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鲜花寓意,送礼真的不能送钟吗?

东西方送礼送手表的学问

我们先来看看外网上大家对「在中国送表」一事有什么看法:

“送手表还可以,但是送钟就太差劲了。“手表”的中文发音是“biao”,送表就没关系。而“钟”发音“zhong”。给别人一个时钟作为礼物就意味着“song zhong”(送终)。在汉语里,“钟”与“终”是相同的发音。“终”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送钟意味着送终,送终的意思就是与垂死的人做告别,所以当你给别人一个时钟作为礼物时,就相当于诅咒别人死亡。这就是在中国不能送“钟”的原因。

送时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绝对的禁忌。曾经有一位企业高管,想给我所管理的一家酒店的老板送一份很好的礼物,于是他给我寄了一个钟表,希望我转交给酒店老板。虽然那是一只非常优质的时钟,但我的秘书和我自己都被这份礼物惊吓到了。因为在中国送这种礼物非常不合适!最后我们向他解释,并告诉他应该找一些更加合适的东西作为礼物,这才作罢。这就是我在中国差点给别人“送钟”的经历,真是虚惊一场啊!”

由于时钟和手表是类似的计时装置,一些过于敏感/迷信的中国人可能也不愿意接受手表作为礼物。但一些比较开放的中国人应该不会拒绝手表这类礼物,因为中国的钟表和手表完全不同,听起来也不一样。但最好还是不要把时钟作为礼物送给即使你认为是思想开放的中国人去测试他/她的态度有多开放为好。

“送钟”是来源于一种著名的中国表演艺术“相声”里的一则笑话。我觉得在今天的社会中应该没有多少人把它代入日常生活。因为手表的历史只有大约100多年,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文化根据的。在我这一代它算是一个昂贵的生日礼物,许多父母会送手表给他们的孩子作为礼物。现在手表作为礼物不那么受欢迎了,只是因为电子表的价格太便宜了,没什么特殊性。

再来看看外网上对「送表作为礼物」的看法:

一个男人给女人的手表代表:

•这表示“我们一天中的每一秒都要在一起”。

•这个男子表示他会把时间都花在这个女人身上。

•通过手表的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来表达两人时刻在一起的寓意,这代表紧密的关系。

当一个女人给男人送手表代表:•通过做这件事,是这个女人在宣称:“我的时间就是你的时间,而你的时间是我的时间。”

•每当你想念这个对你重要的人时,看着他们给你的手表意味着你应该记住,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另一个人在等着你。

•将手表作为礼物送给男人,象征着那个女人希望时时刻刻跟你在一起。

送朋友一块手表代表:

•送朋友一块手表,表示在这段友谊中的时间是宝藏,手表象征着长久的友谊。

•许多人认为,通过送朋友一块手表,代表希望收到手表的人每天都很开心,而且代表了他们将永远待在朋友的身边。

成年人给孩子一块手表代表:

•希望孩子能珍惜时间。

•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抓紧时间获取知识,并获得成功。

农村老人俗语?

苍苍翠竹挺拔,竹子在中国一直是坚韧的象征,而且被誉为植物中的四君子之一,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欢赞颂的题材之一,也是文人自比风骨、自傲的对象之一。

农村中也喜欢在庭院中种上一簇翠竹,既可以显得有一丝阴凉,又可以随时欣赏。

但是在农村中却有句老话,叫做"竹子开花,赶紧搬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竹子是一种挺奇怪的植物,因为每到一定时期就会发现一大片竹林会全部都开出小花来,竹子的花一簇一簇的像接小米的穗一样,所以在农村里也叫竹子的花叫做"竹米"。

而且很奇怪的是竹子是一次开花植物,也就是说竹子一生只能开一次花,开完之后就会成片成片的枯死。

虽然很早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现竹子开花的现象,《山海经》中说"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

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似乎还没有搞清楚,竹子开花之后为什么会死亡,比较主流的说法是竹子开花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这些营养则来自于竹子的根茎和叶的供给,所以开花造成的大量营养消耗使得竹子很快的流失生命力。

另外有些观察表明,在极端条件下,比如说水旱灾害或者严重的虫害肆虐的时候,竹子有时候也会开花。所以或许是因此竹子开花会使人们尤其是古代生活相当艰难的中国农村来说,可能会造成关于灾荒之年的阴影。

