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种植前景,学盆景技术前景怎么样?

前景不错

盆景走进千家万户,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有种一拍即合、两厢情愿的便利。

成本低、售价低、观赏价值高,再贵的也不过百十元;体型小、重量轻,摆放轻便;再是小微盆景素材多是生长旺盛的小苗,抗病力强,只要做好光照、通风和肥水,基本没有问题。这就是看好小微盆景的市场前景原因。

盆栽种植前景,学盆景技术前景怎么样?

花卉养殖成本及利润?

至于每亩的利润,以白菊为例,成本约为2000元/亩:需要菊花苗种2500株/亩,目前苗种市场价0.12-0.45元/株不等,按0.2元计算,苗种费用500元左右;生长过程当中,施用农家肥等肥料需要100元/亩,灌溉用水150元/亩,覆盖地膜需要30元/亩,生产每斤鲜花需人工成本0.8-1元,地租100-200元/亩。

收入约为7000元/亩:亩产2500-2800斤鲜花,目前鲜花(胎菊)收购价2.8元/斤,金丝皇菊(高端品种)3.2元/斤,收入***高可达近9000元(金丝皇菊)。

所以科学种植下,按目前市场价来计算,利润应该为5000元/亩。

果树盆景发展前景好不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树盆景的需求量将会逐年提高,果树盆景的发展前景看好。

可以进行盆栽的果树有:桔子、苹果、山楂、葡萄、油桃、梨树、杏树、李子、石榴、甜柿子、枣树、蓝莓、草莓等。

在农村建立花卉养殖基地有前景吗?

花卉市场前景还是可以的,我现在做苗圃已经是第二年了,感觉还不错,但是我的规模并不大

第一做花卉基地要有种植花卉这方面的经验与技术

第二要了解市场前景,看看市场流行什么类型的花卉就做什么,不然很容易滞销。

我现在主要做的是三角梅、矮牵牛、天竺葵、欧月等主流花卉

木雕行业未来前景如何?

前几天采访过一个做了50多年木雕的老匠人,也是感慨万千。木雕会逐渐被淡忘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后继无人。现在的年轻人,很难静下心去学这样一门百年如一日的手工艺。但木雕的价值,是永远都存在也看得到,而且会越来越有价值。不知道您的木雕是什么,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联系我们帮您做传播喔。

这里有一篇这位老匠人的故事,您可以看一看。

65岁民间木雕师一生守候工艺,完成巨作《清明上河图》

长7.5米,宽2.2米,重达1吨,

选用香榧树旧料,采用浮雕工艺,

加上深雕、镂空雕、透雕的辅助,

一幅巨型木雕版《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请将手机向右方向横放

汴河商船云集,纤夫牵拉,船夫摇橹,

气势非凡的虹桥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

所有的细节,包括小桥流水的感觉,

还有所有人物的神态和姿势,

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一丝不苟。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守世之,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木雕师雕出了翰墨遗韵,再现汴梁风情,

清明盛世在他的刻刀之下,恍如重现。

50余年的匠心木雕之路

这幅作品,

是65岁的民间木雕师周先荣所做。

从选料、贴图、拓画、取料、雕刻、打磨…

凭着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一刀一刀地刻,

他用6年时间实了自己的一个梦想。

作品一出来,

便被一位收藏家以高达60万的价格收藏。

周先荣出生在世界木雕之都浙江东阳,

14岁开始就当木雕学徒。

“那个时候比较穷,

不学一门手艺日子会比较难过。”

所以初中毕业他就没再学习了,

跟着木雕师傅学习木雕。

白天学习打胚、修光等工艺,

晚上靠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微弱的光,

在发旧的牛皮纸上练习画画,

经常练习到凌晨两三点钟。

那时候周先荣住在山上,

房子还是昔日的泥巴墙堆砌的,

他所有的绘画技能,

就是在这样荒凉的条件下学会的。

看到这样的作品,

真的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从没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人创作的。

郭子仪拜寿图

经常有人在临摹一张好画时,

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笔触,

因为笔触是作者心灵与技巧的产物。

木雕的刀法也是如此,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层层推进,

为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

需要刀迹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

这些都需要将技术练到炉火炖青的地步。

随着时间流逝,日积月累,

他将东阳木雕的多种雕刻技法都运用到极致:

深浮雕、浅浮雕、透雕、

多层叠雕、圆雕、满地雕等等。

并且也沿袭了东阳木雕的艺术流派,

题材包括了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

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历史典故的题材,

这不仅传承了传统工艺的艺术精髓,

更是承载了我们独有的历史文化。

福禄寿三星

百鸟朝凤

八仙过海

竹林七贤

这些木雕作品运用在室内设计之中,

更像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做装饰画、屏风这些物件,

周老先生还参与了古建修缮的工作,

曾奔走大江南北的古庙或书院实地勘察。

保护及修缮古建筑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独峰书院,

为仙都名胜古迹之一,创建于宋朝,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讲学于此。

周先荣为已腐烂的木雕牛腿做修缮,

尽量还原古建原貌。

所谓牛腿,是在檐柱上方外伸的斜木杆,

上加横木,以支撑挑檐的檩。

他将浮雕、镂空雕、半圆雕等技法融汇一起,

灿如锦绣,也不失古朴典雅。

这些牛腿充满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洋溢着诗情的神奇韵律,

漫步在古村镇的老街旧巷,

犹如欣赏着一幅幅衬托在青山绿水中的水墨画卷。

它们经常出现在一些名胜古迹,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

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最美窗口。

老先生说,

“保护及修缮古建筑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把古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需求中,

不至于忘本,

更是造福于我们的后代。”

不禁感慨传统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情怀,

才得以延绵不息。

每一件常规的木雕作品,

至少都需要半年的时间完成制作。

这些木头被尖刻的雕刀凿刻,

被粗粝的砂纸打磨,

历经风雨才成珍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

它们定是价值不菲。

还记得从前家里的那套木雕沙发和茶几,

陪伴了我数十年的成长。

后来不知是岁月腐蚀,还是人心所变,

这种传统物件在我心里早已失去了地位。

慢慢它们被代替了,

唯有那一扇落灰铺盖的木雕屏风,

在角落里独自生辉。

如今再看回这些传统木雕,

抚摸着时间留下来的痕迹,

竟觉得这些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才是世界瑰宝。

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手工艺品,

更是精神的觉醒,

是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

不仅仅是物质的,

更是包含手工艺人智慧和心力。

木雕并不是随意模仿,

需要真正的雕刻技艺才能流传于世。

之所以所有作品他都坚持手工雕刻,

是因为手工的精细度、灵动感,

都是机器无法代替的。

如今有多少人还能够像这些木雕师,

做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匠人,

耐得住寂寞,守住一颗匠心?

· END ·

采访 撰文 ✎ 小若

原文为InnoTalk原创,转载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