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90岁的老师鲜花寓意,语文教师要看哪些书比较好?
语文老师要看六种书
语文老师要博览群书,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给给学生一桶水,自己需要有一缸水;要给学生一缸水,自己需要有一潭水。有六种书,语文老师必须要看:
第一种:要看历史书语文老师虽然不能像历史老师那样精通历史,但对历史不能一无所知,因为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牵扯到历史知识。比如五年级下册课文《将相和》,就牵扯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你如果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就会通过讲授《将相和》这篇课文 ,向学生介绍一下战国时期的历史,授课效果就不一样了。
第二种:要看文学书文学方面的书,语文老师是非看不可的。因为语文书中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学作品。比如四年级上册的《普罗米修斯》,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七年级上册的《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等等,从小学到高中,语文书都有大量文学作品。语文老师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有利于授课,有利于内容的拓展。
第三种:要看国学书国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语文课本中曾经出现过《三字经》中的内容。《三字经》我国古代的启蒙教科书,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初中课本中也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等内容。语文老师只有多读一些国学著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授课质量。
第四种:要看写作书不管是小学语文老师,还是中学语文老师,都要教作文,都需要懂得写作之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对写作知识知之甚少,那是当不好语文老师的。不懂写作,如何去指导学生写作呢?不懂写作,如何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呢?不懂写作,如何去写教案呢?所以,语文老师需要读写作方面的书。
第五种:要看书法书语文老师不同于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等,语文老师字写得不能太差,写得太差了,对学生会有负面影响。语文老师的字,不一定要像书法家一样漂亮,起码书写要规范、笔顺要正确。语文老师如果笔顺都写不对,那怎么教学生呢?所以,语文老师要读点书法方面的书,懂得写字的方法。
第六种:要看语文基础知识的书语文老师要吃透语文基础知识。比如16个标点符号的用法,貌似简单,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达十几种,有的老师并没有完全吃透,标点符号就教不明白。词性、语法等知识,真正吃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书也需要读。
学无止境。语文老师需要读的书有很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需要多年的勤奋学习,多年的修炼 ,决非一日之功。
选择哪个更好一些?
很多人说,只见教师转行做公务员,没见到公务员转行做教师的,便由此判断,公务员肯定比教师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导。我是由教师进入公务员队伍,切身体会了不同职业的酸甜苦辣,在此把自己的体会分享给朋友们,希望能有参考价值。
回不去的遗憾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中学担任语文教师,一干就是10年。10年的风雨历程,经历无数艰辛,尝尽酸甜苦辣,也收获了荣誉、鲜花、掌声,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爱,也曾立下一辈子倾情于莘莘学子的誓言。
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我嗓子变得嘶哑,连续说话时间较长时就会咳嗽不止,当我走出医院重返讲台时,无法再回到从前的口若悬河,再也无法让学生听到清脆的嗓音。面对如此困境,只好选择少用嗓子的工作,便参加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顺利转入了国家公务员行业。
经过接近五年的治疗和调养,身体逐渐得到恢复,嗓子也慢慢恢复正常。几年行政单位工作的摸爬滚打,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最喜爱也最适合的工作,还是做一名教师。可走出教师队伍不容易,而要回到教师队伍却更加艰难。
我到教育局和原工作的学校了解情况。在我离开学校的那年,好不容易排队等到的中级职称名额,自然就让给了其他老师;若我要回到学校,就要从重新聘任初级职称开始,待聘期达到3 年后,才具备晋升中级职称的基本资格,再排队上车,当没有空缺指标时,我还不能晋升中级职称。因为我的离开,相对于我同年同学历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至少晚8年晋升职称。同时,离开教育行业的这几年,教育界已经推进了新课改,可能我对教材、教育教学方法还得从头学起,有可能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甚至可能成为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原来,公务员工作入门条件比教师低,不需要有任何资格条件,也不需要专业技术特长,而要进入专业技术队伍,却没有那么容易,没有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术水平,那是入不了门的。
知识能力储备的方向不同到行政机关工作后,首要的是明确政治方向和政策要求,因而学习的内容便是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群众的需求不断调整,上级的决策部署也不断调整,新的要求、规定也随之发生变化,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稍不留神,思想就落伍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说的话、写的公文就跟不上趟,会被认定为没及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
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新的文件,每天都在学习,但还是有学不完的文件,还是有很多不清楚、不熟悉的政策、法律法规,到用的时候依然捉襟见肘。当回顾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时,却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前面学会了、用熟了的政策,有可能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即被废止,只能从头学习新政策、规定。一旦离开工作岗位,自己所学的那些政策可能就已经作废,依然是一个什么都不清楚的外行人。
