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怎么种植管理,高架基质栽培的草莓如何定植?
高架基质栽培草莓是草莓种植栽培方式上的改变,目前在我国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和前期投入的门槛较高,但这些并不能阻断这种栽培方式的发展,因为这种栽培模式拥有多重常规栽培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也体现出科学技术在种植方面的不断进步,下面种植小灵通为大家介绍高架基质栽培的草莓的定植和定植后管理的相关方法技术,供大家参考。高架基质栽培的草莓如何定植
一、定植时间的选择
草莓在中国是典型的节日经济作物,时令性很强。草莓集中上市时间赶在节假日期间,草莓的价格就会高,经济效益也就会相应提高,相反地, 草莓的上市时间处于平常时间,价格就一般, 经济效益也就低。
比如在北方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方式中,草莓生长季节在寒冷的冬季,如果种植时间过晚,草莓的营养体在寒冷到来之前没有长得足够大,在以后的生长季节中不容易长大,在草莓最佳的黄金产量时期(春节前20天)产量不高,经济效益自然不高,可见适时定植是草莓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北方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草莓种植规律,草莓的最佳定植期在处暑(8月23日左右)到白露(9月8日左右)之间最好,如果种苗表现较弱,要适当调整早栽, 生长健壮的种苗适当晚栽,假植苗应该晚栽,一般在9月15日至9月20日,营养钵苗会生长旺盛,所以会选择一般在10月10日前后种植。
在生产中,一天中理想定植时间应尽量选择在下午光照不是很强的时候,一般在下午3点钟以后或阴天定植最好。定植时不使用遮阳网,加强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另外利用夜间低温,还利于缓苗。
定植时一般采用双行丁字形交错方式进行。
二、定植前准备工作
(1) 棚室消毒
开展温室消毒,可防治病虫害,利于草莓种苗缓苗。杀虫剂可用11%的来福禄5000倍液、18g/L阿维菌素乳油,杀菌剂可选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 2000倍液、或15%三唑酮1000倍液。
药剂喷施要对整个温室进行,包括草莓畦面、温室过道、后墙、两侧山墙、温室前脚1m处都要均匀喷施。
(2)湿润草莓畦造墒
水分是作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合适的土壤湿度就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移栽的成活率。由于草莓基质槽提前做好放置了一段时间,经风吹日晒畦面的含水量下降,草莓栽培槽的基质温度较高,畦面干燥,种植草莓时挖定植穴时周围基质容易滑溜、垮塌,不利于定植草莓植株。
在浇水时由于畦面干基质较多,浇水时水很容易流向两侧,不易渗入,造成草莓定植水浇不足容易死亡。为此在草莓定植前2天一定要湿润一下草莓定植槽。首先微开滴灌阀门,让水慢慢地滴在栽培槽表面上,当栽培槽面上有明水即形成小的水面时停止浇水,让水自由下渗,此时不要急于再浇,否则水量一次很大容易造成栽培槽垮塌,当栽培槽的两侧开始又湿润时就证明草莓槽底墒造好了,过一天后草莓栽培槽表面微干,用花铲挖畦面时基质湿润但不成滴滴水,就可以定植草莓了。
(3)种苗预处理
定植草莓时要提前做好种苗的预处理工作,首先创造适宜的暂时存苗场所,因为目前草莓出圃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实现冷链储运,草莓植株会很容易很快失水萎蔫,损害最大的就是草莓根系,经过风吹日晒草莓的根系基本上被氧化,颜色变深,变褐色,随着根系进一步失水,草莓的须根系开始干枯,严重的造成脱落,大量失水严重的须根影响了草莓苗的成活。
为此在草莓种苗运来后必须建立一个适宜的暂时储存场所。该场所要求避风、阴凉,一般在温室后墙用遮阳网搭起个棚,或在工作间进行。暂时存放的草莓种苗根系必须用湿毛巾或湿草苫盖在草莓苗上,缓解草莓根系失水的速度,保护好草莓的须根系。
草莓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草莓的品质。种苗大小分级是草莓定植的关键环节,大小苗分开种植便于后期的管理。
北方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的壮苗标准是:草莓的短缩茎粗度在0.8~1.2cm、4~5张功能叶片、叶片颜色深绿色、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危害,叶柄长度根据品种差异有所不同,叶柄一般在8~15cm,如果叶柄过长,苗子徒长,不利于草莓苗成活和快速缓苗。
