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实现脱毒种苗商品化生产?
种苗商品化生产有时也称营利生产。它是指生产花卉苗木不能采用小农式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而是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由若干车间、育苗室及温室群所组成,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方式培育花卉苗木。目的是使种苗生产达到高速度、大批量,生产同一规格的优质花卉产品,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由茎尖培养获得的茎尖苗,经带毒测定和开花鉴定保留那些确定证明开花性状优良、不带病毒的植株作为原种扩大繁殖,获得无病毒母株。再从母株上摘取扦头,进行扦插繁殖;或者经过茎段培养,获得大量脱毒种苗。小苗定植到大田后要特别防止病毒的再次侵染,因为茎尖培养所获得的脱毒苗对病毒并不是免疫的。由于各种原因,母株优良特性只能保持2~3年,以后还需要再次脱毒。相对而言,培养脱毒苗还是比较容易,要使脱毒长期保持无病毒却非常困难。
1 茎尖苗的移植与养护
茎尖苗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至完整植株所需要时间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只需2~3个月。移出试管后在人工介质中培养。介质种类很多,有黄泥加珍珠岩、泥炭以及一些木屑等有机物。介质要求质地疏松、通气性好、养分适当,这样有利于小苗生长。
小苗上盆后第一周特别需要精心养护,因为刚从试管移至土壤中,环境条件变化很大,光照、温度和湿度都与培养室不同。而且这时植株非常嫩小,根系不发达,稍不慎就会死苗。这段时期,除了温度适当外,要特别注意光照和湿度。光照是迅速成活的必要因子,因为只有使叶子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才能使植株健壮。空气湿度不能太低,否则蒸腾作用太强,会使植株失水而枯死。花盆上盖玻璃罩或采取增加空气湿度等办法,可以防止小苗凋萎。有条件采用自动空歇喷雾当然更佳。一周后停止罩盖玻璃,如果光线过强,采取遮荫措施。小苗成活后,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注意通气及保持一定湿度。生长健壮的小苗可以施一些营养液。
2 采芽专用母株的培育
茎尖苗经过病毒鉴定后,选择不带毒的优良植株作为繁殖母株,专供采芽用,大量繁殖种苗。为了加快速度也可将病毒鉴定、开花鉴定与采芽繁殖同时进行。方法是:待小苗生长1~2个月后摘心,同时进行带毒率测定。摘心后的植株,待萌发后,保留4个萌发枝,长至高度为10~20cm时,采芽扦插。于是由原来的1棵育成4棵,再摘心扦插,育成16棵。这样在开花鉴定时至少可以得25棵原种。将原种不断扩大,获得大量专供生产扦头用的母株。母株按不同栽培种或不同花色分别种植。
从母株上采芽必须分期分批进行,每次采芽不宜过多,否则植株长势不好,形成大量弱苗。
3 脱毒扦插苗的生产方法及规模
花卉商品化生产,实际上可以分为专门生产种苗、种球、切花、盆花几个专业组。这里着重介绍有关采用扦插繁殖的花卉植物及脱毒苗商品化生产情况。
扦插繁殖用的扦芽是从无病毒优良母株上摘取的,绝对不能任意在生产切花的植株上摘取顶芽与侧芽作为繁殖材料,因为生产切花的植株大多已经感染病毒。例如,香石竹的扦条一般是从无毒母株的顶芽或者是植株中部5~8节之间的侧芽作繁殖材料,因为这些顶芽或侧芽生长健壮,容易发根。摘芽时应用手掰,避免用剪刀或其他刀具剪去扦芽,因为刀具容易传播病毒。采得的扦芽一般应随采随用。为防止切口干燥,影响发根,可将扦芽放在塑料薄膜的浅盆中,用薄膜将插芽包好,但不能密封,放在低温无光处。
扦芽切口用100mg/kg的 NAA药液或0.1%~0.5%NAA粉剂处理,有利于发根;也可以用扦芽。为了防止病害传播,应尽量少用液剂。
由于母株时间不一致,随采随插不太方便,而且这样做小苗大小亦很不一致,为此,很多花卉都可以采用扦芽在4℃下冷藏,然后进行批量打插。
比较先进的花卉生产国家采用较为先进的育苗方式,把组培室、小苗培育室、人工介质配制、上盆作业间以及人工栽培室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花卉生长最适宜的条件,充分利用空间,生产出大批优质脱毒种苗。
更为正规、更大规模的育苗工业是一种多层次立体工厂:底层主要是配电室、冷藏室、仓库、产品销售、办公室等;2~3层是种子及插条的处理室、播种室、育苗室、花芽催化室、空调机械室、仪表控制室等;4~5层为玻璃温室,室内除安装各种自动控制仪表外,幼苗及切花在这里培育、收获和包装,根据要求每天生产种苗和鲜花。这样,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育苗盘和栽培槽,用吊运机械有顺序地从一个室转运到相邻的室,进行立体室运转栽培。在运转过程中有几个地点装上自动灌水、施肥、激素处理等装置,加速花卉生产。整个栽培室的控制项目应该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风速、培养液调节等。在这种严格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花卉种苗生产,可以达到高效、速生、丰产、优质。
4 脱毒苗的大田栽培及病毒再侵染
