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地的一种蔓藤过年生植物,有根状块茎,可以做药材,请问学名叫什么?

草质千金藤,别称野梧桐、狗尾巴树、黄栗树。为防已科、千金藤属草质藤本。

形态特征:草质藤本;根状茎纤细,匍匐,节上生纤维状根,小枝细瘦,无毛。叶近膜质,阔三角形,长4-6厘米,宽4.5-8厘米或稍过之,顶端钝,有时有小凸尖,基部近截平,边全缘或有角,两面无毛,下面粉绿;掌状脉向上的3条,二叉状分枝,向下的4-5条或其中2条近平伸,较纤细,均在下面微凸,网状小脉稍明显;叶柄比叶片长,明显盾状着生。单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丝状,长2-4厘米,由少数小聚伞花序组成;雄花:萼片6,排成2轮,膜质,倒卵形,长1.8-2毫米,宽1.3毫米,基部渐狭或骤狭,1脉;花瓣3,菱状圆形,长0.7-1毫米,宽约1毫米,聚药雄蕊比花瓣短;雌花:萼片和花瓣通常4,有时2(?),与雄花的近等大。核果近圆形,成熟时红色,长7-8毫米;果核背部中肋二侧各有约10条微凸的小横肋,胎座迹不穿孔。花期夏季。

生长习性: 生于山地路边灌丛中。林中, 山坡路边, 石壁缝。

产地分布:中国特有,产于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至西南部、贵州等省。

现在开花的树 花毛茸茸的一条 这是啥树啊?

这个是大戟科植物野梧桐,学名Mallotus japonicus

小乔木或灌木,高2-4米;树皮褐色。嫩枝具纵棱,枝、叶柄和花序轴均密被褐色星状毛。叶互生,稀小枝上部有时近对生,纸质,形状多变,卵形、卵圆形、卵状三角形、肾形或横长圆形,长5-17厘米,宽3-11厘米,顶端急尖、凸尖或急渐尖,基部圆形、楔形,稀心形,边全缘,不分裂或上部每侧具1裂片或粗齿,上面无毛,下面仅叶脉稀疏被星状毛或无毛,疏散橙红色腺点;基出脉3条;侧脉5-7 对,近叶柄具黑色圆形腺体2颗;叶柄长5-17毫米。花雌雄异株,花序总状或下部常具3-5分枝,长8-20厘米;苞片钻形,长3-4毫米;雄花在每苞片内3-5朵;花蕾球形,顶端急尖;花梗长3-5毫米;花萼裂片3-4,卵形,长约3毫米,外面密被星状毛和腺点;雄蕊25-75,药隔稍宽;雌花序长8-15厘米,开展;苞片披针形,长约4毫米;雌花在每苞片内1朵;花梗长约1毫米,密被星状毛;花萼裂片4-5,披针形,长2.5-3毫米,顶端急尖,外面密被星状绒毛;子房近球形,三棱状;花柱3-4,中部以下合生,柱头长约4毫米,具疣状突起和密被星状毛。蒴果近扁球形,钝三棱形,直径8-10毫米,密被有星状毛的软刺和红色腺点;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褐色或暗褐色,具皱纹。

种子含油量达38%,可供工业原料;木材质地轻软,可作小器具用材。

野梧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本草推新》

【拼音名】Yě Wu Tonɡ

【英文名】Bark of Japanese Mallotus

【别名】 白肉白匏仔、竹桐、黄条子、野桐。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的树皮、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otus japonicus (Thunb.)Mueel.Arg.[Croton japonic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右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野梧桐 落叶乔木。茎干粗约30cm毛。树皮光滑;嫩枝密被褐色绒叶互生,丛集于枝端;叶柄长,被褐色绒毛;叶片膜质,宽卵形或菱形,长10-2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有2腺体,多为全缘,或3浅裂,上面光滑,下面散生黄色小腺点,并疏生星状柔毛;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穗状花序顶生,通常分枝呈圆锥状,长8-20cm,密被浅褐色绒毛;花单性异株;雄花序较雌花序细长;雄花疏生于密被褐色柔毛的花轴上,具短梗,萼3裂,无花瓣,雄蕊多数;雌花密生,萼3裂,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蒴果球形,密被软刺。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巖白菜素(bergenin);叶含芸香甙(rutin),野梧桐烯醇(malloperenol)和它的亚麻酸酯。