成熟次生根(根系发黄为成熟的标准) 10~16条,须根发达,整个植株无病虫害,草莓植株鲜重30g左右,好的种苗还要有健壮、明显的生长点(苗心)。在草莓苗分级过程中,要遵循大小相对分级,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一般是草莓的新茎粗度在0.8cm以上的为一级,0.6~0.8cm为二级, 0.4~0.6cm的为三级,低于0.4cm的草莓植株不适宜在温室促成栽培。在生产实践中草莓新茎在0.6~0.8cm时成活率最好,缓苗后草莓苗生长也很快。
在给草莓种苗分级的过程中,需要将草莓苗上携带的匍匐茎、病叶、老叶一起去掉,在去匍匐茎时应注意,如果匍匐茎的粗度较粗,最好用剪子在距离种苗2~3cm处剪断,不要直接在根部扯断,否则造成较大的伤口容易使致病微生物侵染,让植株感染病害。
在去老叶和病叶时,遵循如果叶柄基部叶鞘没有形成离层时不宜强行掰去叶柄,否则在草莓基部的伤口流出大量的伤流液,降低草莓植株的抗病力,应该保留一段叶柄,把残叶去掉即可。
如果草莓植株叶片较大且很多,应该在定植时将叶片的1/3~ 1/2用剪子剪掉,以减少叶片水分散失。
草莓防病应从早做起,草莓种苗在起苗、运输、整理过程中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温度较高,很容易感染各类致病菌,因此在草莓种植时将整理好的草莓种苗浸入25%阿米西达3000倍溶液中,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病菌侵染草莓。
具体做法是先将阿米西达药剂配成母液,再用较大的容器稀释到8000倍,将整理好的草莓种苗整齐放入容器中,先放草莓的根部,后整株没入,用手掐住草莓根茎部上下提沾,禁止将草莓苗长时间浸没于水中,浸泡时间一般在3~ 5min,最后将整个草莓植株完全按进药液中浸一下迅速提起,在阴凉处晾干草莓植株上的药液即可定植。
通过浸泡,既可以杀死致病菌,又可以为草莓苗提供水分,补充运输过程中草莓苗的失水,提高草莓种植成活率。
由于每栋温室用苗量较大,普通的容器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定植需苗速度的要求,一般在背风、平坦的地方用砖垒一一个长方形池子,池子高度为两块砖高, 宽度40cm,长度5m左右, 底部和四周用完好的棚膜铺好,放入清水,水深5cm即可,能够淹没草莓根部就行。再按池中水量撒入阿米西达搅混均匀备用。
三、定植
在定植时根据草莓品种特性确定草莓株距,一般欧美品种株距在20~ 25cm,日系品种在18 ~ 20cm。
在实践生产中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以合理稀植为好 ,一般每亩种植草莓苗8000~ 10000株。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采取前期密植,加强叶片管理,中后期适当逐渐疏除部分植株的管理办法,以叶枝不拥挤为准,来提高总产量和总效益。
定植时用一个木棍截成统一标准距离,在畦面上画出记号作为定植的距离。将经过整理和药剂处理的草莓苗在距草莓畦面边缘10cm处用花铲深挖定植坑,将草莓苗根系顺直,垂直于畦面填基质,并将草莓苗周围的基质按实。
草莓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最好是在定植时边栽边浇,防止种苗严重失水,定植后再用滴灌浇水,此次浇水一定要充足。浇水的标准是看到畦面有积水时,就证明浇足了,停止浇水。
四、定植时注意要点
(1) 栽植方向
栽苗时应注意草莓苗弓形新茎方向,草莓苗的花序从新茎上伸出有一定的规律, 即从弓背方向伸出。为了便于授粉和采收,应使每株抽出的花序均在同一方向,因此栽苗时应将新茎的弓背朝固定的方向。一般高垄栽植,花序方向应朝向垄沟一侧,使花序伸到垄的外侧坡上结果,便于蜜蜂授粉和果实采收。
(2)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关键。合理的栽植深度应使苗心的茎部与地面平齐,使苗心不被基质淹没,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栽植过深,苗心被基质埋住,易造成烂心死苗。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易使苗干枯死亡。如果畦面不平或土壤过暄,浇水后易造成草莓苗被冲或淤心现象,降低成活率。因此,栽植前必须整平畦面,沉实基质。
(3) 具体实际操作
定植时为了快速简单地掌握定植深度,可以用手的拇指、食指抓住草莓种苗,大拇指的指甲根部按住草莓的根茎部,当埋压发现大拇指的指甲根部埋入基质中这就证明草莓苗埋深了,如果拇指指甲露的多了就证明埋浅了。
在生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操作,在栽苗时将基质压实的过程中由于用力不当,一般是用力较大时会将草莓根系翘起,形成W形草莓根系分布,这样草莓容易死亡。由于用力较大在草莓的根茎部形成一个坑,在未浇水的时候不觉得种植的深,可一浇水周围的基质向中央於埋住草莓心也会造成草莓死亡。为此建议在种草莓时可以将草莓的弓背朝外,将草莓种苗倾斜种植在畦面上,草莓成活率会提高。
在定植完要覆盖遮阳网,尽量不要让太阳直射草莓苗,防止草莓苗失水萎蔫。
