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檗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小檗的形态特征:小檗科小檗属落叶多枝灌木。细枝紫红色,老枝灰紫褐色,有沟槽。刺细小单一,很少分叉。叶倒卵形或匙形,全缘。伞形花序簇生,花黄色,花冠边缘有红晕。花期4~5月,果期9~10月。常见变种有:红叶小檗:又称紫叶小檗。叶色常年紫红。

小檗的生长有哪些习性?

小檗的生长习性:喜阳光,稍耐荫,耐旱,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旺盛。萌蘖性强,耐修剪。小檗原产日本。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地区有分布,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小檗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

3.1 拼音名 3.2 小檗的别名 3.3 来源 3.4 性味 3.5 功能主治 3.6 小檗的用法用量 3.7 摘录

4 《中华本草》:小檗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小檗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化学成份 4.9 小檗的药理作用 4.10 性味 4.11 归经 4.12 功能主治 4.13 小檗的用法用量 4.14 各家论述 4.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小檗 * 小檗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iǎo bò

2 国家基本药物

与小檗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863 126 小檗堿 片剂 100mg*24 盒(瓶) 2.4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864 126 小檗堿 片剂 100mg*20 盒(瓶) 2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5 126 小檗堿 片剂 100mg*40 盒(瓶) 3.9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6 126 小檗堿 胶囊 100mg*9 盒(瓶) 1.1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7 126 小檗堿 胶囊 100mg*12 盒(瓶) 1.5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

3.1 拼音名

Xiǎo Bò

3.2 小檗的别名

三颗针、狗 *** 、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

3.3 来源

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黄连刺 B. wilsonae Hemsl.、细叶小檗B. poiretii Schneid.、黄芦木(大叶小檗)B. amurensis Rupr.或其同属植物其它种的根、根皮、茎及茎皮。春、秋采挖,除去枝叶、须根及泥土,将皮剥下,分别切片,晒干备用。

3.4 性味

苦,寒。

3.5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3.6 小檗的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3.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小檗

4.1 出处

1.出自《唐本草》:子檗,子似女贞,皮白不黄,亦名小檗,所在皆有,今云皮黄,恐谬矣。今俗用子檗,皆多刺小树,名刺檗,非小檗也。其树枝叶与石榴无别,但花异,子细黑圆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间,所在皆有,襄阳岘山东者为良。陶于檗木附见二种,其一见是陶云皮黄,其树乃皮白,今太常所贮,乃叶多刺者,名曰刺檗,非小檗也。2.《本草拾遗》:凡是檗木皆皮黄,今既不黄,而自然非檗。小檗如石榴,皮黄,子赤如枸杞子,两头尖,

4.2 拼音名

Xiǎo Bò

4.3 英文名

Amur Barberry Root

4.4 小檗的别名

子檗、山石榴、三颗针、大山黄刺。

4.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华西小檗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和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4.6 原形态

1.华西小檗,落灌木,高达23m。木材及内皮呈黄色;小枝有棱,紫褐色,有疣状突起;刺3分叉,但着花小枝上下的刺通常不分叉,长约6mm,有时刺小或无。叶丛生;叶柄长12.5cm;叶片长椭圆菜至披针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0.73.5cm,先端渐尖或圆钝有短尖头,基部狭楔形,全缘或疏生针芒状细刺齿,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有白粉。总状花序疏松或为近伞形花序,长37cm,有花812朵;无总花梗或很短;花黄色,小苞片2,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为2轮;花瓣6,倒卵形,较萼片短;雄蕊6。浆果卵形或球形,熟时深红色。

4.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阴湿地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和云南。

4.8 化学成份

日本小檗根茎的木质部含小檗堿(Berberine)、氧化爵床堿(Oxyacanthine)、药根堿(Jatrorrhizine)、木兰花堿(Magnoflorine)、小檗胺堿(Berbamine)、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掌叶防己堿(Palmatine)、非洲防己堿(Columbamine)。根皮和茎也含小檗堿。

4.9 药理作用

参见黄连条。大叶小檗叶酊剂在动物身上,能引起子宫肌收缩,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降低血压。根制剂作用相似。欧小檗作用与大叶小檗相似,并能降低胆囊张力,减少收缩次数,可用于胆囊疾患,减轻疼痛及炎症现象,改善胆汁流量。氧化爵床堿10mg注入麻醉犬股动脉,可引起注药侧下肢的血管扩张,全身血压也有显著下降。此堿具有利胆作用,强度较小檗堿为弱,但较持久。40微克/ml能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氧摄取。在体外无抗结核菌作用。在麻醉、二侧迷走切断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氧化爵床堿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上升及肾血管收缩有阻断作用。

4.10 性味

苦;性寒

4.11 归经

肺;肝;脾经

4.12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口舌生疮;咽痛喉痹;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4.13 小檗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滴眼;或洗患处。

4.14 各家论述

1.陶弘景:主口疮。2.《唐本草》:主口疮,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3.《纲目》:治血崩。4.《陜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4.15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三棵针

zhēn英文:《单验方》之三棵针:处方:三棵针(小檗)30克,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甘草9克。...

