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花灯彩灯制作有什么流程

以美工、钳工、机械工、电工、裱糊工5个工种组成。

一、美工放样

第一步,就是美工放样,专业美工师把灯组效果图按照实际尺寸1:1比例在地上画出“正视图”和“侧视图”,关键部位还要标注了具体工艺。主要是让工人了解把彩灯结构。

二、钳工立体造型

许多人认为,彩灯的“骨架”是由竹、木制品或细铁丝构成,但实际上,其“骨架”是由6到10毫米的钢筋制成。

美工师傅放好了“样”,彩灯师傅们就要按图案把每一根钢筋截下来,有的还需要弯成不同的形状,就做出了一个个彩灯部件。然后,再把这些彩灯部件焊接起来,彩灯大的“骨架”就成形了。

三、 机械工让彩灯活起来

机械工把钳工焊接出来的彩灯“骨架”用以机械传动让它动起来,这样出来的彩灯才富有观赏与参与性。

四、 工电内装光源

电工把完全成型并且需要“动”的彩灯,就要在内安装灯泡,在业内术语上叫作“做内透”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安装光具、及线路、

灯具等做好防漏电保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漏电防护,以应对冬季常发生的雨、雪天气。

五、 裱糊工分色裱糊一丝不苟

“骨架”、“传动”和“内透”做好,就要在“骨架”上进行裱糊。 裱糊工作是个细致活儿,布条要铺得平整,制作出来的花灯才会看起来饱满好看。彩色的布条覆盖在花灯表面后,还要用金色的布条进行镶边。这样出来的彩灯才会光艳夺目,

彩灯制作的最后一步是上色,美工将使用颜料,给花灯喷涂不同的渐变色,让花灯更加漂亮美观。

到此,一组彩灯就算基本完工。此后,还有安装、排线等工作。至于像用药瓶、蚕蛹、瓷器、碟片等为材质做成的特色灯组,其制做工艺和工序就更加复杂,可以说,扎制彩灯,是艺术与技艺的有机结合。一般来说,一组长6米左右的彩灯,扎制出来至少需要50个工时。

2019年元宵节花灯制作方法【推荐】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有哪些?如何diy制作元宵花灯?别着急,以下是我带来的制作元宵花灯的步骤,快点来看看吧。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一

元宵花灯制作材:红色卡纸、裁纸刀、直尺、铅笔、胶水、线绳。

制作元宵灯会花灯步骤:

1.将卡纸两边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划好若干条平行线,然后用裁纸刀切开。

2.先将图纸对折然后展开,在两端粘上胶水;

3.粘好后,从上往下往中间轻轻压一下;

4.在上端穿两个孔,然后穿线,一个可以提的简易灯笼就完成了。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二

元宵花灯制作材料:一次性纸杯两只,红线若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放焰火剩余的手柄,红色颜料和水粉笔。

1.取一只纸杯,尽量选择横竖有参考图案的,比如这个苹果图案的,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2.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3.一根根向外牵拉一下竖条,成内卷状,取另一只纸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同样按图案剪开,为和刚才的条状对接做准备;

4.先在两个底部的中心钻孔穿红线,然后将两只纸杯的条状对应粘接好,灯笼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粘上彩纸包边,底部中心挂上灯笼穗子,会更有感觉,可以用颜料将灯笼涂成喜庆的红色。

【知识扩展】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 民俗 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到宋代有盐豉汤印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