(4) 基质苗适当去除基质
基质苗容易早衰,出现“团棵”现象,即根系团在一起,不向外延伸生长,所以在定植时应适当去除一部分基质。 具体标准为拿手捏一下,根系松散,以自然下垂为宜,过长的根系适当修剪,保留15~ 20cm。
定植后的管理技术草莓定植后第二天要及时检查,於心苗要用铁丝将草莓周围的於基质挑开露出草莓心,尽量不要用钝器在草莓根部简单地拨开草莓苗周围的基质,因为此时草莓周围土壤含水量很高,用较为大点的工具很容易在草莓根部形成结块不利于草莓生长,对于露根苗要用潮湿的基质覆盖在草莓根部,在后期中耕时注意覆基质即可,尽量不要拨出重新栽种。
草莓定植时正是天气较热时期,草莓很容易萎蔫,为此在种植后最好采用微喷补水,这样既可以补水又可以降低草莓局部的温度,提高草莓的成活率。浇水尽量在上午9点钟前和下午5点钟后,浇水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不要浇得太多,水量过大会冲毁草莓畦,同时畦面湿度大草莓不容易生根。如果栽苗后天下雨就不要再浇水了。
定植后遮阳网在晚上要全部撤去,次日上午8点钟,温度开始上升较快时覆盖遮阳网,如果是阴天就不要覆盖遮阳网。定植第二天不要把遮阳网完全盖到地面,遮阳网距离地面有40cm左右,以加强温室内的空气流通,促进草莓快速缓苗。
草莓是需要水分较多的植物,对水分要求较高,一棵草莓在整个生育期中大约需水15L,但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要求也不一样。秋季定植期需水量较多,此时气温较高,地面蒸发量大,新栽的幼苗新根尚未大量形成,吸水能力差,如浇水不足,容易引起死苗。
(1) 合理遮阳
灵活控制遮阳网是提高草莓苗成活率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遮阳网遮阳时间太长会使草莓苗细弱,严重的由于过长时间遮阳,温室内通风不畅,草莓苗腐烂。
生产中常见的是表面上看草莓苗成活很好,等撤去遮阳网草莓苗就会萎蔫甚至死亡。为此在草莓定植后要灵活控制遮阳网。
具体方法是:在草莓定植第三天晚上撤去遮阳网,次日, 上午可根据草莓缓苗情况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当观察到草莓开始有轻度萎蔫时就要上遮阳网,遮阳网距地面高度在1m左右,如果光线太强可以适当再放低些,但不能完全盖严。在下午4点钟左右逐步撤去遮阳网,加大光照时间,即使撤掉遮阳网后草莓苗出现轻度萎蔫也不要紧。
草莓苗完全缓苗后要及时去掉遮阳网,否则遮阳网容易老化和被温室骨架划破。将遮阳网折叠后压实,用绳子捆好,放入工作间中避光保存,备来年4月份用。
(2)及时补苗
定植第三天后上午控制水分,在那些菱蔫的植株旁边重新种植一棵,如果草莓叶片呈深绿色,可以看到叶片边缘有些干枯迹象就拔掉这样的植株,重新补种一颗草莓苗。补苗要及时,否则草莓苗长势不整齐,不利于管理。
补苗最好在下午5点钟左右,温度降低时进行,这是因为温度较低,植株不容易萎蔫,利用夜间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草莓植株有充足的时间吸取水分,活化组织细胞,促进植株生长,第二天植株从低温到高温,逐步适应外界的温湿度,很容易成活。中午植株出现萎蔫现象时覆盖遮阳网,等下午3点钟的时候光照强度下降时逐步去掉遮阳网。
去掉遮阳网时植株还出现萎蔫,如果蔫程度不大就不要再遮阳了。
(3)适当减少浇水
促进草莓生根定植第三天开始,上午8点钟开滴灌浇水20~30分钟,畦面湿润即可,下午控制水分减少浇水量,如果草莓植株去掉遮阳网后萎蔫程度较轻就不浇水。早晨在5点钟到6点钟左右观察草莓植株全部直立起来,叶片的边缘有水珠就证明草莓植株完全成活了。
此时草莓植株上开始冒出新叶,为了促进草莓根系生长就要控制浇水,上午9点钟浇水30分钟,下午控制浇水。如果草莓植株在中午出现萎蔫,覆盖遮阳网后很快恢复时下午就不要浇水。如果萎蔫时间较长,那就在下午5点钟后适量浇水。控制水分不等于不浇水,所以浇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草莓缓苗后新叶完全展开,草莓植株进入正常生长时期,叶片的颜色深绿色。
用8000倍的碧护进行叶面喷施,结合浇小水,湿润草莓根部基质,用5000倍的碧护进行灌根。灌根时每株草莓灌药液量为100g左右。在灌根时可根据草莓畦面基质的干旱情况灵活掌握灌水量,灌水的目的就是使药液能够顺利地进入草莓的根部,并能快速水平和垂直扩散刺激草莓根系生长。
如果畦面干燥,灌药液时药液容易向四周流动不容易渗入基质中或渗入的深度不够,不能充分到达草莓根部。如果浇水量大,基质含水量较大,药液同样不能充分渗入草莓根部,影响灌根效果。般掌握在土壤含水量在65%~70%。
直观标准是看到水滴很快渗入基质中就可以了。草莓苗从定植到完全缓苗生长这段时间的长短跟草莓品种以及种植时是否裸根有关,一般根系有保护的种苗缓苗快,如穴盘苗和营养钵苗,它们的根系在定植时没有或是受伤很轻,定植后缓苗时间就短。
相反裸根苗由于在种苗收获和运输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也就是说草莓种苗在收获后根系裸露的时间越长,定植后草莓苗缓苗时间就越长。草莓裸根苗在相同情况下卡姆罗莎缓苗时间比甜查理就长。
