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鲜花的寓意,有些农村有一种风俗?
在农村有一种风俗,老人去世后摔瓦盆,如果有儿子的,就会让大儿子摔,如果没有儿子的家庭就会选择侄子或者女儿女婿都行,我们那里的规矩是如果有女儿一般都是女儿摔,只有无儿无女的老人才能有侄儿摔瓦盆,当然侄儿摔完瓦盆以后会继承老人的遗产包括房子和田地什么的。反正谁摔瓦盆谁继承老人的遗产。
我姥姥就我妈一个女儿,当时我姥姥从六十多岁就在我家居住,由于姥爷去世的早,姥姥有一处院子,姥姥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是空着呢,有二亩地也一直有姥爷的侄儿子种着了,当然每年收完麦子堂舅也会给姥姥送来几百斤粮食到我家,应该是姥姥的口粮吧,我姥姥在我家住了三十多年,九十多岁才去世的,我姥姥去世后就被她侄子我堂舅接回了她自己的院子里,姥姥的后事都是堂舅出钱给办的,说是我妈侍候了这么多年了,不能再让我家出钱办后事了,当然我姥姥去世的时候瓦盆也应该我妈摔,我妈当时也提出即使她摔了瓦盆,也不会要我姥姥的房子和田地的,因为我家离我姥姥家有四十多里路,种起来不方便,再说了那处院子我妈压根儿都不愿意要,我家本来就有两处院子,姥姥的院子要了也没人住,这次姥姥的后事即使我堂舅不出钱给办姥姥办后事,我妈也会把房子和田地留给堂舅的,现在我堂舅竟然自觉出钱给办后事,再说了每年还往我家不是给我姥姥送几百斤粮食吗?这三十几年一年也没拉下过,也算给我姥姥养老了,我妈就更不好意思要姥姥的院子和地了,最后堂舅听了我妈的话说我妈年大了,加上这几天姥姥去世伤心不能再让我妈摔瓦盆了,既然他继承我姥姥的院子和田地,瓦盆就应该他亲自来摔,我姥姥出殡的时候瓦盆就是她侄子我堂舅给摔的。
其实摔瓦盆就是一个风俗,我感觉不管女婿摔还是侄子摔都会牵扯到老人的遗产,如果老人的遗产姑娘不打算继承谁摔也无所谓,如果女儿愿意要老人的遗产就要自己或者老公亲自给老人摔瓦盆了。
终年享年卒年寿年得年殁年?
公知们发文,"某女王终年96岁","胺倍享年68岁"。你能否看出他们的不同立场?人民艺术家李光羲李老,今年3月去世时高寿93岁,你发文和评论是否用对了措辞?
终年、享年、寿年、卒年、得年、存年、亡年、殁年……在影视、文学和新闻里见过吧?它们均表示去世年岁的敬辞,但不可乱用,尤其讣告和新闻报道里,轻则尴尬,重则被骂,记者搞不好被骂丢饭碗,还有抑郁的。
汉字是伟大的,结合形声义三特性,符号的背后浓缩了华夏民族的文化风俗、社会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复杂因素,一个汉字可以隐藏五千年的华夏文史,比如"示"。
综述丨丧礼讣告之敬辞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丨礼记·曲理下
《仪礼》收录先秦"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礼记》记录"五礼"。《仪礼》和《礼记》都被列入"儒家十三经"。
"礼"乃修身之本,一个民族需要统一的礼仪文化和制度。文化可以多元,但核心民族文化需要统一性。统一的文化和民俗是社会发展的车轮,是民族的信仰,是团结的基石。儒家学者把生活中的礼仪文化归为五种,称"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凶礼",关乎丧葬和灾难,为哀悼不幸之事而制定的礼仪制度。丧礼属于凶礼,而发讣(报丧)则属于丧礼下必不可少的环节。
"发讣",特指以书面形式向亲友报丧,德高望重的社会名人逝世,则向公众发讣。讣告中写明逝者姓名、身份,去世原因、日期、地点、寿命。讣告非常庄重和讲究。
正式讣告大多百字以内,简明、庄重而严谨,内容、措辞、纸张和书写者都很讲究。白纸为长辈,黄纸为晚辈,不可乱玩个性,告纸一圈常有黑色边框,表庄重悼念。
"终年、享年、寿年、卒年"等措辞都属于讣告敬辞。敬辞关乎逝者年龄、身份、地位,甚至人物关系和社会贡献,不同的逝者所用敬辞不同,一旦搞出乌龙事件就会贻笑大方。袁隆平袁老爷子驾鹤西去,你用"终年"?