【药理作用】叶的水提取物以及从叶中提得之芸香甙在适量时20-200mg/ kg静脉注射可促进胆汁排出(犬或兔),大量反而无效。巖白菜素无促进胆汁徘泄及镇痛作用。叶的水提取物对蛙腹淋巴囊注射100mg/10g、小鼠皮体育网射100mg/ 10g、腹腔注射20mg/10g或静脉注射5mg、10g才可致死,故毒性不大。水提取物(15g/kg)能预防大鼠的幽门结扎性溃疡,并能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心动徐缓素所致的血管渗透性增加。大量还能抑制右旋糖酐、5-羟色胺、巴豆油及甲醛性大鼠足踝浮肿,但不能抑制鸡蛋清所致水肿;它对鼠膀胱内的实验性结石,也能减少其数目及缩小其体积;井能增加尿中镁、钙的排出。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血尿带下;疮疡;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野梧桐树是什么?

野梧桐树:

异名:赤芽楸、赤芽槲、山桐子、上白木。

基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野梧桐的树皮。

形态:落叶小乔木,树干粗30cm左右,树皮光滑。嫩枝密被褐色茸毛。单叶互生,具长叶柄,被褐色茸毛;叶片宽卵形或近菱形,长10~20cm,宽6~15cm,先端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或稀有3浅裂,上表面光滑,下表面散生黄色小腺点,并疏生星状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呈顶生穗状花序,通常分枝呈圆锥状,长8~20cm;雄花序较雌花序细长,雄花具短梗,疏生于密被褐色柔毛的花轴上,雄蕊多数;雌花密生,子房3室,花柱3。蒴果球形,密被细软刺。花期6月份,果期9月份。

野梧桐的介绍

野梧桐,互生,叶片呈卵形或菱形,多为全缘。雌雄异株,圆锥形穗状花序,顶生。分布于中国重庆等地。

唐代传入中原的物种有什么

【儿茶】 维吾尔语称“卡梯印度”。豆科,落叶乔木,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收敛止血、安神镇痛的功能。原产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塔里木盆地。至今维吾尔医药学中尚有此名,用来治病。

【大黄】※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花小,黄白色,瘦果褐色。地下块根有苦味,可做泻药,并有消炎、健胃作用。也叫川军、将军、锦纹。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各省。为西域特需药物,可消牛羊肉食用过多引起的热病。明、清以来是中国向中亚各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

【大蒜】 百合科葱属,单子叶,二年生草本植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内地的西域物产之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称其为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得,又称“胡蒜”。《本草纲目》李时珍引孙愐

(miǎn)的《唐韵》,称“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胡荽”。今新疆仍产大蒜,特点是蒜头大,皮色紫红者称“紫皮大蒜”。“白皮大蒜”多产于天山以北吉木萨尔、奇台一带;“紫皮大蒜”多产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各地。“白皮大蒜”因其蒜头大、色泽洁白、蒜瓣均匀、味道浓烈、质地紧脆而与嘉定、山东、太仑的白蒜齐名,称为我国的“四大名蒜”。

【小茴香】 维吾尔语称“阿拉伯白迪安”。塔里木盆地的小茴香最初从阿拉伯传入,故在维吾尔语中即有此名。小茴香既可作调料,又能入药,塔里木盆地所产者质量甚佳。

【巴旦木】 又名“扁桃”、“偏核桃”、“巴旦杏”、“八担杏”,珍贵干果。为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产之一。属蔷薇科,梅属落叶乔木。树高3—5米,叶、花和果实都与桃相似。果核肥大,果肉不可食。核仁为高级补品。段成式《酉阳杂俎》称“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婆淡树”,“其肉苦涩不可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汉代传入我国,唐李恂著《岭表录异》载:“偏核桃出占卑国,肉不堪食,胡人多收其核,遗汉官以称珍异。”其树属干旱亚热带或暖温带半荒漠树种,喜欢阳光,要求高气温,空气干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莎车、疏附、疏勒、叶城等县及喀什市、阿克苏市郊均有分布,其中以英吉沙产者最为上乘。