因此在草莓缓苗过程中要根据草莓品种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控水。等草莓完全缓苗后控制浇水,在表面上看草莓萎蔫了,也不要轻易拔除,只要明白它比其他品种缓苗时间长,耐心管理,遮阳网要及时覆盖和去掉,既不要让草莓植株严重萎蔫,也不要让遮阳网遮阴过度,否则容易产生细弱苗,一旦去掉遮阳网很容易死亡。等草莓开始有新叶冒出了,继续控制水分,促进草莓根系生长。
(4) 整理草莓植株
当草莓新叶生长到3~5cm时就可以将草莓植株上的枯死叶片和烂叶去掉,有些老叶只是在运输或定植时受到机械损伤,并不是生理性老叶,这样的叶子叶片较大,叶柄较粗或是叶柄基部没有形成离层,不容易去掉。此时最好用剪刀距叶柄基部10~20cm处剪掉烂叶,留一段叶柄在以后整理时再去掉。
如果用手强行掰除叶片会动摇草莓根系,同时造成较大的伤口,导致致病微生物容易侵染,使草莓植株发病,不利于草莓健康生长。
对于那些枯死的老叶,用一只手扶住草莓植株,另一只手轻轻向侧面用力就可以将叶子去掉。剪掉的叶子一定要及时清除,不要放在草莓畦上,因为此时草莓畦面潮湿,很容易使叶片发霉,给致病微生物造成繁殖的场所。
随着草莓的生长,草莓匍匐茎也随着抽生,匍匐茎是草莓的繁殖器官,但在生产园中,以收获草莓浆果为目的的植株,过多地抽生匍匐茎,会消耗母株大量的养分,如任其生长,影响花芽分化,严重影响产量,并降低植株的越冬能力,所以应随时摘除匍匐茎。
据种植户多年总结,摘除匍匐茎后,一般能增产5~ 6成,在同样条件下,摘除匍匐茎的植株,叶片大而多,能增产1.6倍。
多余的侧芽也要及早摘除,否则草莓侧芽生长很快,表现出草莓叶片数量快速增长,由于叶片数量多,造成通风透光性差,草莓叶柄细长,叶片面积小呈簇生状。这样的草莓植株一旦感染白粉病很难根治。
丛生的草莓植株更容易产生蚜虫,影响草莓植株生长。此时草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叶片更新很快,北方9月底短休眠草莓品种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时期,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最大可能地保证草莓有足够的养分积累,顺利进行花芽分化。
草莓叶片的生长发育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当植株上的叶柄基部开始变色,叶片呈水平状并且变黄,说明叶片已经衰老,其光合自养能力已经满足不了自身呼吸的消耗,因此,这样的叶片应及时去除。去除老叶,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新茎发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速植株生长。
摘除后的老叶,常带有病菌或虫卵,不要丢在草莓园,应集中起来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草莓匍匐茎从生长初期开始就有少量发生,在开花前期发生较多。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发生的越多,消耗植株的养分就越大,并且会影响花芽分化,降低植株的产量。因此及时摘去匍匐茎可减少植株的养分消耗,能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在整理草莓植株时当天就不要浇水。
(5)适当浅中耕
苗期中耕是培育、促进草莓苗根系深扎和地上部分健壮生长的关键措施。
在草莓缓苗过程中,由于经常浇水,使温室内基质板结严重,基质透气性差,抑制草莓正常生长。为此在草莓缓苗后首先要适度中耕,中耕时提前适度浇水,使基质保持适度的湿润利于中耕,尽量不要在干旱板结的条件下进行中耕,这样会使基质颗粒较大,容易使草莓根系裸露,造成草莓根系干枯,甚至死亡。
中耕过深容易露根,过浅又起不到松土的作用,中耕深度要适度,保持先远后近、先浅后深、株旁浅行间深的原则,一般是2~4cm,不要1次锄得过深、过近,防止伤根太多引起伤苗。
在中耕的过程中将草莓畦中的杂草一并拔除, 畦两侧的草尽量在小的时候拔除,否则长大后除去困难,很容易使畦两侧面脱落,畦面变窄。
中耕需要注意事项:
①由于北方地下水偏碱,浇水或下雨后,草莓畦面很容易返盐碱,所以在浇水和下雨后要及时中耕,要浅中耕防止返盐碱。
②中耕必须根据天气、苗情灵活掌握。对于生长正常或生长较弱的草莓,应多中耕、细中耕、促进生长。一般每隔7、8天中耕1次,并注意抓住降雨或浇水后,表面基质不干不湿的有利时机进行中耕。要求做到“耘锄行间串,锄头过垄眼,行间、株间都锄松锄透”,达到无板结、无杂草。
③对于有旺长趋势的草莓,可采取近株深中耕的办法,切断一部分侧根,控制疯长。为了防止伤根过重,可采用倒边深中耕的办法,即在草莓行一边深中耕,深度5cm左右,如过几天仍有旺长现象,再在草莓行的另一侧深中耕。过于干旱年份,中耕宜浅、宜细、不宜深,避免伤根、跑墒。多雨年份,中耕也不宜太深,以防蓄水过多,影响草莓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④中耕时要注意对种植过深的种苗要去掉周围的基质,避免由于基质埋住草莓生长点造成草莓生长不良,对于种植过浅露出草莓根系的草莓植株要利用中耕的机会进行草莓根部培基质,对草莓根系进行保护。