耳炎药膏

拼音:ěryányàogā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yanYaogao标准编号:WS3B053...

冬青汤

āng《普济方》卷二四九:冬青汤:处方:冬青叶、小檗、甘草各等分。制法:以绢袋盛,投3沸汤中,须臾取...

珍黄安宫片

角片1000g珍珠层粉50g黄苓提取物13.5g小檗根提取物7.5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郁金、石菖蒲...

香连素片

拼音:xiāngliánsù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liansuPian标准编号:W...

更多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耳炎药膏

拼音:ěryányàogā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yanYaogao标准编号:WS3B053...

珍黄安宫片

角片1000g珍珠层粉50g黄苓提取物13.5g小檗根提取物7.5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郁金、石菖蒲...

香连素片

拼音:xiāngliánsù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liansuPian标准编号:W...

肠康胶囊

拼音:chángkāngjiāonáng英文:肠康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肠康胶囊分类:消化系统药物中...

小儿肠胃康颗粒

檗堿研细,其余鸡眼草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等量乙...

更多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小檗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金樱子

,谓其子形如黄罂也。石榴、鸡头皆象形。又杜鹃花、小檗并名山石榴,非一物也。曰∶林檎、向里子亦曰金樱子...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用药处方第四]口疮第六十四

黑石脂干地黄黄连龙胆大青升麻柏木小檗苦竹叶酪酥豉石蜜《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口舌

矾,涂。)楝根(口中漏疮,煎服。)冬青叶汁黄竹沥小檗汁(并含漱。)桂汁柘浆甑带灰(并涂鹅口。)粉(猪...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乳沙参枸杞)豕首(猪头蠡实天门冬)山石榴(金罂子小檗杜鹃花)狗骨(犬骨鬼箭猫儿刺木)苦(败酱苦参酸浆...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什么是小檗Berberis.?

【分类及别名】小檗科,小檗属。我国小檗属植物有100余种,分布很广,西北分布的主要有黄芦木(B.amurensisRupr.又名大叶小檗)、鲜黄小檗(B.diaphanaMaxi.)、直穗小檗(B.dasystachyaMaxim)、刺黄檗(B.vulgaris)、置疑小檗(B.dubiaSchneid)、刺红珠(B.dictyophyllaFranch)、甘肃小檗(B.kansuensisSchneid)和网脉小檗(B.diceyoneuraSchneid)等。

【地理分布】小檗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小檗属植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是干旱、瘠薄土壤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该属植物大多分布在干旱瘠薄的山地、荒滩、河岸和路旁等一般树种不易生长的地方,也常见于山区半山区的林缘、疏林空地和针阔混交林的疏林下,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喜欢生长在稍高的地势上,在沼泽、重盐碱地、粘土地不能存活。喜光,稍有庇荫也能正常生长;耐寒性强,能耐-30℃低温。根系发达,萌蘖力强,入土较深。种子9月中下旬成熟,种子无休眠期可立即播种;阴干后则需沙藏层积处理才能正常发芽。

【造林技术】种子繁殖,秋播或春播。秋播多用直播的方法。条播、撒播均可。条播行距15~20厘米。春播可直播或育苗移栽。育苗可在3月开始,露地育苗宜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种子从新鲜果实中取出可立即播种。种子干燥后室温下保存到春播,需混湿砂在0~5℃低温下层积3周左右。扦插繁殖插条宜选择一年生硬枝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绿枝。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插入备好的苗床上;插条也可用1000、2000微升/升吲哚丁酸速蘸或用50、100、200微升/升丁酸浸泡12小时,成活容易。定植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或在雨季进行。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开穴,每穴栽一株。栽植前每穴可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栽后填土踩实,成活率较高。

【经济价值】小檗属植物的根皮和茎皮一般均含有小檗碱,可供药用。细叶小檗、大叶小檗、日本小檗等具有“六月黄花开,九月红果熟,十月霜叶红”等特性,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黄栌木种子可以榨油。鲜黄小檗果实鲜红,色泽鲜艳,其风味独特,性清凉,酸甜适度、可口,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居各种果蔬之冠。原汁是一种理想的高级饮料。

小蘖有什么作用?