【无花果】 又名“阿驿”、“天仙果”。波斯语称之为“anjir”,今维吾尔语仍用波斯语名。梵语称“anjira”,阿富汗语称“intsir”(即底称)。为丝绸之路上互相交换的珍贵果木之一。对其性状,段成式《酉阳杂俎》早有记载,称“无花果亦名‘阿驿’,波斯国呼为‘阿驲(rì)’;拂菻(lǐn)呼为‘底称’。树长丈四五,枝叶繁茂。叶有五出,似椑(bēi)麻,无花而实。实,类椑子,味似甘柿,一月一熟”。此处所记性状与现今新疆所产的基本相符。无花果为桑科无花果属的落叶灌木,叶掌状3—5裂,花细小,且隐藏于囊状总花托内,需用放大镜始能看见,故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其为无花之果。果实呈扁圆形。新疆所产者为黄绿色。肉质松软,味极甜,含糖量高达20—26%。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图什、疏附等市县境内,当地人视为珍果。

【无食子】 又名没食子、墨石、没石、摩贼等。现代动物学及医药学证明此物实为没食子蜂寄生在没食子树叶上而生成的虫瘿,此虫瘿可以入药。以灰绿色、质重无孔、下沉于水者为上品。原产于小亚细亚、叙利亚及波斯各国。隋朝时传入中国。《隋书·波斯传》、《旧唐书·西域传》均载波斯即产此物。《酉阳杂俎》称:“波斯呼为摩贼树,长六七丈,围八九尺,叶似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所记情形,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基本相同。

【火浣布】 丝绸之路上进行交流的物产之一。火浣布即用石棉纺织的布。此产品最早于公元239年传入中原。《三国志·魏书》:“景初三年(239年)二月,西域重译献火浣布。”后西域时有贡献。《晋书·苻坚传》称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年),“天竺献火浣布”。《佛祖统记》称:“ 和平六年(465年),疏勒国遣使进佛袈裟,长二丈。帝命焚试之以示灵异,终日不燃。”《魏书·西域传》“疏勒国”亦载此事。今新疆也产石棉,阿尔金山、天山、西昆仑山中均有石棉矿分布。主要成矿带在阿尔金山,以若羌县东250公里处的依吞布拉克石棉矿蕴藏量最大,质量也最好。石棉纤维一般长为0.5—10毫米,有的长达50毫米。但魏晋和南北朝时传入内地的石棉袈裟不一定是新疆的产品。

【白术】※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可入药,药用其根茎。有补脾胃、除寒湿、益津液、中和气之功能。中医用来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泻湿痢、水肿黄疸、风眩头痛、目泪风眼诸症。此物经丝绸之路传入塔里木盆地,亦用以治病。但当地民族无与其相对应的名,故仍用汉语名称。今维吾尔医医药学仍称其为“白术”。

【甘草】 豆科甘草属多年生植物。《神农本草》称为“美草”、“蜜甘”;《名医别录》称为“蜜草”、“蕗(lù)草”、“国老”;《记事珠》称为“灵通”。是丝绸之路上出产的著名中药之一。宋朝梅尧臣有《司马君实遗甘草杖》,明朝镭绩的《霏雪录》载:“西土甘草大如柱,土人用以架屋。”现在新疆出产的甘草仍然有名。品种有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等。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各地及天山以北的荒漠中。《名医别录》称其为“众药之王”,在中药中能与很多药物配伍,其本身即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补气、润肺止咳的功能,能治疗慢性气管炎、肺结核、乳腺炎、传染性肝炎等许多炎症。

【甘松】 维吾尔语称“松布力秦尼”。甘松属败酱科草本植物,有香味,全草可以入药,有补脑安神、健胃舒肝、逐水燥湿等功能,今维吾尔医仍用其医治心神不安、高血压、尿闭、气喘及腹胀等症。塔里木盆地的甘松最初经丝绸之路从中原传入,故至今在维吾尔医药学中仍有此名。

【安石榴】 又名“丹若”、“若榴”、“阿那尔”,即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印度北部及前苏联南部,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因其种首先从安国和石国传入,故名。一说“安石”指“安息”。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卵形,花火红色。果实为浆果类球形或梨形,果皮肥厚,革质,成熟后深红或黄中带红。果皮内部有薄膜隔开的数室,室内藏深红或白色的石榴子。子有棱,肉红多汁甘甜。成熟期在9—10月间。果实为鲜食佳品;石榴皮、石榴花、石榴根均可入药。西汉时即传入我国。晋代张华著《博物志》称:“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陆机《与弟云书》首载石榴。唐代封演著《封氏闻见录》亦称石榴为张骞携归之种。段成式《酉阳杂俎》记大食勿斯离之石榴大者重五六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叶城所产之石榴为石榴中的上上品。