所以或许是因此,"竹子开花,赶紧搬家"这句话才在农村中广为流传。

计划对于人类来说或许并不很准确,但是对于另外一种生物来说,竹子开花,那是真的要搬家了,那就是大熊猫。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物,竹子大面积开花意味着大片竹林死亡会造成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减少,历史上有记载因竹子开花造成大熊猫食物减少,造成饥荒饿死的案例。

这些爵位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中国历史上,封官赐爵是非常普遍的做法。通过这种做法,帝王可以凝聚人心。不过,在过去,爵位跟官职有很大不同。官职更多是代表实权,爵位则是地位和待遇。

而且,在规制中,爵位往往属于超品级,也就是高于一般官制规定的级别。明朝也是如此。在没有正式建国以前,朱元璋就开始给众人分封爵位。

当时那种情况下,适当分封爵位,可以帮助朱元璋带领团队继续闯过难关。而明朝后来推行的这套封爵制度,虽然经过各种调整,但也是以这里为开始,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规例。

在这套规例内,能够有机会被分封爵位的,名额极其有限。确切的说,只有拥有宗室、功臣、外戚三种身份的人,可以获得分封爵位的机会。

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爵位中,待遇最高的,其实还是宗室,也就是皇族。宗室待遇高,最早也是从朱元璋时期确立下来的。

朱元璋当皇帝以前,经过过一段非常凄惨的生活。他的父母兄弟早亡,可以依靠的亲人不多。很大程度上,这导致了朱元璋后来对宗室的厚待。

当然,另一点也是因为,在朱元璋心目中,宗室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巩固朱姓江山的天下。

为此,朱元璋还留下了很多家法规定,如《昭鉴录》、《永鉴录》、《皇明祖训》等明文条例,告诉后世皇帝,要善待宗室。

明朝的时候,宗室爵位被分为八等。除了被立为皇储的皇子外,其余皇子,一律分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又可以承袭爵位。其余庶子,则被封为郡王。

等到郡王以后,除了嫡长子继续承袭爵位以外。其余几个儿子的后代,爵位都会依次降低。降低顺序以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为次序,代代递减。

在具体待遇上,明朝对宗室的待遇极高。以亲王为例。朱元璋时期,亲王除了可以获得封地外,还能够掌握兵权。虽然不过问地方政事,却可以指挥封地附近军队。这个就非常厉害了。

虽然朱元璋以后,藩王权力被削减,不再掌握兵权。但是他们依然掌握封地。在封地内,亲王地位极高。他们可以修建豪华的王府。王府内有专门的官吏、护卫和宫人,数量极多。

而且,他们还可以当地民众从事各种劳役。各级官员,如果到亲王封地后,也必须亲自去拜见。除了亲王外,其余宗室待遇也不算差。这些宗室爵位待遇极好。

明朝规例,不让宗室从事士兵、农、工、商的行业。他们不受律法约束,只受王府管辖。即便犯了罪,也只是削爵称为庶民。但是,这些人依然可以得到朝廷发放的口粮。

有了爵位,便会想办法凸显爵位的不同。利用服饰做文章,就是其中一种办法。明朝时,服饰纹饰中,地位最高的,应当是龙纹。

这种纹饰,除了皇帝以外,亲王、郡王、世子都可以使用。当然,他们使用的龙纹,在形态上,跟天子有所不同。

在宗室以下,便是功臣待遇较好。因为功臣在获得爵位后,基本都可以获得重要职位。不过,明朝的时候,对功臣的分封,其实并不算优待。

尤其是文臣。明朝以武力奠定基业,建国初期,极为崇尚武力。朱元璋把功臣爵位定为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只有军功够大,才可以封为公、侯的爵位。在分封时,武将因为有袭替制度的存在。所以,最低封为侯爵,方便世袭。文官因为军功的存在,想要获得高级爵位,极为困难。公、侯的爵位,只有少数人有机会获得。

子爵、男爵则是长期空置,后来被逐渐废除。所以,明朝功臣爵位就形成公、侯、伯三种爵位并存的情况。不过,到明朝中后期,因为伯爵规格的提高,武将大多只封伯爵。而文官的爵位,也基本到伯爵为止。

除了宗室、功臣以外,外戚也可以获得封爵。外戚就是帝王母亲或妻子的娘家。明朝时,皇后嫔妃大多选自平民良家。所以,当时的外戚,地位大多不高,没有什么爵位。而皇帝常会以封爵的方式,提高外戚的地位,以示恩宠。

至于分封爵位的高低,以及是否授予外戚实权,全凭皇帝的意见。这样才能体现出“恩由上出”,表达皇帝的恩典。至于其他两种爵位,也是同样如此,都需要皇帝最后点头同意才可以。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道德经中讲的?