(6)摘叶后及时喷药防护
在栽培基质中存在很多致病微生物,摘除老叶时会留下很多伤口,这些伤口包括人为的田间作业(折断叶片)、虫伤及草莓本身的自然裂口,在生长期久旱遇雨、蹲苗过度、深耕伤根、浇水过量造成地面积水、基质缺氧,都给病菌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试验表明,草莓在不同生育期伤口愈合速度不同:苗期伤口24小时愈合,而团棵期后72小时伤口才能愈合,所以这个时期发病重。
为此在摘叶后要及时喷药保护,一般采用百菌清,或是甲基硫菌灵喷施保护。
生产中常用杀菌剂按使用方式分为三类。
①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侵入植物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这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药剂,如波尔多、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②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侵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③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经侵入植物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
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为两类。
①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以防治到植物体内的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绿亨2号、霜疫清、甲霜灵、甲基托布津、敌克松、杀毒矾、恶霉灵等。
②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留存。目前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渗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百菌清、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在整个植保过程中要经常将保护剂和治疗剂交替使用。根据作物的受害症状选择相对应的杀菌剂,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7)喷施叶面肥
一般来讲,在植物的营养生长期间或是生殖生长的初期,叶片有吸收养分的能力,并且对某些矿质养分的吸收比根的吸收能力强。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下面介绍一下叶面肥。
①叶面施肥的优点与根供应养分相比,通过叶片直接提供营养物质是一种见效快、效率高的施肥方式。这种方式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特别是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此外,还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赤霉素等,可与肥料同时进行叶面喷施。
如作物生长期间缺乏某种元素,可进行叶面喷施,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由于土壤有效水缺乏,不仅使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而且使施入土壤的肥料养分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常因营养缺乏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叶面施肥能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求,达到矫正养分缺乏的目的。植物的叶面营养虽然有上述特点,但也有其局限性。
如叶面施肥的效果虽然快,但往往效果短暂;而且每次喷施的养分总量比较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
此外,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的其他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很好。