【安息茴香】 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内地的物产之一。原产于今天的中亚、伊朗一带,故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和田、吐鲁番均有出产。现代维吾尔语称其为“孜然”,是加工牛、羊肉时必不可少的佐料。现代医学证明其有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的功能,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寒胃痛、肾虚便频等症。另外还有驱蝇、防腐及消毒的作用。

【安息香】 即安息香科多年生乔木植物的树脂,因从安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得名。采集此香的方法是,用刀将安息香树砍伤,取其流出的汁液。汁液为白色,有清热解毒、开窍宁神、补气壮阳、平喘化痰诸功能。古代人用其医治神志不清、遗精阳萎及妇女血气不调等症。波斯人还以其为镇邪之物,故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称其“烧通神明,辟众恶”。隋朝之前已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唐朝苏恭称“安息香出西戎,状如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隋书·西域传》记龟兹、 漕国皆出此香。一说西域诸国及中国中原地区还用其作为参佛礼佛的供物,焚之以增强佛寺庄严气氛。

【西瓜】 又名“寒瓜”、“灵瓜”。现代维吾尔语称“塔吾孜”。原产于非洲,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又由新疆传入中原。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今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已发现了1000多年以前的西瓜种子。10世纪时,新疆西瓜经过今河西走廊传入华北。胡峤《陷虏记》即称“入平川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瓜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胡峤食西瓜之处在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南)。现在新疆各地普遍种植西瓜,品种多,质量上乘。一般含糖量在10%左右,高者可达13%。

【桃】※ 印度语称为“至那尼”。意为“汉人传来”。据《大唐西域记》,印度的桃树是在贵霜王朝的法王迦腻色迦时从中国的河西走廊传入的。迦腻色迦在位时,中国河西走廊曾有一些地区送质子到北印度,迦腻色迦对这些质子赏遇隆厚,依四季天气之冷暖择地而建馆,令质子们居住。这些质子便在馆旁种植桃树和梨树,把这两种水果传到了印度,由是之故,印度人则至今称桃为至那尼。唐玄奘将其译为至那你,并注释称“唐言‘汉持来’”。

【红花】 又名黄兰、红兰花、草红花、红花菜,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晋代张华著《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东汉时的《杂病论》称:“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本草纲目》则称其可“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今新疆仍盛产红花。红花籽用来榨油,花用来治病。红花油色黄、味香、液清,是食用油中的上品,经常食用红花油可以防止动脉粥状硬化,治高血压、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红花的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能,主治妇女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瘀血作痛及治疗跌打损伤等疾病。

【李广杏】 甘肃名产之一。原产于新疆,也叫油杏或李广杏。相传为西汉名将李广自新疆和田带至敦煌。李广杏外皮淡黄、色泽鲜亮、果质细、汁液足、味甜香。

【苏木】 维吾尔语称“欧的印度”。因从印度传入塔里木盆地而得名。豆科多年生落叶乔木,药用其材。今维吾尔医仍用其治疗心腹疼痛、中风瘫痪、闭经、跌打损伤、痢疾及产后腹胀等症。

【苏合香】 即金缕梅科苏合香树的树脂,学名Styrax,维吾尔语医药学称为“米阿沙伊勒”。今主要产于土耳其西南部,作为刺激性祛痰药,且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和开窍通郁、活血散结、镇咳祛痰之功能,古时也用于寺院梵香礼佛及国王祭祀神祗。南北朝时传入中国,《魏略·西戎传》称其产于大秦;《梁书·中天竺国传》称其产于中天竺国,然又称“是诸香汁煎成,非自然一物也,大秦国人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于诸国贾人。是以辗转来达中国者,不大香也”。《隋书》、《魏书》的《波斯传》均载波斯亦有出产。唐朝人苏恭谓其“烧之灰白者为好”。

【纳石失】※ 又作“纳失失”、“纳什失”等。为波斯语“织金锦”的音译,元代官方丝织物。源出西亚的织金锦,因其色彩明丽,图案饱满,花纹多有严格的对称形式,并常织以阿拉伯语铭文,颇有伊斯兰风格,故在中国仍保持其在波斯的原名。其工匠和织法皆与西域有渊源关系。

【补骨脂】 又叫“婆固脂”、“破故纸”等,植物名。约于元明之际自印度、伊朗等地传入我国内地。其子棕黑色,大如针头,蛋形,味苦而芳香。有油性。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补骨脂,言其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