(帛书《道德经》)

“《道德经》中讲的‘和其光,同其尘’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

第一,老子所讲的“和其光,同其尘”是褒义,与后来的成语“和光同尘”主要是贬义截然相反。

第二,只能把老子这句话,放到他整段话的“语境”中去理解,而不可以“断章取义”。

第三,应该还原老子所处的时代,从他的身份经历去完整解读他的思想,离开这个大背景,无异于“缘木求鱼”。

帝王鲜花寓意,送礼真的不能送钟吗?

“和光同尘”作为成语,很早就作为贬义使用了。

《后汉书·张奂传》:“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不能和光同尘,为谗邪所忌。”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一回女子师范大学的风潮,我因为在那里担任一点钟功课,也就感到震动,而且就发了几句感慨,登在五月十二日的《京报副刊》上。自然,自己也明知道违了‘和光同尘’的古训了。”

以上“和光同尘”之用法,近于“随波逐流”甚或“同流合污”的含义了。

《道德经》第四章所讲“和其光,同其尘”的本意不是如此,讲的是一种 “与日月同光,和万物同尘”的高尚品格,完全是褒义。

第五十六章,讲到“玄同”这种“认知境界”时,老子再次用到了“和其光,同其尘”,含义实际上与第四章相同,可以不单独去解释。

不论在第四章还是第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句前,皆有“挫其锐,解其纷”之语,可以翻译成“不露锋芒,消解纷争”。前后相联,后人将“和光同尘”引申为“随波逐流”,完全可以理解。

(北大汉简《老子》)

“和其光,同其尘”,先出于《道德经》第四章,然后又用于第五十六章。

那么,关键是对第四章整段话的解读。

老子在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通“盅”,《说文》曰“器虚也。”第四十五章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不盈”,即“不穷”。“渊兮”,深邃而博大,所以是“万物之主宰”。“湛”,《说文》云“没也。”义为“深沉”。“象”,有人解释为“似乎”,不确,当为“观天之象”的“象”,“象帝”,就是“天帝”。

第四章译成白话是——

“道”虽然空虚无形,但其作用却无穷无尽。深邃而博大啊,有如万物的主宰。“道”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与日月同光,和万物同尘。是那样深不可测,仿佛若存若隐。我不知“道”从何而来,应该是“天帝”的祖先吧。

如果从《道德经》第一章读起,即可发现延续到第四章的缜密逻辑。

老子身世成谜,但其与孔子同时,年龄稍长可知。

亦可知,他是周王室“藏室之史”,可以看到众多常人所见不到的更古老的典籍。

所以,孔子也要向他请教学问,据说,还“走后门”,想去查阅各种重要史料和档案。

中国古代的“史官”,如司马迁一般,大多为世代承袭,且大多对天文地理有很高的修养,也如司马迁一般,同时是个杰出的“天算家”。

纵观《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到底在说什么?

最大的可能,是老子在深谙古天文学的基础上,阐发他的哲学思想。

所以,老子讲的“道”,即为“天道”,不是“泛神论”,而是上古先民总结出的“阴阳转圜易变”的规律。

讲《易》,儒家远没有道家早。对“天道”的理解,儒家也下降到了“天理人道”的层面,比老子包括庄子所讲,哲学意味减少了许多。

目前所知,《尚书·尧典》是记录古人对“天极”“北斗”从事长期观测的最早古文献。其中,借帝舜之口,讲述了必须遵循北斗七星中的“璇”“玑”“玉衡”来作为衡量判断“政化”是否疏失、不合天心的标准。

其实,这就是古人最早的“人道”须符合“天道”的观念。

(距今1万年左右的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出土崖画)

距今一万年左右的位于黄河之滨的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发现了头戴羽冠的女巫崖画,上面有七颗星,显然是北斗;下面是六颗星,应该是南斗。而且,北斗七星的指向,恰恰是“二分”点——即“春分、秋分”的时点。

可以推断,在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对北斗及天神的崇拜。

古天文学中,北斗处于“天极”之处。“天极”又叫“北辰”。

《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郭璞《注》:“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