这些都说明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因此,根外追肥只能用于解决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问题,并且要根据土壤环境条件、植物的生育时期及其根系活力等合理地加以应用。
②影响叶片的营养因素植物叶片吸收养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植物本身的代谢活动、叶片类型等内在因素,而且还与环境因素,如温度、矿质养分浓度、离子价数等关系密切。
植物叶片对不同种类矿质养分的吸收速率是不同的。
叶片对钾的吸收速率依次为:氯化钾>硝酸钾>磷酸氢二钾。
对氮的吸收速率为尿素>硝酸盐>铵盐。
此外,在喷施时,适当地加入少量尿素可提高其吸收速率,并有防止叶片黄化的作用。矿质养分进入叶片的速率和数量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如果浓度过高,使叶片组织中养分失去平衡,叶片受到损伤,就会出现灼伤症状。
特别是高浓度的铵态氮肥对叶片的损伤尤为严重,如能添加少量蔗糖,可以抑制这种损伤作用。叶片对养分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与溶液在叶片上附着的时间长短有关,特别是有些植物的叶片角质层较厚,很难吸附溶液。还有些植物虽然能够吸附溶液,但吸附得很不均匀,也会影响到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试验证明,溶液在叶片上的保持时间在30~60分钟,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数量较多。避免高温蒸发和气孔关闭时期对喷施效果的改善很有好处。
因此,一般以下午施肥效果较好。如能加入表面活性物质的湿润剂,以降低表面张力,增大叶面对养分的吸附力,可明显提高肥效。
温度对营养元素进入叶片有间接影响。温度下降,叶片吸收养分减慢。由于叶片只能吸收液体,温度较高时,液体易蒸发,这也会影响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采用叶面施肥要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适当的喷施浓度。叶面施肥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酒后易灼伤作物叶片。溶液浓度过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 对症配制。
②选择适当的喷施方法。配制溶液要均匀,喷洒雾点要匀细,喷施次数看需要。
③掌握好喷施时期。叶面施肥的时期要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选择作物营养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时进行喷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④选择适当的喷施时间。叶面施肥效果的好坏与温度、湿度、风力等均有直接关系,进行叶面喷施最好选择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上午9时以前,最适宜的是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如遇喷后3~4小时下雨,则需进行补喷。
⑤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茎秆由于新陈代谢活力不同,对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弱差异较大,要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⑥增添助剂。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黏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⑦与土壤施肥相结合。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对量大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常用的叶面肥的适宜浓度如下:
①磷酸二氢钾,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3%。配制方法就是将45g磷酸二氢钾加入装15kg水标准喷雾器中,充分溶解后喷施。
②硼砂(或硼酸),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2%~0.3%。配制溶液时先用少量45°C热水溶化硼砂,再兑水。
③尿素,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1%~0.2%,苗小的植株,浓度可适当低些。植株大的浓度可适当高些。
