高中毕业的第九个年头,林菀高中也在一声巨响后被大雪掩埋。

在故乡的小镇,现在偶尔还能听人提及万清老师夫妇的事迹,她也成为了小镇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偶像被很多人津津乐道。果真应了她的那句话:“有的人天生就是为了这片土地存在的。”

如果没有万清老师,我的生命将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大多数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多年前那只伸在空中的手,不仅将我从淤泥里拉了出来,也把我推向了从未看过的世界。

去年辞职后,我也回到了林菀镇上经营起一家餐馆。家里人常常替我打听万清老师的消息,但他们好像从这个小地方消失得毫无踪迹。直到几个月前,在一趟回万家坝的公交车上我遇到了两个人。

他们穿着彝族传统的服饰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小女孩乖巧的坐在他们的身边,眼睛很大笑起来很好看。

我握着一直放在兜里的英雄牌钢笔,穿过人群走到他们的面前。把钢笔在她的眼前晃了晃,才说道:“小妹妹,送你一个礼物好不好……”

他们笑了,我也笑了。

说一些话,讲一些事,写一些无用的时间。我是全称南城,喜欢请关注。

你暗恋过自己的老师吗?

初一的时候,学校新分配来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潇洒英俊而且课讲的非常好。刚开始只是喜欢上老师的课,上课聚精会神从不分心,还特别踊跃回答问题。每天下课后,许多女同学总围着老师问问题,没话找话的聊。我也凑热闹跟着闺蜜一起蹭话题。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喜欢上老师了,每天看课表就盼着上语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背课文古诗词,写语文作业。也从那时开始,我喜欢上语文,也为以后语文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基础。后来升初二时,老师工作调动,班里好多女同学哭的稀里哗啦的,我才猛然发现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暗恋老师,盟军一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