不同敬辞的区别①享年丨尊敬措辞
享年,是众多敬辞里最为尊称的措辞,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真挚敬意。通常适用于对社会或地区做出贡献的人物,或者某领域德高望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物。这类人去世时用"享年",以表达人们的尊敬和哀悼。通常来说,这类人往往为年长者。
袁隆平老爷子与世长辞,当然用"享年",因为袁老受全世界尊敬。各大媒体和网友悼念时都用敬辞"享年"。情发乎于心也。
6年前,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去世。陕西省作家协会发讣告称"享年74岁"。
今年五月,"人民艺术家"秦怡去世。上影集团发讣告称"秦怡同志享年100岁"。
今年四月,大众最喜爱的黄药师饰演者曾江过世,讣告称"享年"。曾老在影视圈德高望重,一位亲切的老爷子,承载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媒体和网络报道喜欢用"享年"。
特殊情况,2020年9月28日,湖南第一寿星田龙玉去世,"享年127岁"。全人类的寿星,寿星当尊也,当然用"享年"了。
②终年丨中性陈述
"终年",意即"生命终结的年龄",是最常用的逝世敬辞,常见于讣告和新闻报道。
"终年某岁",表达一种客观陈述,它只陈述生命终结的年龄,属于中性色彩,谈不上掺杂主观感情成分,因此使用很宽泛。
无论名人或普通人逝世,"终年"一词基本适用,适用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不一定非是老年。比如,某某演员去世,"终年43岁"。
③卒年和亡年丨客观陈述
意思和"终年"差不多,均客观陈述"生命终结的年龄",只说事,不带感情色彩。
小编觉得,"卒年"和"亡年"更有时代烙印,在过去年代,尤其文学里常见这两个措辞。当今常用"终年"一词,简单直白。
④得年、寿年、存年丨文雅措辞
这三个措辞都属于雅称,但也有区别,除了"寿年",另外俩词在民间很少用到。
"寿年",常用于高寿去世的老者,比如民间所谓的"喜丧"。人生一遭,子孙满堂,寿星驾鹤西去,人生完满,因此晚辈给老寿星发讣告喜欢用"寿年"。去年,俺老家村里一老人去世,讣告用"寿年",老人仨儿子都80多了。
"得年",意思是"享有高年",但实际用法多有感慨和惋惜之意。宋朝王安石和周密笔下都曾叹息"某某不得年"。"得年"的深意或是"才得年多少岁",习惯里不能用于长者。搁现在说,用于终年50岁以下较为妥当。比如,中国台湾歌手阿桑2009年去世,"才得年34岁"。
"存年",其况味类似"得年",但用法较少见,当然也不能用于老者,否则闹笑话。
⑤殁年丨死于非命
"殁年",音读mò,意思是"未及寿终而亡",死于非命,属于非正常死亡。
"歹",割肉裂骨也;"殳",击打兵器也。殁则表示击打致死。殁是对"不幸早亡"的婉辞。《史记》有句"其身未殁,诸侯倍叛"。
尽管"殁而不朽"可用作自谦感叹,但"殁年"一词常用作贬义,与"英年早逝"相对。比如,某某被军法处死,"殁年多少岁"。
写在最后自远古,人们就对生命的消逝赋予庄重的仪式感和文化寓意,并形成几千年的华夏礼乐文明,是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追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古今同然。
每个逝去的生命都让人唏嘘,只是在人类社会看来,每个生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产生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价值。有些人平凡如小草,却撑起民族的脊梁,就像牺牲的戍边战士和人民卫士,"年仅"两个字,最普通的措辞,却表达着人们最深的惋惜和敬意。
有些东西不能丢,又比如祭祀。祭祀分祖祭和时祭,前者是对先祖的孝敬和追思;后者是对天地的敬畏和酬谢。远古祭祀体现了华夏民族感恩不忘本的初心。逝者不问人间事,从此阴阳两相隔。丧葬礼俗的敬辞,则体现了对生命逝去的庄重仪式感。
谢小枣友邀答。
有人说樱花下都埋着死人?
