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荧光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把涂有不同荧光物质的材料作成花束形状,安装在阴极射线管内。涂有荧光物质的一面朝向阴极射线管的阴极。管内真空度≤10-2帕。将两极接上直流高压后,管内就产生阴极射线,在射线作用下,不同的发光物质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射线管用毕应放于避光处,以减缓荧光面衰老。

通常物体被加热到500℃以上时就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光,温度进一步升高,物体就开始发光了,如白炽灯的灯丝温度为2000℃以上。自然界中还有一种发光现象,它不象白炽灯发光那样,发光时要产生热。这种发光并不发热,如荧光、磷光与生物发光。

人们都知道,紫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光,若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酸性的硫酸奎宁溶液,你就能看到原来不发光的溶液发出了蓝光,这种光就叫做荧光。通常的日光灯也是利用荧光道理做成的:在日光灯管壁上涂有一层能激发白光的荧光粉,管内是低压水银蒸汽,当管子两端被加上六、七百伏高压(镇流器产生)时,水银蒸汽被电离,产生2237Å的紫外线,这紫外线照射在荧光粉上就能发出柔和的白光来了。用手摸一下白炽灯灯泡与日光灯的管壁,你就会感觉到,白炽灯泡烫手,而日光灯管却一点也不烫。所以日光灯也叫荧光灯。

荧光的特点是当入射光照射时,荧光产生,而入射光一停止照射,荧光也几乎同时停止发射。

自然界中还有一种固体,平时它不发光,但当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就能发出一种暗绿色的光。入射光停止照射时,这种物质仍能持续发光,有的甚至能持续发光几个小时,这种光就称之为磷光。人们利用磷光的这种特性做成了夜光表、夜光指示器及坑道、山洞的夜光指示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放便。

荧光和磷光都必须在外界光线照射下才能产生,它们不象普通光线那样产生热效应,所以又称之为冷光。冷光的另一特性是它们的颜色与入射光波长无关,只与发光的物质种类有关。如日光照射叶绿素的醇溶液时,会激发出红色荧光,照射铀玻璃则呈绿色荧光,照射奎宁溶液时能产生蓝色荧光。另外有些生物体,甚至人体也能发出荧光或磷光来。

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荧光棒其实是有两种化学液体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发光效果的。

荧光棒由装有不同液体的塑料管和玻璃管两个部分组成,使用时将荧光棒轻轻弯曲,折断塑料管中的玻璃管,轻轻摇动,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以达到最佳发光效果

荧光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用激光照射原子,原子中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然后由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跃迁到基态时发出荧光

叶绿素荧光的原理是什么?

1)调制叶绿素荧光

调制叶绿素荧光全称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叶绿素荧光,我们国内一般简称调制叶绿素荧光,测量调制叶绿素荧光的仪器叫调制荧光仪,或叫PAM。

调制叶绿素荧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强大工具,与光合放氧、气体交换并称为光合作用测量的三大技术。由于其测量快速、简单、可靠、且测量过程对样品生长基本无影响,目前已成为光合作用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技术。

2)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德国乌兹堡大学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技术,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荧光仪——PAM-101/102/103。

所谓调制技术,就是说用于激发荧光的测量光具有一定的调制(开/关)频率,检测器只记录与测量光同频的荧光,因此调制荧光仪允许测量所有生理状态下的荧光,包括背景光很强时。正是由于调制技术的出现,才使得叶绿素荧光由传统的“黑匣子”(避免环境光)测量走向了野外环境光下测量,由生理学走向了生态学。

所谓饱和脉冲技术,就是打开一个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小于1 s)的强光关闭所有的电子门(光合作用被暂时抑制),从而使叶绿素荧光达到最大。饱和脉冲(Saturation Pulse, SP)可被看作是光化光的一个特例。光化光越强,PS II释放的电子越多,PQ处累积的电子越多,也就是说关闭态的电子门越多,F越高。当光化光达到使所有的电子门都关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时,就称之为饱和脉冲。

打开饱和脉冲时,本来处于开放态的电子门将该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为了叶绿素荧光和热,F达到最大值。

经过充分暗适应后,所有电子门均处于开放态,打开测量光得到Fo,此时给出一个饱和脉冲,所有的电子门就都将该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为了荧光和热,此时得到的叶绿素荧光为Fm。根据Fm和Fo可以计算出PS 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Fm-Fo)/Fm,它反映了植物的潜在最大光合能力。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进行时,只有部分电子门处于开放态。如果给出一个饱和脉冲,本来处于开放态的电子门将该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为了叶绿素荧光和热,此时得到的叶绿素荧光为Fm’。根据Fm’和F可以求出在当前的光照状态下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Yield=ΦPSII=ΔF/Fm’=(Fm’-F)/Fm’,它反映了植物目前的实际光合效率。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进行时,只有部分电子门处于关闭态,实时荧光F比Fm要低,也就是说发生了荧光淬灭(quenching)。植物吸收的光能只有3条去路: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和热。根据能量守恒:1=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热。可以得出:叶绿素荧光=1-光合作用-热。也就是说,叶绿素荧光产量的下降(淬灭)有可能是由光合作用的增加或热耗散的增加引起的。由光合作用的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P);由热耗散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N或NPQ)。光化学淬灭反映了植物光合活性的高低;非光化学淬灭反映了植物耗散过剩光能为热的能力,也就是光保护能力。