所谓“天极”或“北极”,是因为居于北纬中纬度的上古先民,夜晚向天空望去,最深邃和遥远之处,就是北斗周边那一带的圆形天区。

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核心观点。

《周髀算经》说:“璇玑径二万三千里,周六万九千里,此阳绝阴彰,故不生万物。”

这一认知,为前述老子所表达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做了最好注角。

“天极”,是天帝的居所。

《史记·天官书》云:“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若见若不”,也恰好如老子所云“湛兮,似或存”。

(新石器时期出土器物上的“璇玑”和“天一”图案)

张守节《史记正义》说:“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天一一星,疆阊阖外,天帝之神。太一一星次天一南,亦天帝之神。”

“天一”“太一”“泰一”,都指“天帝”。

老子认为,“天帝”的祖先是“道”,也就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实,“无名”和“有名”,指的都是“道”。老子说:“吾不知其谁之子”,也就是“道”并无其“先”,它就是“万物之始”或“万物之母”。

“道”是什么?按照老子的理解,能够确定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道”,“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何等伟大呀!

他的意思是,我可以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如何赏析杜甫的千古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七律《登楼》。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当时杜甫客居成都。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763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10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但是到年底,吐蕃侵入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攻陷剑南、西山诸州。但是天下战火频仍,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外有吐蕃入侵,内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呈现出唐王朝日益衰败的景象。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凶猛。

同年,杜甫的好友严武再一次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原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异常,马上回到成都草堂。暮春时节,诗人登楼望远,感慨万端,写作此诗。全诗有情有景,情景及交融,雄阔深远,委婉含讽。

二、名句欣赏

诗中“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一句,成为千古名句。锦江和玉垒山,都在成都。这句是主要意思是,当我登上高楼,锦官城的烂漫春色和山河大地一齐扑入我的眼帘。我看到成都西北的玉垒山,山上风云,不断变幻。这变幻的风云,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律诗一般都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写情。

“锦江春色来天地”这句,和上句的“花近高楼”相呼应。诗人因为看到了花,就知道春天已经悄然来到锦官城。而且当诗人登上高楼,放眼四望时,无边春色尽收眼底。但是,怎样用诗意的话语表达出“尽收眼底”这四个字的意思呢?“锦江春色”,可能很多人能写出来,但是,“来天地”这三个字也只有杜甫能够写出来了。“来天地”,一下子就把高处视野的开阔,以及眼前景色的壮阔表现出来。而且,其中的“来”字是动词,很好地传达出,当作者刚刚登上高楼,放眼远瞩的那一刹那,所有景色一下子齐集眼底、扑入眼帘的那种感受,非常生动想象。

“玉垒浮云变古今”这句,和上句的“万方多难”相呼应。诗人因为看到玉垒山上浮云变化不定,于是联想到天下动荡不安的混乱局面。同样,“玉垒浮云”这四个字,大家可能写得出,但是这四个字下面接哪三个字,就能真正辨别出谁是驾驭语言的天才。这个“变”字比“来”字,还要高明。一个“变”字,把诗人眼前风送云行的动态图,很形象地呈现给了读者。但是作者说这个风云不仅现在在变化,而且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变化。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如风云一般变幻不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一个人永远猜不到下一刻会发生。

“锦江春色来天地”这一句还是单纯写景,但是“玉垒浮云变古今”这句就把读者一下子从眼前景物拉回到现实。杜甫不愧是“诗王”、“诗圣”,在这一句中,诗人已经在不动声色之间,为转换场景悄悄拉开了帷幕,从眼前景,就要过渡到心底事了。

三、这句为什么成为名句

这两句,如果单单是因为上面分析的遣词、炼句、转意非常高妙,而成为名句,那想得还是有些简单。大家想想,千年以来,这两句还是能够引发人们的共情,仅仅做到遣词、炼句、转意高妙还是不够的。

还因为诗人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不是单纯为引起下文而过渡一下。

1、诗人写景生动,这不是很多人能做得到;

2、诗人不仅写景生动,而且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在写景过程中自然引出下文,这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3、这句写景的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还因为暗藏了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诗人写“春色”却说“来天地”,写“浮云”却说“变古今”,不仅写足写透了“万方”二字,而且透露出虽然“玉垒浮云”风云变幻,但是春色不仅依然,而且来路光明正大,是“来天地”。这是一种暗喻,表达了作者叛军必败、李唐王朝必胜的信心。