不是的,吖璐! 这的确不现实 “樱花嗜血是因为下面埋死人”之类的都只是传说而已。 樱花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根系浅,对烟及风抗力弱。樱花花朵极其美丽,盛开时节,满树烂漫,如云似霞。 所以,从理论上讲, 樱花可以生长在墓地!
我国是从哪年开始实行火化制度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797条回答。
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了火化。
古人死了,基本就是这几种埋葬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树葬、崖葬等等。
土葬
土葬大家都知道,就是挖个坑埋了。
这是中国最常见的丧葬方式。
《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诗外传》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
所以,死后埋入土中,有着几千年的传统。
古人的信仰是,人只有入土才能为安。
如果死后不能入土,不但自己无法投胎,还会影响子孙后代。
其实,中国古代农村对于土葬看得非常重。
正常来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坟,而祖坟都是当地尽可能好的风水地。
古人死了以后,都要葬入祖坟,以寻求永远的归宿。
但是,如果被谋杀、自杀、各种意外死亡、未成年夭折、犯了大罪,甚至没有娶妻、嫁人的单身者,都是没有权力埋入祖坟的。
在那时候的人来看,不能葬入祖坟就是最大的事情。
水葬
水葬也就是死了以后,将尸体直接丢入江湖大海中。
这种汉人很少使用,最多是渔民或者水手,在遭遇海难一时没有脱困,又没有办法处理尸体,才会水葬。
根据地方志记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有将尸体举行仪式后投入海中的习俗,但很少见。
一般认为,这是受到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比如柬埔寨人。
天葬
天葬主要是少数民族,比如蒙古人、藏族人。
也就是将尸体处理或者不处理,然后丢在野外,让秃鹫或者野狼等直接吃掉,留下骨头而已。
这是同他们游牧民族的特点不可分的,无法用土葬方式留坟。
蒙古人很长一段时间,将死者尸体丢在草原上。草原的草很高,离得稍远就看不到的。
而剩下的骨头经过几年,就会逐步沉入地下,看不出来了。
树葬
树葬和天葬其实大同小异,区别这是将尸体放在树上,或者被鸟兽吃掉,或者自然风化。
树葬主要是东北少数民族赫哲人。他们用桦树皮包扎尸体,放在树杈上。
这倒不是完全是图方便,而是宗教信仰。赫哲人认为灵魂是永不消失的小鸟,如果埋在地下就飞不出来了。
崖藏
就是在悬崖的山洞或者峭壁上,安葬尸体。
这是古代原始人类的遗风,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
这也有一定宗教原因。
他们相信:人的灵魂升天可为仙,入地则成鬼,故以崖葬为高尚。
火葬
中国古代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火葬的。
汉人讲究入土为安,所谓挫骨扬灰是一种类似于鞭尸的侮辱性手段。
自然,少数民族有火葬传统,但汉族几乎是不火葬的。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中国开始出现有火葬,但也是很少见。
佛教推崇火葬,这是宗教原因。
到了宋朝,开始讲究礼法,赵匡胤认为火葬不符合伦理道德,甚至直接制止:“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1135年,宋徽宗被俘八年后病死在黑龙江依兰县,据称是依当地习俗实施火葬。
南宋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对金国恨之入骨。
有意思的是,民间倒是颇多火葬。比如《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潘金莲害死,就采用火葬方式,以便于毁尸灭迹。但宋代火葬后,骨灰仍然是需要土葬卖掉的,而不是往哪里一撒就算了。
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多火葬?