④硫酸锌,常用喷施浓度为0.1% ~0.2%。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液后进行喷施。
(8)针对性管理,控强扶弱
日光温室栽培草莓主要是促成栽培的方式,即草莓没经过休眠直接进入开花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为了适应这种栽培方式,草莓苗缓苗后一定要控制其长势。对于生长势较强的植株要控制其长势,生长势较弱的要加强管理,促进其增加长势,总的要求是使草莓长势中庸。达到中庸的草莓植株会很顺利通过花芽分化。
产生旺长苗的原因有:
①种植时间偏早,9月份天气冷凉很适宜草莓生长,如果生长时间较长,草莓苗很容易变成旺长苗。
②种苗较旺,种苗较旺应该晚栽,否则生长势较强容易产生旺长现象。
③最常见的是带土坨就近移栽,草莓缓苗时间短,有的几乎不经过缓苗过程,这样的苗生长旺,很容易形成旺长苗。
④草莓缓苗后过早追肥,尤其偏施氮肥促进草莓苗旺长。
对于生长势强的草莓要采取的措施:
①控制水分,少施速效氮肥,草莓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是花芽分化期,往往因氮肥过多,造成长势过旺,使得营养生长过剩,而生殖生长不足,抽生大量的匍匐茎。
②营养调控。根据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在-定浓度下能控制生长势的特性,可以叶面喷施这两种肥料。
③划锄断根。当植株长势过旺时,可采取“划锄法”,一方面增加土壤透气性,另一方面可使部分根类断掉,有利于次生根下扎。
④小水勤浇。满足作物需求的同时降低土壤湿度。
产生细弱苗的原因有:
①种植时间过晚,一般在9月下旬,草莓缓苗后天气开始转冷不利于草莓生长。
②种苗细弱。
③草莓种苗质量不够,尤其根系受伤的种苗。
④遮阳过度。
⑤浇水太勤。
⑥种植过密。
⑦草莓畦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营养土氮肥偏多,而管理上未能及时通风透光也会出现细弱苗。
所以要对生长势弱的草莓加强水肥的管理:
①用8000倍的碧护叶面喷施,调节草莓植株体内营养代谢,增加植株的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用5000倍的碧护溶液进行灌根促进草莓根系生长。
②用0.2%尿素灌根。
③浅中耕,促进草莓根系快速生长发育。
总结高架基质栽培草莓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平民化,这是农业种植方式方法科学进步的方向,虽然,现在会存在成本高、技术难的问题,但是,未来这种种植模式一定会非常的普遍。以上就是这种栽培模式的定植技术及定植后管理技术,我们种植户先熟悉熟悉这种栽培技术吧!
我是种植小灵通,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记得点赞哦!谢谢大家!盆栽草莓管理方法?
1.选用盆、土及品种。盆栽用盆选择径口在20-30厘米的陶瓷盆为宜。盆土选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品种采用欧洲四季红,长虹2号、83-38等优良的四季草莓品种盆栽为好。全年可以多次开花结果。
2.栽培技术。盆栽时间一年四季均可。但从园地起苗上盆,最好在秋季进行。选择健壮秧苗,起苗时要多带土,摘除老残叶,将苗木根系剪留10厘米左右。让根系舒展栽入盆土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不埋心为原则。土要按实,固定苗位,使土面与盆口保持3-4厘米距离。栽后浇透水,放置阴凉处3-5天,然后搬到光线充足处。
3.肥水管理。四季草莓1年多次开花结果,营养消耗多,要加强养分补充。可用兽蹄、鱼骨、家禽内脏、豆饼等,加水腐熟发酵,沤制成液态肥水或追施复合肥。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浇水时,应事先将水晒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浇灌。
4.苗木管理。盆栽草莓应加强植株管理。一是适时疏蕾、摘叶、摘除匍匐茎。即将无效的高层次花,在花蕾分散期适量疏除。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质量。二是架果造形。即用铁丝或竹签做成不同形状的果架,放入花盆将果穗架起,促使果穗通风透光,果实着色均匀,防止泥土污染果实,减少病虫危害。同时,也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艺术造型,提高观赏价值。三是防治病虫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5.换盆。盆栽草莓结果2年后,应于结果后换盆或换盆土。换盆时,先将植株从盆中取出,剪除衰老根、死根和下部衰老根茎,再栽入新的盆土中。
6.温、湿度。一般盆栽草莓要求温度为20-25℃,冬季室温保持在15℃以上。花盆要放在通风向阳处,盆土经常保持湿润为宜。
草莓的种植于管理?