大田栽培实践表明,脱毒苗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根系发达,容易成活,生长健壮,整个植株茎叶浓绿。脱毒苗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无毒的扦芽、小苗及切花在冷藏期间也较少发生污染及腐烂现象。脱毒苗花朵大,花色鲜,优质高产。这是因为脱毒苗由于去除了病毒而使小苗生长旺盛,此外茎尖培育本身还具有生理复壮的效果。
但是,花卉的大田栽培不可能完全做到与外界隔离,有时虽然是室内或保护地栽培,但实际还是处于无设防状态,因而很难防止病毒(特别是通过昆虫等介体传播的病毒)对脱毒苗的再侵染。加上落后的园艺操作,人为的机械传毒,都可能使原来的脱毒苗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带毒植株。如果将脱毒苗与带毒苗种植在同一设施内,而且具备汁液传毒的各种条件,结果脱毒区域植株在10个月后发生病毒侵染现象,而且病毒感染情况逐年加重,切花质量逐年下降。如果在同一栽培设施内,全部种植脱毒苗,而且尽量注意田间卫生管理、工具消毒、避免使用刀具、减少汁液传毒等措施,病毒再侵染就很低,即使在非隔离栽培条件下,在2~3年更换一次种苗,可以保证优质、高产。实验证明,将脱毒香石竹原种培育在防虫温室内,并杜绝其他各种媒介传染病毒的可能性,那么脱毒苗即使6年以后还是健康的。
采用茎尖培养所获得的脱毒苗如果需要长期保存供扩大繁殖,或作品种交换,或作商品出售,可以长期保存在试管内。如果时间过长,产生污染,可采用继代培养,每次多保存几瓶。为保存好脱毒种源,一般培养在大的容器内,加上较多的培养基,这样待植株生长健壮后,在较低的温度下培养,保存的时间可更长些,每隔2~3个月继代培养1次,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另一个办法是采用低温保存。健壮的脱毒苗在4℃冰箱里保存,有些花卉可以延续1年。脱毒球根花卉也可以采用此法。
宿迁有提供黄花菜种苗和回收鲜花菜的地方吗
依靠回收解决销路是下下策,回收方因为年年承担销售任务和资金压力,收购价格会大大低于市场收购价,或存在很长时间的账期,我本人就是做黄花菜和黄花菜种苗生意的
中国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是什么地方
斗南花卉市场介绍(中国最大的鲜花批发市场)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于1998年8月18日破土动工,占地74亩,到目前为止总投资额近亿元,已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综合鲜切花交易大厅、玫瑰交易厅、车花交易厅、精品花交易区等。市场的建成和健康运行,为广大花农、花商和从事花卉产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交易平台。
斗南花卉市场每天有10000余人次进场交易,日上市鲜切花66个大类,300多个品种,约400-600万枝,日成交额350-550万元,每天有280余吨鲜切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运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或地区。2004年市场销售花卉种苗、种球8000余万株,鲜切花21亿枝,交易额突破14亿元,占全省交易量的80%,全国的47%,冬季花卉交易更占到75%。市场99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定点花卉市场”;2000年被国家林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列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 2001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评为“全国最大鲜花交易市场”。2004年斗南花卉市场主体单位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被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市场先后接待了100余位中央领导和邦交国家领导人的考察、参观、指导。它的繁荣带动了花卉相关产业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约3万人,国内游客4万余人,散客10万余人,六年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斗南花卉市场的建成使用,成为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典范,五年来带动我省花卉苗木种植户达10万余户,面积20.8万亩,市场吸纳下岗职工15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力3000余人,扩大了再就业渠道,市场的繁荣带动了花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
几年来,市场充分发挥了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对云南乃至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鲜花种植
你指的应该是那些在花花世界店里卖的鲜切花吧?全国最大的鲜切花集散地是斗南花卉市场,那里以交易鲜切花,种苗,空运到全国各地!
市场上销售的花卉有哪些形式?