因为我们来看这首诗主要想表达什么?诗人就是想告诫那些作乱的魑魅魍魉们,不要痴心妄想了,唐王朝虽经战乱,但是能战胜战乱,不仅能够战胜叛乱,而且国运绵远,天下共主的命运还暂时不能改变。

世上有呼麦这种唱法,是说歌唱者能够一张嘴,发出两种声音。杜甫先生掌握了诗歌中“呼麦”的写法,往往一句话作两种解释或多种解释,一句话能够表达多重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这句能构成为千古名句?因为诗句用明丽的语言表达了多重意思,和整体相呼应,和诗中的每一句相呼应,和作者的真切感情相呼应。

我们可以来看看诗人怎样深入描述“变古今”的。是在下半部分写道——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诗人说,唐王朝虽然处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几乎到了改朝换代的边缘;但是现在的朝廷,还是李家的朝廷,这一点,现在没改变,而且将来也不会改变。“寇盗”,在这里并不是专指吐蕃。唐玄宗从四川回銮之后,蜀中叛乱很多,如段子璋、徐知道等相继发动叛乱。所以诗人谆谆告诫那些叛军将领——“莫相侵”,不要再做和朝廷兵戎相见的傻事,因为诗人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的事实。诗人说,大家看看蜀后主刘禅,刘禅不过是一个昏庸之主,仅仅因为他曾经当过一方君主,因此几百年都过去了,但是他的祠庙依然如故。但是唐王朝的皇帝没有一个是刘禅这样的昏君,说明唐王朝的国运尚在,所有群小莫张狂。

告诫完那些叛军,诗人写道:“日暮聊为《梁甫吟》”。这“日暮”二字,不是随便用的。杜甫诗中的字词都是在仔细斟酌后写下的。“日暮”二字,表达了三重意思,一是表面意思,是说诗人自己登楼远眺,日暮方回;二是表达自己已到暮年;三是诗人感到唐王朝虽然国运尚在,但是盛世不再了,风云在变幻,不可能不变幻,唐王朝在逐步走向衰亡。“日暮”表达出了作者对国家、对朝廷极度的哀伤。

诗人饱读诗书,可以吟诵很多诗文,为什么偏偏吟诵《梁父吟》?

《梁父吟》是三国诸葛亮(存疑)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蜀国在四川,蜀主在四川,武侯祠在成都,杜甫在成都,玉垒山、锦江在成都,而且诸葛亮是杜甫先生极为敬重的历史人物,为此写过《蜀相》、《八阵图》,通过诗词高度赞扬诸葛武侯的功绩勋业和高尚情操。杜甫先生一生的愿望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他多么想象诸葛那样,辅佐圣君,开创太平盛世。

但是,诗人年已老朽,不知道在自己的暮年,能对四川的时局、能对天下的稳定,有什么帮助,能做的只是把诸葛武侯的《梁甫吟》反复吟诵,不知道朝廷是不是知道世上还有杜甫这个忧国忧民的老头呢?

诗的后半部分,处处写的是风云,写了过去的风云,写了现在的风云,而且也写了自己心头的风云,一句也没有离开风云二字,写足了“玉垒浮云变古今”。并且我们还能体会到“锦江春色来天地”,何止是锦江春色尽收诗人眼底,天下都被诗人放在心头。

因此,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成为千古名句,不亦宜乎?!

妙!

绝妙!!

附:全诗及译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当前时局动荡不安,叛贼又起,朝廷内外交困,面对这种情形我则心乱如麻,不禁登上高楼来消解心中块垒。看到楼边绽放的花朵,我知道成都的春天又一次来临了,站在高楼之上,放眼四望,锦官城的烂漫春色和山河大地一齐扑入我的眼帘。我看到成都西北的玉垒山上风云不断变幻,不禁古往今来浮想联翩,百感交集。

我们大唐王朝的李家天下是不会改变的,现在没变,将来也不会变。所以,叛贼和侵略者们,请你们不要枉费心机,你们所有的不轨图谋,必将徒劳无功。你们看,即使昏庸如刘禅,还有祠庙受到后人的祭拜,唐王朝还没有这样的昏君,唐王朝的国运尚在。

但是,蜀山蜀水笼罩在日色苍茫中,下楼前,让我对天朗读一首诸葛武侯的《梁甫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