草莓种植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并且是移苗进行栽植。栽植之后进行施肥浇水松土,并且要做好防寒等准备工作。
草莓种子种植方法及管理?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催芽:一般草莓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可保存2年左右。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可将种子包在纱布内,浸湿24小时,在冰箱中经过0℃~3℃的低温处理15天左右,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然后播种,萌发率较高。 没有耐心的朋友,也可以不经过冷冻处理,直接用下面这个方法对种子进行催芽,但是不经过低温打破休眠,可能会导致芽率降低。
方法如下:先将种子倒入50~60℃温水中浸洗,并不停地搅动,直至水温降到25℃左右停止。继续浸泡2~3小时后,捞出用手轻轻揉搓,至种皮干净呈现光泽为止。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几层湿纱布盖好。(老张认为,这么做是因为草莓取种的时候,上面有草莓酸,因此必须将这个洗掉) 放在25~30℃条件下进行催芽。每天三次(早、午、晚)用温水浸湿纱布,以保持种子的湿润环境。待60~7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草莓种子较小,播种时必须精细。最好用育苗土加育苗盘,或者是育苗块加育苗箱,实在不具备条件的朋友可以用筛过的细沙壤土混合一部分较细的腐殖质土填入花盆,在盆内播种。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播前先喷透水,喷透育苗基质,直接用盆栽的朋友可以把盆土高度低于花盆上沿一厘米,讲种子均匀的撒播下去,撒播后覆以筛过的细土0.1厘米左右,或者不用盖土,只要您的育苗基质足够的松软,盆上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在25℃的温度下,播后15-25天即可开始出苗。(草莓种子出芽慢,老张曾经有一次在一个月才发现出芽,当时几乎要放弃了),在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分盆,3~5个叶片时,即可下地栽植。
3苗期管理
一是浇水:幼苗期不适于漫灌,可用喷灌的办法满足供水。苗长到6片真叶后,可采用小水漫灌,防上淤苗。
二是除草:小苗期应经常及时地拔除杂草。
三是同苗补苗:待小苗长出3~5个真叶,即可进行移栽,疏密补稀。
四是追肥:小苗长到6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以追施冲施肥或者尿素为宜。
庭院种植的朋友一般用撒施,随水撒肥;盆栽的朋友可以把谁溶肥尿素溶于水中制成稀肥喷施。第一次追肥,用量宜少。以后每20~30天追一次肥,随苗株的长大,用肥量可适当增加。
4移栽
苗生长3~4月后即可进行起苗移栽,株行距掌握在20~30厘米。移栽时间在7月底至8月中旬为宜。第二年春天结果。
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所以合理安排培植新植株,保证每年总有一些草莓是第二年生的,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草莓生长良好时,它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当小植株长到3-4片叶子时,可以把它剪下,种在另外的花盆中,注意浇水。最好不要让第一年生的新植株结草莓,仅让它生长出更多的叶子。所以当发现一年新的草莓开花后,要把花摘掉。同时不要忘记在植株上挂上小牌子,写上新柱的种植日期,以免日后忘记。摘除新植株上其他多余的藤蔓。如果草莓是种在院子地里的,还要注意除草。浇水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草莓弄湿。
5草莓的护理
如果家里有暖房,可以把草莓移到暖房中,这样会更好。草莓也更容易结果。等草莓结果期过后,可以把它们移出暖房,放在室外过冬。从某种角度说,如果草莓植株经受一些霜冻的话,更利于来年提高产量。
草莓是很容易栽培的植物,可以移植。有时可能会发现植株有黄叶子,但是不要担心,只要摘除就可以了。在冬天,一直可以保留黄叶子,直到来年春季有新叶子长出后,再摘除死掉的黄叶子,并注意浇水,除草,和灭虫。
还可以把草莓种在植物袋里,但一定要浇水均匀,防止鸟啄食草莓和虫害。植物袋里的泥土很容易变干,需要经常检查,保证泥土的湿润。
露天草莓膨大期怎样进行水肥管理?
草莓幼苗定植到大田的时候,因为存在幼苗大小不一的情况,所以在后期管理的时候,会因为草莓苗生长处于不同时期会有些不太好管理,所以我们在进行定植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大小苗分别栽种。
对于露天种植草莓来说,在适宜的温度下,花芽分化应该比大棚草莓来的齐整一些。不过总会存在开花有早有晚,到最早的果子在膨大的时候,可能很多花正在授粉阶段。
这里我根据大棚草莓膨果期的水肥管理,来说说一些个人田间管理,应该与露天种植草莓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在我们湖北宜昌地区,大棚草莓移栽时间是9月3号左右,具体结合当地气温。在10月22左右盖棚,盖棚过早会导致草莓苗疯长,不利于花芽分化;盖棚过迟低温会影响最早开花的授粉效果。
等到11月17号左右的时候,进行喷施叶面膨果肥,还有花芽分化肥。此时,处于草莓开花不多的情况,花芽分化的关键期。提早促进草莓苗花芽分化,可以赶在春节前,收获一批草莓。
在喷施叶面膨果肥的时候,可以和花芽分化肥交叉间隔喷施。喷施最好在下午四点左右进行,避免影响蜜蜂白天授粉效果。
在花朵大多数已经授粉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一次果实膨大追肥,这次追肥与浇水一起。亩施硫酸钾复合肥5-8公斤,碳铵2-5公斤。碳铵施用量,可以根据苗情进行增减,不要施用过多而影响草莓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