市场销售的花卉主要包括鲜切花、盆花、球根、种子、种苗和干花。
鲜切花均是花梗修长、花朵美丽的种类,在含苞待放时剪切出售,供室内插花装饰或制作花束、花篮、花环等。这种形式最受群众欢迎,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额占首位。
盆花也包括盆景,要求植株小巧玲珑,观赏期长,但因运输费用太高,盆土检疫难以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受到限制,故有些花卉采用无土栽培。
球根的包装运输方便,市场需要量大,但花卉种类有限,主要有水仙、郁金香、唐菖蒲、风信子等。
种苗要求品系纯正,在最适合的地域生产。干花是将鲜花干制后出售,少数品种适用。
花卉的商品生产因市场竞争激烈,如果规模小、成本高,则无利可图。所谓产业化就是大规模生产经营,产品数量大、质量好、成本低,但相对投入也较高。
鲜花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花卉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hm2,1997年增为8.6万hm2 ,2000年达到14.8万hm2;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96亿元,我国的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 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据农业部发布的我国花卉产业统计报表,1998年出口额为3500万美元,1999年为2865.9万美元,2000年为2800万美元,2001年为8003.38万美元。花卉出口产品结构为:鲜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烛等为主,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仅云南省2001年出口额达1540万美元,2002年前10个月就超过2000万美元;切叶主要有杨桐,棂木,富贵竹,出口日本,美国等地;观赏苗木出口以红枫,鸡爪槭,竹类,白玉兰等为主。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鲜切花和切叶出口额占花卉总出口额的13%,观赏苗木占10%,盆栽植物占70%。总体来说,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2001年全国花卉进口额约30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随着国内外花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花卉生产和消费具有巨大潜力,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科技较滞后,限制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随着花卉贸易国际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民族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1.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2001年国内花卉消费量较上年增长21.2%。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10%。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2000年为14.8万hm2,有花卉生产企业21975个,但大中型企业仅占11.2%。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金额逐年上升,在1999年北京地区进口花卉有1000万美元,2001年北京进口盆花达400万盆,近2000万美元。2001年国内进口花肥,花药,园艺工具及园林机械的金额近1000万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进口种子达5000万人民币。特别是入世后,关税下调,进口花卉的优质优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将给民族花卉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2万多个花卉企业,42万户花农,从业人员146万人,但从业人员中只有4.6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3%,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3~4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世贸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花卉贸易出口额超过74亿美元。产品结构为: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叶植物占10%,其中鲜切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主体。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60%以上。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0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56%,切花切叶仅占7%,盆栽植物占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4.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2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300万-400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
5.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2001年湛江出口的富贵竹也遭遇包装,保鲜要求的技术壁垒。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入世后,国内关税下调,国外花卉优质优价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预计花卉进口还将增加,花卉产业面临挑战。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具有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和劳力资源三大优势,气候类型丰富,可生产的花卉种类多样;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许多珍稀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如兰属,杓兰属,独蒜兰属,百合属,飞燕草属,乌头属等,有着发展特色花卉的种质基础,具有巨大的花卉开发利用潜力;我国劳力充足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有发展成品花卉的优越条件,现国内每单位花卉生产成本是日本的1/5,台湾省的1/3,明显低于东南亚及拉美国家。我们只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正确定位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花卉市场信息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流通体系,培育规范化的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良性环境,正确引导消费,解决供需矛盾,抓住发展契机,扩大花卉出口创汇,才能促使民族花卉产业走向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地说,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劳力资源,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花卉企业进行投资,带动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2)花卉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将重心转移到鲜切花和盆花发展上来,突出特色产品,创立品牌。在大力扶持鲜切花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3)对季节性生产出口的花卉,应加强花卉产业的信息管理,科学地进行市场预测,合理安排生产,了解国外贸易的技术要求和惯例,把握时机,扩大产品的出口创汇,走绿色产业发展道路。
(4)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花卉产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如荷兰的专业农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日本的农协组织管理体制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花卉产销分工协作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推行的公司+企业+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5)加强对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结合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种,走花卉产品特色化的道路。
(6)健全花卉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花卉的市场流通量,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于2001年4月实施的《主要花卉产品等级》条例,加强对花卉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现花卉市场的公平竞争,优质优价。
(7)建立花卉信息网络,对花卉生产进行指导,规范市场体制,正确引导消费,充分了解国内外花卉产业信息动态,把握市场机会。
(8)加强对花卉品牌的知识产权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制定国内花卉生产统一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结合国际贸易的产品质量要求,对花卉生产方式,采后处理技术,包装标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与国际贸易接轨。
(资料来源: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