主要3个原因。
第一,传染病的原因。
当时已经有了一些防治传染病的意识,通常得传染病死的人,都会火葬,而不是土葬。
这主要是历年的经验总结。
因为传染病的尸体埋入土地后,仍然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如果混入地下水,可能造成疫情。
比如《红楼梦》的晴雯死后,因王夫人认为她是患有“女儿痨”,也就是少女时期的急性肺结核,最终就是火化了。
第二,平民无力承担土葬费用。
古代无论坟地还是丧事,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相当不小。
《红楼梦》的贾瑞被王熙凤整死后,虽是贫寒人家,但丧礼也花了不少钱: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国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是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你看,估计贾瑞的丧礼,至少用了100多两银子。而刘姥姥说,20多两银子就够庄稼人开销一年。
即便农民家庭开销没贾瑞家这么大,也是一笔钱。
这种情况下,火葬显然费用要低得多。
第三,远距离运输棺材不方便。
宋代开始,商业发达起来,人员流动也较多。
但宋代讲究落叶归根,人如果死在外乡,必须千方百计运回老家祖坟安葬,不然就是孤魂野鬼,不能投胎。
但是,运输一个巨大的棺木回到故乡,普通老百姓难以有这种财力。
所以,一些老百姓就将尸体火化,将骨灰随身带回老家。
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不过,后代汉人也很少火葬。
元朝规定土著汉人一律土葬,不得乱来,明代也是如此。
清代初期,由于满族人不忌讳火葬,连努尔哈赤也是火葬的,一度允许汉人火葬。
但满族人坐稳江山以后,迅速汉化,也严禁火葬。
《大清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体烧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杀人罪论死刑”;“旗人、蒙古丧葬,概不许火化”。
传说日本的樱花树下埋着尸体是真的吗?
《夕阳落樱》之系列。也许是真的,过去日本人去世后埋在山脚下,樱花是野生树木,在坟茔旁边长出樱花树来并不是不可能,但是要说人死了以后要特意埋在樱花树下却不是事实。到日本一看便知:墓地大多还是以青松翠柏为主,这和青松被用来拟人的高风亮节和坚强不屈的人格或许有关,这个传统与我国基本一致。
而人们对死者的悼念也不使用樱花而是更多地使用菊花,这或许与樱花季节性强、花期短有关。所以墓地的悼念用花以菊花居多,人们使用菊花做为普遍的悼念花卉是因为菊花被誉为“高雅、高尚、高洁”这是其一;其二是菊花保鲜期长不易枯萎凋谢。
虽然日本国花分为两种:樱花和菊花,但樱花大多用来观赏;菊花用来悼念,两种不同的使用用途可谓泾渭分明,所以樱花树下用来埋死人之说就更不可信了。
虽然樱花主要用来观赏而不是埋死人,但是用樱花来歌颂死者的诗词却很有名,例如日本的诗歌“俳句”有这样一首诗:
散るさくら残るさくらも散るさくら。
翻译成中文是:
凋落之樱花,
残留树上之樱花,
续落之樱花。
这是一首赞颂日本侵略战争时特工队员和前赴战场上的年轻士兵的著名俳句,其寓意是士兵们战死疆场如樱花落下,晚辈的年轻人还将前往战场,又像前辈们战死那样成为落樱花,寓意前赴后继直到胜利。这是一首鼓励侵略战争的诗歌,只是描写人死如落樱,但也不是说战死就葬在樱花树下。
综上所述,樱花和埋死人无关。