1、小檗的功效

中药小檗是来源于植物小檗的根和茎以及枝叶,全年可以采收。它味苦,性寒,无毒,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是它的主要功效,可以用于人类的肠炎、黄疸以及热痹和结膜炎等疾病的治疗,治疗时可以取一到三钱煎制后服用,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2、小檗可治热痹痛

小檗对人类的湿热痹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新鲜的小檗根一肉加入适量的新鲜猪皮一起炖制,炖好以后吃肉皮喝汤,就可以去除湿热,让疼痛的症状消失。

3、小檗可治口舌生疮

口舌生疮是人们上火时最常见的一种表现,用小檗治疗效果特别出色,在治疗时可以把小檗的干皮切成薄片,然后在清水中浸泡,泡好以后可以取出直接含在嘴里,一天可以反复含服多次,能让口舌生疮的症状快速消失。

4、小檗可治乳痈

小檗对人类乳痈的治疗效果也很出色以,在治疗时可以取小檗的根部五十克加入猪瘦肉用清水和白酒一起炖制,炖好以后食肉喝汤,能让乳痈的症状很快出现好转。

中草药:小檗的功效与作用

小檗

(《唐本草》)

【异名】子檗(陶弘景),山石榴(《唐本草》),刺黄柏,三颗针(《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小檗、细叶小檗或日本小檗的根及茎枝。

【植物形态】①大叶小檗,又名:黄芦木,东北小檗、狗 *** 、刀口药。

落叶灌木,高2~3.5米。幼枝灰黄色,具浅棱槽,老枝灰色,刺3分叉,紫红色,长1~2.5厘米。叶丛生,纸质,矩圆形、卵形残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密生不规则的刺状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有时被白粉。总状花序下垂,长4~10匣米,有花10~25朵;花淡黄色;苞片披针形;小苞片2,三角形;花萼6,2轮,花瓣状;花瓣6,长卵形,长4.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有1对长圆形腺体;雄蕊6,花药瓣裂;子房上位,卵圆形,柱头头状扁平。浆果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色,先端无宿存花柱。

生山地林缘、溪边威灌丛中。分布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福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讧等地。

②细叶小檗,又名:针雀、酸狗 *** 。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槽及疣状突起;刺3分叉,长4~9毫米,或不分叉或无刺。叶狭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5~lO毫米,先端急尖、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下部叶边有齿。总状花序有时近伞形,花黄色;小苞片2,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长约2.5毫米。浆果矩圆形,红色。

生于山坡路旁或溪边。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③日本小檗

落叶灌木,高至2.5米。小枝有棱线,带黄色或紫红色,第二年紫褐色;有刺,单一,很少3分叉,长5~18毫米。叶丛生,倒卵形至匙状矩圆形,长0.5~3厘米,宽O.2~1.6厘米,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头,基部狭窄,全缘,上面亮绿色,下面微有白霜。花多成小总状花序,有花2~5(~12)朵,黄白色;花梗长6~10毫米,或无梗;小苞片3,卵形;萼片6,长椭圆形;花瓣6,2轮,较萼片稍小,长椭圆形,长2毫米许;雄蕊6;雌蕊子房1室。浆果长椭圆形,长7~10毫米,熟时红色,有宿存花柱。花期4月。

分布于陕西、安徽、河北、湖南、湖北等地。

同属植物金花小檗(参见"小三颗针"条)、刺叶小檗(分布东北)、刺黄柏(参见"刺黄柏"条)、尖叶小檗(分布四川),欧小檗(分布西藏、四川、甘肃)等功效相似,亦作小檗使用。

【采集】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瘰疬,肺炎,结膜炎,痈肿疮疖,血崩。

①陶弘景:"主口疮。"

②《唐本草》:"主口疮疳蠚,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

③《纲目》:"治血崩。"

④《陕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热敷。

【选方】①治湿热痹痛: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猪皮肉适量,水炖服。

②治瘰疬: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或调酒服。

⑧治燥热唇舌破烂:小檗干树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④治疮疖肿痛:三颗针,水煎服,并作局部湿敷。(《常用中草药图谱》)

⑤治乳痈: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猪瘦肉适量,水酒煎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细叶小檗全草煎制成膏后压片,每片重0.23克,相当于生药10克。每次5片,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三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共治288例,近期控制28例(12.3%),显效89例(39.03%)。实践证明,对镇咳、止喘、祛痰、消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尤以消炎作用较好。服药后80%病人反映食量增加,精神及睡眠好,无副作用。

②治疗小儿肺炎

从细叶小檗提取黄连素制成注射液,供静脉注射,每日1~3毫克/公斤体重,有明显的抗菌、抗感染及退热作用。治疗119例,痊愈21例,显效37例,好转49例,有效率为89%。用药后一般均在48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好转,食欲增进。但有少数病人在静注过程中有心慌、出汗、面白及呕吐等反应,停止注射,休息10分钟,症状即可消失。

③治疗痢疾、肠炎

用细叶小檗根提取的小檗碱(粗制品)制成胶囊,每粒含0.2克。每次1粒,日服3次,首次倍量,小儿减半。试治10例,一般在服药后第2天症状消失,第3天大便化验恢复正常。

④试用于消除流脑的带菌状态

取细叶小檗根2两(先去其外皮),用水浸泡一昼夜,加水500毫升,熬成200毫升,使用前调整pH在7.0左右,用于滴鼻,每日2次,每次每鼻孔2~3滴,连滴3天。滴药前。清除鼻涕,头往后仰,药液滴入后以咽间有感觉为准。观察61人,投药前带菌数19人,投药后带菌敷降至3人。但观察病例较少,共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提醒您:小檗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