光照状态下打开饱和脉冲时,电子门被完全关闭,光合作用被暂时抑制,也就是说光化学淬灭被全部抑制,但此时荧光值还是比Fm低,也就是说还存在荧光淬灭,这些剩余的荧光淬灭即为非光化学淬灭。淬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qP=(Fm’-Fs)/Fv’=1-(Fs-Fo’)/(Fm’-Fo’);qN=(Fv-Fv’)/Fv=1-(Fm’-Fo’)/(Fm-Fo);NPQ=(Fm-Fm’)/Fm’=Fm/Fm’-1。

当F达到稳态后关闭光化光,同时打开远红光(Far-red Light, FL)(约持续3-5 s),促进PS I迅速吸收累积在电子门处的电子,使电子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到开放态,F回到最小荧光Fo附近,此时得到的荧光为Fo’。由于在野外测量Fo’不方便,因此野外版的调制荧光仪(除PAM-2100和WATER-PAM)外,多数不配置远红光。此时可以直接利用Fo代替Fo’来计算qP和qN,尽管得到的参数值有轻微差异,但qP和qN的变化趋势与利用Fo’计算时是一致的。由于NPQ的计算不需Fo’,近10几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根据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ΔF/Fm’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还可计算出光合电子传递的相对速率rETR=ΔF/Fm’•PAR•0.84•0.5。其中0.84是植物的经验性吸光系数,0.5是假设植物吸收的光能被两个光系统均分。

3)最好用的调制叶绿素荧光仪

PAM-101/102/103,最经典的型号,虽已停产,但在国际最著名的光合作用实验室,仍是主打机型,原因很简单,它老不坏啊,呵呵

PAM-2000/PAM-2100,最畅销的便携式机型,应用非常广泛

MINI-PAM,比PAM-2100便宜,功能同样强大

DIVING-PAM,全球第一台可水下原位测量植物生理的仪器,仪器全防水设计,在珊瑚研究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IMAGING-PAM,新型荧光成像系统,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主机可以连接多个探头,功能超级强大,是“下一代”产品

DUAL-PAM-100,同步测量叶绿素荧光和P700,也就是同时研究PSII和PSI活性,在技术上有重大革新

等等

参考资料:;view_id=75

荧光物质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

荧光的原理大致是这样的:分子以及原子中的电子是在许许多多的“楼层”(学名叫“量子定态”或“能级”)中运动的,每种原子拥有的电子从1个到100多个,是有限的,而“楼层”却有无限多.每个楼层最多只能容纳一个电子.电子都有占据尽可能低的楼层的趋势(道理与“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当电子受到合适的刺激(比如通电、化学反应、撞击或光照)时,就有可能从低的楼层跳到高的楼层.如果荧光物质的分子中的部分电子先吸收到了日光中合适的光子而跳到高能级(或因前述的其它原因而跃迁到高能级),然后电子又要返回较低的能级(不一定是原来的那个低能级,可以是别的低能级),同时释放出相应能量的光子(此即荧光物质的暗处发光).返回的时间有长有短,因为不同的分子的楼层结构大不相同,有的很容易返回,有的则很难.返回难的就是长效的荧光物质.

出现荧光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找到一种能级结构合适的物质,它能接收到合适的外界刺激,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然后过若干时间又能将这些能量以可见光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去.特殊的能级结构很重要,它决定了能吸收何种形式的能量以及以何种形式放出能量,也决定了放出能量的速度.其次就是要有合适的外界能量供给,就像家用开关上的荧光,你要先保证它白天有吸收阳光,它才能晚上发出微光,如果让它一直处于黑暗中,那它也就渐渐不发光了;再比如,有的荧光物质是要吸收特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那白天让它晒太阳,它晚上照样不会发光.

荧光是什么原理

请参考以下资料:

荧光,汉语词语。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很多荧光物质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另外有一些物质在入射光撤去后仍能较长时间发光,这种现象称为余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广义地把各种微弱的光亮都称为荧光,而不去仔细追究和区分其发光原理。也指温度(不是色温)低的冷光。

原理:

光照射到某些原子时,光的能量使原子核周围的一些电子由原来的轨道跃迁到了能量更高的轨道,即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二激发单线态等。

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二激发单线态等是不稳定的,所以会恢复基态,当电子由第一激发单线态恢复到基态时,能量会以光的形式释放,所以产生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