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用鲜花做手工的寓意,生日花朵为何沒有菊花?
至于祭拜先人用菊花,一般为白菊和黄菊,这种习俗属于舶来品,属于西俗东渐吧,因为在一些西方国家,菊花又叫墓地之花。所以生日不送菊花。在我们国家,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说自古以来拜先人,是不准确的。第一,菊花,古时又叫寿客。自然人们也就赋予了菊花代表长寿之意。宋代姚宽 的《西溪丛语》中说:“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菊为寿客。” 清代俞樾 《茶香室三钞·寒菊》:“按十二月菊,余未之见。然菊为寿客,自是耐久。”第二,重阳节前后是菊花绽放时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于是菊花再一次被赋予了代表长寿健康的含义。慢慢的人们也就潜移默化的用菊花代表长寿,这也是送给老人最好的祝福之花。
其实菊花还有很多其他含义,大家都知道陶渊明爱菊,写菊,于是菊花又代表淡泊的隐士。大诗人屈原也写过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然后投江自尽,留下后人无尽惋惜。于是菊花也代表高洁的情操。
元曲中的十大名花?
王者之香——兰花
古人对中国兰情有独钟,中国兰在古代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称芷兰为“王者之香”、“众领群芳”、“天下第一香”等。
凌霜傲雪——梅花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被誉为“花中之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秀雅不凡,冰心玉质,古香自异,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花中之王——牡丹
牡丹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凌霜绽妍——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热情如火——月季
月季不但是我国传统名花,而且是我国的特产、世界著名花卉,世界各国广为栽培。被莱州市定为市花。月季按花朵大小、形态性状,可分为:现代月季、丰花月季、藤本
繁花似锦——杜鹃
杜鹃花可入药,尤其是我国东北华北野生的映山红,疗效十分显著。 繁花似锦,美丽可人。象征闲折两枝掌在手,细看不似人们有的珍贵价值。
清丽脱俗——荷花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是我国著名水生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是古代文人墨客散墨之花,更寓意于气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端庄美丽。清新脱俗,出尘离染。
花中娇客——茶花
茶花是“花中娇客”,四季常青,冬春之际开红、粉、白花,花朵宛如牡丹,有单瓣,有重瓣。茶花为山茶科山属常绿灌木或乔木,叶互生、椭圆形、革质,有光泽。
十里飘香——桂花
桂花在国庆节前后开花,“金风送爽,十里飘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桂花为木犀科常绿小乔木,南方地区多用于庭院绿化;北方均室内盆栽。桂花品种较多,常见栽培有4种:金桂(花金黄色)、银桂(花黄白色)、丹桂(橙红色)和四季桂(花乳
菊花茶的象征意义?
1、归隐:菊花被称为花之隐士,这主要得益于晋朝陶渊明对它的喜爱,而陶渊明本身就是隐者,因此也赋予了花同样的含义。
2、贞洁:白色的菊花寓意着贞洁,这种说法主要流行于日本。在我国,则有完全不同的解读,通常将其用于追悼的场合,代表了哀挽之意。
菊花
3、长寿:众所周知,九月九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登高采菊,同时还有喝菊花茶的习惯,因此菊花也象征着长寿。比如将其泡到陈年米酒中,或是直接用于沐浴,意思是菊水上寿。在绘画中,将它和松树画在一起,取名为松菊永存,也是祝寿的好选择。
重阳节喝雄黄酒的寓意?
重阳节是喝“菊花酒”。不是雄黄酒,雄黄酒是在端午节喝的。重阳佳节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另有说,在战国时代,重阳在一些地方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王宫中进行的活动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weidianyueducom?
节日由来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节日习俗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