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所积淀的,除了一些工作套路、方法、经验外,所学的知识无体系可言。若失业、退休,除了能做点综合服务、管理的工作外,无一技术特长。因而,很多行政干部退休后重点就是健身、练练书法等,无法像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样,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继续发挥余热。
在行政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善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果断作出决定,当机立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在社区治理、周围矛盾调处、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方面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积累的社会资源不同记得在做教师时,所教的学生是自己最忠实的崇拜者,走到大街上,感到最荣耀的,就是不断地有学生、学生家长笑盈盈地打招呼。每逢寒暑假,前几届教过的学生,要么高中毕业,要么大学毕业,要么已经事业有成,他们会邀约成群到家里来,整个屋子全是欢声笑语,听他们仍然像上中学时一样互相打闹、调侃,或者听他们讲述成长路上的成功与失败,那种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幸福感,会让你忘记一切的疲劳与烦恼。
当生病去医院,去商场购物、银行办理业务,都可能会遇上自己的学生或者学生家长,都可能会得到不同于常人的尊重和热情关照,因为是教师,往往吸引不少羡慕的目光。
到行政单位工作后,即使不是自己工作的单位,各项办事流程都会一通百通,到哪儿办事都轻车熟路。部门之间往往有许多业务上的互相支持与配合,因而要是为亲戚朋友办事引个路,还是挺方便的。
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行政单位的权力既要为群众服务,也要制约一些不合规的行为,特别是在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中,为纠正、制止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往往要采取一些行政措施,难免会让一些受惩处的人心怀不满,甚至产生怨恨心理。也有一些人期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原则及法纪要求无法给予支持,手中的权力也成了得罪人的工具。因而,做公务员可能获得一些有用的人脉资源,也可能因为工作而制造了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
发挥的作用不同担任教师时,我们总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力求用自己所学去影响一代孩子;想办法引导和教育每一位家长,让他们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与学校同向发力教育好孩子;总是尽力去挽救每一个走在失足边缘的孩子,把他们从悬崖边上拉回来。每做好一件微薄小事,就会成就感十足,感觉自己的知识有价值,自己的人生有价值。而这种具体抓落实的工作影响面非常窄,影响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孔子一生弟子3000,按我们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三年一届、每届给100名学生授课计算,工作30年,弟子也就1000罢了,影响的数量确实有限。进入行政单位后,借助行政单位这个平台,可以对自己所管理的领域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出台相关工作措施,制发一纸文件,可以号召一个区域或者一个行业,通过一个群体去抓落实,最后产生的影响力可能是成千上万人,甚至更多。可以依据一定的制度、规定,对一定领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依托一定的行政手段强化一个行业一定领域的管理,既影响抓落实的工作人员,改进一地一行业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又真正影响一大批享受服务的对象。享受的待遇不同做教师期间,工资调整机制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工资体系,随着职称的晋升也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当职称空缺岗位数较多、竞争不激烈时,晋升职称就比较顺利;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退休时,50%的机遇能晋升中学高级职称,90%能晋升中学中级职称,因而工资报酬水平也还不错。
做教师期间,作息时间有规律,遇到的突发情况比较少,能睡个安稳觉。每年有接近两个月的寒暑假,除了可以读读闲书、练练笔外,还可以出去旅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孩子,不用把孩子送回老家当“留守儿童”。
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工资调整机制发生了变化,重新按照公务员工资体系进行套改,调动的当年月工资直接降了100多,心里挺难受的。那些年还没有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只要没晋升为领导干部,职务职级就不会发生变化,干多少年都是科员。而要想晋升为领导,难度又非常大。一个单位上100名职工,领导职数一般3人,最多的也不过5人,若不是出类拔萃,几乎不可能成长为领导干部。现在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后,晋升职级也要受职数限制,若没有空缺职数 ,到退休仍然是科员的仍不在少数,在县、乡级机关,能晋升到三级、四级主任科员的也不容易。
过去的寒暑假再也没有了,仅有的5-15天的年休假也难以保证,一切以工作为重;周末、节假日,随时都可能加班,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真的有些后悔。
通过自己的努力,后来成长为领导干部,成为了过去教师队伍同事羡慕的对象,甚至让他们觉得当教师不如当公务员好。其实,这真如“围城”,没进来时想进来,进来之后就想出去。
总结公务员和教师都是体制内比较稳定的工作,社会地位比较高,很受人尊重,但各有其苦与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机遇,也有不同的选择。如果同时可以进入教师和公务员队伍,二者必选其一时,那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不必跟着别人的想法跑。给老师送礼该不该让孩子知道?
孩子不听话,是家长不懂家庭教育造成的结果。家长管教不了孩子,你给老师送礼那不成了把麻烦推给了老师,你说应该不应该呢?我想家长至少在这里应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分辨,否则,你仅考虑为图省事,让老师帮你管教好孩子给其送礼,寄希望老师多关照你的孩子,仅就做法来讲是错误做法,当然不应该让孩子知道你们这样做了。
如果除去目的性和功利因素,家长给老师送礼该不该呢?现在教育部门有规定,不允许老师收受家长礼物。如果家长非要给老师送礼,一来是老师不敢收,二来是你送不去礼,你该作何感想?是继续担心孩子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管教而给你带来麻烦多多吗?
在这里,我还是劝家长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能教育好孩子上面来,这里所说的教育则专指家庭教育,是指父母通过学习育儿知识,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学会和孩子合理沟通,掌握亲子沟通方法,如怎样说孩子才愿意听?怎样合理批评孩子?怎样及时肯定与表扬孩子?怎样与孩子协商?怎样制定家庭规则合理奖惩孩子?怎样鼓励和引导孩子?怎样给孩子写信?等等。我在平时讲家庭教育课时,仅亲子沟通方法就总结了十几种呢。
家长总希望让孩子老老实实听话,其实是错误的育儿观。孩子如果有理,而家长的话有错误,孩子不听反而是好事,否则家长就是误人子弟。但很多时候家长并不知道自己做法是错误的,反而以老子是孩子的天,娘是孩子的地,反而你是我生的我养的,你就得听我的话,不听我就揍你。结果呢?就慢慢让孩子成了不听父母话,还有逆反心理。
管教孩子需要家长尊重孩子,有什么事心平气和与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错,也莫急着去指责孩子,而是帮孩子还原当时情景,引导孩子分辨对与错。当孩子知错后,再约定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如果下次再明知故犯,就要受皮肉之苦了。如果孩子果真再犯,依据家规去惩罚,孩子就服理了,自然就愿意遵守家庭规则。
上面说这么多,家长还再打给老师送礼的主意吗?
什么是信仰?
信仰心中的最高追求,如钢铁一般的信念,愿意为其付出一切,乃直生命为信仰。
信仰神,神就是他一切。
信仰佛,必按佛的善,佛的悟,去行去思,绝不为恶。
信仰上帝,仁慈,不容对上帝的不敬。
信共产主义,先辈们,艰难困苦,严刑酷打,虽死无悔,为人民谋幸福,向先烈致敬,没有先辈的付出,我们不可有现在的幸福和平,永不敢忘[祈祷][祈祷][祈祷]
信仰科学,为研究,不知饥饿,疲劳,愿为科学进步付出生命。
信仰家人,起早贪黑,汗蒸霜凌,想一想家中妻儿老小的笑容心儿化了,不觉劳累,只担心家人过的不好。
资本信仰利益,血腥,逐利,无情,无义,无信。
…
有信仰是幸福的永远不会迷茫,你有信仰吗?
既然所有专业有了教师资格证都可以去当老师?
让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考教师资格证去当老师,确实是迫不得已,应该是一个短期行为。
师范生从入学一开始就是师范教育,目标是将来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这种影响是系统的,潜移默化的。非师范类没有这种教育,在上学期间没有这种师范意识的教育,头脑中自然没有学生这个概念。凭什么凭借一纸教师资格证,就能上岗教学。
可能有人认为有知识就能教学,不可否认,没有知识不能教学,但有了知识不一定能够教好学。自己上学跟教学是完全两码事。所有接触学生的老师都知道,让学生学习是技术,更是艺术。需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教法学,几年的课程,大学教授的讲授,却被非师范类考生,几张考卷得到证书所替代了。这公平吗?
师范大学的老师情何以堪?师范大学的学生情何以堪?这么多师范大学却培养不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教师了,非要非师范类的学生去补充,是现状吗?假如师范类的学生没有老师的工作,谁还去在高考当中争着抢着去报师范专业呢?不给人家出路,自然报考的人就少,招录分数就低。将非师范类的毕业生放入教师队伍,确实对现实有一些诟病,实在是无奈之举!
但并非师范生,就能做好合格的教师。对他们需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我建议先让师范生实习,实习成绩带入招录成绩,真正学师范专业的,再加上责任心,就一定能撑起共和国的教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